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大劇院

莫斯科大劇院

莫斯科大彼得羅夫大劇院(簡稱大劇院,Bolshoi Theatre of Russia)(俄語:Большой театр,全名: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кадемический театр оперы и балета России,簡稱:ГАБТ),是莫斯科有名的芭蕾舞與歌劇劇院,也是世界十大歌劇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莫斯科大彼得羅夫大劇院
  • 地理位置:莫斯科紅場附近
  • 英文名稱:Bolshoi Theatre of Russia
  • 俄文名稱:Большой театр
  • 落成時間:1856年
基本資料,場館介紹,發展歷程,建築結構,輝煌歷史,演出概述,與中國合作,相關報導,

基本資料

莫斯科大彼得羅夫大劇院是莫斯科有名的芭蕾舞與歌劇劇院。離紅場很近,始建於1776年,在隨後的半個世紀裡劇院先後兩次發生火災。1825年,這座劇院由建築師博維重新設計並主持修建,最終於1856年落成並一直保存至今。這是一座乳白色的古典主義建築,門前豎立著8根高15米的古希臘伊奧尼亞式圓柱,巨大的柱廊式正門雄偉壯麗。尤其是門頂上的4駕青銅馬車,由阿波羅神;駕馭,氣勢磅薄。造型優美,是莫斯科的標誌之一。
莫斯科大劇院

場館介紹

莫斯科大劇院(Большой театр)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的劇院廣場,比鄰莫斯科音樂學院,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劇院,歷史悠久,享譽天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劇院之一。它是一座淡黃色的俄羅斯古典建築,正門上方三角形的牆上,矗立著古希臘神化人物的浮雕,風格雄偉壯麗,樸素典雅,內部設備非常完善,具有極佳的音響效果。在俄羅斯平原中部,莫斯科河畔坐落著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15世紀中期已成為統一的俄羅斯國家的都城,這就是莫斯科市。莫斯科市是俄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市內頗具規模的劇場有 28座,其中最為宏偉壯觀的當屬莫斯科大劇院。莫斯科大劇院是俄國首都莫斯科歷史最悠久的劇院。在蘇聯時期它的正式名稱為“蘇聯國立榮獲列寧勳章的示範大劇院”。該劇院擁有世界一流的歌劇團、芭蕾舞團、管弦樂團合唱團,是最具代表性的俄國大劇院。

莫斯科大劇院

發展歷程

擁有的歌唱家
大劇院落成於1856年。從1825年到1860年,作曲家沃爾斯托夫斯基在帝國劇院擔綱,他使劇院的演出水平有了極大提高。
訓練芭蕾舞蹈家
與此同時,亞歷山大·戈爾斯基加盟大劇院的芭蕾舞團,成為該團藝術指導,從而使芭蕾舞團逐步樹立起俄羅斯芭蕾舞的優秀傳統,走上了戲劇化的方向。芭蕾舞團另一位舞蹈家季赫米洛夫對俄羅斯芭蕾舞學派的形成也起了很大作用,他訓練了一代優秀的芭蕾舞蹈家。十月革命後,大劇院一直是莫斯科音樂、舞蹈、戲劇活動的中心。演出劇目除俄羅斯、西歐古典歌劇和芭蕾舞劇外,還上演了蘇聯各民族的歌劇佳作,湧現了大批新一代的歌唱家、舞蹈家。在莫斯科大劇院,所有的歌劇幾乎都是用俄語演唱的,劇目的製作風格非常傳統且幾乎全是俄羅斯經典歌劇,以柴可夫斯基、穆索爾斯基等俄羅斯作曲家的作品為主。柴可夫斯基、魯賓斯坦等都在這裡登台指揮過自己的作品。劇團擁有管弦樂團、芭蕾舞團和合唱團,每年9月至次年6月是它的演出季節。
舞團
225年的金字招牌
莫斯科大劇院成立於1776年,它不僅僅繼承了歐洲芭蕾的歷史傳統,更重要的是,在俄羅斯豐富的民族音樂與舞蹈的沃土上,建立和發展了自己的芭蕾體系,並使之不斷地發揚光大。經過225年一代又一代芭蕾人的不懈努力,莫斯科大劇院已經成為了芭蕾舞不可替代的金字招牌。
另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已經“習慣”了聽著錄音看芭蕾的北京觀眾,這次終於又可以聽到現場演奏的芭蕾音樂了。俄羅斯音樂神童大劇院的首席指揮帕維爾·索洛金將指揮中央芭蕾舞團的交響樂團,現場為舞劇演奏。
演員
舞台上飛翔的明星
225年來,大劇院造就了無數的芭蕾明星,在當今世界上所有著名的芭蕾舞團中,都有來自莫斯科大劇院的藝術家的身影,在世界芭蕾大師的名單中,幾乎所有人都同莫斯科大劇院發生過或多或少的聯繫。此次來華的演員都是世界級的“腕兒”,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最漂亮的王子”——費林。1997年,他就曾隨世界明星芭蕾舞團訪問北京。這次與他搭檔的是他的老戰友安冬尼·切娃,另外一對演員是烏瓦洛夫和戈拉喬娃。烏瓦洛夫是抒情的專家,在無可挑剔的舞蹈技術的基礎上,舞台上的烏瓦洛夫就是空中翱翔的鷹,但在令人沉醉的愛情面前,似水的柔情從他的眼神中起程,緩緩地向指尖傳遞,並在戈拉喬娃的回應中升華了。

建築結構

劇院的外形樸素典雅,具有古典建築的形式。這是一座乳白色的古典主義建築。門前豎立著8根古希臘伊奧尼亞式的圓柱,每根15米,巨大的柱廊式正門雄偉壯麗。尤其是門頂上的4駕青銅馬車,由阿波羅神駕馭,氣勢磅薄。造型優美,也是莫斯科的標誌之一。
演出大廳金碧輝煌,豪華莊重。整個大廳以金色為主調。有6層包廂,高21米,廳長25米。寬26.3米。它除擁有2150個座位外,舞台可容納1500人的龐大的演出陣容。中央一盞巨大的水晶花藍式大吊燈。當然,演出出水平絕對是一流的,要不怎能稱之為俄羅斯之光,民族珍珠。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能在大劇院看一場演出,也是一種榮興和享受。大劇院右側是小劇院。左側是著名的中央百貨商店,以及輕歌院。斯坦尼斯拉夫斯劇院和工會大廈圓柱大廳。
而劇院廣場,噴泉,鮮花,綠草,構成一種旋律,同樣令您留連往返。大劇院右側是莫斯科小劇院左側是著名的中央百貨商店。以及輕歌院。斯坦尼斯拉夫斯劇院和工會大廈圓柱大廳。

輝煌歷史

早在1731年,一個來自於義大利的歌劇演出團就把歌劇這種藝術帶到了莫斯科,然而到了12年之後,這座城市中才建立起第一個歌劇院,以演出莫扎特的歌劇《蒂托的仁慈》而拉開了帷幕。
18世紀中葉,歐洲大陸風靡義大利歌劇,為了追逐時髦,使當時的皇室貴族享受這種歌劇,1776年,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命令創建了那時的莫斯科大劇院。後來被大火焚毀。1780年,劇院由英國人馬多克斯設計建造。早先該劇院以彼得羅夫斯基命名。1805年劇院再次被大火焚毀。隨後又開始重建,並於1825年開放。1853年因劇院內部設施被燒而停止使用。1856年,卡沃斯將其修復,這時期修復後的該劇院能容納近2000觀眾,舞台寬度相當於英國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的一半。 莫斯科大劇院曾三次被焚毀於火災和戰爭。1958年劇院在原有的基礎上大規模地改建,使之成為世界上最宏偉的劇場建築之一。
莫斯科的帝國劇院建立於1806年,這裡最初是一個戲劇表演團與歌劇團組合在一起,並且招募了當時莫斯科最好的劇院中最優秀的演員、歌唱家、舞蹈家和音樂家。在劇院剛剛成立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戲劇、歌劇和芭蕾舞的表演都在一間劇院中進行,但是隨後便逐漸分流。
芭蕾舞團排練芭蕾舞團排練
從1825年到1860年,作曲家沃爾斯托夫斯基在帝國劇院中擔任過各種不同的指導角色,正是由於他的存在而使當年莫斯科的歌劇表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世紀最初的年代中,大劇院的藝術活動有了令人矚目的擴展,它的歌劇演出劇目中增加了許多藝術質量上極其出色的新製作,里姆斯基,科薩科夫,阿連斯基,科列欽科和拉赫瑪尼諾夫等許多作曲家都將他們的新歌劇交給大劇院首演。與此同時,亞歷山大·戈爾斯基加入了大劇院的芭蕾舞團,成為一名芭蕾舞指導,從而逐漸樹立起俄羅斯芭蕾的光榮傳統,使其向戲劇化的方向邁進了一大步。
大劇院的另外一位舞蹈家季赫米洛夫也在俄羅斯芭蕾學派的形成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訓練出一代芭蕾舞蹈家。拉赫瑪尼諾夫曾經於1904年到1906年在大劇院擔任指揮,在他之後出任指揮之職的是瓦茨拉夫·蘇克,在此階段,大劇院也擁有最偉大的歌唱家,如夏里亞平、薩比諾夫和涅茲丹諾娃等。
十月革命”以後,大劇院仍然是莫斯科音樂戲劇活動最重要的中心,它一直以擁有最出色的歌唱家和舞蹈家而驕做,大劇院所表演的俄羅斯古典歌劇和芭蕾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儘管在世界範圍來說,它的芭蕾舞團似乎比歌劇團更為著名,也更具實力;但是這裡仍然是俄羅斯聲樂學派最出色的歌唱家們所嚮往的最高殿堂。在大劇院所有的歌劇都是用俄語演唱,偶爾也會有來自國外的知名歌唱家在這裡登台。
大劇院的製作風格非常傳統,而其演出劇目也完全建立在俄羅斯經典歌劇的基礎之上,以柴科夫斯基,穆索爾斯基,包羅丁,格林卡和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為主。一些規模較小的製作,或者是較具實驗性的作品,通常是在與大劇院相對應的小劇院中舉行。

演出概述

開始,戲劇、歌劇、芭蕾舞劇在同一劇場演出,從1824年起,戲劇演出遷到了新建的小劇院,而大劇院則主要演出義大利歌劇和芭蕾舞劇。
1776年莫斯科大劇院落成後的首演劇目為莫扎特的《蒂托的仁慈》。自1779年起, 劇目的製作風格非常傳統且幾乎全是俄羅斯經典歌劇,所有的歌劇幾乎都是用俄語演唱的。例如:俄國作曲家格林卡的《為沙皇獻身》(後改名為《伊凡·蘇薩寧》)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達爾戈梅日斯基的《石客》、穆索爾斯基的《鮑里斯·戈東諾夫》、鮑羅丁的《伊戈爾王》以及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一系列神話歌劇等大量作品均首演於莫斯科大劇院,尤其是俄國最偉大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歌劇以巨大的戲劇力量和濃郁的抒情氣息成為俄國歌劇的特色,他的代表性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也曾上演於莫斯科大劇院。
莫斯科大劇院的指揮基本上是以俄國指揮家為主,柴科夫斯基安東·魯賓斯坦也都曾在該劇院擔任指揮並指揮自己的作品上演。
1918年俄國十月革命後,大劇院的藝術活動有了令人矚目的拓展,增添了許多藝術質量極高的劇目,除以演出俄羅斯和義大利、德國、法國的古典歌劇外,還演出包括其他兄弟民族和國家的優秀歌劇。劇院擁有世界第一流的歌唱家,如夏利亞賓、索賓洛夫、涅日丹諾娃等,還湧現了一批像阿爾希波娃、奧勃拉茲卓娃、伊凡諾夫米哈依洛夫科茲洛夫斯基等新一代歌唱家。
莫斯科大劇院每年9月至翌年6月為該劇院的演出季,主要演出大型劇目,——些規模較小的作品或具有實驗性質的作品則在其相應的小劇院裡進行。它吸引著大批國內外歌劇、舞劇和交響樂的愛好者前去觀賞。

與中國合作

2010年4月24日,俄羅斯莫斯科大劇院鎮院之寶——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在國家大劇院進行首場演出。大幕剛一拉開,就震撼了現場觀眾,劇作高超的藝術水準令無數應邀而來的中國歌劇界專家嘆為觀止。
演出中場期間,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國家大劇院院長陳平與莫斯科大劇院院長伊克薩諾夫在國家大劇院共同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俄羅斯聯邦駐華公使陶米恆出席了簽字儀式。趙少華對莫斯科大劇院精湛的表演表示由衷讚美,對兩院合作前景寄予厚望。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吳祖強、中國文化部外聯局副局長李鴻、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總經理張宇,以及音樂、歌劇藝術領域的眾多專家見證了這一簡短而充滿希望的簽字儀式。

相關報導

大劇院翻修猶如精雕細刻 原有“本色”沒有改變
2005年6月的最後兩天,莫斯科大劇院用芭蕾舞劇《天鵝湖》和歌劇《鮑里斯·戈都諾夫》這兩部經典劇目向莫斯科的觀眾進行了暫時的“告別”。隨後,劇院總經理伊克薩諾夫正式宣布,莫斯科大劇院將關閉至2008年1月1日,在此期間,這棟有著229年歷史的建築物將進行一場工程浩大的翻修和維護,而劇院的演員們則會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
這座以金色為主調的演出大廳可以容納2000名觀眾。然而由於年代久遠,再加上曾經歷過十月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火,劇院的主體建築已經“岌岌可危”了,地面和牆壁上,已經出現了不少的裂縫。
俄羅斯政府對大劇院的“安危”表現出了高度的重視,由俄羅斯文化部出面組織制訂了劇院的翻修方案,政府則承擔了工程的全部費用。普京總統不久前還親自視察了即將關閉的大劇院,並對劇院的負責人說:“如果還有什麼困難,我會盡力提供幫助。”
大劇院的總經理伊克薩諾夫介紹說,在翻修過程中,除了在劇院的地下新建地下停車場、咖啡廳和更衣室外,劇院原有的部分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部的裝飾都不會有任何的變化,整個工程完工後,將會把一個“和以前一模一樣”的大劇院還給莫斯科的觀眾們。
從7月中旬開始,工人們將在不改變大劇院的原有結構和外觀的情況下,對整個建築物進行“精雕細刻”一般的翻修和維護。由於劇院裡的每一樣東西都是有兩百多年歷史的“文物”,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工人們會“帶著十二分的小心”,在不破壞一磚一瓦的前提下,對劇院內部重新進行裝修,並對牆壁、地板和廊柱進行加固。因此,整個工程才需要兩年半之久的時間。而翻修這座工程所需的費用也高達10億美元,早已遠遠超過重新修建一座同等規格的建築。
“沒去過大劇院,就等於沒來過莫斯科”
莫斯科人經常對來到莫斯科的外地人和外國人說:“沒去過大劇院,就等於沒來過莫斯科。”因為在大劇院欣賞一場芭蕾舞或者歌劇,不但是一次藝術上的享受,更是一種榮幸和一次難忘的人生經歷。
一場大劇院演出的普通票價為1500盧布(1美元約合28盧布),同大劇院的顯赫名聲相比,這個價格實在不算貴。大概正因為如此,大劇院售票處總是掛著“票已售罄”的字樣。在莫斯科,通過正常途徑購買到大劇院演出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大多數情況下,都要通過“走後門”或者出高價才能買到一張。所以,在俄語裡,通常不說“買票”,而說“弄票”。
大劇院外牆仍留著彈孔
莫斯科大劇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76年,當時它只是莫斯科大公烏魯索夫的私人劇院。由於當時的劇院是木製結構的,在隨後的半個世紀裡,劇院先後兩次發生火災。1825年,當時著名的設計師博維重新設計並主持修建了這座石制的劇院,並且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作為莫斯科最古老、最神秘的建築之一,大劇院不但歷史悠久,而且還屢遭不幸。
十月革命時,列寧領導的起義部隊和沙皇的軍隊曾經在大劇院附近的街道展開巷戰,大劇院的外牆上還可以看到當時留下的彈孔。
1941年10月,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德軍的轟炸機在大劇院的上方投下了一顆炸彈,劇院的前廳被炸塌,莫斯科市民們卻用最短的時間修復了大劇院。
芭蕾舞藝術高峰
芭蕾舞藝術誕生在法國,然而,卻是俄羅斯民族把這門藝術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而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則以其輝煌的藝術成就和璀璨的群星而成為世界芭蕾舞藝術王冠上的明珠。
在莫斯科大劇院200多年的歷史中,這裡曾走出過多位世界級的芭蕾舞巨星,如薩夫蘭斯基、涅日達諾娃、奧傑羅夫、別林申斯卡婭,當然,還有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20世紀世界舞壇“最美的天鵝”——加琳娜·烏蘭諾娃。
莫斯科大劇院的代表作品
莫斯科大劇院的代表作品是什麼?毫無疑問,是《天鵝湖》。這部柴可夫斯基的不朽名作已成為世界芭蕾藝術中最有代表性的經典名劇,而《天鵝湖》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和大劇院結下了不解之緣。
1877年2月20日,當《天鵝湖》在莫斯科大劇院首演時,並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1895年,大劇院的舞蹈演員、著名舞蹈家伊凡諾夫和彼季帕又重新編排了此劇,一舉獲得成功。從此,《天鵝湖》蜚聲海內外,被許多國家搬上了舞台。
直到今天,世界各地的《天鵝湖》已經有了不下100個版本,但是莫斯科大劇院演出的《天鵝湖》,仍然是世界上公認的最經典的版本。1959年和2001年,莫斯科大劇院的藝術家們曾兩度攜《天鵝湖》來中國演出,得到毛澤東江澤民的親切接見。
藝術的聖殿
莫斯科國立舞蹈學院的阿拉貝特教授評價說,大劇院已經成為莫斯科乃至整個俄羅斯的“名片”,在俄羅斯人的心目中,大劇院的地位絕不亞於克里姆林宮,“後者是政治的中心,而前者則是藝術的聖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