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懷(魏徵詩《述懷》)

述懷(魏徵詩《述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述懷》是唐代名臣魏徵的代表詩作,全詩共二十句,一百字,是一首言志抒情的古詩。

全詩描述了魏徵獻計唐高祖,自告奮勇招降李密舊部。其間路途艱險,但魏徵報唐高祖知遇之恩的心更切。

這首《述懷》還保留著前代古詩的影響,不帶韻律的表達方式,充分抒發魏徵個人的情感,用典雖多但絲毫無堆砌之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述懷
  • 作品別名:出關
  • 創作年代:唐朝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魏徵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背景,作品鑑賞,全詩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述 懷
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
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
請纓系南越,憑軾下東藩
鬱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
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
既傷千里目,還驚九逝魂
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
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①述懷:陳述自己的懷抱、志向。
②中原:原指黃河南北一帶,這裡代指中國。逐鹿:比喻爭奪政權。典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③投筆:出自《後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事戎軒:即從軍,戎軒指兵車;亦以借指軍隊、軍事。《後漢書·朱祐景丹等傳贊》:“有來羣後,捷我戎軒。”
④縱橫計:進獻謀取天下的謀略。不就:不被採納。
⑤慷慨志:奮發有為的雄心壯志。
⑥杖:拿。策:謀略。謁:面見。
⑦關:潼關。
⑧請纓[yīng]:出自《漢書·終軍傳》:“南越與漢和親,乃遣終軍使南越說其王,欲令入朝,比內諸侯。軍自請,願受長纓,必羈南越而致之闕下。”終軍:字雲長,漢武帝時人,西漢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⑨憑軾:乘車。軾:古代車廂前面用作扶手的橫木。 下:是敵人降服。東藩:東邊的屬國。
⑩鬱紆[yù yū]:山路盤曲迂迴,崎嶇難行。 陟[zhì]:登。岫[xiù]:山。
⑪出沒:時隱時現。
⑫古木:老樹。
⑬千里目:荒涼冷落,令人淒傷的景象。
⑭九逝魂:旅途遙遠而艱險。九:表示多次。
⑮憚:畏懼、害怕。
⑯懷:感。國士:一國之中的傑出人才,《左傳·成公十六年》:“皆曰:國士在,且厚,不可當也。”恩:待遇。
⑰季布:楚漢時人,以重然諾而著名當世,楚國人中廣泛流傳著“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諾:答應,諾言。
⑱侯嬴:年老時始為大梁監門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訪,親自執轡御車,迎為上客。魏王命將軍晉鄙領兵十萬救趙,中途停兵不進。侯嬴獻計竊得兵符,奪權代將,救趙卻秦。
⑲感:念。意氣:指志趣投合,君臣際遇,必須實踐諾言,感恩圖報
⑳誰復論:誰還能去計較。

作品譯文

如今是一個群豪並起爭奪天下的時代,男兒當棄文從武成就一番事業。我曾經向李密獻計但不被他採納,但我心中的壯志並沒因此喪失。我拿著自己的計謀獻給天子,領命縱馬西出潼關。終軍當年請纓縛南越王,我乘車東去招降李密舊部和各路豪強。盤旋在崎嶇的山路間,放眼望去山下的平原時隱時現。山林間寒鳥悲鳴,深山中不時傳來猿啼。遠望去一片荒涼,不知前途幾何,凶吉難卜。在這樣的環境中怎么會不擔心個人的人身安全,但一想到唐王以國士之禮相待,不敢不盡心以報其知遇之恩。季布、侯嬴都是千金一諾的人物。人活在世上意氣當先,又何必在意那些功名利祿。

作品背景

《述懷》又作《出關》,是魏徵的代表作,也是初唐時期的名篇。此詩作於唐高祖武德二年。在前一年魏徵向故主李密獻計,不被李密所採用,最後被王世充擊敗。魏徵隨李密投降了唐高祖,並受到唐高祖以禮相待,極重其才。當時李密的餘部還占據著廣袤的地盤,魏徵為報答高祖的知遇之恩,主動請纓去勸降李密的舊部李勣等人。在勸降李勣等人的路上,魏徵作此詩,不僅抒發了個人的雄心壯志,更表達了對唐高祖的知遇之恩的感激。

作品鑑賞

全詩賞析

前四句“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主要表現的是詩人在這之前的胸襟懷抱。那時候作者先後投到元寶、李密帳下,自以為胸有珠璣,頻頻向故主獻策,但都不為故主所用,很有些懷才不遇的感慨。
“中原”等二句,表明了天下紛擾,各地豪強並起,爭奪天下。正是投筆從戎的時機,與其做個刀筆之吏,還不如從軍,謀定天下。《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後漢書·班超傳》:“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縱橫句,魏徵藉此指自己曾向李密獻下策,但不被李密所採納,反被其恥笑為老生常談。頗有蘇秦不得志時的情景,英雄無用武之地。而“慷慨志猶存”一句充滿了轉折之意,表明了自己雖然屢遭挫折,但心中熱血未滅、壯志依舊還在。
“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請纓系南越,憑軾下東藩”四句,主要勾勒詩人遇到明主,頗受唐太祖重用,為報太祖的知遇之恩,自告奮勇出潼關去招降山東的群雄,並表現所負使命之重大。“杖策”句指出作者果斷為李淵獻策,並義無反顧去實現這條計謀。“驅馬”表達出作者奉命安撫山東時的豪邁、敏捷和急迫之態。“請纓”等二句,則用漢終軍和酈食其的故事比擬自己的山東之行,表明所負使命的性質之非同凡比。“系”、“下”二動詞輕捷活脫,生動地表現出其安邦定國的宏圖大志,蘊含著大唐江山的闢建就在此行之意,顯示了詩人卓越的政治遠見。
“鬱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四句,表明作者在路途中的艱險景況。“鬱紆”等二句,是寫因為山路縈迴,崎嶇不平,行跡在群山中放眼望去,那些平原時隱時現、時出時沒,反襯出作者心情因任務艱巨,前途未卜而起伏不平,忐忑不安。“古木”等二句,從聽覺的角度來渲染旅途的荒涼淒楚。古老的叢林裡寒鳥悲啼,深山夜間猿猴哀鳴,構成了一幅荒無人煙,戰亂留給人民的是一片淒涼。詩人把複雜的心情,都融匯到生動的旅途景物描寫中,做到意境兩渾,情景交融,形象地暗示了完成使命的艱難和詩人心情的沉重。
“既傷千里目,還驚九逝魂。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四句,既有對出關前景的展望,也有其肺腑的坦露。“既傷”二句既表現作者不但知道前途的艱險,個人也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傷千里目:是說遠望心裡傷感的意思。《楚辭·招魂》:“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九逝魂:屈原哀郢》中有“魂一夕而九逝”的詩句。“豈不”二句的自問自答,更顯示出詩人胸襟的坦蕩。“豈不憚”意為有所憚,如同不掩飾自己對未知危險的恐懼,這不但無損於主人公的高大形象,反而更真實的展現了人性,更為作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更突現了他重意氣、報太祖的知遇之恩。
最後四句“季布無二諾,侯贏重一言。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是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重視信義,有恩必報,不圖功名的思想。這裡,詩人以季布、侯贏自比,表達了自己既然請纓就決不負使命的決心。“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明確地反映出魏徵的人生觀、價值觀。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顯著特色是氣勢雄偉,意境開闊,詩人善於抓住在歷史進程中的巍峨奇觀,以粗獷的筆觸,一掃漢魏六朝綺靡浮艷的詩風,成功地展示了詩人急欲建功立業的感情世界。魏徵後來在《隋書·文學傳序》中提倡一種將南朝的清綺與北國的氣質合一的“文質彬彬”的雅體,《述懷》就基本上實踐著這一主張。它一方面措語樸素,直抒胸臆,慷慨激昂,與聲色大開的南朝詩風相異。另一方面又融匯典語,自鑄新辭,對仗妥貼,與理勝其辭的河朔詩風不同。

名家點評

清人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云:“貞觀諸公,整繕有餘,警醒不足。惟魏公《述懷》一篇,磊落露骨性。”
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評論:“氣骨高古,變從前纖靡之習,盛唐風格發源於此。”
王傳臚:魏徵的《出關》(《述懷》)唐初詩的佳品,它既繼承了前代古詩的風格,又為後面的唐詩開創了新的局面……“鬱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這四句很有後世唐詩的韻味。

作者簡介

魏徵(580-643),唐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字玄成,魏州曲城(故址在今山東掖縣東北)人,一作館陶(今河北館陶縣)人。少時家境孤貧,曾出家為道士。隋末隨元寶參加李密領導的瓦崗軍。李密失敗後,投唐主李淵,自請安輯山東,擢秘書丞,後又為竇建德俘獲,任起居舍人。竇建德敗亡,入唐任太子洗馬.“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重其才,擢為諫議大夫,歷官尚書右丞、秘書監、侍中、左光祿大夫、太子太師等職,封鄭國公。任職期間,敢於犯顏直諫,勸誡太宗居安思危,兼聽廣納,輕徭薄賦,躬行儉約,對實現貞觀之治頗有貢獻,為一代名臣。
曾主持校定秘府圖籍,主編《群書治要》,撰《隋書》序論及《梁書》、《陳書》、《北齊書》總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