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線

貧困線

貧困線,是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和社會發展階段的條件下,維持人們的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費的物品和服務的最低費用,貧困線又叫貧困標準

世界銀行2015年10月初宣布,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將國際貧困線標準從此前的每人每天生活支出1.25美元上調至1.9美元。此次大幅上調意味著全球貧困人口數量大量增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貧困線
  • 別稱:貧困標準
  • 適用領域範圍:社會科學
  • 適用領域範圍:社會科學
學術定義,界定標準,絕對貧困線,發展貧困線,標準上調,各國標準,中國標準,法國標準,美國標準,越南標準,巴西標準,澳大利亞標準,南非標準,印度標準,使用問題,多方因素,經濟方面,政治方面,法律方面,教育方面,意義作用,世行擬上調,

學術定義

1、貧困線是指國家為救濟社會成員因自然、社會、經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原因收入減少或中斷難以維持基本生活而制定的社會救濟標準。根據這一標準給予經濟或實物方面的救濟使其能維持基本生活的制度即貧困線救濟制度。
2、貧困線的實質是指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和社會發展條件下,維持人們基本生存和社會公認標準所必須消費的物品和服務的最低費用。
貧困線貧困線
3、貧困線是指城鎮居民基本生活必須消費的最低費用線它是衡量城鎮居民個人或家庭是否處於貧困狀態的數量界線。
4、所謂“貧困線”是指一個國家為救助其社會成員收入難以維持家庭基本生活需要者(也可稱低收入者)而制定的一定的救濟標準或界限。
5、所謂貧困線,就是指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和社會發展階段的條件下,人們維持基本生存需求所必需消費的物品和服務的最低費用(用價值量表示) 。
6、貧困線是指的絕對貧困線,它是以基本需求為出發點的,貧困線首先要估算出食品貧困線,因為貧困階層的首要目標是保證必要的營養。
7、貧困線的劃定既有客觀的基礎——最低要求的生活必需品的消費,又包含了主觀的成分——對“必需品”的認定。

界定標準

絕對貧困線

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政府開始接受由國家統計局設定的農村貧困線,把它作為識別農村貧困人口規模和農村貧困發生率的標準。該貧困線設定的方法是符合國際規範的,首先,確定一種營養標準,國家統計局將營養標準確定為每人每天2100大卡。然後,根據20%的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費結構來測定出滿足這一營養標準所需要的各種食物量,再按照食物的價格計算出相應的貨幣價值。這一貨幣價值成為“食物貧困線”。最後是確定“非食物貧困線”,簡單的方法是既可以主觀地確定食物貧困線在整體貧困線中的比例,也可以參照整個社會的恩格爾係數或低收入人群的恩格爾係數來確定這一比例。
無家可歸的孩子無家可歸的孩子

發展貧困線

農村的貧困線是建立在生存貧困的觀念上的,該貧困線被用來識別處於生存困難的人群,而城市貧困線已經超越了生存貧困的觀念,貧困線不僅包括為了保證最低的營養所需要的購買食品支出,還包括用於教育和醫療的基本支出。一定意義上,城市貧困線是建立在發展貧困的觀念上的,用它識別出來的貧困人群不僅包括了生存貧困人口,也包括了發展貧困人口。

標準上調

1985年,中國將人均年純收入200元確定為貧困線,2009年這一標準為1196元,24年來增長約5倍;而在此期間,中國GDP由7780億元增至33萬億元,增長42倍。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紫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沈雯在遞交給全國兩會的提案中稱,太低的貧困線讓過億居民人為“被脫貧”,建議現有貧困線應至少提高一倍至2400元以上。
沈雯說,中國在2009年將貧困線上調至人均年純收入1196元之前,貧困線標準為785元,按2005年匯率折算每天收入只有0.26美元,與世界銀行確定的1.25美元標準差距懸殊。
沈雯了解到,中國貧困線標準的制定,長期都依據每人每天攝入熱量2100大卡路里來推算。“中國貧困線仍只是一條保障‘吃飯權’的貧困線。”
沈雯認為,當前中國的貧困線劃分標準制定模糊不合理,和國際標準距離長期偏低,扶貧投入過少,有過億人沒有被劃分在貧困人口內,人為地“被脫貧”。
面對物價飛漲,提高貧困線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沈雯表示,“不但要考慮吃飯,還要考慮教育和醫療保障。”
2011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12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的“貧困線”標準將肯定上調。未來,“低保”和“扶貧”這兩項制度將得到有效銜接。目前,中國的“貧困線”是1196元人民幣,而“低保線”已在去年底上調至1404元。 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這個標準比2009年提高了92%,比2010年提高了80%。按照29日人民幣市場匯價1美元兌6.3587元人民幣計算,中國新的國家扶貧標準大致相當於每日1美元。按此標準,全國貧困人口數量和覆蓋面也由2010年的2688萬人擴大至1.28億人,占農村總人口的13.4%,占全國總人口(除港澳台地區外)的近十分之一。
實施改革開放以來的30多年,中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發展道路,基本實現了千年發展目標,貧困人口減少了4.39億。然而,貧困仍然是中國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
按照中國現行的年人均收入2300元人民幣的農村扶貧標準計算,國內目前仍有4300多萬貧困人口。參照世行上調前的貧困線標準,中國有兩億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而按世行上調後的最新標準衡量,中國的貧困人口將大幅增加。
中國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雲2015年10月12日說,世界銀行制定的扶貧標準主要用於研究和國別比較,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會參考這一標準,並根據自身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確定自己的標準。

各國標準

中國標準

國際貧困標準International Poverty Line Standard)實際上是一種收入比例法。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1976年組織了對其成員國的一次大規模調查後提出了一個貧困標準,即以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作為這個國家或地區的貧困線,這就是後來被廣泛運用的國際貧困標準。
1985年,中國確定人均年純收入200元作為貧困線,此後根據物價指數,逐年微調。貧困線之下,還設定了收入更低的絕對貧困線。2007年標準調整為1067元,2008年,中國絕對貧困線標準為人均純收入785元以下,低收入貧困線標準為人均純收入786元-1067元。2009年提高到1196元。其實,中國貧困線過低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世界銀行將每人每日1美元定義為最低標準的貧困線,中國距此標準尚有一段距離。
貧困兒童貧困兒童
中國新的扶貧標準,將貧困線提高至人均年收入1196元。到2005年年底,中國農村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還有2365萬人。如果按照人均1天消費1美元的國際標準,中國的貧困人口總數僅次於印度,列世界第二位。
其實,1196元已經是舊標準了。國家已出台相關政策,十二五期間貧困線的標準將提高到人均純收入1500元。2011年作為十二五的第一年,也是貧困線標準正式提高的第一年。現有貧困線標準比2009年1196元的貧困標準提高了25%。但相比不斷上漲的物價,1500元的貧困線標準還是顯得低了點。
1500元能幹什麼?在大城市也許只能訂一桌酒席、買一件衣服、買一本電子書,只占相當多家庭月支出的幾分之一。可很多貧困家庭一年的總收入也只有2-3 個1500元,並以此維持家庭的最低溫飽。在糧價日益走高的今天,即使是在較為偏遠的農村,米價也在2-3元/公斤以上,一個成年人一年的口糧支出可能就要六七百元。如果算上其他必要的生活成本,1500元的貧困線標準僅夠貧困家庭餬口。如果物價再漲下去,恐怕餬口都成問題了。提高貧困線標準顯然勢在必行。
現在的貧困線標準是高是低,不妨參考下亞洲鄰國的情況。據3月2日商務部網站提供的訊息,越南政府總理近日頒布決定,調整貧困戶標準,2011-2015 年段越南的貧困戶標準是:農村貧困戶標準為人均年收入480萬越盾以下,折合成人民幣就是1511元。而2010年越南人均GDP是1162美元,而中國是4500美元,相差4倍多,為什麼貧困線標準反而比越南低呢?無論是從綜合國力還是人均GDP、人均國民收入角度看,中國都沒有理由維持如此低的貧困線標準。
考慮到物價上漲因素,貧困線標準應該留有一定的餘量,就目前來看,把貧困線標準提高到2500元應該是比較合適的,而且今後還應把貧困線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以防物價上漲傷害到承受力最弱的貧困家庭。各地的低保標準也應相應提高。雖然一年只有1000元的增長,但卻可以讓很多貧困家庭聞到久違的肉味,添點犖菜,給孩子買幾件新衣服、新文具。政府手裡多擠出一點,貧困家庭的收入就會大有改善。
當然,提高貧困線標準只是扶貧的第一步。政府加大醫療、教育投入,擴大醫保和免費教育覆蓋面,降低醫療費和學費,減少因病因學致貧,同時輔以各種扶貧政策,盡力幫助貧困家庭脫貧才是最重要的。

法國標準

法國的貧困線就定在全國收入中位數的一半,為每人每月650歐元(合人民幣5760元)左右。

美國標準

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在2009年1月23日在聯邦註冊(Federal Register)上發布了2009年的貧困線標準(poverty guideline),新的貧困線標準於發布的當日生效。辦理過家庭移民的讀者都知道家庭移民的申請人需要達到一定水平的最低收入才能為移民申請受益人提供足夠的經濟擔保,而此最低收入的水平取決於上述的貧困線標準。下面我將對貧困線標準和移民申請所需達到的最低收入向大家做一個簡單介紹,供大家參考。
貧困線標準是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發表的衡量美國人貧困水平的標準,主要是供政府用來決定什麼人符合某些政府福利項目,如Head Start, Food Stamp Program, National School Lunch Program, Low-Income Home Energy Assistance Program, Children’s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等。此貧困線標準每年年初由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根據上一年的貧困水平得出新一年的貧困線標準並在聯邦註冊上發表。貧困線標準是根據家庭人數和所在州來決定的,美國大陸相連線的48個州和首都華盛頓為一個標準,另外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分別有自己的標準。與2008年的貧困線標準相比,新發布的2009年貧困線標準略有增加。例如兩口之家2008年相連48個州和DC的貧困線標準為14,000美元,而2009年貧困線標準為14,570美元,增加了570美元,其他不同人口的貧困線標準2009年也都有類似的增加。
高棉小孩高棉小孩
辦理過家庭移民的讀者都知道家庭移民的申請人(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者)需要填寫I-864為受益人提供經濟擔保以確保移民到美國的外國人有足夠的經濟支持而不會成為美國社會的負擔。移民局要求申請人能夠證明其收入達到或超過貧困線標準的125%。例如對一個兩口之家(美國公民和外國移民配偶)來講,聯邦政府2009年的貧困線標準為年收入14,570美元。要達到移民局要求的經濟擔保的最低標準,申請人的收入應不低於貧困線標準的125%,即18,212.5美元。如果美國公民的收入達不到貧困線標準的125%,美國公民則必須通過聯合擔保人共同提供擔保或通過其資產(如銀行存款等)來提供擔保。

越南標準

2011-2015年,越南農村貧困戶標準為人均年收入480萬越盾以下,折合成人民幣就是1511元。2010年越南人均GDP是1162美元,同期中國人均GDP為4500美元。

巴西標準

巴西有兩條貧困線:貧困線和極端貧困線。這兩條貧困線是根據5年的消費支出數據確定的,食品線根據食品價格指數調整,貧困線根據一般通貨膨脹指數進行調整。
極端貧困線是當前最低工資的 1/4.由於最低工資每年都變化,因此極端貧困線也就隨之頻繁變化。
貧困線是按照最低工資的1/2 來確定的。現在的極端貧困線是R$116.25,貧困線是R$232.50.貧困線被用於許多項目。例如,有條件的現金轉移支付項目。在巴西,有條件的現金轉移支付福利制度對降低老年人的貧困有顯著作用。

澳大利亞標準

澳大利亞的最新貧困線是墨爾本套用經濟和社會科學院於2009年1季度更新的,並且包括了住房成本。一個有兩個孩子的家庭(指2個成人,其中1人工作,撫養2個孩子)的貧困線為,每周736澳元。如果1 對夫婦 2 個孩子,但是戶主不工作,則包括住房成本的貧困線為每周767.79 澳元。

南非標準

2001年,南非官方貧困線對一個5 口之家的定義是每月1,541 南非蘭特(相當於 286 美元/每月)。相比之下,1990 年美國一個 4 口之家的貧困線為 13359美元。2001 年,南非大約 57%的人口生活在收入貧困線之下,貧困人口的比例與1996 年相比沒有明顯下降。林波波省(Limpopo)和東開普省(Eastern Cape)的貧困發生率最高,分別為77%和72%。西開普省(Western Cape)的貧困發生率最低,為32%,其次是豪滕省(Gauteng),為 42%。目前,南非統計局公布了每人每月211蘭特的食品貧困線,並估計非食品支出為111蘭特,這樣二者合計得到的官方貧困線為每月322蘭特(2000年價格)。折算成 2006 年價格,官方貧困線為每人每月431蘭特。

印度標準

印度貧困線熱量依據是農村地區每人每天2435大卡,城市地區每人每天2095大卡。基於第28 次(1973-74)全國抽樣調查(NSS)數據,利於適當的轉換因子,把標準熱量需要的消費食品清單轉換為相應的人均貨幣支出。1973-74年,平均而言,在農村地區每人每天獲得熱量2400大卡,每月需要的貨幣支出為49.09盧比,城市2100大卡需要的貨幣支出為56.64盧比。隨著通貨膨脹到2000年,農村和城市的貧困線分別為328盧比和454盧比。

使用問題

使用貧困線會有很多問題。因為收入僅僅高於或僅僅低於貧窮門檻對當事人沒有什麼差別,貧窮的影響效果是漸進式而並非割裂式,同樣的低收入對不同人有不同影響。為了克服這個困難,有時候需要利用收入不平等度量。
貧困線倚靠對收入數字上量度。如果也考慮其他人類發展指標如健康、教育,它們也要量化,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

多方因素

經濟方面

在於經濟上,分為兩類的貧窮:絕對貧窮和相對貧窮。

政治方面

在於政治上,很多國家的政府以對抗及消滅貧窮為社會福利的工作目標,為達成目標,許多政府也設定有專門處理貧窮問題的組織或機構。這些機構所做的工作主要以人口普查研究以及確認低收入戶為多。在積極的作為方面,則包括了住房供給計畫、社會津貼、特殊工作機會或提供生活必需品。某些意識形態(例如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學家及政治人物為了製造貧窮而努力奔走。其他理論則認為貧窮是一種經濟系統失敗的徵象,也是犯罪的主要原因。
例如美國2010年9月美聯社報導;美國的貧窮平均比率為15%,其中非裔和拉丁美洲裔又特別高過其他群體,因為非裔和拉丁美洲裔的上一代生活在種族歧視的社會比較難有較高社會地位發展機會,從而使下一代從出生開始受的教育和照護就較差,導致世襲貧窮的現象發生,可能又會禍及更下一代。

法律方面

從法律面而言,在許多已發展國家之中,貧窮是法定減輕刑罰事由之一。立法者通常認為,讓一個人能否清楚認知社會及法律所接受的行為,系受到其通常且經常性地處於生活窮困狀態中所影響。由於窮人心理壓力的增加,貧窮通常被認為導致犯罪率升高。

教育方面

在教育方面,貧窮影響學生自學習環境中獲利的能力,特別是那些出身貧窮家庭的學生,亞伯拉罕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提及,對於安全、安穩的家、衣物及正常飲食的需求影響到他們的學習能力。此外,在教育循環當中也有所謂的馬太效應(此詞原與教育相關,不過也可以很容易的轉換至貧窮上),即“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象。

意義作用

實際上,不同國家都有不同的貧困線,但普遍來說他們都會利用單一貧困線來比較經濟福利程度。在比較國際間的貧窮時常以購買力平價為基準,避免貧窮困線因兌換率改變。因此“以少於一美元生活一天”解釋為“一天內購買貨物及服務的總開支少於在美國以一美元所能購買貨物及服務”(自行生產的貨物及服務也計算在內)。
幾乎所有社會都有貧窮的民眾。貧困線是一個有用的經濟工具,可以用來統計貧困人口,並有助政府來考慮是否利用福利、失業保險去減少貧窮。
厘定貧困線須要找出所有必需品總開支,即成人一年開支的平均數。此方法是評估能夠維持可忍受的生活的最少開支。其基礎源自美國貧窮門檻,並隨通貨膨脹上升。在開發中國家,最昂貴的開支常是房屋租金。因為它對貧困線有很大影響,經濟師常常留意房地產市場及住屋價格。

世行擬上調

2014年5月,世界銀行考慮再次調高全球貧困線標準,增幅將達到20年來之最,這是因為各國經濟規模的最新計算結果很可能在一夜之間把每日消費不足1.25美元的人口總數減少一半。
世界貧困人口之所以會在統計數據上減少一半,是因為世行採用了新的購買力平價估值。購買力平價意在排除匯率干擾,測算出一國貨幣實際購買商品和服務的價值。
根據最新購買力平價標準,日均消費不足1.25美元的開發中國家人口從原來的12億銳減到不足6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