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仇雪恥

報仇雪恥

報仇雪恥是一個成語,讀音是bào chóu xuě chǐ,意思是指報復冤仇,洗刷恥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報仇雪恥
  • 外文名: take revenge for an insult
  • 出處:《三國志》注引《吳歷》
  • 拼音:bào chóu xuě chǐ
  • 釋義:指報復冤仇,洗刷恥辱。 
  • 結構:聯合式
  • 年代:古代
出處,用法,成語典故,成語示例,詞語辨析,

出處

《三國志》注引《吳歷》:初,(孫)策在江都時,張紘有母喪。策數詣紘,咨以世務,曰:“方今漢祚中微,天下擾攘,英雄俊傑各擁眾營私,未有能扶危濟亂者也。先君與袁氏共破董卓,功業未遂,卒為黃祖所害。策雖暗稚,竊有微志,欲從袁揚州求先君余兵,就舅氏于丹陽,收合流散,東據吳會,報仇雪恥,為朝廷外藩。君以為何如?”
指報復冤仇,洗刷恥辱。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人報冤仇、解怨恨
【結構】聯合式
【近義詞】報仇雪恨、報怨雪恥、復仇雪恥
【相反詞】忍辱負重、忍生吞聲、逆來順受
【同韻詞】賊臣亂子、不入獸穴,不得獸子、賢才君子、拖金委紫、梅妻鶴子、扼臂齧指、嚼墨噴紙、垂名青史、桑弧蓬矢、真龍天子、......

成語典故

孫策立志要為父報仇雪恥,請求名士張紘的指點,從無尺寸土地到幾年間擁有江東,同時打敗了殺父仇人黃祖。

成語示例

  1. 孫策:“策雖暗稚,竊有微志,欲從袁揚州求先君余兵,就舅氏于丹陽,收合流散,東據吳會,報仇雪恥,為朝廷外藩。君以為何如?”
  2. 雖然報仇雪恥,從來不曾放在考慮之列;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道理,兔先生卻是明白的。 聶紺弩《兔先生的發言》
2.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女吊》:“大概是明末的王思行說的罷:‘會稽乃報仇雪恥之鄉;非藏垢納污之地!’”

詞語辨析

【正音】仇;在這裡不讀“qiú”
【辨形】仇;右邊是“九”;不能寫作“丸”。
【辨析】報仇雪恥和“報仇雪恨”;結構相同;同出一源;意義相近。不同在於“恥”和“恨”。報仇雪恥強調“除恥辱”;“報仇雪恨”則強調“除怨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