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洪山

鄧洪山

鄧洪山,藝名櫻桃。五音戲演員。山東歷城(今濟南)人。九歲登台。工旦。曾在濟南、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建國後,歷任淄博五音戲劇團團長、山東五音戲研究會會長。以演村姑、農婦著稱。整理並演出劇目有《王小趕腳》、《彩樓記》、《王二姐思夫》等。

基本介紹

基本介紹,演出風格,藝術人生,個人軼事,

基本介紹

鄧洪山,著名五音戲表演藝術家,1905年出生於濟南市歷城區華山鎮壩子村一個梨園世家。從他
祖父到他兒子“紅櫻桃”,四代從藝。他父親鄧九星工花臉,大哥鄧洪順工小生,二哥鄧洪俊工花臉,都是當時有名望的五音戲演員。 鄧洪山7歲時依偎在母親懷中學會了《安安送米》、《狐狸精鬧書房》等劇目,父親把他抱到大方桌上,頭上扎著母親的腿帶子,有板有眼地唱起來。後在壩子村西頭鐵匠爐天井裡,舉行首場演出,邁出了他藝術生涯的第一步。最初他隨父跟班學藝,8歲時與父合演《擋馬》,以後正式拜靳成章、靳成花為師,學唱青衣、花旦,到9歲已小有名氣,鄉親們親切地喊他“七歲紅”。
“鮮櫻桃藝名,起源於他14歲時,隨父在家鄉黃台、板橋唱戲。小清河的眾多漁民都是五音戲戲迷,紛紛為他取藝名。一位老人為他起了個“鮮櫻桃”的藝名,說:“櫻桃雖小卻很紅”。鄧洪山欣然接受了這個藝名。當年九月九千佛山廟會他演《拐磨子》,戲報寫出了這個藝名,從此“鮮櫻桃”響遍泉城,傳到全國。
30年代初,他與明洪鈞搭擋組成五音戲班——鄧明社,前後演出30多年,活動在濟南、淄博、天津、北京等地,得到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程硯秋的讚賞。
1935年10月,經著名戲劇家馬彥祥介紹,他到上海百代公司錄製了六張唱片(七出戲),百代公
司贈送一面題為“五音泰斗”的錦旗,擴大了五音戲的影響。他把百代公司給的360塊大洋統統買了南繡戲裝,決心把鄉土藝術發揚光大。鄧洪山
鄧洪山鄧洪山
建國後,他改編整理了《王小趕腳》、《換魂記》等10餘出優秀劇目,並請來音樂工作者嘗試加弦,正式加上弦樂伴奏,結束了五音戲打鑼鼓乾唱的局面。1954年他榮獲華東戲曲觀摩會演演員一等獎。
“鮮櫻桃”為歷城贏得了榮譽,家鄉人民熱愛他。1957年,他率領已經成為國營的淄博市五音劇團,回到歷城在當時縣政府駐地王舍人莊的歷城劇院演出,壩子一帶的鄉親們趕大車、推小車前來看戲。桃園村的兩位老大娘特意走進後台,要求看看“鮮櫻桃”,一位大娘說:“當年俺跑到十八戶村去看你的戲,沒和家裡吱聲,挨了俺娘的巴掌。”另一位大娘說:“俺娘家是王家樓子村的,過去光聽說你演的戲好,今回看了《王二姐思夫》,才知道你不是女的,是男的。”

演出風格

鄧洪山的唱腔甜中帶酸、酸中帶甜、聲情並茂,字字情真。他扮演的《王小趕腳》中的二姑娘抱包 袱、騎驢和數錢,可稱為“鄧洪山”(鮮櫻桃)在表演上的三絕。“飄眉、送目、飛老鴰”,已形成他獨特的表演風格。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在看過他的表演之後,盛讚說:“社會上捧我們叫‘四大名旦’,其實你的表演比我們高,你如果是在北京那就是‘五大名旦’了!”
鄧洪山鄧洪山
隨著鄧洪山在戲班子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喜愛聽他演唱的觀眾也越來越多,這時鄧洪山的一些親密好友就提出給“小丑子”(鄧洪山的乳名)起個藝名。有人提出叫“酸葡萄”吧,也有人提叫“酸石榴”,最後,還是一位老者發話“我看還是叫鮮櫻桃吧!你們都見過櫻桃也吃過櫻桃,它甜中帶著酸頭,又酸又甜,這種果子熟的早,個頭雖小樣子紅紅的,俊氣。小丑子九歲登台,十幾歲就唱紅,給他起這個名字挺合適”聽罷,眾人齊聲說好。自此,“鮮櫻桃”的名字叫開了並且越叫越響,直至有些後人只知有“鮮櫻桃”不知鄧洪山。
章丘、西城、濟南、淄博一帶的觀眾曾有這樣的順口溜“賣了褲和襖,也要看看鮮櫻桃”,“三天不吃飯,也的把鮮櫻桃的戲來看”。 他將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五音戲事業,一生所演劇目無數,塑造了大批動人的舞台藝術形象。他的表演從不拘泥於形式,而是從實際生活中提煉並揣摩吸收成為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他的表演風格傳承至今,也就奠定了今天五音戲的表演藝術風格

藝術人生

鄧洪山出生於一個“肘鼓子”(又名“周姑子”)戲世家,自幼跟隨父母學藝。他天資聰 慧、靈性超人,七歲登台,九歲唱紅,又稱“九歲紅”,後又拜靳成章、靳成花為師。他學戲刻苦、認真、痴迷、勤於鑽研。他善於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尋找提鍊形象和各種形體動作,他向姊妹藝術學習,向四大名旦學習,十七八歲時對表演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二十歲時開始接過鄧家戲班,做起了領班。鄧洪山的唱腔甜中帶酸、酸中帶甜、聲情並茂,字字情真。他扮演的《王小趕腳》中的二姑娘抱包袱、騎驢和數錢,可稱為“鄧洪山”(鮮櫻桃)在表演上的三絕。“飄眉、送目、飛老鴰”,已形成他獨特的表演風格。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在看過他的表演之後,盛讚說:“社會上捧我們叫‘四大名旦,其實你的表演比我們高,你如果是在北京那就是‘五大名旦’了!”
鄧洪山鄧洪山
隨著鄧洪山在戲班子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喜愛聽他演唱的觀眾也越來越多,這時鄧洪山的一些親密好友就提出給“小丑子”(鄧洪山的乳名)起個藝名。有人提出叫“酸葡萄”吧,也有人提叫“酸石榴”,最後,還是一位老者發話“我看還是叫鮮櫻桃吧!你們都見過櫻桃也吃過櫻桃,它甜中帶著酸頭,又酸又甜,這種果子熟的早,個頭雖小樣子紅紅的,俊氣。小丑子九歲登台,十幾歲就唱紅,給他起這個名字挺合適。” 聽罷,眾人齊聲說好。自此,“鮮櫻桃”的名字叫開了並且越叫越響,直至有些後人只知有“鮮櫻桃”不知鄧洪山。章丘、西城、濟南、淄博一帶的觀眾曾有這樣的順口溜“賣了褲和襖,也要看看鮮櫻桃”,“三天不吃飯,也的把鮮櫻桃的戲來看”。他將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五音戲事業,一生所演劇目無數,塑造了大批動人的舞台藝術形象。他的表演從不拘泥於形式,而是從實際生活中提煉並揣摩吸收成為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他的表演風格傳承至今,也就奠定了今天五音戲的表演藝術風格。“鮮櫻桃”這個響亮的名字,伴隨他走過了七十多年的藝術生涯,記錄了他整個藝術生涯中的酸甜苦辛和榮辱悲歡。在七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他成功的塑造了一百多個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婦女形象,他刻畫的人物即細膩逼真,又各臻奇妙,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五音戲特色。
1935年,鄧洪山等五人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制了最早的一張五音戲唱片,錄製後,百代公司盛讚鄧老的演唱“含蓄、柔婉、酸酸甜甜,既有民間情趣,又不失高雅”,並贈送“五音泰斗”字樣錦旗一面,五音戲由此正式定名。鄧老一生多次率團晉京演出,受到中央領導及社會各界的讚譽,使五音戲在當時就聲名遠播。
著名戲劇家馬少波曾於1986年觀看時已83歲高齡的鄧老演出後,當場贈詩云:
窈窕少婦惹人憐,
笑語聲聲揚玉鞭。
誰信耄耋扮二姐,
依稀五月櫻桃鮮。
與九名關門弟子合影
1954年,山東省第一屆戲曲匯演和華東地區戲曲匯演中,在《彩樓記》里扮演的劉瑞蓮榮獲
一等獎,並獲得金質獎章一枚。1956年由五音戲劇社改稱為淄博市五音劇團,鄧洪山任團長,同時被評選為淄博市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山東省第一屆文代會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山東分會會員。在鄧洪山的晚年,他積極熱心的輔導青年演員,從不吝教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演員。他對五音戲所做的貢獻是巨大的,可以說沒有鮮櫻桃就沒有五音戲。 1985年已邁入耄耋之年的鄧洪山隨團再次進京演出。他的《王小趕腳》倍受專家們的推崇。同年,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山東分會、淄博市文聯、市文化局聯合舉辦了“鄧洪山舞台生涯七十五周年座談會”,會上表彰了他幾十年來在藝術上取得的成就和為振興五音戲所做的重大貢獻,同時舉行了拜師儀式,鄧老喜收了九名關門弟子
鄧洪山鄧洪山
1996年12月7日五音戲表演藝術家走完了他近一個世紀的時光,溘然長逝,終年92歲。

個人軼事

一九二○年,鄧洪山在濟南(府)曾和梅蘭芳先生演於同一舞台。鄧上場時,梅先生一 直站在門帘後面觀看。鄧演完戲一下場,梅先生就笑著迎上去問他多大年紀,鄧回答說:“十八啦。”梅先生高興他說:“年紀雖輕,藝術很精。”從此兩個人建立了友情。一丸三三年鄧洪山首次去北平(北京演出,梅先生仔細地詢問他抱包袱、騎驢、做彩(指掉眼淚)的體會。贈送了兩隻鳳釵、一隻寶劍。梅先生稱讚鄧說:“社會上捧我們叫‘四大名旦’,我看你的表演藝術要比我們高超得多,如在京劇界,加上你就是五大名旦了。”過後不久,又贈戲衣和錢給鄧。一九六○年,五音劇團進京演出,梅先生看了鄧演出的《親家婆頂嘴》以後,同一些名藝人及政府領導人上台表示祝賀,併合影留念。梅先生還邀請鄧到他家中做客。
與九名關門弟子合影與九名關門弟子合影
一九五一年,鄧洪山領班在周村演出程硯秋先生特意前去拜訪,互相觀摩示範,並贈款贊助。荀慧生先生一九五三年到博山演出期間,看了鄧洪山演的《吳家花園》以後說:“怪不得程先生叫我
來拜訪你,梅先生也向我推薦你,說你不張嘴就連叫四個好,真是了不得,名不虛傳。”第二天,荀先生請鄧至客棧,研究花旦的表演技藝,對他很是讚賞。一九六一年,尚小雲先生在濟南收徒傳藝,辦戲曲學習班,把鄧洪山也叫去了。兩人就表演藝術的各個方面,進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談。此外,鄧洪山於一九六○年隨團進京公演時,他的學生曾為周恩來總理作了清唱表演。離京去南方公演期間,被譽為“江南活武松”的蓋叫天先生,曾當眾誇讚鄧洪山“一個人演了一台子戲”。
《彩樓記》劇照《彩樓記》劇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