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說資治通鑑

評說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它以深邃的歷史眼光,全面總結了歷朝歷代的政治智慧,記錄了上起春秋戰國,下至宋朝建立之前,總共1362年歷史發展的軌跡。展示了在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曾經出現的諸多王朝興衰交替的滄桑歷史,揭示了其中蘊含的歷史發展的規律。

基本介紹

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第四集,第五集,第六集,第七集,第八集,第九集,第十集,第十一集,第十二集,第十三集,第十四集,第十五集,第十六集,第十七集,第十八集,第十九集,第二十集,

第一集

探尋歷史的密碼
評說資治通鑑
司馬光生活的時代背景是怎樣的呢?
要想了解《資治通鑑》這本書,我們先來看看作者司馬光.生活的歷史背景吧。司馬光是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中進士甲科,在華州(河南鄭縣)擔任地方官,開始了他的官宦生涯。此時的北宋一朝多次在邊境戰爭中敗北,挽救國勢已經到了刻不容緩之境地。
面對宋朝積貧積弱的現狀,即位的宋神宗想要除舊布新改變格局,同在朝堂高踞要位的司馬光王安石都認識到要變法革新,但在變法的目標方向,以及實施的具體路徑等環節,司馬光和王安石出現了分歧。於是,攪亂北宋政壇數十年的新黨和舊黨之爭,從此開始。相互拆台攻訐的現象一直延續到神宗死後,宋哲宗即位。前後長達五十年。北宋政治廢弛,兩黨更迭執政,人民無所適從。
司馬光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寫作《資治通鑑》的呢?
司馬光有自己的政治主張,宋神宗熙寧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但他的政治主張沒有被宋神宗採納,上疏請求外任。寧四年(1071),他判西京御史台,力薦德才兼備太常寺卿黃中庸為侍中兼樞密副使,而自己毅然辭去了樞密副使的官職,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退而修史。這段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3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
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說:“臣今筋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謂,旋踵而忘。臣之精力,盡於此書。”司馬光為此書付出畢生精力,成書不到2年,他便積勞而逝。《資治通鑑》從發凡起例至刪削定稿,司馬光都親自動筆,不假他人之手。

第二集

智伯之亡
《資治通鑑》,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計跨16個朝代,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那么,《資治通鑑》開篇寫的是哪個歷史發生呢?
公元前453年發生的韓趙魏三家分晉,可以說是春秋到戰國的分水嶺,司馬光在寫《資治通鑑》的時候,把這件事情放在開篇來記述,可見司馬光對這件事情是十分重視的。
而三家分晉之前,春秋晉國是四卿把持朝政,其中的智氏一家獨大,已經具備兼併韓趙魏三家,獨代晉宗的可能。但最終智氏的族長智伯沒能成為一統江山的英主,反而成了三家分晉的墊腳石。智伯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在晉國都幹了哪些大事?
智伯是春秋晉國卿大夫家族中,勢力最強大的智氏家族的族長,他採用的“食果去核”之計,巧妙地削弱了韓趙魏三卿的實力,壯大了自己的力量,智氏家族在晉國的卿大夫中一家獨大。如果不出意外,智伯統領下的智氏家族必然會吞併其他三家,最終取代晉君,另立國家。但是,歷史走勢往往出人意料,智伯最終卻敗在了自己洋洋得意的一句話上。那么,這是怎樣的一句話呢?除此之外,在他身上還有什麼樣的缺點呢?

第三集

魏文侯其人
戰國七雄的格局形成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看不出哪個國家有統一天下的氣魄。而戰國七雄中第一場有聲有色的大戲,是從魏國開始上演的。魏國是戰國七雄中第一個崛起的國家,而它的崛起,和魏國的一代有為之君魏文侯密不可分。
魏文侯是一代有為之君,他是在戰國七雄中,第一個做出成績的諸侯。他希望得到治理國家的賢才,但最初卻把豫讓這樣的忠臣,誤認為是賢才。那么當魏文侯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他是怎樣改正自己的缺點,求賢重賢的呢?
魏文侯重視人才,尊重人才,四方賢明之士紛紛投奔到他的麾下。像吳起西門豹等戰國時期著名的人才,紛紛前來效力,一時之間,魏文侯手下是人才濟濟。魏國也因此在戰國七雄中首先崛起。可以說是魏文侯奠定了魏國強盛的基礎,那么魏文侯除了重視人才,求賢若渴之外,他身上還有特質,使得他最終成為一代有為之君呢?

第四集

魏文侯圖強
在戰國初期的歷史舞台上,魏文侯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戰國時期弱肉強食的現實,使他有振興魏國的內在動力。但魏文侯也知道,靠自己一個人不能包攬所有的事,他需要讓各有特點,各有長處的賢能之才,在合適位置上發揮合適的作用。
而當時戰國初期激烈競爭的形勢下,實際上各諸侯國都在不遺餘力地拉攏人才,希望人才為自己服務,魏文侯對待人才有特殊之處,對於不願入仕的人才,魏文侯尊重他的選擇,不能用則養,從而獲得了尊賢重賢的美譽。於是,很多人才都願意到魏文侯手下效力。那么,魏文侯又是如何對待手下的忠臣賢士的呢?
魏文侯在位有五十年之久,他執掌魏國最高權力之際,任用了一大批賢能之才,有力地促進了魏國的發展。在魏文侯任用的人才之中,西門豹就是比較突出的一個人物,他不僅是魏文侯手下得力的人才,還給中國歷史留下了西門豹治鄴的典故,那么西門豹究竟有什麼樣的才華呢?

第五集

吳起的悲情人生
吳起是戰國初期著名的軍事家和改革家。他是兵家的代表人物,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為“孫吳”,被譽為兵家“亞聖”。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在軍事上能夠以少勝多,在政治上能夠強魏富楚。但是吳起的一生卻毀譽參半,在歷史的評價中充滿矛盾和爭議,那么吳起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吳起有能力,但他又有強烈的功名心,他做的一些事情,有的十分過分,有的真假難辨。這使吳起的形象,在歷史上充滿了多維面孔。而吳起被人攻擊,主要是發生在他在魯國的時候。而吳起到魏國之後,率軍出征,能夠以少勝多;而他到了楚國,也能夠變法強楚。那么,吳起為什麼一直遊走於各國之間呢?他在各國的為政軌跡為什麼如此相似呢?
在歷史上,吳起雖然以一個有爭議的形象留諸史冊,但他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他能協助弱小的魯國打敗強大的齊國,又能在魏國以少勝多,打敗秦國。還能在楚國推行變法。可以說吳起是戰國初期著名的軍事家和改革家,那么能力出眾的吳起,他身上有哪些缺點呢?

第六集

變法強秦
在戰國七雄競爭的大格局下,統一天下就有七種可能。而秦國一開始實力並不出眾,直到商鞅入秦,推行變法之後,秦國才逐漸強大起來,最終奠定了將來平定六國、統一天下的基礎。就在這個時候,秦孝公的求賢令傳到了商鞅的耳中,商鞅決定到秦國去尋找機會,那么秦國當時處在一種什麼樣的狀況之中呢?
商鞅作為一個普通人,他想見秦孝公並不容易,到秦國兩年以後,他才通過一個宦官的關係,和秦孝公見了面。可奇怪的是,好不容易見到秦孝公之後,商鞅不是立刻就向秦孝公推行他的變法主張,而是和秦王聊起了一個敏感的話題。那么,這個問題是什麼呢?
商鞅的法家主張,最終打動了秦孝公,商鞅受到了重用,他終於找到了施展才華的空間。商鞅於是開始推行自己的變法主張,但推行變法在當時的秦國並不容易,那商鞅是怎么做的呢?他變法的主要內容又是什麼呢?

第七集

商鞅之死
商鞅變法前,秦國實力並不強大,在戰國七雄的競爭中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但是商鞅入秦變法後,秦國實力迅速強大,實力大增。戰國之間的力量平衡被打破。
對內,商鞅在秦國推行變法,上至公卿百官,下至販夫走卒,他都一視同仁,這顯示出商鞅有追求社會公正的理想。但他的變法卻太血腥,輕罪重刑,以刑去刑。商鞅以暴力推行法度,在當時就引起很大爭議,一個叫趙良的人求見商鞅,那么他會和商鞅說些什麼呢?
對外,魏國是阻擋秦國向東擴張的一個主要障礙,商鞅向魏國用兵,有他的戰略考量。但商鞅詐擒公子卯,卻是用了不光彩的欺騙手段,那么這樣一個有心計的人,當他在秦國變法的過程中,遇到各種阻力的時候,他還會堅持自己變法的原則嗎?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在政治軍事上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戰國七雄的競爭中搶占了先機,強秦的局面業已形成,然而商鞅沒有想到的是,秦孝公盛年辭世,被商鞅得罪過的太子繼承了秦國的最高權力,這就是秦惠文王,那么,商鞅在這一時期都做了什麼?對秦國的強大立下汗馬功勞的商鞅,為什麼最終橫遭身死,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商鞅悲慘的結局呢?

第八集

英雄不愧武靈王
商鞅變法以後,秦國日益強大。到了戰國後期,戰國諸雄中真正能夠根秦國分庭抗禮的,其實只有趙國,這是因為趙國出現了一位傑出的君王趙武靈王,他敏銳察覺到趙國的兵鋒不強源於戰略思想的落後,於是積極考察強悍的遊牧民族戰略戰術,仔細剖析其中的優勢與強項,終於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拋棄祖先車戰,學習胡服騎射。這在趙國掀起了驚濤韓浪般的震撼。這是為什麼?
自古以來,華夏就以長袍大袖的服裝為禮,並且上升到華夏人與野蠻人的區分標誌。峨冠博帶者為禮儀教化的華夏人,而短衣髡首為茹毛飲血的野蠻人,這是華夷之分,是不可逾越的鴻溝。對於當時很多人來說更遵從的是“君子死冠不免”的教化和精神,突然面臨著摒華尊夷的變革,真的無異于山岳崩塌風雲變色。於是,趙國境內以趙武靈王叔輩為首的頑固派,不顧胡服騎射有利於武力衛國的事實,死守著祖宗之法不可變、夷夏大礙等保守思想不放,成為了阻礙趙武靈王改革的最大障礙。面對位高權重的這些皇親國戚、重要老臣,急於提升趙國實力保衛疆土的趙武靈王會如何操作呢?
趙武靈王有雄心壯志,也有實現雄心壯志的能力,在他的領導下趙國實力大增,可以和虎狼之師的秦朝軍隊過招。但趙國為什麼沒能沿著強盛的道路走下去,反而最終走向了平庸呢?這就涉及到了趙武靈王的一個弱點:理政能力。其實我們從他的諡號就能看到,趙武靈王勝在武力,以武揚名,而疏於政治理念的熟稔,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江山社稷的繼承人問題沒有處理好,導致了歷史沒有沿著有利於趙國的方向發展。
趙武靈王在處理國事上有能力,但處理家事,趙武靈王做的卻不如一個田舍翁。對他來說,兒女之情,手心手背都是肉,他想兩面討好,結果卻兩面不討好,這就為將來爆發危機埋下伏筆,那么這個危機最終是怎樣爆發的呢?

第九集

一鳴驚人齊威王
齊國齊威王曾是一個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君王,繼位的前九年很少關心朝政,醇酒美人歌舞是他每天的追求。但是,為什麼一位大臣的簡單比喻勸諫就能夠讓他一朝改正九年的惡習?告別了往日的頹廢之風,像換了個人一樣開始奮發圖強起來,使得齊國面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是齊威王之前用享樂遮掩自己的真實能力?還是齊威王真的厭倦了荒淫嬉戲的無聊呢?齊威王是個迷一樣的君王。
由怠政轉向了勤政的齊威王在改過納諫用人上,體現出了一個有為之君的風範。齊威王和魏文侯一樣,他深知人才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於是招攬人才,辦稷下學宮成為了齊國崛起的基礎。齊威王對鄒忌淳于髡孫臏這三個人的使用,可以看出齊威王唯才是舉的思想,也體現了齊威王用人不疑的品格。
和古代歷朝有為君主的治國曆程一樣,人才是興國之本,也是締造盛世之根,很快,在齊威王的領導下,齊國的崛起已經勢不可當,又一曲人才興邦的華彩樂章在戰國七雄中奏響了。
齊威王當政時,秦國還沒有強大起來,此時戰國的領頭羊是率先變法的魏國,當新興的力量齊國和老牌的勁旅魏國逐漸開始對峙時,他們爭奪空間與霸權的衝突不可避免地爆發了,那么笑到最後的贏家齊國是如何壓倒底蘊深厚的魏國的呢?為什麼說齊國贏在威王的胸懷境界,而魏國敗在了魏惠王的眼界目光呢?

第十集

燕昭王金台招賢
戰國時期是一個弱肉強食的大兼併時代,但燕國內部卻發生了一起禪讓的鬧劇,不僅內部幾派勢力打了起來,還引來了外部齊國的侵略,由此本來弱小的燕國更是元氣大傷
禪讓鬧劇結束後,昭王繼承了燕國王位,燕昭王立志要振興燕國,向齊國報仇雪恥。可是燕國遠離中原,經濟文化發展落後,內無賢才理政,外無精兵禦敵。在這種情況下,要想發展起來振興燕國報仇雪恥,基本等於痴人說夢。那么,剛剛即位的燕昭王會如何開始實現他的誓言呢?
燕昭王金台招賢,目的是招到賢能之才為燕國服務。而有才華的人,也希望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乾出一番事業。於是,一位數年後身掛六國相印的謀士來到了燕國碰運氣,但此時的他還是那個剛剛經歷了頭懸樑錐刺股苦學縱橫術的書生,在其餘各國君王面前屢屢碰壁折戟沉沙的辯士,他叫蘇秦,來到燕國僅僅是碰碰運氣施展自己遊說技能而已。但誰能想到,這次不經意的會面,卻在數年之後改變了燕國的命運、齊國的命運、甚至函谷關外秦國的命運。那么,蘇秦與燕昭王的會談都論及到了哪些呢?
蘇秦來到燕國時,正是燕昭王渴望得到人才,高築金台廣納賢才的時候,兩個人可以說一拍即合,蘇秦最終接受了去齊國當間諜,以削弱齊國的任務,那么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蘇秦,又是如何憑著一人之力完成這樣的任務呢?在他的遊說歷程中是如何體現“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師”的呢?

第十一集

樂毅伐齊
燕昭王為了報仇雪恥,金台招賢,苦心經營二十八年。一方面整頓內政、開疆拓土,使國家的實力得到了增強。另一方面,派蘇秦做間諜,使齊國的齊湣王不斷發動戰爭,四面樹敵。而依仗齊威王打下的威名霸業,湣王雖然四處征伐多有獲勝但卻失去了聲望人心。
齊湣王滅掉宋國後,他終於成為眾矢之的。戰國諸強趁機聯合起來要討伐齊國,一心想要報仇雪恥的燕昭王,終於等到了這個天賜良機,燕國的大將樂毅作為聯軍統帥,率領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那么樂毅都打了哪些具有決定意義的戰役呢?
樂毅率領五國聯軍討伐齊國,把齊國軍隊打得潰不成軍。在五國聯軍解散後,樂毅單獨率領燕軍繼續進攻齊國,齊國軍隊仍然節節敗退,最後齊國只剩下了莒和即墨這兩個城池沒有被攻下。那么在這么有利的局面下,樂毅為什麼圍住莒和即墨這兩個城池,花了五年工夫也沒有打下來呢?
不管樂毅出於什麼樣的想法,齊國的即墨,燕軍五年時間也沒有打下來。最終齊國內部發生了一些變化,這些變化激起了齊國人鬥志。而燕國內部同樣也發生了變化,但這變化的結果,卻是樂毅失去了燕軍統帥的職務,齊燕兩國內部發生的變化,最終是怎樣在戰場上反映出來的呢?

第十二集

田單復國
公元前284年至前279年,齊宣王趁著燕國內亂,藉口替燕國平亂,派兵進攻燕國,並逼死了燕王噲。噲的兒子燕昭王即位後,一心想報仇雪恥,於是就開始招賢養士,樂毅在這個時候被拜為上將軍。
燕昭王的授意下,樂毅統率五國聯軍攻打齊國,由於齊愍王驕傲殘暴,失去人心,樂毅在短短的六個月內,竟然攻占了齊國七十多座城池。整個齊國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個地方沒有被燕軍占領。
樂毅之所以能充分發揮他傑出的政治軍事才能,是與燕昭王對他的絕對信任和堅定支持是分不開的。燕昭王用人不疑,知人善任,換來的部下忠誠。但這對於齊國的人來說,絕不是什麼好訊息,燕軍再不撤退,即墨城也岌岌可危。
眼看齊國就要亡國了,在這最緊要的關頭,一位臨淄城的基層官員站了出來,一舉完成了匡扶國家的壯舉,此人就是田單。那么田單是什麼人?他是如何完成這一重任的呢?著名的火牛陣又在田單復國的計畫中描繪了怎樣精彩的一筆呢?

第十三集

張儀連橫
戰國後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一國獨大;齊國楚國是僅次於秦國的強國。但無論如何,東方各國都不能單獨抗秦。這就產生了兩種政治訴求,韓趙魏燕等弱國希望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秦國、齊國兩大強國,稱為“合縱”。就是許多弱國聯合起來抵抗一個強國,以防止強國的兼併;而秦國和齊國則希望對弱國進行分化瓦解,稱為“連橫”。就是由強國拉攏一些弱國來進攻另外一些弱國,以達到兼併土地的目的。
合縱連橫不僅僅是一些外交活動,其威力是無窮的,這對諸侯列國有很大的誘惑力。那么要搞合縱連橫,就需要一些有能力的人來穿針引線,溝通串聯。縱橫家就此應運而生。張儀就是這些人的主要代表。
張儀通過自己極富效果的努力,確實影響了戰國後期的政治發展。但是他的求職生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歷經波折之後,張儀終於到了秦國並成為了秦相。張儀的確為秦國的發展做了不少的事情,在他的策劃下,秦國在各諸侯國之間,不斷地“騷擾”其他諸侯國,其他諸侯國攝於秦國的壓力,小心應對,用心防範。
當秦國拿下了魏國以後,這個時候,秦國最大的敵人就變成了齊國。秦王想征伐齊國,但又顧慮齊國與楚國有互助條約,於是便把矛頭指向楚國。那么在這件事情上,張儀如何為秦國謀劃呢?那么張儀是一個什麼人?他是如何影響諸侯各國的呢?

第十四集

是非孟嘗君
戰國後期,各諸侯國貴族養士之風大盛,因為是鐘鳴鼎食之家,這些人有足夠的財力養士,於是一時之間,聲名廣為傳播,一些士人紛紛投奔到貴族麾下,成為其忠誠的門客,食人之祿為人解憂。其中最有影響的就是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齊國的孟嘗君田文趙國的平原君趙勝和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這四位王公貴族被後人稱之為“戰國四公子”。
對於這四個人,他們的作為,歷史給出了不同的評價。荀子對孟嘗君田文的評價,讓人深思。荀子是戰國後期最有影響力的大學者,他與孟嘗君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因此評價也較為客觀。那么,荀子為什麼把孟嘗君列為篡臣呢?
在同時代人眼中的孟嘗君被視為篡臣,那么在後世人的眼中呢?一千年後的北宋時期,王安石和司馬光也在各自的文章中談到了孟嘗君。在王安石的人生詞典里,“士人”都是有崇高人格和高貴修養的。他看不上孟嘗君所豢養的士人,因此對他的批評絲毫不加掩飾,認為孟嘗君只是一些雞鳴狗盜之人的首領罷了,真正的士人是不會到他那裡去的。後世的王安石和司馬光對孟嘗君的判斷是不是受到荀子的影響呢?

第十五集

輔臣平原君
在對戰國四公子的評價上,思想家荀子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他對孟嘗君田文的評價是篡臣,而他對平原君趙勝的評價則是“輔臣”,這個評價儘管不高,但是比起對孟嘗君的評價,則是高出許多。那么,這個平原君又是何許人呢?
平原君即趙勝,趙武靈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因賢能而聞名。他禮賢下士,門下食客至數千人,和朋友關係處理的很好。平原君初為惠文王之相,惠文王死後,他又為趙孝成王之相。戰國時期養士成風,各種頗有能力的人紛紛投奔名望、財力顯赫的王公貴族們,於是,如何籠絡人才成了貴族們的必修課。
平原君為了網羅更多的人,不惜放低姿態去交好門客。因為當時養士可以提升自己的聲望,好聲望則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來;再加之士人與貴族是雙向選擇,流動性很大。所以就有了“門客馮諼彈鋏而歌,孟嘗君就拜求賜教”的典故。而如今平原君也遇到了個棘手問題:家中的美人譏笑殘疾的門客,被羞辱的門客要求殺掉美人,那么,平原君該怎么辦呢?是殺掉美人,還是保護美人?每一個選項的背後會導致什麼後果呢?
多年執掌趙國相印的平原君終於遇到了一個最大難題:長平之戰。這是趙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秦將白起一戰讓趙國損失40萬青壯年,直接導致趙國沒落。因為這件事,司馬遷認定平原君利令智昏,“未睹大體”。這也是平原君一生中永遠的痛,他對趙國長平之戰的失利有沒有責任,歷史上一直有爭議。但是作為趙國相國,平原君無論如何都是難辭其咎的。
而後世的司馬光則認為,儘管平原君能力平平,但做人上還算是一個無大虧之人,比起孟嘗君不知要好多少。在戰國四公子中,平原君算是一個賢者,他性格中有忠厚的一面,他也是四公子中得善終的一位,那么,在平原君身上,都有哪些缺點和優點呢?

第十六集

天下無雙信陵君
信陵君魏無忌,是魏安釐王同父異母的弟弟,公元前276年被封於信陵,也就是今河南省寧陵縣,所以後世皆稱其為信陵君,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戰國四君子。
信陵君魏無忌生活於魏國走向衰落之時,他和孟嘗君、平原君一樣延攬門客,養士數千。而且他禮賢下士、急人之困,曾在軍事上兩度擊敗秦軍,分別挽救了趙國和魏國危局。
可以說信陵君用人做事的方式,甚至直接影響了後來歷代帝王將相,對人才的選擇和使用,對後世的歷史有著深遠的影響。北宋史學家司馬光對信陵君更是推崇備至,認為在戰國四公子之中,信陵君當居於首位。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為他寫傳都不直接稱呼他的封號,而名為《魏公子列傳》,並且借平原君之口給了信陵君四個字的評價——“天下無雙”。
那么,在《資治通鑑中》又是如何記載信陵君這個人的?他那套獨特的識人用人之法究竟是什麼?在信陵君的三千門客中,究竟是誰幫助他成就了一番大事業的?

第十七集

戰國春申君
春申君黃歇,楚國人,戰國四公子之一。黃歇年輕的時候,曾四處拜師遊學,見識廣博,以出眾的辯才深得楚頃襄王的賞識。在秦軍兵伐楚國時,黃歇的才能得到了展現的機會,而這機會卻是因楚國戰場上一敗再敗換來的。
公元前298年,秦國大舉出兵攻打楚國,奪下巫郡(重慶東)、黔中郡(湘、渝、黔交界處)兩郡,並於前278年攻下楚國都城,向東直打到竟陵(湖北潛江),楚頃襄王被迫把都城向東遷往陳縣(河南淮陽),這時的楚頃襄王急於和秦國求和,於是派辯才出眾的黃歇出使秦國。
儘管春申君最後官至楚國相國,但司馬光評價戰國四公子時,首推信陵君,其次平原君,再次孟嘗君春申君只居於末位。因為在司馬光看來,春申君儘管“智勇忠信有足稱者”,但是蓋棺論定“罪又甚焉”。也就是說他的智勇忠信,這些方面還是有為人稱道的地方的,但是終其一生,他又是罪大於功,而且其罪過比出賣國家的孟嘗君還要大。
那么,為什麼司馬光會如此評價春申君呢?春申君到底後來做錯了一件什麼事,最終導致他成為戰國四公子中下場最慘的一個?

第十八集

范雎入秦
戰國,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群雄逐鹿的亂世為那些英雄豪傑的橫空出世提供了絕佳的舞台。范雎就是其中一位堪稱改變戰國格局的傳奇人物。著名京劇《贈綈袍》和四川木偶劇《跪門吃草》的主人公就是范雎。
他“長袖善舞”、恩怨分明,他的人生經歷充滿了戲劇般的千迴百轉,極富傳奇色彩。他身為魏國人,卻逃到秦國,成為秦國歷史上和商鞅李斯張儀這些人相提並論的傑出政治家。他對秦國的統一居功至偉,卻直接害死了秦國大將白起。
那么,為什麼說在真實的歷史中,范雎是以一個被侮辱和被傷害的身份登上歷史舞台的?為什麼說范雎是一位堪稱改變戰國格局的傳奇人物?他的傳奇人生和成敗得失又能給後人什麼啟示呢?

第十九集

高士魯仲連
在戰國這個空前絕後的大舞台上,無數的英雄豪傑你方唱罷我登場,為了名利和功業費盡心機,甚至搏命而為。然而在紛亂複雜的戰國時代,還有一種高士,他們洞若觀火,救人之所急、解人之所難,不避艱險、不畏困難,晉代的左思曾以“功成不受賞,高節卓不群”的詩句,稱頌他們這種絲毫不為功名利祿所動的高尚情懷。
在《資治通鑑》中就專門記載了這么一個人,他的名字叫魯仲連。魯仲連是一位讓人敬佩的布衣高士。唐代大詩人李白就曾寫道: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而成語“魯連蹈海”,說的就是魯仲連曾說,秦如稱帝,則蹈東海而死的典故,表示寧死而不受強敵屈辱的氣節。
周恩來總理年輕時,寫過一首詩《大江歌罷掉頭東》,其中最後一句“難酬蹈海亦英雄”,就是借用魯仲連的典故,來抒發自己為了民族、國家的未來,立志奮發的豪情壯志。那么魯仲連在十二歲時,做了什麼事情,名噪一時?成年後,他又是做了哪三件世人爭相傳頌的大事?

第二十集

秦統六國
戰國末年,在七雄中日益強大的秦國,在秦王嬴政的領導下,從公元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國用了整整10年的時間,相繼滅掉了北方的、燕、趙,中原的、韓、魏,以及東方的齊和南方的楚六個國家,結束了春秋以來多達五百餘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戰亂局面,建立起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大一統的君主制王朝秦朝
秦王贏政改號稱皇帝,即赫赫有名的秦始皇,從此戰國七雄,成了歷史書中的一個名詞,秦國之所以能夠統一六國的原因很複雜,那么這次讓我們僅從被滅國六國的角度來分析,為什麼說趙國的骨頭最硬,韓國最熱衷於權謀,齊國最富庶,楚國的滅亡最屈辱,燕國的滅亡最悲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