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科技大學

蘇州科技大學

蘇州科技大學(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一所中央與地方共建、江蘇省蘇州市共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被教育部批准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2017年4月10日,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決定共建蘇州科技大學,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蘇州科技大學前身由原建設部直屬高校蘇州城建環保學院與原鐵道部直屬高校蘇州鐵道師範學院於2001年9月合併組建為蘇州科技學院,2016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蘇州科技大學。

據2017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占地面積2300畝,校舍建築面積近60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69.3萬冊;開設14個教學單位,開辦58個本科專業;共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000餘人,碩士研究生1200餘人;學校師資結構合理,綜合實力較強。現有教職工1600餘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538人。教師隊伍中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國家建築設計大師、世界著名青年音樂指揮家等一批業績卓著的名家名師。

基本介紹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96個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
  • 主管部門江蘇省
  • 學校官網http://www.usts.edu.cn
  • 中文名:蘇州科技大學
  • 外文名: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簡稱:蘇科大(SUST)
  • 創辦時間:1932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理工類
  • 屬性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 現任領導:陳永平(校長)
    張慶奎(黨委書記)
  • 專職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人
    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1人
  • 本科專業:59個
  • 院系設定: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土木工程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商學院、人文學院等
  • 校訓:致遠至恆、務學悟真
  • 校歌:《蘇州科技大學校歌》
  • 地址:蘇州市高新區科銳路1號(石湖校區)
    蘇州市高新區長江路55號(天平校區) 
    蘇州市高新區濱河路1707號(江楓校區)
  • 院校代碼:10332
  • 知名校友:周錫元、葉可明、王開忠等
  • 學校官網:http://www.usts.edu.cn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設定,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合作交流,學術研究,科研平台,建設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校徽,校訓,校歌,現任領導,知名校友,

歷史沿革

  • 蘇州城建環保學院
1932年,在浙江大學土木系的協助下,私立常州中學添設了土木科,一大批浙江大學、交通大學、北洋大學的高素質老師先後任教土木科,前後為國家培養了600多位建設人才。
建工部蘇州建築工程學校建工部蘇州建築工程學校
1953年,建築工程部蘇州建築工程學校誕生,成為新中國首批建立的建築專門學校。
1953年,江蘇省立蘇州高級工業學校土木科、私立常州中學土木科整體併入。
1958年,電力部蘇州建築工程學校(燃料工業部蘇州電業土木工程學校)整體併入。
1960年,蘇州建築工程學校升格為蘇州城市建設學院。
1978年,國家建設委員會致函江蘇省革命委員會,擬恢復原蘇州城市建設學院。
1979年,國家城市建設總局、江蘇省基本建設委員會和蘇州市革命委員會聯合發文上報國務院,提出在蘇州恢復和建設蘇州城市建設學院。
1980年,國家城市建設總局成立蘇州城市建設學院籌建處。
1982年,國務院批准在蘇州設立城市建設環境保護學院。
1984年,蘇州城建環保學院誕生,成為中國第一所環保高等學府。
  • 蘇州鐵道師範學院
1951年,蘇州鐵路中學籌建,校址在公園路,是上海鐵路局創辦最早、歷史最長的綜合性中學。
蘇州科技大學蘇州科技大學
1960年,蘇州鐵道師範專科學校成立,蘇州鐵路中學改稱蘇州鐵道師範專科學校附屬中學。
1980年,經國務院批覆,鐵道部直屬的蘇州鐵道師範學院誕生。
1981年,蘇州鐵道師範學院正式面向全國招生,開設漢語言文學教育、數學教育兩個本科專業。
1986年,蘇州鐵道師範學院上方山新校區建成,實行平門本部和上方山校區兩地辦學。
1988年,蘇州鐵道師範學院附屬木瀆中學掛牌成立。
  • 蘇州科技學院
2001年9月,原國家建設部直屬的蘇州城建環保學院與原國家鐵道部直屬的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合併組建蘇州科技學院。
2004年來,學校曾連續3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2006年,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07年,學校以“優秀”等第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08年,學校黨委被授予“江蘇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獲“2008-2009年度江蘇省高等學校和諧校園”稱號。獲大學生社會實踐全國先進單位稱號。被評為“江蘇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2011年9月,被選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
2015年9月10日,根據《教育部關於“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設定工作的意見》的部署和要求,2015年審批設定中東部地區本科學校,同時審批部分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定民辦本科學校。根據《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設定暫行條例》和《普通本科學校設定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蘇州科技學院擬更名為蘇州科技大學事項,被列入教育部專家考察高校名單進行公示。
  • 蘇州科技大學
2016年1月26日,教育部下達關於2016年教育部擬批准設定高等學校的公示,蘇州科技學院擬正式更名為蘇州科技大學。
2016年3月2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發布了《省政府關於蘇州科技學院更名為蘇州科技大學的通知》(蘇政發[2016]40號),決定將蘇州科技學院更名為蘇州科技大學,同時撤銷蘇州科技學院建制。該校參與舉辦的獨立學院蘇州科技學院天平學院,同時更名為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
2017年4月10日,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決定共建蘇州科技大學。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據2016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開設14個教學單位,開辦58個本科專業。
院系專業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環境設計、建築學(建築幕牆設計方向)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給水排水工程、地理信息系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測繪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土木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力學、交通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商學院
工商管理、旅遊管理、市場行銷、物流管理、金融工程
人文學院
漢語國際教育、社會工作、歷史學(師範)、漢語言文學、廣播電視學
教育與公共管理學院
人力資源管理、套用心理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師範)、學前教育
數理學院
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套用物理學(光電信息技術方向和光電功能材料方向)
化生生物與材料工程學院
化學、套用化學、材料化學、功能材料、生物技術、生物工程
傳媒與視覺藝術學院
美術學(師範)、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動畫
外國語學院
語言學、英美文學、翻譯、英語教學法、跨文化交際、商務英語、日語語言文學
音樂學院
音樂學、音樂學(師範)、音樂學(作曲與電子音樂)、音樂學(器樂與鋼琴演奏)、舞蹈學
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
國際教育學院
與英國南威爾斯大學合作舉辦工程管理、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物流管理以及土木工程等四個專業中外合作本科教育項目

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7月,學校擁有1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個專業碩士類別,並獲準開展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工作;3個學科入選江蘇省優勢學科建設工程項目,4個學科為江蘇省重點學科,2個省“十二五”重點學科。
項目學科
一級學科碩士點
哲學、世界史、數學、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建築學、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專業碩士點
環境工程、美術、藝術設計、音樂、建築與土木工程、城市規劃
江蘇高校優勢學科
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科群、城鄉規劃與管理學、環境功能材料與技術
江蘇省重點學科
土木工程、城鄉規劃學、世界史、風景園林
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學科
世界史、風景園林學

師資力量

據2016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教職工1648人,其中專任教師1028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532人,其中教授161人,博士學位教師392人。教師隊伍中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國家建築設計大師、世界著名青年音樂指揮家等名家名師。
教師隊伍中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4人,國家“千人計畫”專家7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江蘇省“雙創計畫”人才3人。擁有江蘇省優秀教學團隊1個,6人擔任全國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評估委員會委員,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學校多位教師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先進工作者、國家級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獎項或榮譽稱號。學校聘請了包括兩院院士沈世釗陳肇元葉可明以及著名音樂指揮家湯沐海等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授。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宋延林(特聘)
全國優秀教師顧強
江蘇省“雙創計畫”人才:陳建平、高炬
江蘇省優秀教學團隊:鋼結構教學團隊 (負責人:何若全)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據2016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1個國家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個江蘇省特色專業、8個專業(類)(含14個專業)被列為江蘇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專業、3個專業獲批江蘇省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11個省級教學示範中心,省級精品課程7門。近五年來,獲批省(部)級教學改革(重點)研究項目41項。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城鄉規劃、土木工程、環境工程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學校與蘇州大學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蘇州職業大學聯合共建的建“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國家級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大學科技園
國家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與校外企業聯建的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國家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城鄉規劃、土木工程
江蘇省特色專業:歷史學、環境科學、土木工程、數學與套用數學、環境科學、城市規劃
江蘇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專業:數學類(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土木類(土木工程、工程力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類(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建築類(城鄉規劃、建築學、風景園林)、英語、歷史學、電子信息工程、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
江蘇省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城鄉規劃、土木工程、歷史學
省級教學示範中心:物理教學實驗中心、化學教學實驗中心、電子信息教學實驗中心、建築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新材料實驗教學與實踐示範中心、力學實驗教學中心、心理與行為實驗中心等
  • 建設成果
2011—2015年,學校先後獲得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合唱)金獎,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一等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專項賽金獎,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合唱比賽(專業組)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一等獎,以及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國際大學生設計競賽第三名等一批國內、國際級獎項,共有600多個學生團隊、1500多人獲得省級以上獎勵。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10項,其中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含特等獎)4項。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4年何若全等人的《20年磨一劍——與國際實質等效的中國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制度的創立與實踐》項目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4年吳紅耘等人的《圖式理論套用於國小語文教學的實踐與研究》項目

合作交流

據2016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先後與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40餘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開展學生交流、教師互訪和科研合作等活動,邀請眾多國際知名學者到校學術訪問。
2010年開始,學校先後與英國南威爾斯大學合作舉辦了工程管理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物流管理專業和土木工程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校承辦了由國家商務部主辦的援外環保技術培訓班和物流最佳化技術培訓班總計28期,為亞太地區、非洲等100餘個國家培訓學員近600人。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16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1個院士工作站,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6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技術轉移中心,2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普通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8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0個其他市級研究機構、48個校級研究機構。
院士工作站葉可明院士工作站
省級重點實驗室: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室、結構工程實驗室、環境功能材料實驗室、環境工程技術工程實驗室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電子信息教學實驗中心、江蘇省現代測繪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蘇州太陽能和風能發電設備檢測公共技術服務中心、江蘇省精密銅管加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江蘇省水處理技術與材料協同創新中心
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蘇州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研究院
省級普通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蘇州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研究院
市級重點實驗室:蘇州市建築實驗中心、蘇州市建築環境技術重點實驗室、蘇州市微機電薄膜技術重點實驗室、蘇州市生態環境及新能源材料重點實驗室、蘇州市建築聲學技術重點實驗室、蘇州市環境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蘇州市申龍電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蘇州市建築節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蘇州市智慧型測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市級其他研究機構:蘇州市測繪儀器綜合測試中心、蘇南地方音樂文化藝術研究所、全球發展研究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蘇州城鄉一體化研究院、蘇州市基於物聯網的公共安全服務平台、蘇州科技學院大學科技園科技創業服務平台
校級研究機構:環保套用技術研究所、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固體廢棄物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所、環境安全研究所、城市土地開發與利用研究所、環境影響評價室、環境與教育研究中心、鋼結構研究所、工程結構檢測與加固研究所、房地產研究所、國際工程管理研究所、土木工程套用技術研究所、風景園林研究所、城鄉規劃研究所、藝術設計研究所、空間設計研究所、建築研究所、小城鎮規劃研究所、網路信息工程研究所、現代電子技術研究所、蘇南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城市研究中心、古籍整理研究所、江南社會歷史研究所、歷史文獻研究所、亞太國家現代化研究所、精細化工研究所、東方管理研究中心、套用倫理學研究所、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所、傳媒文化產業研究所、視覺傳播研究所、吳聲琴學研究所、信息資源與技術開發研究、節能技術研究所、杭鳴時粉畫藝術研究室、光電功能材料研究所、數學技術和理論研究所、城鄉建設於環境法學研究所、工程教育研究所、環境生物技術研究所、測繪儀器測試服務中心、蘇州科技學院物聯網研究所(蘇州科技學院環境物聯網實驗室)、蘇南文化研究院、蘇州科技學院江蘇沿海開發研究院、蘇州科技學院環境教育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蘇州科技學院汽車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蘇州科技學院生命周期評價研究中心

建設成果

據2016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近五年學校教師共承擔科研項目2423項,年均科研經費1.35億元。承擔包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973”項目、“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在內的國家級項目258項,以及一批省部級項目、橫向科研項目、科技開發與技術服務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項51項;學術論文被SCI等三大檢索收錄1323篇,專利848項。
2011年至2014年,學校共承擔國家“973”重大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93項,年均增長14%,省部級項目140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0項,市廳級133項。2014年學校科研項目到帳經費達到3813萬元,年均增長達12%;2014年三大檢索學校署名的科技論文收錄226篇,年均增長達25%。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16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圖書館藏書169.3萬冊,電子文獻268萬種,訂購中文期刊1400種,外文期刊100種;中外文電子資料庫33個,自建資料庫7個。涵蓋工程技術、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諸學科領域,尤以土木工程、城市規劃、環境工程、歷史學等省級重點專業以及校級重點專業的文獻收藏為豐富。
圖書館參加全國高校文獻保障系統(CALIS)和江蘇省高校文獻保障系統(JALIS),並與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上海圖書館文獻提供中心、國家圖書館文獻提供中心及國內部分高校圖書館建立了協作關係。
  • 學術刊物
《蘇州科技大學學報》
蘇州科技大學學報》是由蘇州科技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分為社會科學版、自然科學版和工程技術版三種,分別刊發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學科和套用學科、自然科學基礎學科以及工程技術套用學科的專業研究、學術評論以及學術動態等方面的論文。
該刊由原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和蘇州城市建設環境保護學院學報(社科版)合併組成。主要欄目有數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地理學計算機科學等。

文化傳統

校徽

學校校徽由雙環組成,外環上半部是大寫的英文校名,下半部為中文校名,內環為學校英文簡稱的字母組合,呈活潑上升的造型。校徽主色調為藍色,中文校名為黑色毛體。
蘇州科技大學
校徽以學校英文字母為元素,將字母圖形化的設計方法運用其中,追求簡潔、高雅的視覺效果。
整體造型上平下圓,外部規整、內部變化,產生視覺上的愉悅;字母S的抽象圖形使人產生豐富聯想,似鳥在理想的天空翱翔,如魚在知識的海洋穿行。校徽造型富有上升態勢,催人上進。
藍色象徵著理性與科技,灰色象徵著蘇州,整體視覺效果和諧且淡雅,與學校培養創新創業型高素質科技人才的辦學目標相吻合。

校訓

致遠至恆、務學悟真
諸葛亮《誡子書》中有“非寧靜無以致遠”句,此句中致遠正來源於此。
意思是:如果能夠以最大的恆心潛心治學,就一定能夠悟出真正的道理。

校歌

《蘇州科技大學校歌》
作詞:曹毓民 作曲:許志斌
姑蘇城外,運河之畔,巍然學府啊。
薪火相傳,文理相融,博彩眾長。
啊,致遠至恆,務學悟真;致遠至恆,務學悟真。
弘揚先進文化,光大科學精神;群英匯聚,重任在肩。
弘揚先進文化,光大科學精神;群英匯聚,青春理想揚帆起航。
啊,今天你是我激情音符。啊,明天我是你華彩樂章。
啊,今天你是我激情音符。啊,明天我是你華彩樂章。
東方水城,文薈之邦,巍然學府啊。
薪火相傳,德智兼修,博彩眾長。
啊,致遠至恆,務學悟真;致遠至恆,務學悟真。
畢生追求真理,勇為創新先鋒;群英匯聚,重任在肩。
畢生追求真理,勇為創新先鋒;群英匯聚,青春理想揚帆起航,
啊,今天你是我激情音符。啊,明天我是你華彩樂章。
啊,今天你是我激情音符。啊,明天我是你華彩樂章。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
校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副校長
總會計師

知名校友

葉可明: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上海建工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1956年畢業於蘇州建築工程學校(蘇州科技大學前身)。
余新忠: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暨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京都大學博士後。1991年畢業於蘇州鐵道師範學院歷史系。
朱興良:高級工程師,一級項目經理,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副會長,蘇州金螳螂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州金螳螂集團創始人及實際持有人。1987年畢業於蘇州城市建設環境保護學院工民建專業。
倪林:高級工程師,一級項目經理,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EMBA,蘇州金螳螂董事長。1990年畢業於蘇州城市建設環境保護學院建築學專業。
王開忠: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長、副巡視員,全國紅色旅遊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全國職業職工道德建設協調小組原副組長。曾任中宣部城市宣傳處、企業宣傳處副處長、處長。1986年畢業於蘇州鐵道師範學院中文系新聞幹部大專班。
吳滔: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1987.9-1991.7蘇州鐵道師範學院歷史學學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