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采(元代詩人鄭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鄭采(1309-1365)字季亮,號曲全,溫州平陽招順鄉湖井人(今蒼南縣赤溪鎮信智湖井村),元代著名詩人·。鄭東與兄東移居江蘇常熟刻苦學習,采工詩,與兄鄭東合編有《鄭氏聯璧集元詩選》傳世。采性情狷介,從來不屑屈處人之下。二十歲時喪父,便挑起書笈行裝出門。途經婺州(金華),肅訪使早知其名,欲薦為椽吏,鄭采堅決謝絕。到崑山會見長兄鄭東,從此埋頭於經史子集。他聽說常熟山水秀麗,便移居就讀。當地顧老有一個女兒,賢而慧,多年擇婿不就。見到鄭采,就主動地把女兒許婚給他。此後,鄭采便與哥哥鄭東在常熟顧家長期寓居下去。宜人顧氏、繼取陶氏。陶氏生四子一女。長思本,次思先、思宗、思祖。女明月,適殷宗信。明初宋廉作序說:“曲全之文,則規矩峻整,如齊魯大儒,衣冠偉然,出言不凡,曲盡情態。然皆有閣宏麗之規,無山林枯稿之氣”。

基本介紹

  • 本名:鄭采
  • 別稱:采
  • 字號:字季亮
  • 出生時間:1309農曆
  • 去世時間: 1365農曆
人物生平,家庭成員,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鄭東(1269-?),字季明,號杲齋。客授崑山,晚寓常熟。幼嗜書,明《春秋》。天分絕人。應舉試不合主司意,即棄去。肆力於古文辭,日試萬言,滔滔不休。歐陽玄奇其才,欲薦之,會疾作而卒。其弟采,字季亮,又字曲全,性狷介,州里不能容,因來就寓讀書,晚又同寓海虞(今常熟)。東弟采亦工詩,並有文名。東,文多不留稿,僅存百篇;采三十餘篇。元末兵亂,遺文散落,采子思先合寫成《鄭氏聯璧集》,厘為四十卷。宋濂為之序,曰:“杲齋之文,則氣質沉雄,如老將帥師,旌旗火鼓,繽紛交錯,鹹歸節度。曲全之文,則規制峻整,如齊魯大儒,衣冠偉然,出言不凡,曲盡情意。然皆有台閣弘麗之觀,而無山林枯槁之氣。”蘇伯衡電說:“平陽在元之世,兄弟並以文鳴,則有若鄭氏。”,元至正二十五年(1 365)乙巳十二月六日,文學家鄭采病逝,墓葬江蘇省常熟市海盧西。

家庭成員

鄭黼,鄭采祖父,信智湖井人,南宋進士,為宋室郡馬。祖父鄭黼是一個仁厚長者,他娶了宋朝皇族之女為妻,卻從未自覺高人一等或仗勢欺人。人們因為他在家族中排行第九十,平日又多行善事,所以就稱之為“九十佛”。
鄭愉(?-1328),鄭采父,信智湖井人,南宋釋褐進士。十三歲通讀五經,二十歲中詞科。但由於南宋的滅亡,並沒有獲得出仕的機會,只有在家鄉過著隱居的生活
鄭思先,鄭采次子,洪武八年(1375),鄭思先任磨勘司令,鄭采也被追贈為奉議大夫、磨勘司令。在此之前,鄭思先還在國子監任過職,與國子司業宋濂有交情。他把父親和伯父的詩文合編為《鄭氏聯璧集》,請宋濂作序。《鄭氏聯璧集》共十四卷,其中鄭東的 文章有一百篇,詩四百八十首,鄭采的文章有三十篇,詩一百首。鄭思先後來升任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又請宋濂為鄭采寫墓志銘。現在,《鄭氏聯璧集》國內已無傳本,只有清代顧嗣立所編的《元代選三集》還保存了鄭東、鄭采的三十九首詩。而關於鄭氏兄弟的生平,最詳細的資料也就數宋濂的序文及其為鄭采所作的墓志銘了。

個人作品

《鄭東鄭采傳》
祖黼,尚宗室女,未嘗挾貴驕人。其第行九十,人以九十佛呼之。父愉老,年十三通五經,弱冠舉詞科,會國亡,隱居不出。(宋濂磨勘司鄭公墓志銘)
東少嗜學,天資絕人,兩試行省,不合主司程度,遂棄去。(舊志) 游浙東西,大肆力於古文辭。久之思如泉源,滾滾出不休,日試萬言,倚馬可待。翰林學士承旨歐陽元奇其才,將薦於朝,未上,遂以疾卒。
遺稿有文百篇,詩四百八十首。從子思先裒錄之,合其父采文三十篇,詩百篇,寫成厘為一十四卷,題之曰:《鄭氏聯璧集》,宋濂序之曰:杲齋之文,氣韻沉雄如老將帥師,旌旗金鼓繽紛交錯,鹹歸節度。曲全之文,則規制峻整如齊魯大儒,衣冠偉然,出言不煩,曲盡情意。然皆有台閣宏麗之觀,而無山林枯槁之氣 (宋濂鄭氏聊璧集序) 長洲顧嗣立以為深得二鄭旨趣。(元詩選小傳)
采性介,特不屑屈人下。年二十喪父,州里群少年肆狎侮之,采奮然自勵曰:“大丈夫有髯如戟,肯受鼠輩侵凌乎?”束書出遊,道經婺州,肅訪使某聞采至,欲闢為掾史。采以為辱,力辭去。
時仲兄東講授崑山,采趨就之,年已二十有四矣。東勉勖以學,於是始致力於六經群史。冬大雪,輒擁重衾厚幪而坐 ;夏熱,蚊蚋且噆人,熱蓻蒿煙逐之。夜參半,猶隱隱聞讀書聲。東歡其勤,每謂人曰:“異日以文行亢吾宗,必吾弟也夫。”
科舉法門,采投牒省闈,以持論太高報罷。退而歡曰:“試藝所以困天下英才,吾尚可溺而未省乎?”改轍攻古文辭,聞常熟多佳山水,將卜居以卒業。顧翁有賢女久未擇婿無當意者,一見,翁歡曰:“才俊如此,氣局如些,尚有敵之者乎?”竟歸之。采遂與東俱寄籍焉。
采正直不阿,見諂諛取富貴者,人道其名,輒唾去。家雖匱乏,一發不以千人。或勸其隨俗浮沉,怒曰:“我豈不知多田兒有粟帛耶?”弗聽,後屢自懲創,取老子語以曲全自號,終亦不能改也。州被水災,有司循故事督賦急,民不堪命。采率父老三四人,往江浙行中書泣白平章政事某曰:“水潦殺禾,民已無食,又欲得征之,數萬生靈將化為枯骨矣!”辭甚切直不少,貶得蠲賦一萬五千。
知州張某思行均役法,問計於采,采曰:“役未易均也。”張問其故,采曰:“公館人之家,其產甚夥,法當居上上,能平之乎?”張變色而作,後竟罷不行。宣城貢師泰,中書右丞相托克之客,來為都水庸田使,采以其儒者,作長書贄之,師泰覽其文,論議英發,憚不敢近。采遂不復上謁,君子多之。
采雅好賓客,雖甚貧必留連款洽,惟恐其亟去。士窮無歸者,或館之終歲,衣且食之無厭怠。所洊飢,客持券謁采,采視其家僅餘粟五斗,貸其五之三,故人瞿氏子將之淮南,囊橐為群盜所掠,裸跣走訴。采盡以衣衾巾履遺之。采消搖於門,見敝衣躡履而踏雪中者,呼之前,予以泉布,終不問其姓名。鄰有錢叟,闔門病疫無一治爨事者,采命家人煮粥藥日啖之,皆得更生。其急義大率類此。然剛而能容,士有忌其才高者,構為篇章以詬,或尤采不之答,采曰:“吾豈不能文哉?顧所見與彼異耳。”未幾遇諸途,邀與共飯,且贈以白金,其人大慚而退。
至正乙巳(即1365年),卒年五十七。思本、思先、思宗、思祖。俱籍常熟。思先明福建承宣布政使,以文學政事聞。(宋濂磨勘司鄭君墓志銘) 采才名與東埒,而其文集皆亡。東詩存者,多恢奇偉異,變化不可方物。采詩則溫醇雅正,循循然矩矱先民,蓋別標一幟雲。
鄭采詩
○出門膏吾車
出門膏吾車,欲登崑崙丘。崑崙在西極,我家東海頭。十步若九輟,鄰巷亦阻修。況茲幾萬里,而乃復悠悠。但當努其力,歲晏非所憂。聞道夕可死,聖謨實吾舟。
○去婦詞
敝衣尚可澣,古鏡尚可磨。郎心一昏蔽,反覆將奈何!緬懷初嫁時,同心指江河。江河固上流,郎恩中道休。娟娟芙蓉花,托根在芳洲。驅妾出門去,妾身將焉求。安得明月珠,置之郎心頭。
○送姚子章之浙東帥掾
南紀四明雄浙左,孤城百雉接風濤。越裳客去得犀角,日本船來看寶刀。元帥旌旗開外閫,掾郎才略服諸曹。帳中羽檄何須草,政愛夔州詩法高。
○送果上人游雁山
雪消山色漲東州,最好天台雁盪游。背負青天緣鳥道,面承□雨看龍湫。深春林麓多金剎,落日江湖自白頭。石上玉芝應拾得,念吾無物可銷愁。
○題復古秋山對月圖
天〈四天〉〈四天〉兮月朤朤,山〈四山〉〈四山〉兮水〈沝上沝下〉〈沝上沝下〉。木森森兮竹〈三竹〉〈三竹〉,勢〈三寒〉〈三寒〉兮墨鱻鱻。
註: <四天>音hao 浩,朤音lang 朗,<四山>音zhuo <四水>音man 漫 <三竹>音zhi <三寒>音lin凜
朤,音、義具‘朗’,出自漢代《西江賦》”。
鄭東詩
○題朱澤民秋江獨釣圖
山川無微雲,萬物粲可數。長江秋氣至,美人在中渚。涼風吹蘭舟,木葉下如雨。魴鯉豈必多,書卷良可咀。初非與世殊,聊以樂空屢。
○贈筆生陳仲實
吳興老馮善擇毫,擇毫入筆銛於刀。近年楊陸亦有法,聲價直與馮齊高。陳生後出奄三子,射利肯作庸工饕。欣然為我開一束,詎數豕鬣並貍毛。纔濡入手即圓熟,揮灑不覺運腕勞。野人得此殊快意,翰墨雖拙尤便操。既不能寫蟲魚疏,又不喜書龍虎韜。暮年但欲給生筆,收拾遺史明誅-。顧無好句相報答,且復浮以尊中醪。氣酣耳熱秋風起,江山如助詩人豪。
○送駙馬西山公詩
明侯德美世莫儔,麒麟之趾丹鳳咮。黃流芬芳在尊卣,繅藉光彩收琳球。王姬下嫁禮服優,鎏金為車白玉輈。閨中通籍孰與侔,貴宜列爵同徹侯。大布遂易狐白裘,事業直擬追前修。賦詩援筆思不留,天機豈用加雕鎪。眾觀后羿親射侯,束手欲立江輒流。法書一字千金酬,玉釵之股珊瑚鉤。大儒老師日與游,論道極口稱伊周。二年市官留小州,政寬坐致東南酋。三韓毛人及流求,行滕在股寶絡頭。長風萬里驅大艘,象犀珠貝充海陬。貢之府庫常汗牛,歸視其室唯蒯緱。聖主在位將爾求,出納王命為舌喉。
○題畫山水歌
君不見謝康樂,短面長髯瘦如鶴,作郡安能棄丘壑。又不見鴟夷子,屬鏤蜚霜赤心死,一棹三江入煙雨。我生千載下,酷愛古人心本野。老仙縮地誰得傳?顛墨淋漓醉中灑。幽幽樹意暝含雨,朵朵山頭青欲雲。橫槓依約度深谷,三里五里東西鄰。采芝定有商顏叟,鹿皮之裘槲葉裙。神仙有無不可即,杳杳路斷桃花津。何人相期過西麓,牲肥酒熟秋樂神。祗知耕鋤及婚嫁,廟堂黜陟那得聞。扁舟從何來,盈盈載秋碧。嵐光忽已今,日暮問家室。熒熒林隙燈火青,雞黍家人具今夕。終南相繼售卑價,才薄官微遭箠罵。久知富貴成茹荼,吾獨愛山如食蔗。家貧恰有買屐錢,白髮漁郎許船借。箕山潁曲命吾駕,百歲胡為墮機擭。
○題畫松壁
八月江頭茅屋破,日日盲風雨交和。眼前安得大廈成,拾遺歸來淚空墮。紛紛萬木爭出山,瑣碎榱桷非為難。萬牛莫挽楩與楠,往往棄置丘壑間。獨立風霜二千尺,未識何時逢匠石,白頭老樵空嘆息。
○老牧圖
彼軒彼裳,我笠我蓑。彼馳且驅,我行且歌。嗚呼!世間榮辱如吾何,夕陽牛背青山多。
○送江陰郡博周元浩歸平陽
君不見蘇秦昔上秦王書,嫂不下機妻不炊。青燈長夜股流血,黃金六印何纍纍。又不見陶淵明,富貴視之鴻毛輕。腰寧不折五斗米,歸來籬菊秋盈盈。周君妙年江海客,幾度吳花醉中摘。蒲帆半幅風颼颼,長嘯一聲江月白。我家亦在蒲海頭,此時春酒濃如油。堪憐千里尚飄泊,恨不共買東歸舟。
○今日行
昨日去,今日來,明日忽忽復相催。百川赴海何時回?思之竟不令人哀。傳聞三神山,海水青如苔,五雲零亂開樓台。中有長生不死藥,仙人青發紅玉腮。此事不許人間有,籛鏗古人骨亦朽。骨亦朽,勸君酒,長使金杯在君手。
○昆城吳歌
昆城吳水三萬頃,吳兒招我入溟涬。舉頭看月月在頂,手弄荷花落天影。酒酣起就船底眠,青天作衾毛骨冷。龍女欲出聽我歌,扇以涼飇吹夢醒。初歌音蔟含清勻,忽然疾走銜枚軍。百怪發立皆驚奔,龍女舞翻巫峽雲。再歌壯以悲,鳳凰背泣麟洲啼。六月雪壓崐侖低,我歌三發滄海裂。綠水欲變黃塵熱,龍女聞之悲哽咽。旌旗忽動龍女歸,金烏飛上若木枝。暑炎如火炙我肌,嗟我老病力莫支,千金莫致南海犀。沈書問龍女,遺我蒼水璧。與君乞取半湖白,歸向高堂掛空壁。
○仲雍墓
野鼠穿黃穴,遺封百草深。死無歸國夢,人識逸民心。巒樹冬逾碧,江猿夜亦吟。海虞山上月,梅里共沈沈。
○齊女墓
突死孤墳在,千年恨尚新。荊蠻非偶國,盤瓠愧吾人。躑躅春啼血,狐狸夜得鄰。營丘無霸業,吳沼更傷神。
○寄郭羲仲
憶君持酒別,初月出東城。溪艇幾時到,春潮日夜生。白沙眠翡翠,青竹下鵁鶄。遙想汪徵士,題詩慰逸情。
○題餘生山居
野水流花澗,春雲拂草亭。地連桐柏觀,人識少微星。養鶴還知相,煎茶亦著經。卜鄰應未晚,休勒北山銘。
○贈呂一相者
男子始墮地,百年那可量。買臣歸作郡,顏駟老為郎。得路青雲表,垂綸野水傍。持杯勸君飲,吾意正茫茫。
○和郭熙仲
每愛揚雄能作賦,不憂賈誼易遭讒。蒼鷹拂拭黃金镟,駿馬光明白玉銜。太乙頻來觀象帙,麻姑相許寄銀椷。獨愧才名難並立,見稱龍尾也非凡。
○寄呈梁承旨
太平天子重詞臣,色爛官袍寵澤新。應對金鑾明日月,步趨玉署上星辰。夜分執笏傳宣急,晝永揮毫草誥頻。自愧不才頭已白,秋風垂釣大江濱。
○九龍山懷友
風雨兩鄉難縮地,小窗時讀去年詩。九龍何處雲深淺,一雁不來人別離。老樹引藤秋結子,黃猿窺果晝呼兒。遙知句就無人解,月落山靈墮淚時。
○送郭彥昭歸吳中
外沙沙頭潮沒渚,海壇廟前唱蠻歈。政喜南風吹五兩,不愁落日轉檣烏。鯿魚一尺恰上釣,吳姬二十獨當壚。醉歌《白雪》誰能和,擊碎筵中玉唾壺。
○送日本僧之京
萬里乘濤來絕海,中朝冠蓋盡相知。丹丘博士與飲酒,青城先生邀賦詩。傳缽底須歸故國,把文遂欲動京師。絕憐船上看春色,二月官河水發時。
○越溪
三月雨晴天氣新,老夫起整紫綸巾。岸花紅白遠迎棹,江燕去來低傍人。冷麵誰能憎俗子,好山吾得作比鄰。明時獨愧才卑拙,老大猶為江海臣。
○松下釣魚圖
皎皎月在樹,泠泠風滿衣。欲問三江口,長歌遂不歸。
○題宋高宗畫扇頭自題雲萬木雲深隱連山雨未開
多時海上日光催,猶道千山雨未開。總被浮雲能障斷,龍沙不見翠華回。
○題江貫道平遠圖
飛鳥欲沒暮煙稠,落落人家竹樹秋。絕似南徐城上望,蒼茫野色入揚州。
○題士宣杏花雙喜
移時山鳥斗芳叢,深院佳人晝睡濃。起立階頭驚碧草,不緣風雨落春紅。
○懷舊
滄江樓上酒初醒,起視林花落曉星。三月到京春雪霽,太行山色馬前青。
○送郭彥昭北游
莫聽謳歌倚柁樓,令人愁怨憶南州。一片姑蘇城上月,送郎直過界河頭。
○題徽廟馬麟梅
龍樓鳳閣美人歌,賞盡瓊花碧玉柯。驛使去時渾浪折,江南春色已無多。
○題范寬小雪山圖
雪壓寒林萬木垂,經旬不與野人期。蹇驢借得如黃犢,猶怕山橋不敢騎。
○題趙翰林畫馬
大宛前日進龍媒,屹立天墀駿骨開。黃帕寶鞍纔卸卻,鑾輿八月上都回。
○題李唐秋山圖
萬壑霜飛木葉丹,石橋流水暮生寒。卻疑二月天台裏,一路桃花照馬鞍。
○題五君?海棠
白日城南暖氣微,春紅渾欲著春衣。東風吹醒深宮睡,頭白君王萬里歸。
○西湖圖
二月西湖春似海,南風北風天出雲。美人如花坐船上,學唱《竹枝》人不聞。
○寄友
愛爾湖邊草堂靜,青青竹色照人衣。閉門無事開春酒,不管風高柳絮飛。
○題衛明鉉山水小景為管伯銘賦
故人招我雁山傍,更入秋雲結草堂。至今未滿李徵士,白首猶貪著作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