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小劇院

莫斯科小劇院

莫斯科小劇院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話劇院,位於斯維爾德洛夫廣場,建於1824年。18世紀50年代,在莫斯科大學內建立了莫斯科劇團。劇團在劇院中輪流演出話劇、歌劇和芭蕾舞劇。1824年10月26日,劇團的話劇部分遷入專門興建的劇院中,爾後此劇院即稱為“小劇院”。1838~1840年重建,1947年改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斯科小劇院
  • 位於:斯維爾德洛夫廣場
  • 建於:1824年
  • 改建時間:1947年
概述,歷史,結構,演出,演出風格,排演的優秀作品,相關報導,相關詞條,

概述

1756年創建莫斯科劇團,附屬於莫斯科大學,為慶祝伊莉莎白·彼得洛夫娜女皇生日,國家頒布命令成立專業劇院:“我們命令成立俄羅斯劇院,演出喜劇和悲劇……”。著名詩人和劇作家M·赫拉斯克夫擔任自由俄羅斯劇院領導,劇院的演員來自莫斯科大學附屬學校的學生。
莫斯科小劇院莫斯科小劇院
後來在該劇院的基礎上又建立了彼得洛夫話劇院。其時劇團從各大公領地的劇院裡又招募了一些演員,使話劇院的規模不斷擴大。1805年彼得洛夫劇院毀於火災,演員們失去了表演的舞台。1806年,莫斯科成立了皇家劇院經理部,彼得洛夫劇院從前的演員們也轉到皇家劇院演出。當時莫斯科皇家劇院新的劇團在各種舞台場地演出,沒有一個固定的演出場所,於是,皇家劇院經理部開始著手實施建築家博維的構想:在莫斯科建造一座戲劇中心。
1824年博維將商人瓦爾金的府邸改建成劇院,從此皇家劇院莫斯科劇團的話劇團擁有了位於彼得洛夫廣場(現為劇院廣場)的自己的大樓,同時擁有了自己的名稱——小劇院。18世紀中葉職業話劇團開始在莫斯科形成。1824年小劇院正式揭幕。當時,大劇院的歌劇、芭蕾舞劇和話劇正式分開。
為了區別於音樂大劇院,話劇院取名為小劇院,它位於大劇院的旁邊。小劇院在發展俄羅斯文化和戲劇藝術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這裡排演了俄羅斯劇作家們的優秀作品。如:А·格利鮑耶陀夫的《聰明誤》,Н·果戈里的《欽差大臣》,И·屠格涅夫、А·托爾斯泰、Л·Н·托爾斯泰、的作品。從19世紀50年代起,А·Н·奧斯特洛夫斯基成為小劇院的主要劇作家,劇院上演了他的47部話劇,有時劇院被稱為“奧斯特洛夫斯基之家”。小劇院的舞台上也上演國外劇作家的作品。如:羅佩·德·維嘉(西班牙)、莎士比亞席勒等。
莫斯科小劇院莫斯科小劇院

歷史

俄羅斯開國之初,文化尚不十分發達,早期的戲劇演出,多半由一些能歌善舞的民間藝人來表演。到17世紀70年代,在俄皇的宮廷中,已經出現了正式的職業戲劇,但戲劇活動真正得到發展,還是在彼得大帝當政,俄國進行改革開放,開始向西方學習之後。
從1731年起,先後有法國和義大利的歌劇團、話劇團,來莫斯科市訪問演出,但當時的莫斯科,還沒有一家官方劇場。到18世紀50年代,小劇院的前身莫斯科劇團在莫斯科大學內成立,劇團在彼得羅夫斯基劇院同大劇院的前身輪流演出歌劇、舞劇和話劇。
彼得羅夫斯基劇院被燒毀之後,莫斯科皇家劇院的負責人決定在紅場附近,用彼得羅夫斯基劇院的舊址建一座新的劇場,這就是後來的大劇院。同時還買下商人瓦爾金的房子,改建成一個小劇院。這個計畫,很快就實現了。小劇院在1824年10月14日開幕,大劇院於1825年1月6日開幕,這就形成了一個莫斯科市的皇家劇院網,莫斯科的戲劇生活,從此掀開了新的一頁。
從一開始,大劇院的劇目,就側重在歌劇與芭蕾舞劇上面;而小劇院,則主要以表演話劇為主,並且和俄國文化界的進步人士互相唱和,聯繫密切。
像劇院初期的領導也是台柱子的名演員史遷普金,他和俄國民主主義者別林斯基、赫爾岑作家果戈理、普希金、屠格涅夫等人都過從甚密。史遷普金本人,還曾經是一個“農奴演員”。
莫斯科小劇院莫斯科小劇院
所謂農奴演員,是由地主貴族,在自己的農奴之中,挑揀而出,稍加訓練,組團表演,以供娛樂之用。農奴主視農奴演員,還不如演出用的道具、腳本,不但買賣隨心所欲,而且任意私刑酷虐。農奴演員除非能僥倖贖身,否則永遠是農奴主私人占有的財產。
史遷普金到小劇院之前,是由民眾自發地為他贖身,用了3年時間,才攢足身價,贖回自由。不光是他,小劇院的演員,連同另一名角莫恰洛夫在內,倒有一半人是農奴出身,所以在這座劇院裡,追求民主的氣氛非常濃厚。
1836年5月24日,小劇院上演果戈理的《欽差大臣》,史遷普金在劇中飾演市長一角,他的表演,後來被別林斯基譽為是超凡入勝的妙品,但他最擅長的,還是與當時的文學運動相呼應而塑造出的一系列“小人物”形象。好些當時的文學大師都為他出神入化的表演傾倒,像屠格涅夫的喜劇《食客》和《單身漢》,就是專門為他寫的。
雖說莫斯科小劇院是座皇家劇院,指導思想常要受到上司的干涉,但是它的舞台仍然敢於表達進步的理想、人民的願望,不愧是當時進步社會思想的講壇,所以又被譽為是“第二個莫斯科大學”。
史遷普金作為劇院的台柱,不但創造出許多出色的現實主義藝術形象,而且培養出好幾代年輕的演員,所以小劇院又得了個“史遷普金之家”的稱號。在史遷普金奠定的基礎上,現實主義劇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劇作,又使俄國的戲劇舞台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所以在40年代被稱作“史遷普金之家”的劇院,到50年代又被稱為“奧斯特洛夫斯基之家”。

結構

小劇院是一座三層樓房,式樣舒展而淳樸。入口處立有俄羅斯劇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銅像。劇院表演大廳中有1099個座位。劇院旁邊有希普金戲劇學校。
小劇院在1840年重新翻修過一次,以後就基本保持原樣,劇院是一座三層建築,式樣淳樸大方,其觀眾大廳有1100個座位,劇院入口處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銅像。劇院演員陣容強大,在原蘇聯時代因為對戲劇藝術的卓越貢獻,曾獲得過列寧勳章。1919年起正式定名為國立莫斯科模範小劇院。

演出

演出風格

莫斯科小劇院主要上演話劇、歌劇和芭蕾舞劇。主要演出格里鮑耶陀夫果戈里奧斯特洛夫斯基等人的作品和西歐古典劇作,如莎士比亞席勒等人的作品。
在演出中逐漸形成了現實主義的表演藝術學派,確立了深刻的、生活氣息濃厚的現實主義和熱情的浪漫主義的演出風格。
劇院成立之初,是由著名演員、俄國戲劇藝術中現實主義派創始人希普金等領導的。希普金按照他的創作原則培養了數代俄國舞台藝術家,故劇院有“希普金之家”之稱,又有“莫斯科大學”之稱。
“大唐華章”在莫斯科小劇院與俄羅斯觀眾“大唐華章”在莫斯科小劇院與俄羅斯觀眾

排演的優秀作品

在這裡排演了俄羅斯劇作家們的優秀作品。如:А·格利鮑耶陀夫的《聰明誤》,Н·果戈里的《欽差大臣》,И·屠格涅夫、А·托爾斯泰、Л·Н·托爾斯泰、的作品。從19世紀50年代起,А·Н·奧斯特洛夫斯基成為小劇院的主要劇作家,劇院上演了他的47部話劇,有時劇院被稱為“奧斯特洛夫斯基之家”。小劇院的舞台上也上演國外劇作家的作品。如:羅佩·德·維嘉(西班牙)、莎士比亞、席勒等。

相關報導

2006年3月,莫斯科小劇院在北京演出了他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2007年10月18日,由四川省歌舞劇院演出的“大唐華章”在莫斯科小劇院與俄羅斯觀眾見面。本次演出是俄羅斯“中國年”重要文化演出項目之一。整台歌舞將唐詩、唐樂、唐裝有機融合在了一起,豐富的色彩、曼妙的舞蹈和充滿中國人文意境的構思,將輝煌的盛唐氣象演繹得淋漓盡致。演出結束後,俄羅斯觀眾全場起立,掌聲不息,演員們不得不三次出來謝幕。洋溢著民族特色的演出征服了挑剔的莫斯科觀眾。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