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神話(神話類型之一)

英雄神話(神話類型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英雄神話是屬於神話的一個分類,是數量較多的一類神話。這類神話產生比創世神話和神祇神話稍晚,表達了人類反抗自然的願望,同時,也可說是人類某種勞動經驗的概括總結。這時候,原始人類已經不再對自然界產生極端的恐懼心理,有了一定的信心,開始把本部落里具有發明創造才能或做出重要貢獻的人物,加以誇大想像,塑造出具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形象。如中國古代的神農黃帝后稷希臘神話中的珀爾修斯赫拉克勒斯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雄神話
  • 製片地區:韓國
  • 主演:張東健 蔡時羅
  • 類型:劇情
簡介,主要類型,

簡介

“英雄神話”是三種主要神話類型之一(另兩類是創世神話和神祇神話),它往往意味著人類自我意識的覺醒,反映了原始人類對自我的認識與反思。他們在與自然或社會鬥爭的長期實踐中,不斷加深著對自然、社會及自我的認識,解釋探索著主體和客體的關係,創造英雄業績的故事,便構成了英雄神話的主題。
中國古代神話中,英雄神話是數量較多且極富魅力的一部分。如治水、抗旱的神話,頌揚了與自然作鬥爭的英雄;黃帝戰蚩尤、共工怒觸不周山的神話,則是社會鬥爭的反映,描述了氏族社會部落之戰的英雄;還有刑天與帝爭神的神話,讚美了敢於鬥爭、不怕失敗的英雄。他們組成了一系列神奇靈異的英雄群像,在我國古代神話的寶庫中熠熠閃光。

主要類型

(1)征服自然的英雄
我們以治水神話為例。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平洪神話。
治水神話
洪水對於農業社會,特別是對於上古農業社會危害最大。與洪水奮戰,是農業社會特別是上古農業社會最重大、最艱危的除害鬥爭之一,展現了上古人民無畏的鬥爭精神,是一幅壯麗優美的畫卷,也是世界性的偉大之作。
傳說上古時西北高原火山爆發與地震,引起了洪水泛濫,下游部落歸咎於上游共工氏,並聯合北伐共工族,於是出現了治水傳奇神話。事實上這種神話出現是由於在漫長的上古農業時期,原始人民經常遭受到水災的侵害,不少氏族、部落與村寨被洪水夷為平地,為了生存,人民奮起抗擊洪水,在與洪水的鬥爭中,由於對洪水產生泛濫的原因缺乏正確認識,以及治理洪水過程中的失敗與成功,從而創造了與此相關的神話。其中,最典型、流傳最廣的當數鯀、禹治水的神話傳說。
相傳,上帝降洪水於凡世,給人類帶來萬般苦難,黃帝的後代鯀曾向黃帝懇求收回洪水,讓下界百姓恢復正常的生活,但遭到拒絕。救民心切的鯀只得去偷取密藏的神土“息壤”——一種能無限生長的土地,以堙塞洪水。
鯀從黃帝那裡竊取息壤之後,使用這種神土填塞洪水,人民的苦難開始有所減輕。然而黃帝卻勃然大怒,命令火神祝融前往懲辦違反天條的鯀,將鯀殺於羽山之郊,這即是《山海經?海內經》所載的“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殺鯀於羽郊”的傳說。
為民除害的鯀,遭到天帝的懲罰,心中懷著無比的憤怒和冤屈,這種情緒支持著鯀,使他在被殺之後,躺在羽山,竟然三年不肯瞑目。黃帝於是又命祝融用兵器,將鯀的腹部剖開,不料從鯀腹中跳出一個人來,這就是以後名傳千古的“禹”。後來,天帝任命禹繼承父業,讓他到下界治水,以安定四方,亦即所謂“鯀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經?海內經》)。
禹治洪水,遇到的第一個大敵,便是水神共工。共工本是奉天帝之命興動洪水懲罰下民的,禹平治洪水,自然遭到共工的對抗,故《淮南子?本經訓》說:“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江涯通流,四流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樹木。”
為了擊敗共工,禹在會稽山會集群神,率領他們打敗並驅逐了共工,抑制住下界的洪水。
禹趕走了共工,便著手排除各地的洪水,他吸取父親鯀對洪水一味堵塞,結果事倍功半的教訓,採取了新的治水方法——疏導為主,堙塞為輔。首先,禹大力開掘溝渠,疏導漬水,在這方面得到了應龍的幫助,它用尾巴劃地,成為江河,洪水便滔滔流去。同時,禹又讓烏龜背負著天帝給的息壤,平墊窪地,加高人們居住的處所。雙管齊下,取得了顯著成效。於此,《拾遺記》和《淮南子?地形訓》分別有如下記載:“禹盡力溝洫,導以夷岳,黃龍曳尾於前,玄龜負青泥於後”;“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為名山,掘崑崙虛以下地。”
又據《尸子》卷下記載,大禹治水之所以取得成功,還因為他得到河精貢獻的“河圖”。一次,禹在黃河邊觀察水情,忽然看到河上出現一個長人,生著白色的臉孔,魚的身子。這長人自稱是“河精”,授給禹一張河圖,這河圖指導禹利用地理及水文知識同洪水鬥爭。
大禹治水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在治水的同時又要不斷同各種作惡多端的怪物進行鬥爭。如大禹殺相柳、擒無支祁的故事,即反映了初民在治水時同危害人類、破壞治水工程的水族鬥爭的情形。
相傳,大禹因一心忙於治水,直到 30 歲還沒有成親。於是禱告道:“如果我要婚娶,一定會有什麼神物應驗吧。”果然,有一匹九尾白狐前來造訪。禹想:“白色是我的服裝顏色,九條尾巴,是王者的象徵。塗山的民歌說:那尋覓配偶的白狐,生著九條肥大的尾巴。誰見了就可以做王;誰娶了塗山的女兒,誰就昌盛興旺。看來,我的婚事清楚了!”於是,禹便娶塗山的女兒——一個名叫女嬌的姑娘為妻。禹與女嬌結婚的事見《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禹三十未娶,恐時之暮,失其制度。乃辭云:‘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白狐九尾,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我家嘉夷,耒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明矣哉!’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
禹與女嬌結婚,夫妻十分恩愛,但禹惦記著治水,在家只住了四天,又匆忙外出。這一去,就輾轉奔走 13 年,其間,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疏導江河,使洪水流往大海,百姓得以田耕安居。據《莊子?天下篇》載:大禹治水身先士卒“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歷盡辛勞。
傳說在大禹治水過程中,其妻女嬌隨丈夫照料飲食。禹出工前對女嬌說:“我餓了就打鼓,你聽到鼓聲便送飯來。禹為宣洩洪水,變成一頭大熊,以打通轘轅山。鑿石時不慎將石頭踏翻,石頭打中了鼓,女嬌聽到轟鳴的鼓聲便去送飯,走到山邊,看見禹竟是一頭熊,於是覺得無臉見人,跑到山下,變成一塊大石頭。禹發現懷孕多日即將生產的妻子變成石頭,便急切高呼:“把兒子還給我!”石頭的北面應聲破裂,從中出來一個孩子,這就是“啟”。《漢書?武帝紀》顏師古注引:“禹治洪水,通轘轅山,化為熊。謂塗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方作熊,漸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方生啟。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就是講的這一段故事。
禹平治洪水以後,注意發展農業。上蒼為了表彰大禹治水的功勞,“天雨金三日,雨稻三日三夜”(《史記?禹本紀》)。
據《尚書?呂刑》載:“禹平水土,主名山川。”另據《尚書?禹貢》載:“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可見禹除治水之外,還做了命名山川、劃分九州的工作。
大禹治水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卓異的治水神話。千百年來,這一故事流傳十分廣泛,具有鮮明的人民性,因此禹實際上是同洪水搏鬥的初民的代稱。透過禹的形象,我們可以看到遠古先民許多閃光的品格:前仆後繼、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刻苦耐勞,公而忘私的優秀品質等,神話中的禹實際上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徵。
“鯀、禹治水”神話之所以高出許多外國洪水神話,是因為鯀、禹父子並不屈從於命運,而是領導民眾奮起與洪水鬥爭,終於取得勝利。與此相反,外國洪水神話強調的是上帝的神威和幸運者的僥倖。
另一方面,上古洪水神話又表現為制溺神話。上古人民在與水打交道中,認識到水的作用,同時也領略了水對人生命的直接威脅。他們希望永遠消除溺人之禍,表現了頑強的駕馭水害的鬥爭精神。這方面最典型的神話是“精衛填海”,見於《山海經?北山經》:
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這則神話講的是北方的發鳩山上,生長著許多柘桑樹。那裡生產一種鳥,形狀像烏鴉,花腦袋、白嘴殼、紅足爪,名叫精衛,它鳴叫的聲音就和它自己的名子一樣。它是炎帝的女兒名叫女娃。相傳女娃到東海去遊玩,不幸淹死在東海里,永遠不能回來了。她的冤恨不解,所以變化做了精衛這種鳥,常常去西山銜了小樹枝小石子投在東海里,想把大海填平——這種小鳥至今一直還在做著這種工作。
這則悲壯的神話,反映了我們的祖先在與自然的鬥爭中無數次失敗的歷史。然而他們並不沮喪、絕望,而是鬥爭、進取。小鳥對大海所進行的鬥爭在神話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理智上來說,小鳥的工作是那么徒勞無益;但從感情上來講,小鳥堅韌不拔的氣概卻比滄海還要浩大。女娃雖然死了,她的精神卻變成了鳥,為填平大海而不歇地奮鬥,這是多么頑強的精神!多么英勇的氣概!倘將這一神話與希臘神話中一個類似的故事做一比較,我們就不難看出兩者有著怎樣的本質不同。特剌喀國王落海淹死,他的妻子痛不欲生,天神使他們變成一雙飛鳥,無憂無慮地雙雙飛翔在天空。與精衛相比,這個故事顯得那么卑弱。精衛並不因為自己可自由地飛翔而停止戰鬥,而是決心要填平給人類以災難的大海;她沒有乞求天帝的可憐,而是自我奮鬥,這也正是我們民族那種艱苦卓絕、銳意進取精神的象徵。
抗旱神話
征服自然的英雄神話,除了治水神話外,抗旱神話也表現得尤為突出。在上古社會,旱災同水災一樣,直接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因之,人們戰勝天旱的欲望表現得尤為強烈,抗旱神話的出現也就勢在必然了。
上古神話抗旱鬥爭主要表現為對太陽作戰。人們認識到驕陽為虐是釀成大旱的根源,於是便有了制日除旱的神話。制日神話包括射日型與捉日型。相傳,上古之時,后羿是個著名的弓箭手。當時天上有十個太陽,他用箭將天上的九個太陽射下來,這樣天上只剩下一個太陽,后羿也因此威名遠揚。
關於十個太陽的來歷,《山海經》這樣解釋說:在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個女子羲和,是東方天帝帝俊的妻子,她生了十個孩子,也就是十個太陽。這十個太陽住在大海中央的一棵名叫“扶桑”的大桑樹上,其中九個居於下邊的樹枝,一個居於上邊的樹枝。在正常的情形下,這十個太陽輪流值班:一個出去照耀大地,其他九個在“扶桑”上休息。“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正當人們面對這無法忍耐的酷熱、乾旱一籌莫展之際,羿來到人間,“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 ,斷修蛇於洞庭,禽封豨於桑林”(《淮南子?本經訓》)。羿射去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同時又射死許多毒蛇猛獸,從此以後,才減輕了旱災對人們的威脅,使大家能安心生產。
這位射日的后羿,無疑是先民征服自然的理想化身。這則優美的神話,體現了神話創作的突出特點:它通過浪漫的幻象、聯想,將社會材料改制為自然材料。同時,又在自然變化的啟示下,將自然力無限渲染、誇大,表現出宏大浩然的氣勢,在此基礎上,塑造了一位跨寰宇的射日英雄形象。
這則神話奇妙構思的第一步是關於日神的形象及家庭的安排。它一開始便巧妙地將太陽的家庭安排在一棵高大無比的扶桑樹上,反映了初民的宗教意識,也表現了原始人類的藝術天才。人的祖先有兩大崇拜物,一是太陽,一是玄鳥。神話中所謂的日中有三足鳥,顯然就是“日”、“鳥”結合崇拜物的折光反映。日神形象的創造,自然使人聯想到高樹巢鴉的現象。太陽既然是金鳥,豈不也應當住在樹上嗎?於是神話一開始便描寫出一幅“扶桑棲日”的奇景。
神話奇妙構思的第二步是關於“十日並出”及“射十日”的形成。
“十日並出”可能來自遠古大旱傳說。旱災威脅著遠古人類,但人們無法理解大旱的原因,只能憑藉直覺的感受,他們認為大旱是烈日造成的。而古神話說,天上的太陽一共有十個,十個太陽都是帝俊的妻子羲和所生,它們都住在東方海外的扶桑樹上,於是很自然地把大旱與十日並出聯繫到了一起。
射十日的神話,也是由自然的壯景得到的啟示而產生的奇想。天空出現壯麗的彩虹是一種自然現象。彩虹兩頭低垂,中間彎曲,渾似一張巨大的彩弓。彩虹的弧背總是向著太陽,當太陽出現在東方的時候,虹便出現在西方,形成對陣之勢,躍躍然如射日之狀。有時天上還會出現白暈貫日而過的現象。古書上稱作“白虹貫日”。神話中帝俊賜予后羿彤弓素矰,無疑就是彩虹白暈。
我們從后羿射日的傳說,可以看出上古神話浪漫主義創作手法之高妙。與后羿射日神話不同的還有一則捉日型神話。據《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這則神話講了當太陽肆意逞凶,旱熱害人時,夸父飛奔追趕太陽,一心想把太陽抓住。儘管由於缺水,最終他乾渴而死,但仍用手杖化成“彌廣數千里”的森林(《列子?湯問》),消除了旱熱。在這個短短的神話故事中,夸父——這個富有鬥爭精神的英雄,被塑造得栩栩如生。
從對上述神話的介紹與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些神話充分反映了上古人民與大自然鬥爭的頑強精神,組合成了一部歌唱上古人民同大自然鬥爭的壯麗史詩。
一切神話,都是在想像中並通過想像去征服、支配和形成自然。通過這些神話,我們可以看到上古人民對自然的認識、解釋以及他們支配、征服自然的強烈欲望。正是這種精神推動著人們向自然作鬥爭,在鬥爭中積累著對自然鬥爭的經驗,提高著同自然鬥爭的能力,從而在利用、支配、征服自然中,不斷地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2)部落之戰的英雄
原始社會後期,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私有財產和私有觀念開始萌芽,人類的社會關係也日益複雜化,部族之間為爭奪財物、擴大土地占領,不斷發生衝突,這時的神話開始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上古神話中共工與顓頊爭為帝;黃帝與炎帝交戰;黃帝與蚩尤火併;刑天與天帝爭神等等,便集中反映了這方面的內容。
讓我們先看黃帝與炎帝的阪泉之戰
在中國各個地域的上古神話里,曾出現過許多被稱為“帝”的天神,如帝俊、帝嚳、炎帝、黃帝、帝堯、帝舜等等。這些天帝之間開始發生衝突,互相廝殺。“黃帝與炎帝之戰”就描述了這種情形。黃帝和炎帝都是大有功於人民的天帝。據說,黃帝是文物制度的創造者,天地的安排,度量衡的確立,農牧業的開端,車輛舟輯的製造,無一不是黃帝的功勞。至於炎帝,是火的發明者,初民長久地對其頂禮膜拜。
然而,由於他們各自的崇尚不同,發生分歧,終於釀成一場大戰。戰爭十分激烈,黃帝動員了熊、羆、狼、豹、貙、虎等猛獸為前鋒,以雕、鶡、鷹、鳶等凶禽作旗幟,炎帝以火為進攻武器,同黃帝在阪泉附近涿鹿之野展開了一場惡戰。其結果是黃帝戰勝炎帝
但是鬥爭並沒有到此止息,炎帝的後裔和臣子,都先後起來為炎帝復仇,前仆後繼,鬥爭不已。炎帝之後的戰爭,最著名的一次是黃帝與蚩尤之戰。
傳說黃帝打敗了炎帝,成為中央天帝。黃帝生著四張臉,無所不見,將世界管理得井然有序。不久,神國的安寧被蚩尤打破。蚩尤是古代黎族的首領。他因武功強盛,威名震動天下,漸漸不安於人臣之位。為了奪占黃帝的寶座,蚩尤發動南方的苗族,北伐涿鹿(今河北省涿鹿縣)。於是,黃帝與蚩尤在“涿鹿之野”展開了一場空前激烈的戰鬥。《山海經?大荒北經》載:
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
會戰之初,蚩尤因其強悍的武功,取得了優勢。為了制服蚩尤,黃帝又調來能畜水行雨的應龍,而蚩尤方面則有風伯雨師,“縱大風雨”,使應龍不能施展法力,敗下陣去。黃帝便派自己的女兒“魃”前來助戰。“魃”能散發大量熱能,即刻止住了風雨。黃帝在魃、應龍等天神的協助下,終於擊敗蚩尤,並將其殺死。
關於蚩尤之死也有許多傳說。《山海經?大荒南經》載:“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楓木。楓木,蚩尤所棄桎梏,是謂楓木。”郭璞註:“蚩尤為黃帝所得,械而殺之,已摘棄其械,化而為樹也。”《皇覽?冢墓記》:“傳言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黃帝殺之。身體異處,故別葬之。”
“黃帝戰蚩尤”是我國現存反映部落間衝突的比較完備的上古神話。黃帝與蚩尤之戰,戰況激烈,久久不能分出勝負,最後黃帝終於以“智”取勝,表現了部落間的戰爭已有相當規模:這場戰爭描寫得十分驚心動魄,富於藝術想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