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光

覺光,法號覺光法師,營口人。1919年生。學法於浙江寧波觀宗寺弘法學院。1938年到香港,長宗為第四十六代教觀住持。曾任香港佛教弘法部主任,創辦香海正覺蓮社,香港佛教月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覺光
  • 出生日期:1919年5月16日
  • 畢業院校浙江寧波觀宗寺弘法學院
  • 法號:覺光法師
個人生平,主要貢獻,成就榮譽,

個人生平

覺光法師1919年5月16日生於營口海城虎莊屯(今屬營口大石橋虎莊鎮),俗姓谷,是家中次子,父親給他起名叫做“成海”。母親篤信佛法,在成海出生前已長期素食,因此成海出生即“胎里素”,幼年時便最喜歡吃素食,不吃肉。1928年,青一和尚由江蘇揚州高旻寺不遠千里來到虎莊屯,化緣重修高旻寺,成海母親敬重三寶,便布施金錢結緣。而成海每天放學後就跑到附近的佛堂聽青一和尚講佛經故事。一年後,青一和尚離開了虎莊,但成海悄悄尾隨不捨。青一和尚勸他回家,成海說:“我要出家!”經一再勸說,成海矢志不移。青一和尚無奈,只好帶他到營口乘海輪到上海,並親任剃度師,在海會寺為他剃度成為沙彌,給法名“安童”。
覺光
1930年赴寧波天童寺受戒,從得圓瑛長老得法名覺光,後赴觀宗寺深造。1939年,赴香港親近寶靜大師,受天台宗教義,傳為天台宗第四十六代。1941年,日軍侵港,出走香港。
2014年11月,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去世,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對覺光長老示寂表示深切哀悼。

主要貢獻

一九九九年是香港佛教值得永志的一年,蓋從這一年起,香港人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享有佛誕公眾假期,藉以淨心省身,滌除業障,自修福慧。這一佛誕假期得來極之不易,是香港佛教界爭取四十多年始成正果,也可說是近一百年香港佛教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當中推動和奔走最大者莫過於香港佛教界的領袖覺光法師,經他登高一呼,群山回響,香港回歸後卒水到渠成,當年特地迎請內地供奉的佛牙舍利來港瞻禮,隆重盛大的慶典活動至今為佛教徒津津樂道。
佛誕公假·港人受益
自一八四一年,英殖民者割占香港以來,本地居民雖華洋雜處,但以華人為主。港英政府無視香港大部分人士對佛教的尊崇,只許有西方宗教假期。早在六十年代,覺光法師已聯同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向港英當局要求將佛誕列為公眾假期,但港英當局只是拖延。一九九六年一月覺光法師等收集全港八十多萬佛教徒和大多數市民的支持簽名,鄭重提出要求,將佛誕列為公眾假期。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歸以後,經特區行政會議議決,佛誕公眾假期終為落實。覺光法師說:“香港在九七後能有公眾假期,是香港宗教自由的最大體現。由於我們香港佛教已爭取到佛誕公眾假日,並影響到澳門和台灣佛教人士積極爭取佛誕公眾假日呢。”
過渡回歸·出謀獻策
覺光法師在一九八四年獲邀參加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儀式;翌年赴北京出席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會議;一九九二年覺光法師赴京接受香港事務顧問聘書;一九九五年覺光法師出任特區籌委;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在會展中心出席回歸大典,見證歷史重要時刻。十多年間法師為香港過渡出謀獻策。他曾說保持香港安定、繁榮是香港佛教徒不動的信念。他堅信回歸後香港宗教有充分自由,因為他親自參與基本法起草工作,明了中央政府對保證香港回歸宗教自由問題做了大量工作。所以在回歸前,他多次公開呼籲佛教徙應該明確自己的責任,在回歸後要積極參與淨化社會的工作。
覺光
法師在多年前說過,社會秩序的建立,除了用以強制外在的法律,就是導向心行的道德。道德是自發自覺的操持,可以啟發誘導,而不能強人所難。中國儒家的仁愛、道家的法自然、基督教的愛、佛教的慈悲,可以歸納為仁、慈、愛,這中間雖有相當距離的深淺程度差別,但它們抑惡導善的方向卻是一致的,若能以大般若智,破除我執我見,消除壁壘,互諒互重,必能使香港地區化暴戾為祥和。
原籍營口·幼具慧根
覺光法師原籍營口,俗姓谷氏,一九一九年出生,以母氏為虔誠佛徒,幼具慧根,十一歲在天童寺受比丘具足戒,之後到由天台教觀第四十三祖諦閒老法師所建的浙江寧波觀宗寺,進讀寺中設辦的“戒律學院”及“研究學院”。一九三九年,諦閒老法師的法子寶靜法師在香港荃灣創辦“弘法精舍佛學院”,由寶靜法師招收一批青年學僧到港深造,當中包括了剛修業期滿的覺光法師。
覺光法師在弘法精舍親炙寶靜大師,得寶公傳授天台教義,促使覺光法師繼顯明法師後成為天台教觀第四十六代傳人,法名是“起本”。一九四○年農曆十一月廿九日,寶公示寂於上海玉佛寺,覺光法師則因日軍侵港而逃難桂林,抗戰勝利後,覺光法師立即返港,完成寶公未竟之佛教工作。當時法師有兩大心愿:一為成立香港佛教聯合會;二為創設香海正覺蓮社,以紹傳天台宗教觀。至一九四五年和一九四六年佛聯會及正覺蓮社分別成立。
興弘佛教·培育僧材
覺光法師指出,《華嚴經》有云:“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自己身為佛弟子,興弘佛教,普化度眾,職志當然。香港佛誕假期爭取成功,實有志者事竟成,港人將世代受益。他說,鑒諸以往,可證凡事都基於“心愿”;心愿越大,所形成的力量越大,所以我們永不氣餒,朝著「同體大悲”的菩薩大道,勇往邁進。
法師說,雖然香港佛教近半個多世紀以來所做的文化教育及社會慈善福利事業,遠遠超過以往幾百年來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是“弘法利生”的具體表現,但就社會要求來說,還遠遠不夠!更準確地說,做社會文化教育及慈善福利事業,是佛教徒應做之事,但它不是主要的,而是輔助性的,屬於第二位的;佛教四眾弟子首要任務是修持,不但自己認真修行,還要別人踏踏實實去修行,所謂“自覺覺他”、“自利利他”,這是佛教的根本宗旨,許多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裨益。
“社會上還有許多顛倒迷惘的眾生,我們必須要喚醒他們,打破他們貪、嗔、痴的迷夢!告訴他們:甚么是佛?直截了當地一句話:‘佛是人生的覺者。’絕不是甚么泥塑木雕的偶像,所謂佛,他是已經覺悟了的眾生,而眾生是尚未覺悟的佛。因此說,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只要信佛,學佛,一定能成佛,未能成佛的緣故,是眾生迷惘不覺!沉淪在生死海中流轉不息。佛陀的教誨如不滅的慧燈,它照亮著人生迷茫的航程,使其達到人生嚮往的安詳、自在、圓滿的彼岸!”為了宣揚佛教的教義,法師更參與佛教電視節目,在螢屏上向觀眾談佛教與人生。
如果說為香港六百萬人爭取佛誕公眾假日,是覺光法師第一大宏願的話,那么創建“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就是他的第二大宏願。
二○○○年初秋,覺光法師被公推出任“香港佛教僧伽學院”首任院長。相比內地和台灣創建“佛學院”如雨後春筍,香港起步較晚,但法師很有信心,因為香港佛教需要有一個“僧伽學院”,培育僧材,紹隆佛種,住持正法,淨化人心,定得到“天龍八部”的護持。
佛界中人說,覺光法師“道心強”、“願力大”,在內地和國際均有崇高的威望,有他的領導,加上佛教四眾弟子的鼎力支持,“香港佛教僧伽學院”自會早日實現。菩提種子撒播香江,他日必會開花結果,香港佛教的明天亦一定會更好。
續佛慧命·普利群生
自此,覺光法師以香港為弘法基地,他每事躬親,盡形事佛。五十多年來續佛慧命,度化眾生。在國際間致力宗教推展,促進世界和平等工作,經常赴外地弘法或出席會議,所到之處,信徒皈依門下者數以萬計。在內地改革開放後,法師積極推動香港與內地佛教交流,建立良好關係。
覺光
覺光法師在戰後參與創立香港佛教聯合會,歷任第一屆董事,及兩任弘法主任,十八年總務主任,自一九六六年起,任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至今。此外並擔任佛教各大團體職務。五十多年來,覺光法師領導佛教四眾建樹良多,包括倡建耗資數千萬元具有完備規模之佛教醫院、佛教墳場、佛教中國小及幼稚園、安老院、青少年康樂營、青少年活動中心、老人康樂中心等五十多間等,種種善業,普利群生,使幼者得教、老者得養、病者得愈、亡者得安。
覺光法師幾十年推展佛教事業,服務社會大眾,四字概括——“弘法利生”,夙夜匪懈,從未間斷。一九六六年,他捐出其個人所有粉嶺百福村土地,建立佛教寶靜安老院,收容無依老人達一百零八名,先後獲香港公益金、社會福利署之津助,一九七七年為回響政府“老人服務綠皮書”計畫,再捐出土地七萬多呎,興建可供收容老人一百一十七名之佛教寶靜護理安老院,為全港第一間護理型安老院,專收容殘弱老病之老人。

成就榮譽

抗戰勝利後返港,創辦香海正覺蓮社香港佛教月刊,重組香港佛教聯合會
覺光
先後擔任香港佛教弘法部主任、香港佛教聯合會總務主任、粉嶺寶公紀念堂司理、香觀宗寺住持、菩提學會導師、正覺蓮社社長、佛教月刊社社長等職。現任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香海正覺蓮社社長、佛教寶靜安老院董事會主席、佛教寶靜護理安老院董事會主席、《香港佛教月刊》社社長、香港佛教醫院名譽監督、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名譽監督、香港正覺蓮社周六念佛會講師、菩提學會導師、虛雲紀念堂副董長、香觀宗寺住持、香港教師會名譽會長、世界僧伽大會副會長、世界佛教友誼會香港分會會長,以及多所佛教學校校監、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1992年受聘為香港事務顧問。數十年來被推為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致力於弘法、教育、慈善、養老等事業,功績卓著,成為香港著名佛教領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