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火繩

在四川涼山彝族聚居區,每逢節日夜晚,青年男女經常舉行跳火繩比賽。繩子是用藤條和澆有松油桐油的布條擰成,把它點燃即為火繩。比賽時,選擇一塊平地為賽場,場地兩端劃上起 點線和終點線。比賽者站起點線上,手持火繩,待比賽令下,各人將火繩點燃後,像跳繩跑一樣,直到終點,先到終點者為勝。在黑夜裡進行比賽,火繩上下翻動,景象十分壯觀。

基本介紹

簡介,製作方法、跳法,材料,場地,規則,跳法,民族介紹,相關節日,火把節,打歌節,相關運動,簸箕宴,打磨秋,

簡介

運動屬性:少數民族體育特色項目
跳火繩跳火繩
跳火繩
在四川涼山彝族聚居區,每逢節日夜晚,青年男女經常舉行跳火繩比賽。繩子是用藤條和澆有松油、桐油的布條擰成,把它點燃即為火繩。比賽時,選擇一塊平地為賽場,場地兩端劃上起 點線和終點線。比賽者站起點線上,手持火繩,待比賽令下,各人將火繩點燃後,像跳繩跑一樣,直到終點,先到終點者為勝。在黑夜裡進行比賽,火繩上下翻動,景象十分壯觀。

製作方法、跳法

材料

火繩是用藤條擰成,長短因人而異,藤條上扎以易燃之物,
如浸透松油、煤油或桐油的布條。
跳火繩跳火繩

場地

比賽時,選擇一塊平地為賽場,在場地兩端劃上起點線和終點線。

規則

參賽者站在起點線上,手持火繩,待比賽令下,迅速點燃火繩,以單人跳繩形式,跳躍前進,先到達終點者為勝,前進時不準帶火繩奔跑,違者取消比賽資格。
跳火繩的場面極為壯觀,火繩有單人跳和集體跳兩種。比賽的距離沒有嚴格要求的規定,一般在30米至50米之間。五六十人集體比賽或表演,更是饒有情趣。這時,比賽場內宛若火的海洋,閃動的火花猶如一叢叢盛開的映山紅,整個場面充滿了熱烈的氣氛。

跳法

火繩用1根長約3米左右的藤條擰成,在藤條的中段綁上澆有菜油松油、煤油或香油的布條和棉紗後點燃。在場內兩端畫上起跑與終點線,比賽者站在起跑線後,手執燃燒的火繩,待號令一發,便雙手緊握火繩的兩頭,像單人跳繩一樣,搖盪火繩,直線跳躍著前進,最先到達終點者為勝。持火繩跑步和走跑都判為犯規,不計比賽成績。

民族介紹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與西南土著部落不斷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彝族人民能歌善舞。而涼山更是歌舞之鄉,涼山彝族的民間舞蹈往往和歌唱、器樂的演奏分不開。民間舞一類是產生於生產勞動中的舞蹈如蕎子舞、包穀舞、織氈舞等,大多是模擬勞動動作和表現生產過程;另一類是在節日或在婚嫁歡樂場面中常見的舞蹈如跳鍋莊、跳“都火”、對腳舞、被氈舞、蘆至舞、跳火繩等,其中跳火繩更是表現出了是彝族人民對耕牧的勤勞、豐收的歡樂,征戰的勇敢、愛情的追求。
如今,在涼山城鄉經常可以看到男女老少手拉著手,踏著民族
風味的節拍,歡樂地跳著達體舞。達體是彝語的音譯,意為踏地舞或腳踏舞,是在傳統的彝族歌舞基礎上編創而成的一種集體舞蹈。動作簡練明快,音樂悠揚流暢,鄉土氣息濃郁,時代色彩強烈。80年代一經形成,迅速普及全州並以大西南民族交誼舞的態勢,很快向州外、省外推開。在94年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上來自國內外的客人和彝族同胞手拉手,圍著一堆堆青火.跳在一起,融為一家,場面熱烈壯觀.氣氛親切感人。
跳火繩跳火繩

相關節日

彝族的節日主要有“火把節”、“彝族年”、“拜本主會”、“密枝節”、“跳歌節”等。

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夏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節,彝族男女老少,身穿節日盛裝,打牲畜祭獻靈牌,
盡情跳舞唱歌、賽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轉繞住宅和田間,然後相聚一地燒起篝火,翩翩起舞。火把節--彝族的“狂歡節
彝族彝族
當夜幕降臨後,人們揮動火把,成群結隊繞村串寨,翻山過田,互相往對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而跳火繩更是火把節的重要表演節目,舉行時滿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晝。照彝族的習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騰起一團絢麗的火花,並揚起一股香氣,是表示一種美好心愿:後輩對老輩撒,是尊敬,祝福長壽;長輩對晚輩撒,是愛撫,祝願吉利;同輩互撒,是親密友愛;青年男女互撒,則是戀愛的開始。跳火繩更是彝族人民通過自己的肢體表達出對幸福的追求。

打歌節

打歌--最受歡迎的全球民間舞蹈。
每逢收穫、婚嫁或節慶,生活在雲南的彝族,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上千人,圍著一堆堆熊熊的烈火,以四周沉寂肅穆的青山和深邃神秘的天幕為背景,合著蘆笙短笛月琴和樹
葉吹奏的音樂節拍,男女手拉手,圍成圓圈,逆時針方向踏足而歌,通宵達旦,興盡方休。1986年,美國國際民間藝術組織曾把這種民間自娛性的歌舞列為最受歡迎的“全球十大民間舞蹈”之一。
火把節火把節
打歌”遍及雲南,不僅彝族,就連白族納西族等民族中都盛行這種歌舞形式,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如有“打歌”、“左腳舞”、“踏歌”、“跳蘆笙”等名稱。
據考證,“打歌”系“踏歌”轉音而來。早在漢唐之際,“踏歌”就曾是我國中原及南方民間十分活躍的民俗性歌舞。而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銅鼓形貯貝器上所鑄的“滇族羽舞”和江川李家山出土的18個垂尾人連臂環舞的銅扣飾以及凝固在雲南滄源等地崖畫上的舞蹈圖紋,其舞蹈圖案都與彝族的“打歌”形象相同,這也許可作為彝族“打歌”起源古老悠久的佐證。
至今,在雲南巍山縣巍寶山龍譚殿的壁畫上還保留著一幅清代人繪製的“踏歌圖”,其情形與今天巍山彝族的打歌非常相似。

相關運動

簸箕宴

簸箕宴是彝族技巧類體育表演項目。表演中,通過多輪的、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的“上菜”表演,熱情好客的彝家小伙,在盛宴招待客人的時候,用他們嫻熟、高超的技巧以及詼諧的表演,配上鮮明的彝族民間音樂,充分體現了彝家人機智、勇敢、幽默的民族性格和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藝術地再現了彝族民間古老而獨具特色的上茶方式和飲食文化。

打磨秋

打磨秋是我國南方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活動。在哈尼族、彝族等少數民族較為流行
磨秋,用一根比較堅硬的木頭栽在寨邊的草坪上,2米左右高,頂部稍細。以作軸心,再用一根橫木桿,中間鑿凹,架在軸上。打磨秋時,橫桿上兩端各有1人或兩人,既可伏在桿上池可騎在桿上,交替蹬彈地面使橫桿上下起落旋轉,同時在桿上做出迴轉翻滾、以腹貼桿四肢懸空、在旋轉至地面時伸手拾花等許多技巧動作,凌空翻滾如空中飛人一般,既驚險又優美。關於打磨秋還有一個很美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大旱不雨,莊稼無收,人們陷入恐怖和絕望之中。有兩兄弟想出個辦法:用木頭做成磨秋,盪到天去,求老天爺開恩。他們打了15個晝夜的磨秋,終於感動了蒼天,普降甘霖,但兄弟兩因過勞而死去。後人為了紀念他們,便在節日時打磨秋。
打磨秋打磨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