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無用論

讀書無用論

讀書無用論是一種否定知識與學習的社會思潮。“文革”期間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推行極“左”路線,宣稱“知識越多越反動”,把學者、專家等許多知識分子誣為“反動學術權威”,把成績優秀的學生誣為“走白專道路”;貶低知識,摧殘知識分子;同時,廢除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導致社會普遍輕視知識,不尊重知識分子,學生普遍不願讀書,形成讀書無用的社會思潮,造成學校教學質量嚴重下降,貽誤一代人才的培養,給國家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讀書無用論
  • 類型:論調
  • 流行:大學生群體
  • 出現:所學無處用,所用非所學
含義概述,思想來源,思想來源,歷史來源,發展歷程,形成原因,眾說紛紜,相關事件,

含義概述

讀書:在當下社會是指當前教育體系下的上學,是上學的俗稱。由於古代的教育主要還是讀書明理。所以要對“讀書無用論”有充分的認識還需與古代教育對照著來理解。
讀書無用論是某些人或群體在評價社會現象時,因為目標與現實之間存在差距,自我難以理解或難以改變,而對讀書(或教育、知識、學習)所持有的一系列否定態度和觀點。
讀書有用無用關鍵在於了解“書”是指什麼書?“書”的作用是什麼?古代讀書,“書”指古書,不但是古書,更是有限的歷代傳承的經典書籍,那些是人類智慧的傳承。由此,也就不難知道讀書到底是乾什麼的,即“書”的作用是什麼——讀書在於讀能讓人明理修身的書,書的作用也就是讓人了解祖先傳承下來的經典中記載的宇宙真相,亦或是真實有用的經驗。讀書的目的本不是在於身外的財、物之類。將讀書的目的放於賺錢獲名獲利,自然也就不能彰顯書的價值,相反地由於對財、名、利的迷戀,造成對書的迷信,以致最後亂讀書、讀死書,各種各樣的書也就被編撰出來,豈不知這正是走上了與“學”的相反方向。所以書有沒有用,在於書的內容,而不在於“書”這個概念,書的內容符合“書”本意那就會發揮作用,違背了就慢慢喪失作用。
書的作用在於指導自身的修養,是幫助人弄清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人與大自然或宇宙之間的關係,從而在這基礎上才可以做出自身最大的發揮,創造幸福。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假如不靠記載有這些文字的書傳承,作為一個普通人又怎么知道有這樣一個提高自我的路徑呢?所以書是一種指導,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書就是一個工具,通過文字了解古人的智慧。所以讀書就更應該多讀有智慧的書,而不能唯讀有知識的書。
然而讀書無用論,由來已久,最古的主張者也許是孔子的得意門徒仲由,即子路,他的那句“以此言之,何學之有?”提出了對學習的質疑。而近代所謂的“讀書無用論”則源自於文化大革命時期,認為讀書沒有實用價值、讀書不能創造財富,這一觀點更發展成“讀書越多越反動”,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那段時間這也是熱門的公眾話題,也因此曾經貽誤了一代青年的發展。《重慶晚報》報導,重慶高考報名人數減少2萬人左右。而據調查,應屆高三學生中,有上萬考生沒有報名參加高考,這些考生多是農村考生。在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上完大學也找不到好工作,這就使得“讀書無用論”思想在農村蔓延,如果孩子成績平平只能上專科,還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掙錢。於是,新“讀書無用論”漸漸在農村有“抬頭”的趨勢。
這些時代性的“讀書無用論”是一種必然,根本的原因在於對什麼是“書”的誤解,對“書”能幹什麼的誤解。古代經典其實是古人智者的一種人性、思想、智慧的傳承,而如今的“書”早已變質,已變成人們獲取利益的工具。人們把“書”當做一件開墾荒田的工具,那就大錯特錯了,開墾靠農具。當今社會的”讀書無用論“正是因為”教育“淪為”培訓“的結果。將”書“理解為了賺錢的工具,將教育理解為了培養某種技能的速成工具,正是當今教育事業的問題所在。
古代為鑑,棄書正是社會動亂的徵兆,更有孟子有云:”上下交爭利,其國危矣“,如今的爭利慾望已經滲入到修心、修性的教育中,實為當今每個人需要高度警惕的地方。

思想來源

思想來源

“讀書無用論”由來已久。最古的主張者也許是孔子的得意門徒仲由,即子路。
他曾對老師說:“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記在《論語》里(《先進》)。
讀書有害的明證一
“這就是說,有了人,有了土地(社)、糧食(稷),還讀什麼書?有飯吃就是“學”了。書能當作飯吃嗎?”
各位看官,這就是長期學習儒家經典導致的效果。滿口胡言亂語。連起碼《論語》都被曲解成這樣。
讀書有害的明證二
“這話是從一個人做官引起的,可見用意在於做官就是為學。孔子不贊成,也沒有駁回。”
各位看官,這就是常期學習儒家經典導致的效果。讀書只為了做官。還拿自己的心態附會到古人身上
讀書有害的明證三
孔子的私淑弟子孟軻也說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盡心》)
一捆竹簡他才取兩三條,公然說無書勝有書。誦讀詩書的儒家祖師爺尚且有此論調,
各位看官,這就是常期學習儒家經典導致的效果。讀書只會斷章取義,來論證自己說法的符合歷史。不提孟軻說這句話的背景是針對,“仁者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讀書有害的明證四
墨家後期明明對讀書無用論的批判,墨家還運用歸謬法,反駁了“非誹”(“聖人有非而不誹”)、“學無益”、“知不知”等謬論。可是被人誹謗成道家,墨家更是不必說了。
“誦讀詩書的儒家祖師爺尚且有此論調,“絕聖棄智”的道家和“摩頂放踵”的墨家之流更不必提了。”
完全是不懂裝懂,一無所知又愛誇誇其談,信口開河的對其他學術派別攻擊。
由此可見:部分文人不但無用還誤國誤民。不是內行,冒充內行,打擊同行,欺騙外行
這是兩千多年前周朝的話。

歷史來源

梁元帝焚書
公元554年,西魏攻破江陵,俘殺了梁元帝。城破之前,梁元帝焚毀了他平生所集聚的14萬冊圖書,火光艷天。以下乃據說:
當西魏人問他為什麼焚書時,他說:“讀書破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
史載:梁元帝“性好書”,常令左右讀書,晝夜不絕。雖熟睡,卷猶不釋
承聖三年(554年)十一月,西魏圍攻江陵,他在晚上巡城時,猶不忘讀書。城陷,元帝入東閣竹殿,命親信焚燒平生所蒐集的古今圖書十四萬卷。將自赴火,宮人左右共止之。
梁元帝始終沉迷於書本,繼則卻又將書全部焚燒,讓人實是極不可思議?除了先羞成怒,頭腦發昏,還能作何解釋?
因為蕭繹是以身作則,誤信學習有益論,糖衣炮彈而追悔莫及。深刻的體會到書中知識的虛幻與噩夢,迷戀於書本勾勒的美好世界,按部就班的去做,可是等到事到臨頭,方才覺悟,不亦晚矣!
抱著抗爭的態度,所以焚書,為是抗爭二字,要剔除孽種以免貽害身後之世也。
蕭繹自以為是在替天行道,鏟奸除惡,自量後世少一分兩漢書籍,便少一分讀書人,少一分讀書人便少一分愚民。希望回到那沒有充斥爾奸我詐的書本的原始社會中去。
蕭繹的焚書是在個人陷入絕望境地而做的非理智之舉,與秦、清等朝代為愚民而強令焚書有本質區別,因而後人也往往對其此舉抱以寬容的態度。但從客觀角度看,大規模的焚書必然是一場文化災難。可以想見,一個醉心於文學痴迷於道統的皇室的浩瀚藏書中定然有一部份民間罕見甚至全國獨一無二的珍貴典籍,這些珍品在熊熊大火中化為灰燼,對文化而言,無疑是不可估量的損失。後世有人說其罪甚於項羽之焚阿房宮。毫不知情。
書本只是個無生命的載體,既有好人讀書來學習,也有壞人讀書來學習。書本也是人民對祖先的既往的記載,道聽途說,歌功頌德,反映了製造者的感情,或者是對過往的一種感知,或者是對未來的有目的性的教育。夏商無書,卻有鼎,書本的出現是大勢所趨。蕭繹對未來出於絕望失去信心下,做出來焚書這種看似不理智,實則理性的舉動,當代不亦有不少民諺,俗語,非禮之言,由於難登大雅之堂而被國民迫不及待的加以改造,唯恐人有聞。其實是一樣的心理。歷史畢竟是歷史,任何歷史都不會重複兩次。正是由於梁元帝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繼而對後人,失去了信心。正是因為某些國民對自己民族有著難以啟齒的自卑與懷疑所以才不厭其煩的把祖先留下的東西破壞掉。混淆他人之視聽。所以說讀書有害亦不為過。讀書者,所以會毀書,由於不愛書,貪圖別的東西,毀之是必然的事,書本是死的,不保證教的東西是真實可靠,一切還得看讀者自己的慧根。 
“讀書無用”實指書生無用,文人無用。此論也是由來久矣。試看司馬光在《資治通鑑》里記載的,一千年前的五代時期的一些“妙人妙事”。
五代的國號是梁、唐、晉、漢、周。除第一代以外總是後一個比前一個更古。若再有第六代,那應該是殷商了。不錯,接下去的是宋。春秋時的宋國據說是殷人的後代。只不知趙匡胤取國號時是否考慮過這一點。照國號看,這些國君應當是“信而好古”的。然而不然。這都是文臣的主意。後唐明宗即位時,有人建議自建國號。這位皇帝問:“何謂國號?”(卷二七五)他“目不知書。四方奏事皆令安重誨讀之。重誨亦不能盡通”(同上)。這才“選文學之臣,與之共事,以備應對”(同上)。選出來的便是翰林學士馮道。他是歷事四朝,歷來挨罵的,當時卻被尊重如聖人。他官大,名大,其實不過是“以備應對”,起點諮詢作用的無足輕重的人。他自己也說:“我書生也。當奏事而已。”(卷二八七)不過有時上上條陳提點意見罷了(《通鑑》里記了他的一些意見)。後唐明宗是沙陀族人,不識漢字是不奇怪的。劉邦、項羽是漢族人,也是著名不讀書的。
古代的讀書無用論古代的讀書無用論
後晉一位掌權大臣說:“吾不知朝廷設文官何所用。且欲澄汰,徐當盡去之。”(卷二八四)胡三省在這下面的注中大發感慨說:“嗚呼!此等氣習自唐劉已為文宗言之。……非有國者之福也。雖然,吾黨亦有過焉。”(同上)他說的“吾黨”就是“我輩”,指的是做官的文人。他說不必怪武人(“夫何足責?”),而怪文人自己,有點自我批評精神。
五代的後漢時,大官們曾吵過一架。一個說:“安定國家在長槍大劍。安用毛錐?”另一個說:“無毛錐則財賦何從可出?”(卷二八九)這後一位是管財政的。在他眼中,“毛錐(筆)”的用處也就是收稅記賬。他不算是“文官”。所以他同樣“尤不喜文臣。嘗曰:此輩授之握算,不知縱橫,何益於用”?(同上)因此他給文官的“俸祿皆以不堪資軍者給之”(同上)。俸祿大概是實物,不能軍用的才給文臣,而且故意高估價值,實際是打了折扣。(“吏已高其估,章更增之。”)除這個“毛錐論”以外,還有個理論。後漢高祖任命的一位最高掌權大臣“素不喜書生。嘗言:國家府廩實,甲兵強,乃為急務。至於文章禮樂,何足介意?”(卷二八八)這實際上是孔子早已講過的:“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論語·顏淵》)國家有了糧食(廩實),有了武器(兵強),老百姓還能不聽話信從嗎?所以商鞅相秦,講求耕、戰。可見所謂儒、法兩家的政治主張並不是水火不相容的。
為什麼武人不喜文士?為什麼胡三省要文人自我反省?五代的後漢一位武官“尤惡文士。常曰:此屬輕人,難耐。每謂吾輩為卒”(卷二八八)。文人瞧不起武人,當然要挨罵。可是順從附和也不行。後梁太祖還沒當上皇帝時,曾和僚佐及遊客(門客之類)坐於大柳樹下。忽然他說:這柳樹可以做車轂。有幾個遊客便跟著說“宜為車轂”。這可遭殃了。這個未來皇帝“勃然厲聲曰:書生輩好順口玩人,皆此類也。車轂須用夾榆。柳木豈可為之?”他隨即“顧左右曰:尚何待?”於是“左右數十人言宜為車轂者,悉撲殺之。”(卷二六五)不但武人,文人也自相攻擊。有一位官員“屢舉進士,竟不中第,故深惡縉紳之士”。他趁那位未來皇帝大殺朝士的時候建議:“此輩嘗自謂清流。宜投之黃河,使為濁流。”(同上)被殺的都被“投屍於河”。這個建議人“見朝士皆頤指氣使,旁若無人”。“時人謂之鴟梟。”(同上)也有不這樣的,處境就不妙。後晉時一位大臣(節度使),“厚文士而薄武人,愛農民而嚴士卒,由是將士怨之”(卷二八一)。結果是引起了一場兵變。
以上這些不過是從幾本《通鑑》里抄出來的。若不嫌麻煩,大翻典籍,“讀書無用論”的傳統恐怕是代有新義的。不過分析起來,認“讀書無用”者即認書生無用者,也只有兩派。武官不喜文官是一派。文人也不喜文人是又一派。後一派中,不僅有講政治經濟實用的瞧不起“舞文弄墨”的,還有“文人相輕”的。
上溯到孔、孟,可發現他們和後來的不一樣。孔老夫子很重視學習。《論語》一開頭便是“學而時習之”。以後又多次講為“學”。不贊成讀書的子路也說“何必讀書,然後為學?”他否定書,並不否定學。除此處以外,《論語》中沒有再提到“書”。讀的書好像只是“詩”。寫定了沒有,也不知道。《孟子》里有兩處提到“書”。一是“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盡心》)。一是“頌(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萬章》)早期“讀書無用”的宏論可能有兩點原因。一是書少。二是書不可靠。
讀書無用論讀書無用論
書少。孔、孟當時的古書還是刻在竹片上的。也可以寫下來,例如“子張書諸紳”(《論語·衛靈公》)。《孟子》的長篇大論不像是刻竹簡。不過直到漢朝還是帛和簡併用。書的抄寫、保存、傳播都不容易。殷商的甲骨卜辭在春秋戰國時大概已埋進土裡了。口傳和有文字的書是《詩》和《書》。所以《論語》多次提到學“詩”。《孟子》才提到讀“書”(《尚書》)。這兩者一是文,一是史,不是兩者合一的史詩。《論語》說“文獻不足”,說“史之闕文”,好像《尚書》還未成書。只有《述而》中一次提到“易”(“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不知是不是《周易》這部書。《春秋》是孔子時才有的。古時不但書少而且多半口傳,所以《論語》中記載,有人問孔子的兒子學什麼,以為聖人可能“私其子”,另有傳授(《季氏》)。從春秋到戰國,大約書寫工具有發展,書多起來了。這才有“其書五車”之說,而孟子也才有“不如無書”之嘆。書少,自然“為學”不能僅靠讀書。學,靠的是經驗。重口傳,不重“本本”。
書不可靠。不但孟子引了《武成》,說明其誇張,也不僅是《莊子》中“寓言十九”,就是在《孟子》這部書中,就有很多故事難說真假。乞食的人竟有一妻一妾(《離婁》),且不說,以《萬章》一篇為例,其中舜的故事成批,一個接一個,上繼堯,下接禹,很完整。子產的故事活靈活現(“得其所哉!得其所哉!”)。伊尹的故事中自吹自擂:“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也。予(我)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百里奚自賣自身當宰相的故事也有說明。孔子、伯夷柳下惠都有故事作為孟子講道理的佐證。孟獻子晉平公齊景公以及繆公對待子思的幾個故事也是這樣。孟子又說到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說是“好事者為之也”。又說舜的一個故事荒唐,“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齊國東部靠海,是“百家爭鳴”之處。那裡的荒誕之說也不會僅鄒衍一家,早有此風氣,所以孟子把荒誕派這頂帽子送給齊東人。《孟子》中故事不少,《萬章》篇更是故事集。
古書中故事多,不足為奇。這是古人的一種思想模式,或則通俗些說是思想習慣。用故事講道理,故事就是道理。不僅中國有,外國也有,但在中國特別發達,長久而且普及。也許因此佛教進來後其中故事流傳很多。中印思想習慣有些不同,故事轉化也快。“太子”出家的意義在中印雙方大不相同。這和“讀書無用論”也有關係。因為故事多,寓言多,習慣用隱喻說話、寫文,所以就不是事實,不可靠了。不是事實,又不好懂,當然除了吃飽飯的人以外誰耐煩去猜啞謎?何況漢字最少要認識一兩千才能讀書,還不一定懂。(其實拼音文字要記的詞更多,並非一拼字母就懂。各國都一樣。)
早期古人不過說:“何必讀書”,不儘是“信書”,後來的人一再提出“讀書無用論”,重點卻在一個“用”字,而且著重在讀書的人無用。這好像深了一層,其實所依據的是一樣。不識字,不讀書,照樣當皇帝,做大官,指揮兵馬,富可敵國。識字也不過記姓名(項羽說的),記流水賬(包括《春秋》記事和給皇帝編家譜)。書,既不能吃,又不能穿。讀書常和挨餓相連。但是有的書還有用。蕭何收秦圖籍,知道了各地出產,能搜刮多少。這些大概是《禹貢》一類,記下“厥土”,“厥貢”,所以對於治國有用,而且是“速效”,能“立竿見影”的。不過這類“圖籍”好像不算正式的書,只是檔案。蕭何也不是讀書人。靠讀書吃飯的儒生、文士,除了當“文學侍從之臣”以外,只有“設帳”收幾個孩子教識字。這怎么能吸引人呢?孔、孟是大聖大賢,都沒有說過“讀書高”。“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的歪詩本身就不像是讀過多少書的人作的。
讀書無用論讀書無用論
不論孔子和子路講的“學”是什麼,“學”不限於讀書倒是真的。秦朝規定“以吏為師”。官吏就是教師,教“律法”。口口相傳,照著樣子做,依靠經驗,不就行了?可是書總燒不完。中國的書口傳筆抄,到唐末才印出來。五代還有活字版。印刷術興起,馮道才建議刻“九經”。宋代起,刻板和傳抄並行。口傳的還有,只是秘訣之類了。奇怪的是當晚唐、五代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讀書無用論”正是興旺之時,為什麼印刷書的技術偏偏會發達起來?難道是,讀書無用,印書有用;在朝廷上無用,在民間反倒有用嗎?書是有用的,但用處不在給人讀,尤其是不在於給人讀懂。多數人不識字,也要書,例如流通佛經就有利益。大亂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國並不缺少書,兵火中一燒再燒,也沒燒完,正像大亂的戰國時期書也大發展那樣。這是什麼原故?為什麼總不缺少讀書和作書的書呆子呢?書對他們究竟有用沒有?有什麼用?古來讀書人是極少數,處在不識字和識字而不讀書的人的汪洋大海中,而竟然從“坑儒”以來沒有全部“滅頂”。“讀書無用論”兩千多年未絕而讀書還在繼續。這些堅持讀書的極少數人究竟迷上了什麼?世上竟有迷上“無用”的人?
恐怕實際上“讀書無用”並無此“論”,也沒有“書無用論”或則“書生無用論”。講實用者對於能為我所用的書,對於讀書而能為我所用的人,當然絕不排斥的。司馬光的《通鑑》(原名《歷代君臣事跡》)不是以“資治”之名而傳嗎?幾千年來,有人識字讀書,有人識字而不讀書,有人不識字不讀書,有人不上學讀書而跑書攤買畫報看,各得其所,並不都是書呆子。不是個個人都那么打算盤講眼前實用效益的。凍餓而死的“賣火柴的女孩”不是還在亮光一閃中得到安慰嗎?有書就有人讀。誰知道有沒有用?“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見得。

發展歷程

近代所謂的“讀書無用論”,在文化大革命中比較流行,人們常把它說成是文化大革命的產物。“讀書無用論”的基本思想是讀書沒有實用價值、讀書不能創造財富,文化大革命中這一觀點更發展成“讀書越多越反動”。普通老百姓相信“讀書無用論”,反映的是一種缺乏遠見卓識的近視的小市民意識。作為社會宣傳“讀書無用論”,則是不折不扣的愚民政策。但在新世紀“讀書無用論”又有所抬頭。其表現是“不讀書一樣賺大錢”“讀了書照樣找不到工作”。“讀書無用論”之所以又能抬頭,既有社會原因也有個人原因,但其後果是既有損於國家也會影響個人的發展。這一思想的發展主要經歷以下三個歷史階段:
讀書無用論讀書無用論
文革期間的讀書無用論
1968年秋“停課鬧革命”以後,由於“智育第一”、“分數掛帥”、“白專道路”等受到猛烈批判,大中學生畢業紛紛上山下鄉,學校教學秩序仍然混亂,且以政治(毛澤東思想)為主課,基礎知識被大大削弱,社會上出現在校生不願上學認真讀書的思潮。是對文革文化的一個測試、肖像。提出書讀得愈多愈反動。
比較典型的想法是,即使大學畢業也要三個面向,留不了大城市;既然要插隊落戶,當農民捏鋤把,能寫寫算算就行了。讀書還有啥用場,反倒落個“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臭老九”)的罵名。而且無論來了什麼樣的運動,總要擔著一分心──因為以往的“右派”、“反動學術權威”,都與被認定先天缺乏革命性的知識分子(稱為“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掛著鉤。
這種思潮當時被概括為“讀書無用論”,1969年到1972年間受到一定程度的批評。並上綱到是劉少奇“讀書做官論”變種、封資修世界觀毒害的高度,給予訓斥。但由於社會大環境未發生根本變化,繼續居於主導地位,仍然左右著人們的思想情緒和生活-志業選擇。大學恢復招生(知青可以通過上大學回城),曾使得讀書空氣一度復甦,進學、勵志之心重燃。但後來的批林批孔、批師道尊嚴、批教育黑線回潮等運動,很快又搞得師生雙方都人人自危。
“開門辦學”、“廠校掛鈎”的教改,任軍訓、學工學農、政治學習、大批判衝擊專業知識學習;課程設定也加重政治課、削減專業課,忽視基礎性教育而片面強調實用性,把物理、化學合併為“工業基礎知識課”(簡稱“工基”);用毛澤東著作、大批判文章代替政治、語文、歷史教材,用簡單化的實用知識代替細密、科學分類和體系,由教師、學生、工軍宣隊和領導組成的“三結合”班子編寫教材;讓大批判貫穿教學,實行師生互教、工農兵上講台,用實際操作、開卷考試代替規範考試;大學學制減到二到三年,中國小合併為四四制(8年)……教育內容稀薄、殘缺,也助長了讀書無用論的盛行。
直到1977年恢復高考,召開了全國科學大會,鄧小平提出“知識分子也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之後,為“教育黑線”平反,恢復技術職稱的評定……時代主題變化,社會時尚轉向,這一思潮自然銷聲匿跡。
讀書無用論讀書無用論
20世紀中後期的讀書無用論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開始了經濟體制改革,私營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社會上從事簡單生產加工和貿易的第一批人通過簡單的市場經濟而得到經濟收入的快速增長,而當時的公有制體制下的國家工作人員收入無法得到顯著改善,流傳著“造核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殺豬刀的”不滿言論,形成體腦倒掛現象,也導致了讀書無用論一時的盛行。
21世紀至今的讀書無用論
1990年代以來,在經濟大潮衝擊下,金錢成為衡量人的價值的標準,讀書無用論的思潮重又悄然泛起。2000年代前後在教育費用猛漲(10年漲了20倍)、就業低潮的雙重壓力下,大學畢業不包分配、自謀職業,使得貧困群體(尤其是農村)負債讀書、還債無望,國中生流失、輟學現象嚴重。是為農村的讀書無用論現象。在大學擴招之後,大學畢業生數量暴增。相反的,社會上可供提供的工作職位的增長卻跟不上畢業生數字的增長,導致“畢業即失業”的現象日益普遍,時有出現數百人搶一份工作的景況。而即使找到工作,起薪也大幅滑落。一些地方大學生的起薪甚至不如農民工。許多大學生為了逃避就業壓力,選擇繼續讀研究生課程。導致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惡化的原因除了大學生本身數量的增加之外,也包括由於學術腐敗與應試教育而導致學生素質與能力日益低落,加之課程與實際工作脫節,很多時候大學生已難以得到用人單位的垂青。
在就業形勢惡化的同時,中國大學的學費卻急劇上漲,很多學生家長已難以承受。加之中國大陸的股票等資本市場交易極為活絡;社會上所謂的“暴發戶”日增,相對而言知識分子地位下滑,也是讀書無用論的成因之一。
有人概括說,1960、1970年代是政治權力扼殺教育,2000年代則是教育產業化和多數人群被邊緣化造成的經濟困境扼殺教育。
新的讀書無用論
2013年的《中國藍皮書》其中一項關於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研究報告稱,大約1/3的畢業生在從事與其所學專業無關的工作,有部分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的專業對口率不到30%。極端的例子是,只有約1/6的醫學專業畢業生從事醫療工作。
即使畢業生從事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工作,在很多情況下,用不到在校期間所學的專業知識,而工作崗位所需要的套用實踐性技能,學校教育未能提供,這導致用人單位不願招收應屆畢業生,而許多畢業生感到在學校里學到的專業知識對其就業幫助不大。
此種情況反映在研究中為,專業課成績好壞與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沒有太大的關聯,並且對於畢業生隨後(畢業7年內)的收入增長和職位提升也沒有正向作用。
它導致的後果是,許多學生對學校教育不滿意,認為學到的專業知識無用,對專業課學習採取應付態度,他們把主要精力用於考研、學外語、考各種證書、兼職工作等方面。
“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專業課教學內容常常基於教師本人興趣和專業知識,而較少考慮學生就業需要。學校的業績考核迫使教師把主要精力用於發表論文和申請研究項目,從而忽略學生就業所需要的基礎專業知識和套用技能的教育。”此項研究的負責人說。

形成原因

一、教育與市場需求嚴重脫鉤。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一直以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加工為主,即處於朗教授所言6+1中的最低端那一環,品牌、物流、創新、資本運營等掌握在別人手裡,中國說穿了就是世界加工廠、世界民工;所謂優勢就是低成本(血淚工廠、廉價土地、無創新、GDP導向等)競爭,繼續維持在這個階段,高素質人才必然無用武之地,搞創新沒市場沒效率,大學生當然不如技術工人。
二、本應體現公平的“為人民服務”相關部門,壟斷資源變本加厲的掌控高校畢業生分配走向,“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已成潛規則,泥腿子官員拿高學歷充門面通常是手到擒來,先天命門在手,憑你寒窗十年又有何用?
三、教育、就業推向市場化所帶來弊端影響深遠,政府搞大聰明省錢,然而學校為了搞自救、創收必然費盡心思,首先是提高學雜費,然後是擴招,總言而之一切向錢看;其結局是,擴招帶來生源良萎混雜,師資質量下降;市場化導致教授考慮的是名聲和銀兩而非學術,學子們耳熏目染社會惡習自然以為拉關係、搞小聰明為首;競次原則必然被優先首選;可憐天下父母心,大多數為子女教育不惜節衣省食甚至於舉貸,換回來的是畢業即成次品下場。

眾說紛紜

不要讓讀書無用論再找到市場
發出“讀書無用論”呼聲的主要是農村。很多大學畢業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與其得到的回報差異太大,前者過高,後者過低,在一定時期內,很多大學畢業生連線受教育的本錢都賺不回來。本著不在沒有收益的事情上投資的理念,一些農村學生寒窗苦讀十餘年,卻在高考前結束了學生生活。
有句話叫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在老百姓心中卻變為“上大學改變命運”。在計畫經濟年代,上大學意味著戶籍、工作等一系列問題迎刃而解。這點對農村學生尤為重要。大學是精英教育,上大學等於有了高人一等的身份,有了衣錦還鄉的榮耀。現在不同了,上完大學卻感覺一切都回到起點,工作要自己找,收入還不見得比打工的多。大學已經變為大眾教育,但老百姓沒有意識到,還在“改變命運”或“改變不了命運”、“上”或者“不上”之間搖擺,計算著性價比。
讀書真的沒有用嗎?任何人都承認,一個人如果多讀點書,提高素養,那么能力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同樣智力水平的人,也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兩個人從事同樣工作時,成績一樣,一旦工作變得有挑戰性,讀過書的人就會脫穎而出。讀書依然有改變命運的力量。當然,這種力量的顯露需要機會,有的人也許得不到這個機會,但不讀書意味著機會來了,你都無力把握。
讀書無用論讀書無用論
上世紀80年代,“讀書無用論”害了不少人,當分配製度日趨合理,他們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去讀過早放下的書本。可以想見,今天的"讀書無用論"也會造成惡果。老百姓算經濟賬有自己的道理,甚至是苦衷。但教育投資是一生的投資,不要被眼前的利或弊蒙蔽才好。
萬人棄高考無關讀書無用乃現實所迫
萬人放棄高考,難道果真是讀書無用論造成的嗎?通讀了新聞便覺,把板子完全打在教育體制身上,或把矛頭直指讀書無用論,是有失公允的。首先,重慶上萬人放棄高考,有著不同的具體原因。正如重慶一名招生負責人所陳述的三種原因,一是有的農村孩子迫於無奈,想拿個畢業證外出打工;二是在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有人認為,孩子成績平平只能上專科,還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掙錢;三是,一些學校迫於升學率的比拼壓力,會召集部分升學無望的考生作思想工作,勸其放棄高考。
縱覽這三種原因,其實與讀書無用論都扯不到邊。第一、第二種原因,無奈的現實之下,也算是考生及其家庭的某種理性選擇。第三種原因,這些勸阻學生參加高考的學校,尤其應該受到批判,這種功利化的政績思維,凸顯了學校的冷血和殘忍,而這更與讀書無用論無關。
本來,中華千年來瀰漫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因而,萬人放棄高考尤其值得反思。首先,為何有一些學校利慾薰心,為了片面追求升學率,而置學生權益於不顧?其次,當今教育消費畸高,無論復讀還是大學學費,都讓貧寒子弟望而卻步。最後,就業形勢的確嚴峻,這自然讓善於盤算的家長,思考讀書是否值得。此外,教育資源城鄉不均,與城市孩子相比,農村孩子擁有的機會不多,從而選擇放棄。因此,萬人棄考,並非讀書無用論抬頭,實乃無奈現實所迫。
讀書無用論讀書無用論
不是讀書無用是高考無用
大多數人都知道讀書是有用的,不論社會現實、家庭狀況如何,讀書都是有用的。高考,大多數人也一定這么認為,參加高考、去上大學對孩子的一生是有幫助的。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我們的教育,從高中到大學完全是兩種教育。之前的是老師管理、家長督促,整個人都受到嚴格的控制,聽著話出來的,受的薰陶都是要考高分,我全班第一就是比你牛B。到了大學完全變了,就是北大、清華他們的老師也不會督促著你讓你學習了,學習成為一種自覺。大學會督促你的,就是把每門必修課過了,於是,考前複習成了潮流。平時不學,考前複習,好點的大學還是這樣。差一點的就成了,從不學習,考試作弊了。為了畢業,就得應試。應試教育,到了大學依然束縛著孩子們。導致的結果就是大學畢業出來了,不知道自己四年學到了什麼,不知道自己會什麼。如此,談何工作?
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不就是為了上大學么?而大學究竟有多少用呢?
多數的工薪階層,節衣縮食,供孩子上大學,以為上了大學就有了一切,誰知上了大學就是去了一切。大學生們住在一起,抽菸上網玩遊戲一個都不會少,你的孩子是農民的兒子,家裡沒錢,照樣可以學會,貪圖享受吃喝玩樂誰不想啊。在大學裡,正兒八經學習的人,少。有人說,大學裡很多人都在學習,可你知道學到的是什麼?
網上流傳一句話:“四年過去了,大學提起褲子冷冷的說:你可以走了,把青春留下,直到那刻我才明白,不是我上了大學,而是大學上了我。”大學無用。不說大學裡那些書本上的東西有多陳舊,不說德志體美勞大學培養了那點,單說說大學讓你學到的那些骯髒的東西:想讀研還有潛規則,想過科還得去送禮。有人說說的太片面,具體是什麼樣子,大學生最有發言權,不要讓他們等到畢業了以後再後悔高考的無用、上大學的無用,那時可真是晚了。
讀書無用論讀書無用論
愛一個人,讓他去上大學吧,那裡是天堂。恨一個人,讓他去上大學吧,那裡是地獄。
不是“讀書無用”,是“高考無用”;不是“高考無用”,是“大學無用”;不是“大學無用”,是我們的教育“無用”。
南懷瑾為什麼提倡讀書無用論
南懷瑾:我還發現讀書無用論,拿到博士沒有用,將來博士會越來越多。為什麼我提倡讀書無用論?我發現中國的經驗,包括我在內都是鄉巴佬,鄉下的小孩子出身,因為讀書害了自己一輩子。讀完了以後,說名滿天下,騙人的,對地方上、家鄉一點貢獻都沒有。你看鄉下的老太太,老頭子,辛辛苦苦培養一個孩子讀書,讀完了以後就到城市來了,到城市再也不回鄉貢獻了。所以我主張大教授大學者統統回鄉去教國小。否則,這個國家不得了,知識越普及學問越沒有了,社會越空虛了,農村破產,沒有人才,這不是讀書無用論嗎?此其一。
第二,書讀多了的人,什麼都不肯做。然後遊手好閒,專門吹牛,實際上一點事都做不好。尤其,女孩子們書讀多了,嫁人都困難。因為一定要嫁一個比自己學問好,比自己高一點的,實際上,學問好的不多啊!
所以,我常常鼓勵大家讀書要注意,中國人講的,讀書有個目標的,我們當時就受這個思想的影響。中國講教育,讀書不是為了做官。像我當年讀書,我的祖母就吩咐過我,孩子啊,讀書可以,千萬不要做官。我說為什麼啊?“一代做官九代牛”,做了一代官,就做了很多不好的事,九輩子要做牛做馬,回報給老百姓的。所以讀書可以,不能做官。
我們中國古代講讀書是什麼呢?《朱子治家格言》兩句話,我們都背的:“讀書志在聖賢”,讀書的目的是準備做堯舜,學大禹王一樣,建設國家。所以“為官心存君國”,古代我們受的教育,做官是報效國家的。
讀書無用論讀書無用論
三十年前,有一個學生,師範大學的博士,我也是他的指導老師。跟我很久了。有一天他跟我談起來,說很多教育家坐在一起談論,大家都說,這個教育怎么得了啊!我說不要講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我說沒有問題啦,你們老的不要擔心,我們死了以後太陽照樣從東邊出來,不會西邊出來的啊。不過教育有問題,有個學生拿到博士,他說,老師啊,教育目標在考試。我說你講得對,這句話好諷刺啊!
你看當下的教育,小學生背的書包那么重,我們小的時候讀書,盡玩的。我能夠向你們報告得出來的,都是十一歲、十二、三歲的學問啊!那時讀書都是背的,書背完了就玩,到處玩,哪裡像這么辛苦。所以我八九十歲了,有時候晚上看報還不戴眼鏡呢。你們那個燈光太亮,把小孩子弄得都架著眼鏡,這個國家一旦有事,這些人怎么出來當兵打仗啊?然後報告敵人慢點放炮啊,我眼鏡還沒有戴上,那行嗎?所以都是問題! 你看為了考試,國小讀的書到中學沒有用了,拚命考,還補習,中學讀的書,到高中沒有用了;高中讀的書,到大學沒有用了;出去留學,就更沒有用了。你看讀書就是這個樣子。我們當年的教育方法,十幾歲讀出來的書,一輩子有用,越老越好,越熟越好。讀的書啊,幼稚園開始,“小白兔,兩隻耳朵跳三跳”,跳六跳也沒有用啊!這個背了乾什麼用啊?
家長們也不懂,拚命鼓勵孩子考好的大學,大學考取了,留學回來,讀博士。我說你們博士有什麼用啊?你看今天社會,所有的博士都是給那個“不是”用的。那種人什麼都不是,格老子我有錢就可以請你一百個博士。對不對?所以是讀書無用論吧?讀書的目的不在學位啊!我們讀書,教育沒有宗旨。
這個學生一提說教育的目標是考試,我說對了,怪不得。台灣當年也是同我們一樣。喜歡外國留學回來的博士,結果沒有用。因此,台灣有個老輩子的公務員,最後死了。死以前寫副對子拿來給我看,我說真好:
為五斗米折腰 三卡三考 喪盡氣節
領百萬元滾蛋 一分一厘 了此殘生
讀書出來拿到博士做官,就是為了一點薪水,五斗米是待遇,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晉朝陶淵明那個時候的待遇,是一個月五斗米。折腰,就是跪下來給人家行禮。“三卡三考”,形容台灣當年,“三卡”,早晨八點鐘簽到,有個卡片的,下班也要簽卡的,審查你。“三考”,國小考中學,中學考高中,高中考大學,大學考留學,留學回來做公務員,三年一考試,才能夠升上去,把讀書人、知識分子的人格都磨光了。
然後,到老了退休,“領百萬元滾蛋”,最後退休了拿一百萬元,“一分一厘”,放在銀行里拿利息,“了此殘生”,是這么過一輩子。這是知識分子!雖然好一點啦。可是,我看來也差不多。
讀書無用論讀書無用論
當年明清考的文章,就是大家都罵的八股文。我問這些學者,你們光罵八股文,八股文章你懂不懂?我看沒有一個懂。我說你看都沒有看過,八股文章你不要輕視不要罵喔,我說也蠻邏輯的,有他的文學。所謂八股,一個題目,你看準了題目的內容是什麼,第一個先說正面的理由,再加上反面理由,兩股了;然後第三股綜合起來。所以一篇文章有起承轉合。八股文是不好,我們當年也罵,所以有兩句話,“消磨天下英雄氣,八股文章台閣書”,考試是消磨天下英雄氣。聯考也是消磨天下英雄氣。過去用功名把天下英雄消磨了,天下英雄還只有十一二歲而已!可是已經把他的頭腦、眼睛都消磨了。太可憐了!這個教育,我非常痛心的啊!
假使我來搞教育的話,我是快要死的人啦,當然是假使。把這個教育制度,這個學校統統廢掉,不要浪費錢。有最好的辦法,不浪費錢,而每個培養出來的是人才,那是真辦教育了,這個閒話不說。
馬雲演講
馬雲在一次演講中說:讀書像汽車加油一樣,加滿油你得知道去哪裡。裝了太多的油就變成油罐車,我看太多的人讀了好多的書,兩種人不太會成功,一個是不讀書的人不太會成功,第二個是讀書太多的人也不會成功,所以我們今天主要是吹吹牛,我來就是想告訴大家,別讀太多書。
其實,馬雲這段話的核心意思,並非“讀書無用”,而是以一種引人注目的方式勸年輕人不要迷信讀書,不要讀死書,不要天真地將讀書與成功畫上等號,有比讀書更重要的價值去追求。這種意思,很容易就被人斷章取義了,被一些喜歡標籤化的人貼上了“讀書無用”的標籤。社會中本就流行著“讀書無用”的撒嬌、抱怨和憤懣,而當這種論調從一個公眾崇拜的成功人物嘴中說出來時,似乎就更有了說服力,也更有了對知識和讀書的反諷意味。
這種對馬雲意思故意的曲解,斷章取義借馬雲之口澆自己胸中的塊壘,兜售“讀書無用”的私貨,傳遞錯誤的價值觀,誤導年輕人,是很不負責任的。

相關事件

“讀書無用論”釋放危險信號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這句標語曾刷遍農村的大街小巷。猶疑不定,“讀書無用論”在部分農村地區死灰復燃
古人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苦心巴力供出一個大學生,理所當然地希望能有高回報。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高等教育大眾化以後,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部分人並沒有如鄉親們所期待的那樣出人頭地,而是在城市裡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無力反哺供應自己多年的家庭不說,買房結婚時甚至還需要年邁的父母再接濟。相比之下,還不如一早就輟學出去打工的過得好。這樣的結局,確實讓人辛酸和無奈,而辛酸、無奈的背後是什麼?我們必須搞個明白。
其實,讀書肯定有用,這是一個不可辯駁的公理。“讀書無用論”的背後,是一個值得與不值得的問題。新華社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學學費10年上漲20倍,而同期國民收入增長卻不到4倍。還有一項數據顯示:一個本科生的培養成本,相當於一個農民35年的純收入。正如政協委員孫繼業所言,“我國教育花費占農村家庭收入的比重已超過30%,躋身世界學費最昂貴的國家之列”。所以,就其功用上看,不是讀書“無用”,而是讀書變得“不值得”。
讀書改變命運,農家子弟讀大學四年,花費數萬、數十萬,能改變命運嗎?如果找工作還得拼爹,那讀書還有什麼意義呢?業已證實的情況足以說明,“蘿蔔招聘”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已經發展成了“蘿蔔開會”。
教育,是公平的起點。教育,就是要讓人們看到希望。但是,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越來越成為農村學子的奢望。上大學成“賠本買賣”,是我國農村寒門子弟向上攀爬以期改變命運的一個辛酸剪影;“讀書無用論”死灰復燃,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信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