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述懷

《虞美人·述懷》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所創作的一首詞。上片四句全部用典,讚頌了友人馬中玉的孝養之心;下片則主要把自己的心緒和情感與友人進行對比,自愧不如。全詞疊用事典,妥貼自然,讚美了馬中玉的高尚品格,但詞意略顯晦澀,難以理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虞美人·述懷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蘇軾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虞美人·述懷
歸心正似三春草。試著萊衣小。橘懷幾日向翁開。懷祖已瞋文度、不歸來
禪心已斷人間愛。只有平交在。笑論瓜葛一枰同。看取靈光新賦、有家風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⑴虞美人: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
⑵三春草:意謂探望母親的歸心如春草越來越盛。孟郊《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⑶橘懷:用陸績懷橘故事來比喻馬中玉孝敬父母。《三國志》卷五七《吳志·陸績傳》:“陸績,字公紀,吳郡吳人也。父康,漢末為廬江太守。績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術出橘。績懷三枚;去,拜辭,鼬。術謂日:‘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日:‘欲歸遺母。’術大奇之。”
⑷懷祖句:化用《晉書·王湛傳》事典,卷七十五:“坦之還家省父,而述愛坦之,雖長大,猶抱置膝上。”瞋(chēn):瞪眼發怒。
⑸禪心已斷人間愛:意謂自己心境清靜澄明,已無七情六慾,不像馬中玉那樣執著於人間情愛了。
⑹笑論瓜葛一枰同:意謂不論什麼關係都一視同仁。瓜葛:瓜、葛是兩種蔓生的植物,蔓生糾結,比喻各種親友關係。
⑺靈光新賦:指王延壽作的《靈光殿賦》。

白話譯文

馬中玉探母歸心如三月春草之盛,像老萊子著小兒衣以取悅父母一樣孝敬父親;像三國吳人陸績六歲見袁術時,悄悄懷揣三枚橘子,欲歸送母親;又像晉人王坦之不速歸探父懷祖,父親便要瞪眼發怒了。
我心境清靜澄明,已無七情六慾,不像馬中玉那樣執著於人間情愛了。只有平昔之交,不論什麼糾葛親友關係都一視同仁。看一下《靈光》新賦,頗有馬中玉的詩書傳家風範。

創作背景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三月,當時蘇軾的友人馬中玉辭掉官職回家探望母親,為表達馬中玉的孝心,蘇軾作了這首詞送給他。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讚頌友人馬中玉對其父母的孝養之心:四句全部用典。“歸心正似三月草”,化用孟郊《遊子吟》詩事;“試著萊衣小”,乃選用《列女傳》“老萊子孝養二親”之典;“橘懷幾日向翁開”,是用《三國志·吳志·陸績傳》之故事;“懷祖已嗔文度、不歸來”,乃化用《晉書·王湛傳》事典。這些典故均附含馬中玉性情之實際,貼切自然,啟人聯想,可以窺見詞人的學識淵博和才藝出眾。
下片則嘆息自己的心緒和情感,遠不如友人馬中玉的熱烈積極:“禪心已斷人間愛,只有平交在。笑論瓜葛一秤同。”詞人在仕途上屢遭挫折,佛家的清靜澄明,已浸透了他的心靈,消磨掉了熾熱的情感,已不似馬中玉這般執著於人間的諸般情愛了。所剩下的,只有平昔之交,不論什麼糾葛親友關係,都一視同仁。平交意指平淡之心。詞篇在與友人的對比反差中,突出烘託了馬中玉的孝親個性和形象。末句:“看取靈光新賦、有家風”,又回到用典的藝術方法上,它以後漢王延壽作《靈光殿賦》的才華橫溢、卓然出眾,再次補充讚美了馬中玉的詩書傳家風範。
全詞疊用事典,引喻譬類,意象復加地塑造了馬中玉友人的高尚品格和豐滿形象,堪稱是詞人“以才學為詞”的典型之作。引譬用典,可使詞章含蓄蘊藉,別造新境,烘雲托月,虛實相生;然而,這首詞典故過多,也往往形成詞意晦澀,阻滯思路,不易霎時領會詞旨的缺憾。

名家點評

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教授冷成金《中國古代十大詞人精品全集·蘇軾》“題解”:此詞用典甚多,雖妥貼自然,但於讚頌別人不無牽強,詞意亦顯滯澀。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及第。蘇軾自幼奮厲有天下志,入仕之後,主張改革弊政。因不贊成王安石的變法主張,先後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和湖州,後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哲宗即位,舊黨執政,升任翰林學士、兼侍讀。因不同意完全廢除新法,與執政者發生分歧,自請出知杭州、潁州等地。新黨再度執政,被遠貶惠州、儋州。後遇赦北還,卒於常州,諡文忠。蘇軾一生,政治上極不得意,然而在文學藝術上,他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全才作家”。在詩、詞和散文方面,都代表著北宋文學的最高成就。著作有詩、文、詞集與《仇池筆記》、《志林》等。
虞美人·述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