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傳統體育

彝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彝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彝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彝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彝族傳統體育
彝族概況,彝族歷史,彝族傳統體育,代表性體育項目,互布吉則(蹲斗),阿克登登土(“鬥雞”),耍 龍,打陀螺,跳火繩,

彝族概況

彝族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和廣西四省區。主要聚居區有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貴州畢節地區和六盤水地區等。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彝族人口為7762272人。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按其差異特徵可分為6個方言區,各個方言之間有比較大的差別。彝族有自己古老的文字,通稱老彝文。

彝族歷史

彝族是先秦時期活躍在中國西北地區的氐羌族群的一部分南遷後,融合當地土著逐漸形成的民族共同體。據彝文古文獻記載,彝族先祖“篤慕”最早在雲南東北部建立強大的奴隸制政權。約在公元前4~3世紀形成了滇池、邛都(今西昌)、夜郎(今貴州安順)三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西漢時期,漢武帝分別在滇國區域設立益州郡、在鄧都設立越西郡、在夜郎設立牂牁郡,彝族地區遂正式納入中原王朝統治的範圍。東漢、魏晉時期,西南各民族泛稱為“夷”。晉以後,彝語支民族的先民被稱為“爨”和“烏蠻”。
公元8世紀前後,在雲南哀牢山北部和洱海地區出現了六大烏蠻部落集團,史稱“六詔”,後“蒙舍詔”首領皮羅閣建立了以彝族為主體,包括白、納西等民族先民在內的“南詔國”。元朝時,在實施軍屯的同時,大規模推行民屯和商屯,使得漢族人口大量增加。自古為彝族聚居區的滇池、曲靖、臨安、楚雄、玉溪等地,也成為彝漢雜居區。清朝統治時期,在西南邊疆政治全面推行“改土歸流”和征服政策,導致集中連片的彝族地區被分割,使得各地彝族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繫中斷,各自求生存與發展,形成了幾十個文化上有較大差異、經濟上發展極不平衡的支系。
由於歷史和環境等因素,彝族支系繁多,民族自稱複雜。其中以“諾蘇潑”“納蘇潑”“聶蘇潑”作為自稱的占50%以上,意思是“尚黑的民族”。其他自稱還有“撒尼”“阿細”“密撒”“羅羅”“山蘇”等。新中國成立後,經民族識別,並按照彝族民眾的共同意願,以鼎彝之“彝”作為統一的民族名稱。

彝族傳統體育

彝族人世代居住於雲貴高原和康藏高原東南部邊緣地帶的高山河谷間。作為一個創造了古老文明的民族,彝族的文字、文學、曆法、哲學、宗教、藝術等,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價值系統。彝族文化具有十分優秀的傳統,其傳統民族體育活動也打上了清晰的民族烙印。面對崇山峻岭,瀕臨深谷急流,應對高寒的氣候和頻繁的災害,彝族先人在與天斗、與地斗的過程中,培育和發展了具有競爭性、對抗性強的體育項目。其中,較具代表性的傳統體育活動,主要有射弩與射箭、摔跤、互布吉則(蹲斗)、阿克登登土(“鬥雞”)、賽馬、鬥牛、耍龍、磨秋、打陀螺和跳火繩等。

代表性體育項目

互布吉則(蹲斗)

互布吉則,為彝族語,也稱蹲斗,雄雞斗架之意。這是一種較力型的競技體育活動,主要流行於大、小涼山的彝族地區。
互布吉則比賽,一般在節日或勞動閒暇之餘進行。屆時,比賽者在歡樂的蘆笙、笛子樂曲的伴奏下,蹲在地上,兩手合攏於胸前,相互用左肩撞右肩,或用右肩撞左肩,似雄雞昂頭,相互爭鬥。
互布吉則的比賽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互撞比賽,分兩人互撞和四人互撞。比賽時,雙方抱膝蹲下輪流以臂互撞,如果手推則為犯規。比賽中一方首先失去重心倒下或被對方撞倒,手、臂部著地或抱膝的手鬆開即輸。比賽一般為三賽二勝制;一種是耐力比賽,參加人數不限,比賽者按照一定的形狀蹲著走,堅持時間最長者為勝。
互布吉則比賽,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可以鍛鍊人的下肢力量和腹肌力,又可以培養意志品質,所以深受彝族青少年的喜愛。蹲斗比賽方法簡單,又不受場地人數的限制,開展很廣泛。

阿克登登土(“鬥雞”)

阿克登登土,為雲南地區的彝族語,又稱“鬥雞”。是男女青年皆喜愛的雙人對抗遊戲,主要流行於雲南祥雲地區。
阿克登登土比賽一般為兩人配對,比賽過程中,參與者一腳為支撐,手提另一腳後跟將膝蓋彎起,單腳跳躍進攻。以將對方撞倒或提起的腳落地為勝;有的“鬥雞”則是左手提住右腳,或右手提起左腳,另一手托住膝蓋,單腳跳躍進攻用膝頭衝撞對手。動作用沖、頂、抬、壓、掃等,以將對手撞翻在地,或站不穩而雙腳落地為勝。

耍 龍

耍龍,是雲南峨山彝族民間的一類傳統體育活動,是一類普及特色的舞龍形式。
彝族的民間耍龍,形式多樣,耍旱龍、耍水龍、耍板凳龍以及跳龍等等,豐富多彩。其中,耍旱龍之龍身為布料製作,有十幾節。表演中有蚊龍出洞、彩龍滾地、搖擺船龍以及快舞游龍等動作;耍水龍,主要在雲南祿勸、武定的彝族中流行,為布扎龍身。舞龍時,由數十名壯漢抬龍下河,行走河底,順勢耍龍;雲南中部地區彝族耍的是板凳龍。板凳上安龍頭,一前一後各握住條凳兩隻腿而耍。多在紅白喜事、節日慶典中進行。耍板橙龍男女皆宜,有耍法數套,有的配以民間調子;在雲南新平彝族中,每到農曆二月人祭龍時,舞的是跳龍。屆時人們上山砍一樹為“龍”,用皮條槓子抬著前端,部分人在後面用手抬。要進村時,進三步退兩步,象徵龍吃水,稱之跳龍。直到村中人們送來酒肉款待抬龍者,龍方得進村。

打陀螺

打陀螺,是彝族民間傳統的體育娛樂活動。在彝族不同的聚居地,其叫法也不一,如南澗(雲南)彝族稱其為“抽油”等。
在彝族民間,凡是男人不管老少都喜歡打陀螺。陀螺種類有平頭、尖頭、圓頭和響嗡四種。大小不一,小者5厘米,大者20厘米。打陀螺的鞭索用皮條或麻製成,粗細不一,看需要而定。
彝族打陀螺活動,主要分為抽旋和陀螺對抗兩種形式。
抽旋。比賽時用一帶棍鞭索不停地抽打,陀螺旋轉不停,多為兒童之間的比賽。也有大陀螺直徑在10厘米以上的,用一數米長的鞭索緊纏螺身抽旋於地上,比誰轉得長,可二人或多人比賽。
陀螺對抗。這類比賽分個人和集體兩種,一守一攻。守者將陀螺抽旋於地為靶螺,攻方在一定距離之外將陀螺抽旋後拋擊靶螺,以將靶螺撞倒而自己的仍旋轉為勝。最後以勝多者為贏家。

跳火繩

跳火繩,是流行在雲南大涼山一帶彝族民間的傳統體育活動。這一活動古老的、獨具民族特色,表達了彝族人民對光明、幸福的追求和吉祥、繁榮的渴望。
彝族跳火繩活動,多在喜慶佳節和豐收之後在夜間舉行。尤其是每逢彝族的火把節,跳火繩更是必有的活動之一,彝族男女老幼都來觀看跳火繩比賽的壯觀場面。
傳統的跳火繩比賽,有單人跳和集體跳兩種。比賽的距離沒有嚴格的規定,一般在30~50米之間。
跳火繩用的繩子,為一根長約3米左右的藤條擰成。比賽場內兩端劃有起跑與終點線。比賽時,在藤條的中段綁上澆有菜油、松油、煤油或香油的布條和棉紗後點燃。比賽者手執燃燒的火繩,站在起跑線後。待號令一發,比賽者雙手握住火繩的兩頭象單人跳繩一樣,搖盪火繩,直線跳躍著前進。最先到達終場者為勝。比賽過程中,持火繩跑步和走跑都判為犯規,不計比賽成績。
在跳火繩比賽中,如果是五六十人的集體比賽或表演,更是饒有情趣。這時,比賽場內宛若火的海洋,閃動的火花猶如一叢叢盛開的映山紅,整個場面充滿了熱烈向上的氣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