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雁(王褒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這是一首詠物詩,作者借詠雁表現自己流離異域對故國的思念。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詠雁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文學體裁:五言古風
  • 作者:王褒
作品全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伺潮間曙響,妒壟有春翬。
豈若雲中雁,秋時塞外歸。
河長猶可涉,海闊故難飛。
霜多聲轉急,風疏行屢稀。
園池若可至,不復怯虞機。

作品賞析

“伺潮間曙響,妒壟有春翬。”在首聯中,詩人並沒有急著去寫雁,而是從“伺潮”和“春翬”寫起。“伺潮”謂伺潮雞,在海中山上,每每潮水將至,輒鳴相應,若家雞司晨,所以是“聞曙響”。“翬”:即五彩羽毛的野雞。“妒壟”一作“柘壟”。“柘”,灌木。翬這種野雞平時的生活與棲息皆在灌木叢中或田埂里。所以是“妒壟有春翬。”
詩人詠雁為什麼從伺潮和翬寫起?聯繫下句的“豈若”二字,便可領會詩人的意圖。伺潮雞是“潮水下則鳴”,過著晝起夜伏的安定生活,翬也有自己的小天地,哪裡像大雁,到了秋天,要從千萬里外,歷盡艱辛,才能飛至南方。動物都有自己的習性,本談不上誰優誰劣。只是當詩人看到來去匆匆的大雁,想到它們沒有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不由得便產生了一種憐憫之心。“河長猶可涉。海闊故難飛。”即使是雁這種每年南來北往的飛禽,亦會碰到難題:河流雖長,總還可以涉過;但想飛越寬闊的湖泊,卻是千難萬難。古時常稱較大的湖泊為海,故這裡的“海”應理解為湖泊。故,畢竟,著此一字,愈見詩人心理的沉重。這兩句說的還是雁,但已潛伏了詩人的身世感慨。“河”與“海”都是暗指,河流象徵回家路上的自然阻隔,湖泊則是指阻隔他回歸故鄉的人為原因。如果自然界的山川還能跋涉而過的話,那么,人為造成的“湖泊”,則使他只能遙對故鄉,望洋興嘆。他的憐雁,亦是自憐;最好能像伺潮雞那般“潮水上則鳴”,生活安定;或能如翬那般,可以專心致志地營造自己的巢穴。即使不得已為大雁,至少還有個明確的生活變化日程,而自己呢?卻只能滯留一方,連雁也不如!
“霜多聲轉急,風疏行屢稀”這兩句筆法一變,展開了一幅晦暗的畫面:深秋時節,濃霜滿地,天空中,大雁的行跡愈來愈少。但還不算,在如此沉重的環境氣氛中,又飄蕩著大雁一聲又一聲悽厲的哀鳴聲,更使詩人心煩意亂。大雁也快飛走了,“那么我呢?”恐怕是比大雁更急切。因為大雁叫聲雖急,但一叫即可飛走,而詩人想走卻不能走,只能幹著急。一個“急”字,把詩人此時此刻這種欲走不能的心情,表現得何等的明白!
既然回鄉無望,無可奈何之餘,詩人只能退一步想想該怎么在異域保護自己,於是就有了最後一聯:“園池若可至。不復怯虞機。”“園池”,有田園之意。《史記.王翦傳》中寫道,王翦率六十萬大軍伐楚,秦始皇親自送至霸上,王翦臨行前,請求賜給“美天宅園池”。“虞”指虞人,古代掌管山林之官;“機”指弩箭上的發動機關。“園池”和“虞機”在此處都是暗指,前者自然是故鄉的代稱,後者則是回鄉途中可能遇到的麻煩。看來詩人有些害怕,故鄉若真的終可回歸,那當然要趕赴回去,哪怕歸途有千難萬險;只怕非但回不去,還在半途中了冷箭,死於非難。據史載,陳、周通好之後,陳朝請求放回滯北的南人,但周對王褒、庚信都留而不遣。在此背景下,王褒若執意要回,北周君主赫然一怒,不是自討苦吃?這最後二句,既流露出詩人的膽怯,同時又使人深深感到那“虞人”——封建統治者隨意剝奪人自由的權威。生活在這種淫威下的戰戰兢兢的詩人,寫下這首戰戰兢兢的詩,這怎不令人為之同情萬分?
本詩全用比體,而句句符合詩人的身份,人亦雁,雁亦人,渾然難分,詩人的筆力實令人讚嘆不已。“霜多”一聯,對仗工穩,意象深遠,尤是不可多得的佳句。

作者簡介

王褒(約513~576年),字子淵,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南北朝文學家。東晉宰相王導之後(第三子王洽一脈),曾祖王儉、祖王騫、父王規,俱有重名。妻子為梁武帝之弟鄱陽王蕭恢之女。[1]
王褒在梁時曾寫過《燕歌行》等詩歌,描寫征戰艱辛,塞北苦寒,曾被廣泛傳誦和摹仿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