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落原位雜交

菌落原位雜交

菌落原位雜交是原位雜交技術的另一種形式。通常套用於確定帶有重組分子的細菌菌落中與探針同源的外源DNA插入片段。細菌菌落首先從培養皿上轉移到硝酸纖維膜上,經過細胞裂解,DNA釋放、變性和固定後與探針雜交。另一相似的技術是噬菌斑原位雜交,不同的是印跡在硝酸纖維膜上的是噬菌體而不是菌落。這些技術專門用來從基因文庫或cDNA文庫中篩選與探針同源的重組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菌落原位雜交
  • 外文名:Colony in situ hybridization
  • 形式:原位雜交技術的另一種形式
  • 過程:經細胞裂解,DNA釋放變性固定
  • 來源:基因文庫或cDNA文庫
  • 篩選:篩選與探針同源的重組子
操作,核酸分子雜交,雜交方法,

操作

是將細菌從培養平板轉移到硝酸纖維素濾膜上,然後將濾膜上的菌落裂菌以釋出DNA。將DNA烘乾固定於膜上與P32標記的探針雜交,放射自顯影檢測菌落雜交信號,並與平板上的菌落對位。

核酸分子雜交

根據異源單鏈核酸分子間因結構互補發生共價鍵結合,能形成互補雜合雙鏈,而進行分子遺傳學研究的一種技術。雙鏈核酸分子加熱至80~100℃時,鹼基對之間的氫鍵斷開,形成兩條單鏈,這一過程叫作核酸的變性作用或解鏈。變性的核酸分子慢慢冷卻,互補的鹼基對之間又會重新形成雙鏈分子,這一過程叫作核酸的復性作用或退火。核酸分子在pH〉10和pH〈3的環境中也會變性,當條件適合時又可復性。核酸分子雜交技術是基於核酸變性與復性的原理。
利用核酸雜交技術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最有效方法是將一種核酸單鏈用同位素或螢光物質標記,製成探針(見核酸分子探針),再與另一種核酸單鏈雜交。

雜交方法

核酸分子雜交有液相和固相兩種方法。液相法的核酸單鏈分子都在溶液中,通過分子運動進行雜交固相法是將一種核酸單鏈固定在不溶性的介質上。另一種核酸單鏈在溶液中與固定的核酸分子進行雜交。常用的固相介質有硝酸纖維膜、尼龍纖維膜、瓊脂糖和聚丙烯醯胺凝膠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