酪酸梭菌

酪酸梭菌

酪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又稱酪酸梭狀芽孢桿菌,酪酸桿菌,酪酸菌,丁酸梭狀芽孢桿菌丁酸梭菌,丁酸桿菌,丁酸菌是人的正常腸道菌之一,嚴格厭氧,為革蘭陽性菌。由於產生的酪酸又叫丁酸,所以也被稱為丁酸梭菌,丁酸桿菌或丁酸菌。酪酸梭菌是1933 年由日本千葉醫科大學宮入近治博士首先發現並報告的, 因此又名宮入菌。本菌存在於土壤、動物和人體的腸道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酪酸梭菌
  • 拉丁學名:Clostridium butyricum
  • 別稱:酪酸桿菌,酪酸菌等
  • 功效:修復腸黏膜,消炎
  • 屬於:人的正常腸道菌之一
簡介,藥理作用,優勢特色,療效,臨床套用,藥代動力學,專著,

簡介

酪酸梭菌是調節人體腸道微生態平衡的有益菌:服用後進入腸道,可對各種腸道有害細菌的發育起抑制作用,減少其增殖和產生毒素,使腸道內水分瀦留明顯減少,同時促進有益菌雙歧桿菌的生長,還可通過抑制5 - HT達到治療腹瀉的目的。還能抑制腸黏膜的萎縮,同時使糞便中水分含量減少,糞便的性狀和排便次數也得到改善。另外,在腸道內能產生一些酶和維生素類的有益物質.用於治療急慢性腸炎、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假膜性腸炎、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症、潰瘍性結腸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腸道功能紊亂症、腸易激綜合徵、便秘。

藥理作用

酪酸梭菌為酪酸梭菌活菌,能耐受胃酸進入腸道,分泌腸黏膜再生和修復的重要營養物質酪酸丁酸)並能促進雙歧桿菌等腸道有益菌生長,抑制痢疾志賀氏菌等腸道有害菌生長,恢復腸道菌群平衡,減少胺、氨、吲哚等腸道毒素的產生及對腸黏膜的毒害,恢復腸免疫功能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對大鼠免疫性潰瘍性結腸炎有顯著治療作用,能抑制IL-8、TNF-α等致炎症因子的過度異常表達,抑制抗結腸抗體IgG的過度表達,降低B淋巴細胞轉化率,提高T淋巴細胞轉化率,糾正腸免疫紊亂,恢復腸免疫耐受力,消除炎症、潰瘍,有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同時酪酸梭菌在腸道內產生酶和維生素類有益物質,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優勢特色

1、 能修復腸黏膜的益生菌
分泌腸黏膜的主要能量酪酸丁酸),修復受損腸黏膜,同時恢復菌群平衡,效果更好。
2、 室溫保存,服藥依從性好
製備工藝先進,能室溫保存,質量穩定,患者外出可隨身攜帶,服藥依從性好。
3、 不含腸球菌
腸球菌易產生耐藥性、移位及室內感染,世界衛生組織不建議益生菌中含腸球菌。由於還沒有明確的規定,中國暫時有多種益生菌製劑含有腸球菌,像媽咪愛培菲康等,儘量避免。
4、 相當於多聯菌的作用
酪酸梭菌進入腸道,自己快速繁殖的同時,分解食物中的多糖為低聚糖,促進腸道其他有益菌快速生長,相當於多聯菌的作用。

療效

解放軍總醫院等用隨機雙盲雙模擬對照實驗等方法進行的臨床研究表明,酪酸梭菌活菌膠囊(商品名:阿泰寧)治療非細菌感染性急性腹瀉慢性腹瀉效果都很好。治療急性腹瀉總有效率為98.0%,治療慢性腹瀉14-21天的總有效率達100%。

臨床套用

適應於:冷涼瀉、啤酒瀉、緊張瀉、清晨瀉、五更瀉、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徵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慢性腹瀉、消化不良、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偽膜性腸炎的預防和治療。
長期慢性腹瀉,吃其他藥無效。與三聯方聯用根除HP,提高根除率、降低三聯方副作用。腫瘤放化療後腹瀉、提高免疫力,分泌丁酸輔助抗癌。肝硬化、慢性肝炎等肝膽疾病輔助治療。健腸,直接促進鈣、鐵、鋅、維生素等營養素的吸收。

藥代動力學

本品口服後其芽胞可在胃液及膽汁中生存,可順利到達盲腸而在其周邊繁殖。不會經腸黏膜進入體內,也不會經血液進入其他器官,而是經糞便排出體外。

專著

權威酪酸梭菌專著
《酪酸梭菌——腸道健康的衛士(彩色)》
酪酸梭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