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性評價(教育)

表現性評價(教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表現性評價(performance assessment)是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興起的一種評價方式。是指“教師讓學生在真實或模擬的生活環境中,運用先前獲得的知識解決某個新問題或創造某種東西,以考查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實踐、問題解決、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種複雜能力的發展狀況”。表現性評價是注重過程的評價,在課堂教學與評價中受到普遍的重視和推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表現性評價
  • 外文名:performance assessment
  • 時間:20世紀90年代
  • 興起國家:美國
  • 適用場合:課堂教學
  • 目的:真實的表現來評價學生能力
  • 主體:學生
概念,特點,

概念

表現性評價,指的是通過客觀測驗以外的行動、表演、展示、操作、寫作等更真實的表現來評價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實踐能力的評價方法。
表現性評價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限制式的表現性評價,一種是開放式(或擴展式)的表現性評價。
限制式的表現性評價對評價的任務、目標有非常明確的要求,而且對被評價者的行動做了一定的限制。例如傳統的閉卷考試其實就屬於一種典型的限制式的表現性評價。
開放式的表現性評價是一種對被評價者完成評價人物的材料、方法、結果不做限制要求的評價方法。例如:要求學生以”抗日戰爭“為主題做一次演講發言就是一種開放式的表現性評價。

特點

1、 評價時要求學生演示、創造、製作或動手做某事。
2、 要求激發學生高水準的思維能力和解題技能。
3、 使用有意義的教學活動作為評價任務。
4、 喚起真實情景的運用。
5、 人工評分、人工評判而不是機器評分。
6、 要求教師在教學和評價中擔任新的角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