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氏宗祠

鄧氏宗祠

鄧氏宗祠位於貴州省水城縣花戛苗族布依族彝族鄉者卡村,景區由橋頭圍、灰沙圍、坑頭村等組成,至今有700多年的歷史。全國其他地區也有鄧氏宗祠,香港清城區海珠區鄧氏宗祠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鄧氏宗祠
  • 地理位置:貴州省水城縣花戛鄉者卡村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20150328
  • 類別:古建築
  • 組成:橋頭圍、灰沙圍坑頭村
  • 歷史:700多年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六盤水市、清遠市、香港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香港,簡介,建築,對聯,清城區,簡介,建築,海珠區,簡介,建築,鄧姓名人,

香港

簡介

鄧氏宗祠坐落於香港屏山,是鄧族的祖祠,由屏山的三圍六村:上璋圍、橋頭圍、灰沙圍坑頭村坑尾村塘坊村新村、洪屋村及新起村所環抱。據鄧氏族譜所載,宗祠由五世祖馮遜公興建,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鄧氏宗祠是香港最大的祠堂之一,為屏山文物徑的重點古蹟之一,於2001年12月14日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鄧氏宗祠鄧氏宗祠

建築

鄧氏宗祠為三進兩院式建築,正門前兩旁是鼓台,各鼓台有兩柱支撐瓦頂,內柱為麻石,外柱則為紅砂岩,最具特色是宗祠正門沒有門檻,前院卻有砂岩通道,顯示鄧氏族人中曾有身居當時朝廷要職者。
建築物三進大廳上的梁架雕刻精美,刻有各種動植物和吉祥圖案,屋脊皆飾有石灣鰲魚和麒麟。後進祖龕供奉著鄧族先祖神位。
1990至1991年間,鄧氏宗祠曾大事重修。宗祠現時仍用作祭祖、慶祝節日、舉行各種儀式及父老子孫聚會等用途。

對聯

鄧氏宗祠大門聯:
鄧氏宗祠鄧氏宗祠
南陽承世澤,東漢啟勲名。
鄧氏宗祠神樓聯:
俎豆千秋,吉水流芳苹馨藻潔,屏山毓秀椒衍瓜綿
鄧氏宗祠春秋二祭大門聯:
屏翰仰閩侯,紹南陽之世胄,今朝派衍支蕃,不替衣冠隆祀典;
山河開萬里,承高密之家風,此日苹馨藻潔,聊將俎豆報宗功。

清城區

簡介

鄧氏宗祠位於清城區石角鎮馬頭石虬逕村,據該村《鄧氏族譜》記載,鄧氏先祖原住南海,元末遷居於此。宗祠始建於元末明初,明崇禎年間遭兵災盜劫,祠被焚毀,清順治十三年平靖復建。現狀平面為二進一井四合院布局,前為門廳,後為正廳,兩側有廊廡,中為天井。硬山頂鍋耳形風火山牆,面闊三間。
清城區鄧氏宗祠清城區鄧氏宗祠
門廳檐廊形制比較特別:兩側各有一高出地面約40厘米的平台,用於堆置器具、物品,起防潮作用。民國年間,台上曾放置兩門火炮(豬仔炮),故又稱“炮台”。檐廊梁架跨老檐牆檐柱之間,施三步梁,梁間以荷葉式或捲雲式駝峰承接。梁端輔以十字形分叉半拱以均衡瓦面重力。駝峰及梁底雕花草、人物圖案,紋飾流麗生動。檐下三條圓木額枋穿連著二根石質檐柱和兩邊山牆。額枋之上,以木作駝峰、斗拱頂托檐檁,顯得古樸、美觀而平穩。

建築

正廳梁架抬梁式穿斗式混合結構,中部施九架梁,四根圓木金柱作通柱。各梁兩端,一式以瓜柱過梁承檁。前後檐柱亦作通柱,前檐後檐各施二步梁,後檐梁架以瓜柱過梁承檁,前檐梁架則以捲雲狀駝峰及斗拱承檁。在兩面山牆擱檁的配合下,整個正廳梁架給人以結實安全、氣宇恢宏之感。
正廳四根金柱之下,均保留著元代式樣的素麵覆盆式紅石柱礎,應為初建時之物。還有盤狀柱質,質徑大於柱質和礎質。這在清遠民間明清古建築中,帶典型意義。
宗祠經當地村民維修,更換了瓦面;兩側牆表加用水泥灰批盪、出線;正面牆表和石柱分別貼上了綠色、紅色瓷片;牆頭和檐口則以琉璃瓦鑲邊,但主體結構未變,仍不失為研究民間古建築發展歷史的實物資料。

海珠區

簡介

位於海珠區寶崗路二龍街,是為紀念民族英雄鄧世昌而建立的,於1994年9月正式開館。
鄧世昌鄧世昌
鄧世昌出生於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年代,親眼目睹了民族的災難,毅然投身海軍,保衛海防。1894年,日本挑起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9月17日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率“致遠”艦衝鋒在前,英勇殺敵,座艦中彈將沉仍鼓輪直衝敵艦“吉野”,欲與敵艦同歸於盡。“致遠”艦在途中沉沒,鄧世昌落海,雖遇救而不獨生,為國壯烈捐軀。

建築

鄧世昌紀念館鄧世昌出生地鄧氏宗祠為館址。鄧氏宗祠是一座兩進兩廊、中間天井、前院後院、左右四耳室的典型嶺南式祠堂建築,古樸典雅。經過維修,已基本上恢復了原來的風貌。鄧世昌親手種植的鳳眼果樹仍然蒼翠欲滴,傲立庭中。館內設有《鄧世昌與甲午海戰》史跡陳列和《中國艦艇百年滄桑》圖片展,並展示了甲午戰爭北洋海軍覆沒後100年來中國海軍發展的歷史。
廣州鄧氏宗祠廣州鄧氏宗祠

鄧姓名人

鄧 通:蜀郡南安(今屬四川省)人,西漢中以鄧氏錢遍天下而聞名,為鄧氏家族第四十二世祖。
鄧禹鄧禹
鄧禹:南陽(今河南新野)人,東漢名將,跟從光武帝劉秀破王匡、劉均等軍,名震關西。天下平定,功勳顯赫,封高密侯。後繪圖雲台,居二十八將之首,為鄧氏家族的第四十七世祖。
鄧 艾:義陽棘陽(今河南省新野)人,三國時曹魏名將,官任鎮西大將,率軍滅蜀漢,為鄧氏家族第五十四世祖。
鄧 芝:河南省新野人,鄧禹的後裔。三國時蜀國名將。他為將軍二十餘年,賞罰分明,善恤卒伍,是歷史上著名的清明廉潔的軍事將領。
鄧 攸:平陽(今山西省襄汾)人,東晉晉元帝時南遷前後聲譽卓著的名臣。
鄧 牧: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代思想家,自稱“三教外人”,表示不列入三教正宗,他有《伯牙琴》、《洞霄圖志》行世。
鄧 韍:字文度,號梓堂,江蘇省常熟人,明代學者,工山水,能詩文,好宋儒書,著有《易解》、《常熟志》等。
鄧 發:廣東省雲浮市(今雲城區)附城鄉石塘村人,早年外出廣州、香港等地謀生。1925年參加領導省港大罷工,並當選為工人代表。1926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任國發黨廣東省黨部北伐青年工作隊隊長。協助陳延年鄧中夏蘇兆征等組織宣傳隊、運輸隊和救護隊,且隨北伐軍出征中原。廣州起義失敗後轉赴香港搞地下工作。經過長期革命鬥爭鍛鍊,鄧發已成為中國工運領袖之一。1931年夏,鄧發任中央局委員、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保衛局局長,並參加了舉世矚目之二萬五千里長征。長徵結束後,在陝北任糧食部長。1937年抗戰爆發,任八路軍新疆辦事處主任。1939年,赴延安任中央黨校校長。1946年4月8日,鄧發、王若飛秦邦憲葉挺等同志在重慶乘飛機返延安途中,在晉西北興縣黑茶山不幸失事遇難。
鄧子龍:豐城(今屬江西省)人,明代抗倭名將,1598年援朝抗倭,戰死釜山南海。
鄧世昌:廣東省番禺人,清末海軍名將、愛國將領,在1894年的黃海戰役中,率致遠艦奮勇作戰,在彈盡、艦傷之際,加速猛撞吉野號未果,因中魚雷,全艦官兵壯烈殉國。
鄧廷楨江寧(今江蘇省南京)人,清代名將,歷任兩廣總督閩浙總督,曾率軍阻擊英艦於廈門,後受投降派誣陷,與林則徐一同被充軍伊犁,三年後被重新起用,著有《雙硯齋詩鈔》。
鄧中夏:湖南省宜章縣人,中共早期工人運動領導人之一,曾領導長辛店鐵路工人、開灤煤礦工人和省港工人大罷工,1933年被捕就義。
鄧寶珊:甘肅天水人,同盟會會員,曾參加北伐,1949年率部起義。
鄧軍林:湖南祁陽人,國民黨少將。
鄧小平:四川省廣安人,少時赴法國勤工儉學,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歸國後,領導百色起義,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赫赫鐵師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淮海戰役居攻至偉。他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第二代領導集體主要成員,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革命者,改革家,總設計師,近代偉人
鄧穎超:鄧文淑、鄧詠通、鄧湘君,祖籍河南省光山,生於廣西省南寧,她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要領導人。中共第八至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十一、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書記,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第四、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六屆全國政協主席。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
鄧稼先: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在核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核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核子彈試驗成功後,鄧稼先又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領導並親自參與了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和實驗工作。
鄧鹹歡:國民黨陸軍一級少將,抗戰英雄,黃埔軍校傑出校友,黃埔軍校16期畢業。鄧鹹歡,字重九,1920年9月9日生於江西省高安市,兒時聰敏活潑,頗得家人歡心。七七事變,國難方殷,立志報國,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官學校參與抗日聖戰,軍旅生涯四十年。鄧鹹歡將軍抗戰期間參與天津機場空防戰、成都太平機場空防戰等戰役,率航特部隊先後擊落日機8架,戰果輝煌,戰功彪炳。退役後從事社會公益,任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傑出校友,江西省旅台同鄉總會總顧問,世界鄧氏宗親總會秘書長,高安市同鄉會理事長等職。榮獲忠勤景星、績優、楷模弼亮干城、陸光、光華、陸海空、抗戰勝利等獎章二十餘座;在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活動中,榮膺“抗戰英雄”殊榮。
鄧鐵濤,中醫學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全國名老中醫.1916年10月出生於廣東省開平縣。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名老中醫,內科專家。
鄧守強:布依族,90後青年作家,筆名:僑紳、芙蓉小弟。系中國小記者協會會員、龍里縣作家協會會員、龍里縣青春寫手聯盟主席、博文中國網文學欄目版主、貴州省黔東南州作家協會官方網駐紮作家、文學涼都現代詩歌線上版主、“灣潭之聲”記者、《創作新星》詩刊記者、《星星》詩刊特邀通訊員。貴州省龍里縣羊場鎮人。自幼喜愛文學,鐘情繆斯,15歲開始創作,並擅長描寫鄉村大自然景色、鄉土人情、與浪漫主義等特色詩歌題材。公開出版有詩集《詩語》,部分作品散見:《21世紀初葉中國汶川大地震詩歌選萃〈淚花·光芒萬丈〉》、《〈星星〉詩刊》、《作文大王》、《人民日報》、《貴州日報》《黔南日報》、《龍里周訊報》、《美文共賞》及網路發布、CCTV中央電視台官方網、部落格、電子書等。
鄧婕:影視藝人
鄧麗君:歌手,慈善家
鄧永龍企業家,民革黨員,江西省高安市人。任中柱集團董事長,中柱投資有限公司中柱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擔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祖統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北京市祖統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經濟委員會委員。
鄧仲元,(1886~1922),廣東惠陽人,原名士元,別名鏗。原籍梅州(梅州市梅縣區),革命家,烈士。
鄧琳琳:女,漢族,安徽省阜陽市人。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安徽利辛鄧氏後裔。
鄧超:男,1979年生於江西南昌,中國男演員、電影導演、投資出品人、電影公司創始人、網際網路投資
鄧廣利:男,滿族,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人。北京資深出版人,資深排版人。獨創indesign五步排版法。山東高密鄧氏後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