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線鱗

側線鱗

魚類身體兩側大都有一條或數條從單獨小窩演變成為一條管狀的線,稱為側線鱗,每片側線鱗有側線孔,能感受水的低頻率振動。側線管或側線管分支所通過的鱗片。絕大多數硬骨魚都具有側線鱗,僅少數硬骨魚和全部軟骨魚側線不通過鱗片,而是直接開口在皮膚,不具側線鱗。側線鱗的數目是魚類分類的根據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側線鱗
  • 外文名:Lateral line scales
基本介紹,分類依據之一,形態特徵,

基本介紹

側線鱗 常在鱗式中表示出來.魚類的鱗式:側線鱗數側線上鱗數側線下鱗數,側線鱗數是指從尾部直達鰓蓋上方,具有孔的鱗片數,側線上鱗數即從側線鱗上方至背鰭前方的斜列鱗片數,側線下鱗數即從側線下方至臂鰭(或腹鰭)前方的斜列鱗片數,如青魚的鱗式為41—4264。

分類依據之一

側線鱗數及側線上鱗(背鰭起點基部至側線的鱗)和側線下鱗(由臀鰭起點基部至側線的鱗)數目可用鱗式表示,為魚類分類的依據之一。
側線鱗側線鱗
硬骨魚鱗片通常根據其數目、大小、排列形狀來鑑定魚種,記載鱗片數目的排列方式,常用一個帶分數式來表示,稱為鱗式:例如鯽魚的鱗式為28一30表示鯽魚的側線鱗為28至30片,側線上鱗為5至6片,側線下鱗為5至7片。

形態特徵

側線鱗鯪 魚又稱土鯪魚、鯪公。屬鯉形目、鯉科的䰾亞科。體延長而側扁。體背青灰色,體側及腹部銀白色。體側上部每一鱗片後方具一黑色斑點。頭短小、稍尖,腹部圓。吻圓鈍,吻皮邊緣光滑,向下垂蓋著上唇大部。須兩對,細小。鰓孔大。鰓蓋膜在前鰓蓋骨後緣下方和峽部相連。鰓耙細密,鰓耙數55-68。咽齒3行,側扁,齒式5·4·2/2·4·5。被中等大小圓鱗,側線鱗38-40。 羅非魚又稱非洲鯽魚、越南魚。屬鱸形目的麗鯛科。體高而側扁,背部隆起,腹部圓,尾柄短。頭中大,吻圓鈍。口部上下頜各具3-4行細小圓錐狀牙。體灰褐色,鱗片邊緣黑色。幼魚體側具6-7條黑色橫帶。生殖季節有副性徵,體色鮮艷。雄魚藍黑色,背鰭和尾鰭邊緣紅色。體側具3條不明顯的縱帶。雌魚淡黃色,鰭緣略帶紅色。被圓鱗。側線平直,具兩條不完全的側線,側線鱗上行21-22,下行14-15。背鰭X,Ⅶ-12,臀鰭Ⅲ-9。鰭前具硬棘。鱅 魚又稱胖頭、花鰱、黃鰱。屬鯉形目、鯉科的鰱亞科。體延長而側扁,背部灰黑而體側具黃黑色斑點。頭特大,約為全長1/3。腹棱短,從腹鰭基部起延至肛門。圓鱗,鱗片細小,側線鱗102-104。胸鰭長,末端超過腹鰭基部。草 魚又稱鯇、草鯇、草青。屬鯉形目、鯉科的雅羅魚亞科。體延長,略呈圓筒形。體背部灰色,體側金黃,各鰭淡白。頭中小,吻圓扁而寬廣。圓鱗,鱗片較大,側線鱗4l。鰓耙稀疏,鰓耙數16。
側線鱗側線鱗
側線鱗側線鱗
青 魚又名青鮮、螺絲青、烏青。屬鯉形目、鯉科的雅羅魚亞科。體延長,略呈圓筒形。背部比草魚稍隆起而彎曲、呈弓形。背部黑色,體側灰黑,各鰭黑色。頭中小,吻尖。圓鱗,側線鱗41-44。鰓耙稀疏,鰓耙數18。
鯉 魚又名鯉拐於、紅魚。屬鯉形目、鯉科的鯉亞科。體呈紡錘形,背部隆起。體色隨生活環境而異,通常背部灰黑,兩側暗黃。頭較小。口部具兩對觸鬚。背鰭和臀鰭最長的硬棘後緣具鋸齒。圓鱗,側線鱗34-3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