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溫庭筠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州曲》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詩作。此詩以女子自述的口吻,寫出女主人公對情郎的怨懟和對武昌“小婦”的妒恨,以及她自己的無可奈何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西洲曲
  • 創作年代:唐
  • 作者:溫庭筠
作品全文,注釋,作品賞析,歷史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悠悠復悠悠,昨日下西洲。
西洲風色好,遙見武昌樓(1)。
武昌何鬱郁,儂家定無匹。
小婦被流黃,登樓撫瑤瑟(2)。
朱弦繁複輕,素手直淒清。
一彈三四解,掩抑似含情(3)。
南樓登且望,西江廣復平。
艇子搖兩槳,催過石頭城(4)。
門前烏臼樹,慘澹天將曙。
鵾鵊飛復還,郎隨早帆去(5)。
回頭語同伴,定復負情儂。
去帆不安幅,作抵使西風(6)。
他日相尋索,莫作西洲客。
西洲人不歸,春草年年碧(7)。

注釋

(1)悠悠:遙遠無盡貌。復:又,再。下:順流而下。西洲:西部地區的長江綠洲。這裡的西洲可以望見武昌城(今湖北鄂州),似在其附近的長江內。查地圖極有可能是鄂州段長江下游的老洲埂。風色:風光景色。遙見:遙遠地看見。武昌樓:今湖北鄂州市的著名建築武昌樓。傳說三國時期東吳軍事瞭望塔,後人據孫權“以武而昌”,命名為武昌樓。
(2)武昌:古武昌郡。今湖北鄂州市區。帝堯時為“樊國”,夏時為“鄂都”,殷商時為“鄂國”,春秋戰國時楚鄂王封地,三國時孫權改名武昌,在此稱帝。何:何其,多么。鬱郁:鬱鬱蔥蔥生長茂盛貌,香氣濃盛貌。文采興盛貌。憂傷苦悶貌。儂家:<<FONT face=宋體>江南方言>古時江南女子的自稱或自己的家。女子自稱。猶言奴家。定:一定。肯定。無匹:無法匹敵或匹配。無雙;無可匹比。小婦:小媳婦。古官宦富貴人家娶三個主婦。妻為大婦,大妾為中婦,小妾為小婦。被:披。穿。覆蓋。流黃:淡黃色的絲絹。古代皇族著明黃色,官宦富貴人家著淡黃色,稱作流黃。登樓:登上高樓。撫:撫弄。撫琴。彈琴。瑤瑟:用上等白玉裝飾的古瑟。瑤,潔白美玉。匹,瑟,古詩韻入聲四質。
(3)朱弦:用練絲(熟絲)製作的朱紅色琴弦。繁:繁雜地撥動琴弦。繁雜的琴聲。復:又,再。輕:輕柔地撫琴。輕柔的琴聲。素手:素白的手指。直:一直。有說‘真’。淒清:淒涼冷清貌。形容微寒。指不論快撥還是輕彈,彈奏的手法一直淒清而不會燥熱混亂。一彈:一次彈奏。三四解:三四個段落。解,樂曲詩歌的分段解釋。掩抑:遮掩抑制。形容聲音低沉。使樂聲低徊淒切。似:好似。含情:飽含情感或情愫。
(4)南樓:武昌城(今湖北鄂州)南門城樓。登且望:登高並且遠望。西江:長江水從老洲埂的東西兩邊流過,分稱東江西江。西江為長江主幹道。廣復平:廣闊又平緩。復,又,再。艇子:船夫。駕小艇的小子。搖兩槳:猛搖兩次船槳。催過:催人越過。催促著快些度過。石頭城:眾說紛紜。我意仍指南京城。順流而下一日千里之意也。
(5)烏臼樹:因烏臼鳥喜食其子而獲名。又名鴉臼、蠟子樹等。古時分布在黃河以南至兩廣地區。慘澹:光線暗淡。悲慘淒涼。心內慘澹(因為天將亮郎君將走也)。天將曙:天將有曙光。天將亮。鵾鵊kūnjiá:有說即烏臼鳥。烏臼夜啼描寫男女戀情。一說‘鸂鶒xīchì:水鳥,似鴛鴦而比鴛鴦略大,多紫色,喜雌雄並游。’我以為這裡應是鵯鵊bēi jiá,俗稱催明鳥。【康熙字典】《注》鵯鵊,催明鳥,京師謂之夏雞。似鳩,身黑尾長而有冠,春分始見,凌晨先雞而鳴,其聲加格加格。鵊,杜鵑鳥。飛復還:飛去再飛回還。復:又,再。郎隨:郎君隨著。早帆:早晨的帆船。樹,古詩韻上聲七雨。曙,古詩韻去聲六御。去,古詩韻上聲六語。這裡應是三韻混用,也可能使用新詩韻?因發音太相近,新詩韻編作一韻。
(6)語yù:告訴。說給。在古漢語中做動詞時讀“玉”音,名詞時讀“雨”音。同伴:一同玩耍的夥伴。定復:(郎)一定或肯定又會。負情:辜負情意於。背棄情誼。多指轉移愛情。儂:<<FONT face=宋體>江南方言>我。此為女子對同伴言,情郎此去定然負情不歸。去帆:離去的帆船。不安:不安裝。幅:船帆的布幅。作抵:作底。作甚的。<<FONT face=宋體>江南方言>怎的。怎樣,如何。為何,為什麼。使:使用。驅使。西風:西方吹來的風。詩意好似人未離去,只是不再相見而已。儂,古詩韻上平聲二冬。風,古詩韻上平聲一東。二韻相近混用。
(7)他日:將來,來日。相:互相。尋索:尋找搜尋。追尋思索(情郎)。莫作:不要作。莫,不,不要。西洲客:西洲的住客或過客,指負情的郎君。西洲人不歸:西洲負情的人不歸來。春草:春季的青草(卻)。年年:每年都。碧:碧綠。客,碧,古詩韻入聲十一陌。
沌意:廣有爭議的“西洲”終於有眉目了。據溫庭筠《西洲曲》分析,當是湖北鄂州長江下游的老洲埂。長江水在這裡南流,分為東西兩江。南樓應是指南城門樓子,從這裡東望可以看到長江的西江岔子。武昌樓應在城西北的西山上俯瞰北面的長江,應望不見老洲埂和西江岔子。武昌,指今湖北鄂州市區,與武漢的武昌無關。

作品賞析

此詩以女子自述的口吻娓娓道來,語言質樸而情意真切。言語間不僅隱隱流露出該女子對武昌“小婦”的妒恨,還有對情郎的怨懟和希望,當然也少不了自己的無可奈何之情。全詩把一個內心矛盾、欲愛又恨的小女人寫的活靈活現,可愛而有風味,似乎使人宛然目睹她在江邊目送情郎遠去時頓足悵惘的樣子。

歷史評價

劉學鍇:此篇體制格調,顯仿南朝樂府《西洲曲》,其中如“南樓登且望”、“門前烏臼樹”等句,更顯用《西洲曲》中語。而意隨韻轉、意轉詞連、斷績無跡、恍忽迷離之格調韻致,亦頗似《西洲曲》。然此篇之“西州”顯非《西洲曲》之“西洲”(泛稱西邊的沙洲),所歌詠之內容為一情郎作客西州之女子之情思。詩分兩段。前段十四句寫情郎昨日下西州及女子對西州的想像。其想像中的西州,熱鬧繁盛,且有樂妓登樓撫瑟,掩抑含情,此正情郎久滯不歸之故。“艇子”以下十四句為後段,系女子自寫處境及心境。所居之地在石頭城,門前有烏臼樹。自情郎隨早船去西州之後,與女伴相語,料想其將負心不歸。故末四句謂他年若尋找情郎,莫找西州之客,西州客長年不歸,使女子年年空待,只見春草之碧,不見人之歸來。此“西州客”當亦重利輕別離之商人,故女子有此怨望語。(《溫庭筠全集校注》)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本名岐,字飛卿,唐代詩人、詞人。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
溫庭筠是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又不受羈束,縱酒放浪。因此得罪權貴,屢試不第,一生坎坷,終身潦倒。唐宣宗朝試宏辭,溫庭筠代人作賦,因擾亂科場,貶為隋縣尉。後襄陽刺史署為巡官,授檢校員外郎,不久離開襄陽,客於江陵。唐懿宗時曾任方城尉,官終國子助教。
溫庭筠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采和聲情,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其詩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顧嗣立重為校注的《溫飛卿集箋注》。其詞今存七十餘首,收錄於《花間集》《金荃詞》等書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