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神廟

菇神廟

菇神是浙江一帶的傳統民間信仰。菇神廟為菇民上山時在菇寮里供奉菇神的場所。此類菇神大多以木頭雕刻,或以泥塑成,長40—50厘米。由一寮之主從家鄉帶出,在菇山勞動時每逢農曆初一、十五都要虔誠祭拜。大型菇神廟——西洋殿於1984年12月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菇神廟
  • 作用:供奉菇神的場所
  • 地位:中國香菇史上的特殊產物
  • 時間:農曆初一、十五
詞目釋義,神壇神殿,廟宇分類,菇神廟宇,資金管理,香菇文化,歷史背景,西洋祖殿,菇神傳說,

詞目釋義

菇神廟——中國香菇史上的特殊產物
人類對難以理解的自然現象的出現,從驚恐不安到屈從崇拜,漸而祈求神靈保佑,擬成一種規律。菇民亦如此,前期菇民基本上是生存、勞作於深山密林的一群特殊勞作者,他們只以自己的勞作成果——香菇,交換糧食與生存必需品,生活之艱辛,生產力水平之低下,使他們無法從根本上認識與改造自然。他們把倒木砍花出菇,把這種真菌的繁衍,解釋為神靈對他們特有的恩賜,因為在他們所得知的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香菇更奇妙的東西了。尤其是他們在偌大的森林中世代勞作,發現除與他們同樣的菇民,能操作自如地利用砍花法,在倒木上長出香菇,而外省、外鄉人根本無從使用這一神秘的技藝時,更認為是神靈相助了。
菇民對神的虔誠的心理之形成,還在於對香菇作為一種真菌之特殊的生產規律持一種模糊見解。與通常種子植物從播下種子、發芽、生根、開花、結果絕不相同,香菇無根、無花,又捉摸不到種子,卻奇異地從樹皮下長了出來;它受自然界風、霜、雨、雪、雷、電、寒冬、酷暑之影響又那么大。風調雨順時,不僅他們親手完成砍花作業的菇樹密如魚鱗重疊地長出香菇來了,而且竟連那些非有意識栽培的死樹也出了菇;而當天氣長期乾燥或受到某種惡劣氣候影響時,這種乞求則表現為對神的寄託。所以說,中國菇神廟的產生與香菇這類真菌生物的奇異繁衍方式有密切的關係。假若香菇作為一個通常的農作物,神廟也就不致如此大規模地出現了。
龍、慶、景三縣(市)的菇神廟可分為菇山神壇、村落神殿和大型神廟等數類。

神壇神殿

菇山神壇為菇民上山時在菇寮里供奉菇神的場所。此類菇神大多以木頭雕刻,或以泥塑成,長40—50厘米。由一寮之主從家鄉帶出,在菇山勞動時每逢農曆初一、十五都要虔誠祭拜。其神位於菇棚中央,面向東方開門處,神壇左右及其上方張貼對聯,其內容大致為:正中長條是敕封善五顯靈官大帝之神位。以此為正中。
其左一:西洋祖殿吳三公
右一:國師青田劉伯溫
左二:本山福德土地正神
右二:南朝上殿七五大王
左三:左將千里眼師父
右三:左將順風耳師爺
左四:年月招財童子
右四:時日進寶郎君
此類菇寮門口一般尚有對聯及橫幅。對聯大多用:“鬧天京英雄第一,震地府孝義無雙”,橫幅為:“威震南天”。對聯或是“菇乃良材生百寶,菇神坐鎮授神術”、“蓬在青山重重進,廠放香菇疊疊生”等。
菇寮神位之排列,反映了特定歷史時代菇民的信奉和心態。菇民世代遠離家鄉,在千里之外的異鄉深山中生產,沒有任何可以戰勝惡劣環境的手段,唯有靠諸路神靈的保佑。於是在他們的祭壇上,也就供奉了歷史上值得崇敬和信賴的神靈。不論這些神靈是實有其人,或是歷史的虛構,只說明他們內心的一種寄託。這裡首先就是“五顯靈官”,也即“五顯大帝”,這是我國南方農村供奉最為廣泛的神道,而非菇民之獨有。據稱其有兄弟五人,唐末即有香火,宋徽宗年間賜廟曰“靈順”,宋代由庚加封至王。因其封號第一字為顯,故稱五顯公。據傳說,五顯公在兄弟五人中最小,菇民敬奉之原因是其統領諸路神道,傳揚菇民生產技術,保佑菇民四季吉利、豐衣足食。五顯靈官左側第一位是吳三公,其次是劉伯溫,即劉基,這就是全中國獨有的信奉現象,可見菇民對吳三公這虔誠心態。七五大王,相傳是一種能降服世間凶禽猛獸之神,菇民在嚴寒的冬日,在深山中勞作,各種各樣的野獸隨時會奪去他們的生命,也會侵害他們的香菇,除自身防禦外,藉助神靈制服它亦不失為一種可以值得自慰的手段。再後面,就得拜拜山神土地了。土地公保佑,一方香菇方能豐收,菇民吉泰,平安返鄉。至於千里眼、順風耳等等更是一種人人皆知的神靈,鎮邪避惡,好為善事,他們都是菇民的保護神。
村落神殿是菇民區內明清以來廣泛建造的大大小小的吳三公殿。這種殿基本上是一村一個,每個殿40—50平方米,也有的只有2—3平方米,其中供奉的神像,大多為五顯靈官或吳三公,也有劉伯溫像,木雕泥塑都有。這類神殿供菇民下山返村或離家外出時祭祀用,香火十分興旺。“十年動亂”期間,此類神殿基本上被掃光,有的改作工房或灰鋪,有的因不許祭祀,缺乏維修而損毀。但在浩劫中,暗中保存殿內吳三公雕像的菇民也大有人在。

廟宇分類

菇神廟主要分以下幾種:
菇山神壇為菇民上山時在菇寮里供奉菇神的場所。神位位於菇棚中央,面向東方開門處,神壇左右及其上方都大加張貼,內容和位置大致為:正中長條敕封善五顯靈官大帝神位,其左一是西洋祖殿吳三公,左二是本山福德土地正神,左三是左將千里眼師父,左四是年月招財童子;其右一是國師青田劉伯溫,右二是南朝上殿七五大王,右三是右將順風耳師爺,右四是時日進寶郎君。此類菇神大多木雕或泥塑,長40到50厘米,由一寮之主從家鄉帶出。在菇山勞動時,每逢農曆初一、十五都要虔誠祭拜。村落神殿是菇民區內明清以來建造的大大小小吳三公殿。這種殿基本上是一村一個,大的有40至50平方米,小的只2到3平方米。供奉的神像大多為五顯靈官或吳三公,也有劉伯溫像。這類神殿供菇民下山返村或離家外出時祭祀用,香火十分興旺。
菇神廟菇神廟
大型菇神廟均為龍、慶、景三縣菇民合資興建,如龍泉鳳陽山、龍泉下田、慶元西洋殿、景寧英川各有一處占地千平方米的神殿,這幾座菇神殿建築氣派宏大,工程難度頗高。其中,慶元西洋殿是國內現存規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菇神廟。
照壁呈八字形,塑砌彩繪了梅、蘭、竹、菊四君子和八仙、禽獸等吉祥圖案裝飾。
牌樓式石大門門框以三大塊長方形石條砌築,內配備木板門扇,緊貼門框兩側豎砌兩根長方形石柱。石柱陰刻的“戶對青山玩時跨黑虎,門迎碧水興發涌祥雲”的石聯對,以及獅子、龍鳳等吉祥動物塊石,組成了堅固壯觀的大門面。大門上方懸砌陽刻著“松源殿”三字的石匾額,兩側磚雕石刻龍騰鳳舞等吉祥動物。在大門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小門,為磚石拱券門框,內備木板門扇,門額上方飾磚雕斗拱,分別懸掛“名山”和“福地”的匾額。
該殿堂主體建築用泥牆與兩側附屬建築隔開,並以小青瓦有次序地隨順泥牆背起伏砌疊成青瓦龍(俗稱為“老虎棟”),人們不論遠處或近地觀賞,氣勢均十分壯觀幽美。
1984年12月西洋殿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又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慶元召開“國際香菇生產暨產品研討會”,五大洲16個國家的代表參加了會議。與會期間,各國專家學者們無不前往西洋殿,紀念人工種植香菇的始祖吳三公。如今的菇神廟,不再是供菇民頭領聚會議事的場所,而成為供世界各國專家學者研討食用菌科學的殿堂了。

菇神廟宇

較大的菇神廟均為龍、慶、景三縣菇民合資興建,如龍泉鳳陽山、龍泉下田、慶元西洋村、景寧英川各有一處占地近千平方米的神殿,這幾座神殿建築氣派宏大,工程難度也很大。
龍泉鳳陽山神殿,清乾隆年間由三縣菇民集資建成,坐落於江、浙兩省最高峰—海拔1921米的黃茅尖山凹處,與吳三公誕生地慶元的龍巖村毗鄰,為該三縣菇民區之正式中心。現該廟地址即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浙江省鳳陽山—百山祖自然保護區所在地。原廟已在“十年動亂”期間損毀,現存基礎部分。而留存之廊柱、碑石、石門楣、石桌、石橫匾等仍散落於原處,廟內供奉祭品的一張石桌,直徑85厘米,支撐桌面為一十字型石樑,石樑的四角雕以獅子,均為各自分離的部件組裝而成,桌面厚僅十厘米,為一整塊大石頭鑿成。據老菇民所述,清朝乾隆年間花數百大洋,十餘工匠費時數月方才完成。可惜“十年動亂”時,此桌被毀,現僅將其以鐵絲捆綁冷落地擺設於廟址之旁。
鳳陽山神廟坐落於四面山水歸攏之開闊山凹處,坐西朝東,占地近千平方米,三開進,門前有大小石獅子把守,基礎及門檻等大多採用塊石及雕石組裝而成,雕刻精緻,氣派宏大,廟內供奉神像,後堂可以演戲,廟旁供住宿。每逢七月十七,菇鄉男女進山朝拜,慶賀三天,有的年份延續半個月。由於山高路遠,沿途人煙稀少,進山男女便搭棚吃住于山上,為進山菇民生活服務之吃食小店,沿山道綿延數里,不下百餘處。祭拜高潮時,廟內廟外人流如潮,鼓樂喧天,夜晚燭光點點,構成一幅密林深處特有的畫卷。
現存最完整的菇神廟為西洋殿。西洋殿位於慶元縣城西20餘公里之西洋村。相傳吳三公曾由誕生地龍巖村遷出於此居住,菇民感其恩德,於宋度宗鹹淳元年(1265年)集資於後廣蓋竹,興建“顯靈廟”,祀奉吳三公為菇神。自此,香火十分興旺。由於三縣菇民人數眾多,進香人流集中,原廟於光緒元年(1876年)擴建。
整個西洋殿建築呈縱長方形,占地952.35平方米,分正殿、戲台、月台、中台、廂房等。其附屬建築,東側為觀音堂,西側為廟祝社、庫房等。
西洋殿之建築,雖為菇神廟,但其匯集了慶元菇鄉千百年來建築文化之精華。雕樑畫棟,飛檐翹角,十分壯觀,具有特殊建築風格。按慶元文物辦公室吳其林先生描述,該殿分為八個部分:
1、大門前照壁 塑砌 和彩繪梅、蘭、竹、菊四君子和 有關八仙、飛鳳、禽獸等吉祥圖案裝飾。
2、石匾額 石大門上方懸砌陽刻“松源殿”三字石匾額,兩側磚雕泥塑龍騰鳳舞等。
3、倒座(戲房) 裝飾圓窗,其四周 細雕蝙蝠、飛蝶和各種吉祥動物,下部 束腰彩繪戲劇人物、花鳥山水圖案。
4、戲台 中頂飾藻井,彩繪雙鳳朝陽和飛天仕女,四周裝飾波浪式卷棚,以利吸音和增強立體感,台前步柱有對聯:“敘情由忠奸賢愚光前裕後,認關節喜怒哀樂鑑古觀今”。
5、中亭 比月台高出五級踏跺,頂部裝飾藻井,彩繪戲劇人物、故事,襯托以山水花鳥圖案。
6、正殿 面寬五開間(明洪武35年禁制:“一品三品廳堂各七間……”,明清以來一直沿襲這套封建典章制度,因為西洋殿是以吳三公為菇神,吳三公系平民出身,所以其正殿只許營造五開間,瓦桁不出際的硬山項殿堂),有前廊,屬於抬梁、穿斗混合式徹上露明造結構,屋面為硬山頂。殿堂內各部梁、雀替、托座、丁頭拱等件,均以因材進行精鏤細刻深淺不一之卷草、梅花和各種圖案,刀法明快,線條流暢。前廊頂部裝飾波浪形卷棚,更增強殿堂宏大氣勢,有威嚴壯觀驚人之感。正殿神龕中塑造吳三公神像,身騎黑虎,一手執金鞭,一手持法器,是一位降龍伏虎、鎮妖驅邪、消災滅禍、神通廣大的英雄人物。其左邊塑造招財進寶、降福保全的五顯神菩薩,右邊塑造明代國師劉基之像。吳三公的兄弟之神位亦於正殿之側供奉。
7、廂房(男女樓) 為樓上廳二層樓建築。其中心間設定鐘、鼓樓,重檐攢尖頂,樓上廳前面設定垂蓮柱,附設鵝頸椅廊凳,前檐外挑撐拱牛腿、挑枋、精心雕刻城閣,人物戲劇圖案,形成一種承重和裝飾雙重作用的木結構。下層撐拱、牛腿、浮雕騎馬武士,手持兵器,身穿鎧甲,形象各異,耀武揚威,待命出征。並有廟規:“男左女右各居一樓看戲”。
8、圍牆瓦脊 該殿堂主體建築,用泥牆與兩側附屬建築隔開,並以小青瓦有次序地隨順泥牆背起伏砌疊成青瓦龍,地方俗稱“老虎棟”,人們不論遠處或近地觀賞,氣勢均十分壯美。

資金管理

龍、慶、景三縣(市)境內大小菇神廟數量之多,無法統計。就其建築規模、建築藝術來說,都大大超過三縣(市)所有神廟,所耗工本巨大。僅龍泉鳳陽山的石子鋪成的道路,每遇山坑溪流,均砌以石頭拱橋,雖經數百年風雨沖刷,這些拱橋仍堅固如常。慶元西洋殿在清乾隆三年重建時,中國菇業正值興旺時期,菇民歡慶嘉乾盛世帶來的機遇,造廟與修橋鋪路之風盛行一時,所以西洋殿建築規模與建築水平都是前所未有的。
所有菇神廟經費都來自菇民,其集資方法有兩種:
一是捐資贊助。所有菇民,一遇造廟,無不慷慨解囊。此風數百年來,從未衰竭,這是菇民強烈的信奉所決定的。
二是菇山上專設神廟股。一座神廟修造歷時數年,此期間,為補資金不足,不少菇寮開設廟股。亦即在收成分配時,每10股內設半股至1股。這部分純收入,不管多少均無償上繳。一個菇寮,5—6個勞動力,香菇豐收之年,扣除成本,收入香菇10擔左右。據1924年資料,其時廣州花菇每擔白銀500元,統菇180元,則神廟股以半股計,得菇半擔,價值銀元100元以上,集萬千菇寮之收入,用於修築神廟,並有田產,供董事會開支之用。

香菇文化

中國香菇神廟具有除祭祀之外的特殊作用,是構成香菇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
(一)作為公權力的象徵,供菇民領袖議事與決策
十數萬以香菇為謀生手段的菇民,分散居住於十分偏遠的山區之中,在長期封建統治中沒有哪一個年代的官府衙門能將他們妥善地組織起來,給予強有力的統治,更沒有一個官府衙門能給他們以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他們類似於一個以香菇生產為支柱的巨大部族,但又缺乏部族的統治,維繫他們生命的自然是香菇,但是他們又無法脫離每一個年代的具體的統治者。唯有靠與自己信奉、勞動、語言、習俗相同的群體自行管理,以保衛和謀取自身利益。同時,以孢子繁殖為核心的砍花法栽培香菇是一種極度分散的,帶有很大風險和人身危險的項目,而更多的貧苦菇民缺少文化知識,離開了群體,他們將更艱難。因此,一些能組織菇民生產和協調菇民關係的人物,自然成為他們心目中的領袖,而這些領袖人物議事與決策必須有一個場所,於是,莊嚴無比的菇神廟,自然地成為他們心目中至高無上的殿堂,自然地成為維繫或統治菇民的公權力的象徵,最具代表性的如景寧縣英川的菇神廟。
景寧英川菇神廟,為龍、慶、景的一座大神廟,由三縣菇民集資興建。廟內設有“三合堂”及“菇幫共廳”各一處,這兩個處所是所有菇神廟中最具有政治色彩的。每年7月份,三縣菇民領袖常集中於此地,對重大事件進行審議與協商,遇菇民生命財產遭受不應有之侵犯時,作出共同行動、一致對外的決定。如有重大訴訟案件,商議最佳訴訟途徑和策略,不惜以重金聘請律師,抗爭到底,以維護菇民利益。遇有危害菇民利益,泄漏菇民技術,勾結外地官府,殘害善良菇民,或者在菇山上勞作時,不守菇幫紀律,胡作非為,抑或強搶豪奪之徒,三縣菇民領袖均有“三合堂”內,在神靈面前給予十分嚴肅的處置。菇民權益受損的案例,常發生於全國各地的菇場,作為統治者的官府衙門是無法干預審判的。因此菇民領袖們在“三合堂”內作出的審判,自然亦獲得官府的認可。所以,菇民領袖一般與地方官吏均有密切的關係,無形中亦成為社會統治的一種輔助手段,相對的保持了菇業的穩定。至於其對菇民的負面影響,亦不可低估。因為其為菇民領袖者,大多為菇民中之富有者,菇民中之上層人物,他們首先是代表自身利益,對上菇民人數80%以上的貧窮階層或僱工不可能作過多的考慮。最明顯的是所有菇業歷史資料,都未規定僱工的基本權益,也未對菇主個兒僱工利益的行為作出最有力的裁決。但其亦不失為中國菇業發展史上一種有利於規範行業行為的民間政治性組織。
(二)演戲作樂,歡慶豐收的場所
菇民世代在深山謀生作業,不少菇農一生自7—8歲開始隨長輩遠涉異鄉,秋去春回,在菇山生活,每年如此,至老朽不能行動,乃至老死為止,竟不知世間之春節與元宵。因此,每年菇神廟會,便成為菇民區演戲作樂的大好時機。所以,大凡菇神廟,都有一個十分精緻的戲台。如西洋殿吳三公廟的戲台,還設一個中亭,約20平方米,專供菇區上層政治人物及菇民領袖觀看之用。
菇神廟戲台的另一個特色是二樓設男女戲樓。規定“男左女右各居一樓看戲,如有成年男子上女樓看戲,不分地位高低,均用皮鞭抽打,嚴加處罰。”
清末,上海玻璃工業興起,菇神廟出現一種戲劇性變化,這便是豐收了的菇民集資專門從上海以數百銀元購得玻璃鏡三塊,用船運至溫州,復由溫州以木船逆甌江而上,至龍泉安仁和小梅,再由菇民修建道路,以人力搬運至前敘三座大菇神廟安裝。此種菇民定製的鏡子高2米,寬3.2米,所以每逢演戲時,在廟內各種角度都能看到演員的動作。這類鏡子以木船運抵之後,搬運之艱難,可想而知,足見菇民區文化發展所經歷之艱辛歷程。
菇神廟還自設戲班,專設戲服道具和樂隊,不時挑選農村演劇及司樂人員,這也無形中促進了菇區文化娛樂活動的開展。著名的浙西南木偶戲,在菇民區神廟十分活躍。
菇神廟戲期大多為農曆七月初十至十九日,高峰期為七月十六和十七日,祭奉高潮及演戲高峰期內,菇民區內到處是歡笑,通往各處神廟的大小道路人群來往,熙熙攘攘,鄰省福建地界的信奉菩薩的善男信女,與菇民區內百姓有來往關係的九親六眷,也一起前來趕熱鬧,形成了菇鄉的一種以祭神為核心的集文化娛樂、旅遊嬉戲、人際交往、技藝交流於一體的獨特文化。
(三)練拳習武,交流技藝
菇民外出謀生,常遇強搶豪奪之徒。所以不得不從小練拳習武,以作防身之用。大大小小的菇鄉神廟就成為學習拳術,交流技藝的場所。明末清初,幾處大神廟均曾舉行擂台比武競技,不僅菇民中眾多英雄好漢參與擂台比武,即便鄰省非菇民亦聞名而來,交流拳術,但從未有過菇民以強欺弱、拳傷客人的記載。對於外鄉著名拳師,菇民領袖不惜以重金聘請前來傳授技藝,菇民掌握最熟練、最普遍的拳路為硬拳、三步、五虎、七步及扁擔功。使用一支扁擔,三五人不得近身。為使行路途中遇強敵迅速反應而自衛,所有菇民的扁擔都選能挑百多公斤的硬木製成。扁擔的兩端通常都有三粒釘,唯菇民扁擔不用釘,使能迅即作為棍棒使用。菇神廟練武是建立在練就本事、團結禦侮這一前提之下的,因此,絕對不許分哪一個縣的菇民,或哪一個菇寮的菇民,以免產生派系之爭。交流技藝也不限於拳術,而包括各種防身方法、菇山禦敵方法、菇山設計吊索、陷阱等方法。
(四)交流物資,改善經營
菇神廟聚會不同於一縣一府的聚會,因為萬千菇民分散於中國南方11省的廣闊菇場,他們眾生產至銷售,旅途往返,特別是每年均有4—5個月時間在外鄉謀生,其生活經歷十分豐富,特別是各個省區菇業行情變化很大,舊時信息傳播手段落後,相互無法及時聯繫,不少菇寮一個冬春竟無一紙書來往。因此,大多借每年農曆七月菇神廟聚會時交流信息,以總結上年度的生產與經營,改善來年,這種場面往往是十分熱烈而有益的。龍泉鳳陽山神廟七月香期,僅菇民頭領即有數百人,連同一般菇民及其親屬即達1萬多人。為配合大量菇民進山,從四面八方匯攏的小商小販,將五花八門的商品在此銷售,其中也有開賭場的,玩雜耍、做猴戲、舞拳弄棒的,十分熱鬧。農曆七八月份,正是南國大地氣溫高達35℃以上的炎夏酷暑,此時海拔高達1400以上的鳳陽山,卻是十分涼爽的避暑黃金季節,所以不少達官貴人也趁此上山熱鬧一翻。菇農山上相聚時候互相祝賀對方平安吉祥,生意興隆,也傾吐各自的酸甜苦辣。不少人在此重新結成新的夥伴,組織新的菇寮班子,確定菇寮頭領及管帳人物。
技術交流自然是菇神廟相聚的重要內容,其中主要是各個省的菇場情況,菇樹資源,砍花方法等。這就為翌年菇民動向奠定基礎。對於某些省區帶有風險性的菇場,則決定派出先遣人員予以探索。
香菇行情的交換,大多是在菇神廟活動期間進行的,菇民對這種價格和銷售動態的交流十分真誠。因為他們受一種菇民團結至上的公權力的約束,誰以欺騙手段坑害菇民都要受到懲罰。

歷史背景

自人類從大自然中擷取到珍奇美食——香菇以來,將其從野生狀態到人工栽培的歷史過程是相當漫長的。近幾十年來,香菇栽培逐漸步入全球性發展,關於人工栽培香菇的技術和其歷史淵源,已頻頻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在這方面,日本學者的研究似乎比中國要早一些,中國學者在這方面也已經做了大量的考證工作,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有:1989年3月,國際熱帶菇類學會主席、聯合國專家、香港中文大學張樹庭教授,親赴西洋殿實地考察之後,對慶元縣為最早進行人工栽培香菇的地區的觀點作了充分肯定,親筆書寫了“香菇之源”題詞,並在《熱帶菇類》刊物上發表了西洋殿菇神廟的照片,在國際上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1987年7月在英文版國際性刊物《熱帶菇類》上,中國食用菌協會理事、高級工程師張壽橙撰文介紹了吳三公。1988年8月,在香港舉行的第八屆套用生物國際研討會議上,張壽橙作了《吳三公代表的龍、慶、景菇民文化對中國和日本香菇栽培的影響》的專題論述,反駁了被日本菌學界稱為“瑰寶”的書——1766年佐藤成裕所著的《驚蕈錄》的論點,以大量翔實的史料、圖片佐證了《驚蕈錄》不但其內容精華部分源自龍、慶、景地區,而且“驚蕈”一詞亦正為我菇民方言。張壽橙先生還與台灣賴敏男博士合作撰寫出版了《中國香菇栽培歷史與文化》等專著。
大量的文字實物史料證明,香菇的人工栽培技術源自中國,主要以浙江省慶元縣百山祖鄉龍巖村莊為中心,輻射龍泉、慶元、景寧三縣(市),約1300平方公里,共有菇民20多萬人,為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發源地。
這片發源地位於閩、浙之交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和百山祖(海拔1875米)一帶,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山勢陡峭。可耕土地稀少,農耕條件極差,糧食不能自給,經濟文化落後。世世代代以香菇為生的菇民們,在每年農曆十月末至翌年三月,必遠離家鄉,徒步跋涉,遠赴外省山地採摘、種植香菇。有不少菇農,自七八歲起,就跟隨長輩遠涉異鄉,在深山密林里謀生,冬去春歸,年年如此。菇民們不了解人工栽培香菇系孢子真菌繁衍的原理,認為香菇的出現和生長是神靈給人們的特有恩賜和相助。菇民遠離家鄉,在千里之外的異地他鄉勞作,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卻無力抵抗大自然的傷害,唯有寄託神靈保佑。因而每個菇寮中都設有“菇山神壇”,凡是有菇農居住的村坊均建有“菇神殿”或“菇神廟”。
自古浙南山區的經濟文化明顯落後於中原發達地區,這裡山高澗深,交通不便,形成了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文化內涵。中唐之後,有中原望族以及賢人志士為躲避戰亂或歸隱山林而遷移到這裡,尤其是在唐末中央集權土崩瓦解,內亂四起之時,這裡的農業文明相反地有了長足的發展,香菇產業漸趨興盛。至南宋,政權中心的南移,浙南山區的文化受江南影響較大,得到了迅速發展,曾經達到鼎盛的局面。吳三公就是這個時期的傳奇性人物。
查《宗譜》載:“吳三公,名昱。因其兄弟多人,其排列第三,被菇民尊稱為吳三公,吳三公於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3月17日出生於龍、慶、景三縣之交的龍巖村。吳昱的祖先於唐代由三(山)陰(今紹興)遷至龍巖,其世祖吳子瑛曾登第任紹興通判,世居龍巖,至德修仁。”吳三公系中原為躲避戰亂而隱居山林之望族賢人的後代,深受父輩傳統道德文化教育,智力超群,勤奮好學,胸懷大志,心地善良,他總結萬千菇民的制菇經驗,親自勘測選擇菇場,並從出生地龍巖村遷至後廣西洋村居住,專心致志從事栽培香菇的實踐,創製出一套人工栽培香菇的技術——“砍花法”和“驚蕈術”,並經常以降龍伏虎之精神鼓勵菇民與天奮鬥,成為菇民們的領袖人物。
歷代菇民感念吳三公的功德,南宋鹹淳元年(1265),在後廣蓋竹村集資興建“顯靈廟”,祀吳三 公為菇神。隨著香菇業的勃興,清乾隆三年(1738)又建西洋殿,並規定每年農曆三月十七日和七月十六日至十九日為祭奉吳三公的香期。自此,菇神廟西洋殿香火日旺。三縣眾多的進香菇民慷慨解囊,集聚巨資,篩選浙南閩北地帶擅長石刻、木雕和從事土木建築的各路名師巧匠,對菇神廟西洋殿再作修葺改建。再建後的西洋殿雕樑畫棟,飛檐翹角,古樸典雅,宏偉壯觀。可謂是浙、閩兩地較為罕見之傑作,具有濃厚獨特的地域建築風格和民族藝術色彩,是為菇鄉千百年來建築文化之精髓。

西洋祖殿

菇神廟——西洋殿又名西洋祖殿、松源殿等,是國內現存最具規模的菇神廟,位於慶元縣城西20公里處,五大堡鄉西洋村村口,是龍、慶、景三縣歷代菇民為紀念香菇鼻祖吳三公而集巨資興建的大型古建築。西洋殿占地面積952.35平方米,主體布局呈長方形,坐北朝南,自南而北依次為照壁、大門、倒座、戲台、中亭、鐘鼓樓及東西廂房、正殿等。其附屬建築,東側為觀音堂,西側為廟祝社、庫房等。
正殿 面闊五間,進深五柱。明間抬梁式,次、稍間抬梁穿斗混合式。明間用九檀,最大跨梁為五架梁帶前後雙步帶單步前廊,前廊作鵝頸椽卷棚軒。前廊柱施牛腿(亦稱馬腿),承托撩檐枋。明間牛腿鏤雕乘馬武將,次間鏤雕倒掛獅子戲球,稍間雕刻手持兵器騎馬武士。前後檐隔架科明間施兩攢斗拱,次、稍間各施一攢斗拱。殿堂內各部梁、枋、雀替、托座、丁頭拱等細部構件,因材進行精鏤細刻的卷草、梅花紋和各種圖像,刀法 明快,線條 流暢。前廊 頂部裝飾波浪形卷棚,更增強殿堂宏大氣勢,使之具有威嚴壯觀驚人之感。正殿神龕中塑吳三公像,身騎黑虎,一手執金鞭、一手持法器,是一位降龍伏虎、鎮妖驅邪、消災滅禍、神通廣大的英雄人物。其左邊為招財進寶、降福保全的五顯神菩薩塑像,右邊為明代國師劉基之塑像。
西洋殿以吳三公為菇神祭祀,按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申明禁制:“一品、三品廳堂各七間……”,明清以來一直沿襲這套封建典章制度。吳三公系平民出身,所以其正殿只許營造五開間、瓦桁不出際的硬山頂殿堂。
中亭 中亭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比月台高五級踏跺。外檐明間進深方向和面闊方向同時減柱造,內金柱作通柱,直通上檐,下檐四根角柱直通下層檐檁。內金柱上置牛腿,承托角梁。上檐東、西、南三面置花窗,北面梁架與正殿明間前廊梁連線,內飾藻井。藻井內彩繪戲劇人物、故事,襯托山水花鳥圖案,隔線上飾木雕飛鶴,藻井頂部正中飾垂蓮。東西兩次間,上部飾鵝頸椽卷棚。額枋下置鏤雕雀替,後額枋上懸一塊“西洋祖殿”四字木匾,四周額枋(俗稱抽、眉枋)作挖底,分別雕刻雙鳳朝陽,雙龍搶珠等圖案。金柱外斜出角柱,支承下檐,角柱上置牛腿,牛腿鏤雕成倒掛獅子戲球狀,下部東西兩側設定美人靠。屋面重檐歇山式,翼角發戧起翹,戧脊頭飾牡丹卷草狀,正脊兩端飾鴟魚噴水吉祥物。
戲台 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外檐明間進深方向和面闊方向同時減柱造,內金柱作通柱,直通上檐,下檐四根角柱直通下層檐檁。內金柱上置牛腿(俗稱撐拱)支承撩檐枋,牛腿雕刻人物和花鳥造像,下檐戧背上與撩檐枋間置一木芯泥塑花瓶,上檐東西、北三面置花窗,南面梁架與倒座明間梁聯接。內飾藻井,藻井彩繪雙鳳朝陽和飛天仕女。四周裝飾波浪式卷棚,以利吸音和增強立體感。台前步柱有對聯:“敘情由忠奸賢愚光前裕後,論關節喜怒哀樂鑑古觀今”。內金柱四周額枋下置雀替鏤雕成勾雷紋和蘭花捲草狀,內金柱外斜出角柱,承托下檐。角柱上置牛腿、兩承托(俗稱雙重挑枋),兩重挑枋間置一花斗,上重挑枋支承角梁,牛腿鏤雕成手持兵器騎馬將士,重挑枋兩側雕刻司馬懿兵臨城下、諸葛亮巧施空城計、亭台樓閣、山水花鳥等造像。角柱四周額枋作挖底,雕刻雙龍搶珠、雙鳳朝陽,額枋兩端下置雀替,雀替鏤雕成兵馬將士,石質柱礎有鼓墩狀等四種,屋面青瓦合鋪,無勾頭滴水。重檐歇山,翼角發戧起翹,戧脊頭作牡丹卷草狀,正脊當中飾火焰寶珠,正脊兩端飾雙龍搶珠。
倒座 面闊五間,進深一間。明間前半間為石大門進來通道,後半間為戲台,次稍間為二層樓,次、稍間上層為戲房裝飾圓窗,其四周細雕蝙蝠、飛蝶和各種吉祥動物,下部束腰彩繪戲劇人物、花鳥、山水圖案,兩稍間與東西廂房連線。
鐘鼓樓及東西廂房 面寬七間,明、次間為鐘鼓樓;稍、盡間為東西廂房,均系二層樓建築結構。鐘鼓樓進深三柱二間,外檐明間進深方向和面闊方向同時減柱造,內金柱直通上脊檁,橫向冠一蝴蝶木穩固脊檁,金柱上部前後分別斜出置一組牛腿,承托上檐角檁及撩檐枋。各組牛腿雕刻卷草花鳥等形象。置在脊檁下面的隨梁枋,製成月梁狀作挖底,並在月梁脊正中設定一組斗拱,逐層外挑,承托檐檁。前檐二柱作通柱,直通下檐角檁,前面分別斜出置牛腿,承托下層撩檐枋,屋面小青瓦合鋪重檐攢尖頂,在屋脊正中施一塔殺狀寶瓶,四周發戧翼角起翹,分別飾牡丹、蘭花捲草狀。
東西廂房進深二柱,外檐柱在二層樓外側設定垂蓮柱,垂蓮柱外出置牛腿,承托撩檐枋,每組牛腿分別精雕細鏤各類亭、台、樓、閣、戲劇人物、山水花鳥等造像,刀法明快、線條流暢巧妙地組成承重與裝飾為一體木構件,垂蓮柱之間設定美人靠,把美人靠的底部飾為鵝頸椽波浪形卷棚,實在是隔音良好、美觀大方,令人滿意之佳作。檐柱下部(即樓下層)支撐垂蓮柱的單步梁(俗稱硬挑)間置牛腿。各組牛腿鏤雕騎馬將軍或武士,手持兵器,身著鎧甲,作耀武揚威狀,形象奇異,栩栩如生。
牌樓式石大門與石匾額 石大門上方懸砌陽刻“松源殿”三字石匾額,兩側磚雕石刻龍騰鳳舞等吉祥動物。大門門框以三大塊長方形石條砌築,內配備木板門扇,緊貼門框兩側豎砌兩根長方形石柱,石柱陰刻“戶對青山玩時跨黑虎,門迎碧水興發涌祥雲”石聯對,石雕獅子、龍鳳等吉祥動物塊石,組合成為堅固壯觀大門面。左右兩側為磚石拱券門框,內備木板門扇,門額上方飾磚雕斗拱以及“名山”和“福地”二字匾額。
照壁 呈八字形。塑砌和彩繪梅、蘭、竹、菊四君子和有關八仙、飛鳳、禽獸等吉祥圖案裝飾。
圍牆瓦脊 該殿堂的主體建築,用泥牆與兩側附屬建築隔開,並以小青瓦有次序地順泥牆背起伏砌疊成青瓦龍,地方俗稱“老虎棟”,不論遠處或近地觀賞,氣勢均十分宏偉壯觀,極其優美。

菇神傳說

菇神廟供奉的菇神主要有吳三公、劉伯溫、“五顯大帝”。
吳昱,即吳三公(1130-1209),出生於浙江慶元縣百山祖龍巖村,是宋代研究蕈菌的科學家,他發明了一套人工種植香菇技術——“砍花法”和“驚蕈術”,提高了香菇的產量。歷代菇民感念吳三公之功德,集資在西洋村村口營造了“吳三公廟”——西洋祖殿。自此之後,吳三公就被人們神化為“菇神”。吳三公不僅是龍、慶、景三縣菇民的代表,也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創始人。香菇從野生轉變人為工栽培,發展至今成為全球性產業,給人類提供了新的蛋白質來源。這是一項歷史的創造,也是我們中華農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劉基,即劉伯溫,字文成(1311-1375),出生於處州府青田縣南田村。以其雄才大略輔助朱元璋奪取政權,成為明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官居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葉耀庭《菰業備要》和陳國鈞《菇民研究》二書中均載:“明太祖朱元璋登基金陵,因久旱祈雨食素,苦無素菜。劉基進獻處屬土產香菇,帝食之甚悅。劉氏告以做菇方法,帝尤奇之,傳旨提倡各地種菇。”劉基為處州屬人,顧念處屬龍、慶、景三縣[當時景寧為青田屬內,明景泰三年(1452)從青田分出,單獨設縣]山多田少,地瘠民貧,惟長於種菇一業,乃乘間奏請太祖以種香菇為三縣之專利,他縣人不得經營此業。龍、慶、景菇民依賴菇業為生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劉氏為歷代菇民所稱頌,獲世人祀奉亦為菇神之一。菇鄉各大小菇神廟中均有“朱皇親封龍慶景,國師討來做香菇”的對聯,這副對聯已在歷代菇民中廣為流傳。
“五顯靈官”即“五顯大帝”。是我國南方農村供奉最為廣泛的神道。據傳:此神有兄弟五人,唐末起即受香火供奉,宋徽宗時賜廟,名“靈順”。宋代由庚加封至王。因其封號第一字為顯,故稱五顯公。他在兄弟中雖然排行最小,但菇民敬奉他能統領諸路神道,傳揚菇民生產技術,保佑菇民四季吉利、豐衣足食。因此以上三尊神道深受歷代菇民虔誠敬仰。
菇神廟融匯浙、閩兩省地域的宗教建築精華,具有無可替代的文物史料價值,是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大型菇神廟——西洋殿於1984年12月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