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魚

茴魚

茴魚是鮭形目鮭亞目茴魚科茴魚屬的1種,又名斑鱒子。體形長而側扁。吻鈍而短,上下頜各有1列細齒。眼大。鱗細小,排列很密。背鰭長且高,呈旗狀,背緣圓凸;脂鰭小,位於臀鰭基後段上方;雄體的背、臀鰭較雌體為大。體背部黑紫色,體側上方有許多黑褐色小斑點;生殖期色彩鮮艷;成魚體側有許多大紅色斑點,背鰭上有2~4條縱列的紅褐色斑點;幼魚體側在側線上方有一列大斑點。

基本介紹

生長習性,種類,黑龍江魚種,北極魚種,鴨綠江魚種,烹飪方法,紅燒,煎炸,綠茶北極魚,養殖方法,人工繁殖,常見疾病的症狀,小瓜蟲病,癤瘡病,

生長習性

茴魚系冷水性魚類,一種典型的山澗溪流棲居的魚類,遊動範圍較小,常年不進入大江和湖泊。夏季多生活在支流的上游,喜在水草繁茂、昆蟲眾多、水色澄清、水流較急的河川中;冬季即在山溪深水處越冬,仍不停食。每年有短距離的生殖以及一個為躲避乾旱和冰凍的秋季洄游。茴魚以無脊椎動物為主要食物,索食時間多在夜間,主要捕食昆蟲、蛹、蠕蟲和甲殼動物。分布於北美、俄羅斯西伯利亞水系和我國新疆額爾齊斯河。為冷水性底層魚類。喜生活在山麓砂底的清澈激流中,食性以水生昆蟲及軟體動物等為主。茴魚在我國有三種亞種:黑龍江茴魚,產於黑龍江流域;北極茴魚,產於額爾齊斯河流域;鴨綠江茴魚,產於鴨綠江上游。
鮭科(Salmonidae)茴魚屬(Thymallus)幾種像的魚類的統稱。產於歐亞大陸和北美北部清冷的溪流中,體銀紫色,長約40公分(16吋)。鱗大,眼大,口小,牙細弱。背鰭帆狀,體背部黑紫色,體側上方有許多黑褐色小斑點;色彩鮮豔,具20~24鰭條。以昆蟲為食。春季在淺水區產卵。北美一些地區溪流污染,使這種食用魚的數量減少。有人將茴魚劃為茴魚科(Thymallidae)。
Thymallus thymallus,茴魚的一種。Thymallus thymallus,茴魚的一種。
為冷水性山溪棲居的魚類。冬季在山溪深水處越冬。主食動物性餌料,多在夜間攝食。黑龍江茴魚產卵期較早,約在4月末~5月初。4冬齡魚約240毫米。為名貴的食用魚類。

種類

黑龍江魚種

黑龍江茴魚(Thymallus arcticus grubei)屬鮭形目,茴魚科,茴魚屬。俗稱:斑鱒子、紅鱗魚、魚華、海羅茨。英文名:Amur grayling , Arctic grayling 。
茴魚茴魚
瀕危等級:易危。
黑龍江茴魚體長而側扁,尾柄發達。吻鈍且短。口端位,上下頜等長。口裂傾斜。上頜游離,末端可達到眼正中的垂直線下方。上下頜各有一列細齒,舌上無齒。眼大。鱗細小,側線鱗80-98,側線平直。背鰭長且高大,背緣圓凸,呈旗狀;脂鰭小,位於臀鰭起點之後上方;雌體的背鰭、臀鰭較雄體為大。背部和體側紫灰色,體側散生有許多黑褐色小斑點;生殖時色彩明顯,成魚體側有許多大的紅色斑點,各鰭赤紫色。背鰭上有2條由赤褐色斑點形成的紋帶,幼魚體側除斑點外,還有數條暗色橫斑,隨著生長而消失。腹部色淡,整個體色較鮮艷。黑龍江茴魚系冷水性魚類,為北冷溫帶一種典型的山澗溪流棲居的魚類,遊動範圍較小,常年不進入大江和湖泊。夏季多生活在支流的上游,喜在水草繁茂、昆蟲眾多、水色澄清、水流較急的河川中;冬季即在山溪深水處越冬,仍不停食。每年有短距離的生殖、適溫及索鉺的春季洄游,以及一個為躲避乾旱和冰凍的秋季洄游。茴魚以無脊椎動物為主要食物,索食時間多在夜間,夏季喜在淺水處捕食水生昆蟲和落入水中的陸生昆蟲。成熟年齡為4冬齡,繁殖季節約在4月中旬至5月初,此時親魚集群游到清澈而湍急的水流中產卵,卵常粘附著在河底的礫石上面。
黑龍江茴魚黑龍江茴魚
黑龍江茴魚在我國產於黑龍江上游、嫩江上游、牡丹江烏蘇里江松花江綏芬河;國外分布於俄羅斯鄂霍次克海沿岸和日本海沿岸。
茴魚在我國另有兩個亞種:產於鴨綠江的鴨綠江茴魚(T.arcticus yaluensis)和產於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的北極茴魚(T.arcticus arcticus)上述三亞種的外形和習性頗相似,僅地理分布不同而已。
黑龍江茴魚是一種冷水魚類,但和其它的冷水魚類有所不同,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它們也棲身在山澗的溪流中,不像哲羅魚細鱗魚狗魚或者山鯰魚等一些冷水魚類那樣游弋到大江、大河裡去越冬。黑龍江茴魚的遊動範圍比較小,常年不進入江河及湖泊中,只在山澗溪流中棲身。夏天它們多生活在水溫比較低的支流上游,喜歡在水草繁茂,昆蟲眾多,水色澄清,水流湍急的河川中生活。即使到了水瘦山寒的冬季,它們仍舊逗留在山溪中,回到下游找一處溪水比較深的地方越冬。因此,除了那些生活在山裡的人以外,外面人很少見到過它們的真正容顏,很多人都不認識茴魚,甚至都沒有聽說過它們的名字,顯得十分神秘。
幾乎所有的冷水性魚類,多為肉食性魚類,黑龍江茴魚也不例外。而冷水魚生長較為緩慢,又多生活在無污染溪流中,肉質尤為細嫩,味道鮮美,無土腥味,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食用價值。茴魚的魚肉更是一種高蛋白、高脂肪魚類,其膽固醇含量幾乎為零,況且它的肉里還含有豐富的胺基酸、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和維生素等,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均是其它魚肉的數倍,對人體健康極為有利。
黑龍江茴魚在一年之中,有兩次洄游:一次發生在春季,為了生殖及索鉺它們逆水朝上游洄游;再一次發生在每年的陰曆八月十五之前,為了躲避冬季的冰凍,而洄游到溪流的下游。茴魚的性成熟年齡為4冬齡,繁殖季節約在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初這段時間。此時,性成熟的親魚集群結隊地游到清澈而湍急的水流中,在那裡互相追逐,然後產下魚卵,粘附在河底的礫石上面。到了每年的陰曆八月十五以後,茴魚又會積聚在一起順流而下,開始朝溪水較深的下游集結,準備在那裡越過漫長的冬季。

北極魚種

北極茴魚又名棒花魚。體長形,側扁,前背窄棱狀。吻鈍短,眼大,口裂稍斜,上下頜約等長,各有一行細弱牙。鱗中等大,尾鰭深叉形,分布於額爾齊斯河流域,為冷水性底層魚類。喜生活在山麓砂底的清澈激流中,食性以水生昆蟲及軟體動物等為主。
北極茴魚北極茴魚
茴魚一年四節都在捕食,只有產卵期進食性稍差一些。茴魚的食物以水生昆蟲等軟體動物等為主,也捕食一些小魚。夏季則喜歡在淺水處捕食水生昆蟲,或者捕食落入水中的陸生昆蟲及飛蛾。每逢到了夏天的傍晚,透過清澈的溪流,常能看見幾條茴魚停留在湍急溪水的中下層,轉動著眼睛緊緊地盯著水面上空翩翩起舞的飛蛾。一旦有飛蛾濺落水面上,還沒等到被湍急的水流沖走,立刻會有幾條茴魚同時衝上去,被其中一條茴魚一口叼住,立刻拖到水下。即使到了寒冷的冬季,溪流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茴魚仍在冰下不停止攝取食物,以補充營養,度過漫長而寒冷的冬季。

鴨綠江魚種

鴨綠江茴魚全長25厘米,吻長大於眼徑;上頜骨末端伸達眼前緣。分布於鴨綠江。
鴨綠江茴魚是一種中小型魚類,個頭一般都在50—400克之間,很難見到有超過500克重的大魚。茴魚的身體呈長而側扁狀,尾柄較發達;吻鈍且短;口端位,上下頜等長;口裂傾斜;上頜游離,末端可達到眼正中的垂直線下方;上下頜各有一列細齒,舌上無齒;眼較大;鱗細小,側線平直;背鰭長且高大,背緣呈圓凸形,呈旗狀;脂鰭較小,位於臀鰭起點之後上方;雌體的背鰭、臀鰭較雄體為大;背部和體側為紫灰色,體側散生有許多黑褐色小斑點;生殖時色彩明顯,成魚體側有許多大的紅色斑點,各鰭均為深紫色;背鰭上有2條由赤褐色斑點形成的紋帶,幼魚體側除斑點外,還有數條暗色橫斑,隨著生長而逐漸消失。
茴魚肉質鮮美,為名貴的食用魚類,但數量不多,未形成一定的捕撈量。當地漁民多在洄游期進行捕撈,捕撈強度過大,使原來就不多的資源量顯著下降。此外,由於河流均在興修水庫和水利設施,改變了茴魚的產卵、攝食、越冬環境,對其繁殖和生存也造成了影響。

烹飪方法

紅燒

原料:茴魚500克。
調料:蔥段,薑片,黃酒,老抽,糖,胡椒粉,味素,麻油,精製油,生粉。
製作:活茴魚殺後洗淨,切成塊狀,入沸水略燙一下,洗去表面污物。將炒鍋置於旺火加熱,倒入食油燒熱。將茴魚排放鍋內略煎一下。入蔥、姜、酒、老抽、糖、味素、胡椒粉、水煮開,用小火燜熟後再用大火收汁到稠濃,淋麻油就可以起鍋裝盆。
特點:色澤紅亮,口味鹹中帶甜,軟糯濃郁。

煎炸

備料:鮮茴魚,薑絲,蜂蜜,白醋(米醋),檸檬,胡椒粉,鹽,料酒,土豆澱粉,麵粉。
做法:
1.清洗:茴魚買來,用清水沖洗一下,空一下水。
2 .去內臟:一隻手捏住魚身,另一隻用手捏住頭部,往外帶著拽,連頭、鰓和內臟一次都拽出來了,非常方便(也可以先在腮下掐一道口在拽)。可用流水稍微沖一下腹腔,空水。
3.醃製:放薑絲和料酒煨十分鐘。
茴魚茴魚
4.配汁:取一長方型的食盒,放入薑絲、米醋、胡椒粉,蜂蜜(白糖),檸檬汁,鹽,口味依個人喜好掌握,調好了可以嘗一下。汁少了,可適當加些白開水,不夠了也可以再調一些汁。
5. 煎炸:土豆澱粉加一些麵粉,放鹽,攪勻。把油做成七八成熱候,將茴魚外里裹一下面,下鍋煎炸。一批煎的一次裹好現炸(一般放78條),兩面煎熟(不需要很長時間,炸到蛋白凝固,魚身成淺金黃色即好);控一下油(可用廚房用紙沾一下浮油),立即放入調料汁中,搖一搖使其沾滿汁。
6.都做好了,放涼,冷藏備用。
7.食用時再擠上些檸檬汁。

綠茶北極魚

做法:
1,北極茴魚剝好,煎至8分熟。
2,將上等茶用滾開水泡開,茶湯不必多。
3,將茶葉撈出,過油,炸至出茶香,撈出後放在魚身上。
4,把茶葉汁配入鹹淡味料,勾芡,淋在北極魚上。即成。
特點:茶香、魚香,渾厚古樸,香醇誘人。

養殖方法

放養密度確定放養密度的關鍵是使放養魚類種群密度儘可能符合水體的餌料基礎狀況,做到既不妨礙天然餌料資源的再生產,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餌料生物的生產能力,維持養殖魚類的最大種群密度,提供儘可能多的魚產品。
搭配比例科學地搭配放養種類和數量是決定水庫魚產量高低的重要技術措施。要求組成一個可以互相共存、各攝其餌、各自占有不同生態小生境的合理的魚類群落,較好地發揮水體魚產力。
放養方法通常採用“三級放養”方法,即從小水面至中水面,最後放到水庫的主體.“三級放養”是中國水庫養魚培養大規格魚種,提高放養成活率的成功經驗之一。魚种放入水庫的時間一般選擇在一年中水溫較低的季節。攔魚防逃設定攔魚設施是提高水庫放養魚種存活率的重要保障。不建攔魚設施、設施建造不當或管理不善,就會發生逃魚事故。常用的攔魚設施有:金屬攔魚柵適用於寬度不大、水流較急的水庫溢洪道及涵洞等處,中小型水庫套用較多。大量溢洪時效果較差。
攔魚網常設定在溢洪道和輸水涵洞附近或水庫上游的進水口,網攔庫灣中也用它攔魚。具有抗洪強度大、結構簡單、管理方便等優點。在汛期起攔魚作用,非汛期可用來捕魚。但排污性能較差,在流速大、漂浮物和污物多的水庫中使用有一定局限性,需另外配置專門的排污裝置加以彌補。攔魚網的網衣通常用尼龍線、聚乙烯線或聚乙烯與維尼綸混合線編結而成。採用拋錨式、打樁式和拋礅式等加以安裝固定,在船隻來往頻繁處還應加設過船裝置。攔魚電柵魚類對電刺激產生防禦性反應,當魚游到距電柵一定距離時,受到電場強度的刺激,就會改變游泳方向。以往攔魚電柵多用交流電,70年代以來,一些水庫改用脈衝電攔魚電柵。脈衝電對魚的刺激性較強,而斷電後對魚的副作用時間短,可以節省電能消耗,便於機組小型化。在使用攔魚電柵時,要保證連續供電,並注意人畜安全。 繁殖保護與增殖:為了保證能在水庫中自然繁殖經濟魚類,讓其順利繁衍後代,在親魚產卵和仔幼魚肥育期間,應規定禁漁期,在產卵場和肥育場規定禁漁區。在冬季大捕撈時,在魚類越冬場所也要規定一定範圍的禁漁區,以保證次年有足夠數量的產卵魚群。由於水位的波動,可能引起草上產卵魚類繁殖條件的惡化,可在產卵場所附近設定浮性人工魚巢,供受精卵附著和仔魚棲息。適合於水庫放養的經濟魚類或其他水生動植物,可以採取移植措施來增加資源。還可以移植一些螺、蜆、蝦等魚類的餌料生物。
防止水質污染:某些污染物排入水庫會影響魚類的正常生活環境,影響水產品質量,甚至引起魚類死亡,損害或破壞魚類資源。必須對水庫周圍的污染源加以有效的監測,未經妥善處理的污水污物嚴禁排入水庫。保護生態系統:維護陸地生態系統、水陸交替生態系統和水域生態系統之間的良性循環,對水庫生物生產力的提高也很重要,植樹造林是其中有效的環節。良好的植被可減少泥沙流入水庫,延長水庫壽命。此外,經濟林木水果的生產也是發揮水庫綜合效益的一個重要方面。

人工繁殖

採用人工擠卵乾導法受精。每組雌魚4尾, 雄魚2尾。為了提高受精率及孵化率, 人工授精採用等調液 (KCl 2.4g, CaCl22.6g, NaCl 90.4g, 蒸餾水10L) 及精液稀釋劑。卵受精後陰暗處靜止2小時, 然後漂洗受精卵數次, 移入丹麥式平列槽中進行孵化, 平列槽中水流控制在300 mL/s, 進入平列槽中的水不應產生氣泡。孵化過程中水溫保持在6~13℃, 孵化槽內卵的密度為5萬粒/m2, 溶解氧保持在6mg/L以上。

常見疾病的症狀

健康狀態的茴魚稚魚有集群游泳的習性 , 而且在魚苗培育槽中一圈圈的遊動 。 一 旦發現個別離群 ,攝食異常或者躁動不 安等症狀應及時進行診斷和治療 。
茴魚常見的疾病及防治方法有 :

小瓜蟲病

又稱白點病。這是在黑龍江茴魚中首次發現這種病,這種病常流行於每年的 6 ~ 8月份, 適於發病溫度是15 ~ 25°C,易感染仔魚和稚魚。症狀:病魚的皮膚、鰭條或鰓瓣上,肉眼可見布滿白色小點狀囊泡, 感染初期病魚可以攝食 。 嚴重時體表似有一層白色薄膜,鱗片脫落 , 鰭條裂開、腐爛 。 病魚反應遲鈍,緩游水面 , 不時在其他物體上摩擦 , 並停止攝食,不久即成群死亡。蟲體若侵入眼角膜可 引起炎症 , 導致失 明 。 小瓜蟲病傳染速度極快 ,若治療不及時,短時間內可造成大批死亡 。

癤瘡病

每年夏季, 黑龍江茴魚的幼魚易患疥瘡病, 此病病原為癤瘡型點狀產氣單胞菌, 最適發病溫度是 25 ~ 30°C。
主要症狀 :在魚體軀幹的局部組織上長有一個或幾個類似於人類癤瘡病的膿包。發病部位常常在魚體背鰭基部附近的兩側。其典型的症狀是:在皮下肌肉內形成感染病灶,隨著病灶內細菌繁殖, 病情的發展, 肌肉內組織溶解 、出血、滲出體液、細胞游離,裡面充滿濃汁、血球和大量細菌。患部皮膚軟化, 向外隆起 , 用手觸摸有柔軟浮腫的感覺。隆起的皮膚先是充血,以後出血,然後壞死、潰爛形成潰瘍口。診斷 :根據症狀進行診斷,癤瘡皮膚未潰爛時, 切開癤瘡可以看到內部肌肉組織溶融成濃血樣液體 , 直接塗片檢測 , 可以看到大量的細菌和血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