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黨

英國政黨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資產階級政黨,並最先確立和實行兩黨制的國家。目前英國屬於議會內閣制下的兩黨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國政黨
  • 性質:資產階級政黨
  • 所屬國家:英國
  • 政治制度:兩黨制
歷史沿革,時間,階段,政黨特點,主要政黨,保守黨,英國工黨,自由民主黨,社會民主黨,共產黨,

歷史沿革

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時期,在議會內部形成了代表不同階級利益的政治派別。

時間

1679年
議會就詹姆斯公爵(後來的詹姆斯二世)王位繼承權問題展開激烈爭論,反對詹姆斯公爵有王位繼承權的議員們被政敵斥為輝格(Whig,蘇格蘭強盜),贊成詹姆斯公爵有王位繼承權的議員們則被對方罵作托利(Tory,愛爾蘭信仰天主教的歹徒)。以後兩派逐漸以此自稱,形成兩個政治派別。
英國的政黨政治與福利制度英國的政黨政治與福利制度
輝格黨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主張限制王權,提高議會權力;
托利黨代表地主貴族利益,維護君主特權。
1688年
兩黨由於一致反對詹姆斯二世而走向合作,共同以政變方式發動“光榮革命”。輝格黨在政變中起了主要作用,政變後成為執政黨。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托利黨人成分逐步發生變化,輝格黨內的部分土地貴族、銀行家、軍火商和官僚政客加入托利黨,使該黨實力增強,而輝格黨因其分裂逐步喪失了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統治地位。
1783~1830年
托利黨執政。輝格黨和托利黨輪流組閣時期,黨派活動只限於議會內部。19世紀3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社會階級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形成了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同時,英國統治階級內部也發生變化,形成了代表土地貴族、金融貴族和大商人利益的保守勢力與代表工業資產階級利益的改革勢力。前者以土地貴族為核心,在原托利黨的基礎上組成保守黨;後者以熱心於自由貿易的工廠主為核心,在原輝格黨的基礎上組成自由黨。
1832年
選舉改革以後,擴大了普選權。為爭奪選民,獲取議會多數,兩黨競相發展自己的議會外組織,建立選區協會,作為競選機構。隨著議會和兩黨制的確立及發展,兩黨在19世紀中葉都成為有嚴密的中央和地方組織的全國性政黨,19世紀末、20世紀初,自由資本主義被壟斷資本主義代替後,保守黨逐步由土地貴族的黨變為壟斷資產階級的黨。與此同時,自由黨逐步衰落,該黨主張的自由貿易政策使英國喪失了“世界工廠”的壟斷地位,大批工業資本家轉向保守黨。
20世紀初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和工人隊伍的不斷壯大,工黨崛起。從1924年開始,工黨取代自由黨,與保守黨輪流執政。到80年代末,英國除保守黨和工黨兩大政黨外,還有社會自由民主黨、社會民主黨、英國共產黨、合作黨、威爾斯民族黨、蘇格蘭民族黨、民族陣線以及英國革命共產主義同盟等。

階段

英國兩黨制的形成、發展大體上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輝格黨與托利黨先後執政時期
1714年喬治一世即位後,英國逐漸形成國王不出席內閣會議,由議會多數黨領袖主持內閣的憲法慣例,從而使內閣被議會多數黨控制。輝格黨和托利黨依據議會席位多少的變化而輪流組閣,為兩黨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第二階段——保守黨與自由黨輪流執政時期
在這個階段中,兩黨從議會內的政黨發展為全國性的、民眾性的政黨,這是兩黨制形成的基本條件和重要標誌。經過多次議會改革,徹底改變了下院與上院、王室之間的力量對比,國王成為虛君,削弱了上院的權力,提高了下院的地位。在此基礎上確立了兩黨制。
第三階段——兩黨制逐步完備
第三階段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兩黨制逐步完備。保守黨於1907年首創影子內閣,以後凡在大選中獲得下院次多數議席的政黨則成為法定的反對黨。反對黨在議會中有可能通過不信任投票取代執政黨的地位。

政黨特點

英國兩黨制與內閣制相結合,具有以下特點:
①內閣由下院大選中獲得多數席位的政黨單獨組成。
②由下院多數黨領袖擔任首相。
③一黨內閣和閣員只對下院負責,如失去下院信任,內閣全體辭職;或者首相提請國王解散議會,重新大選,組成新的一黨內閣。
④下院最大的反對黨可建立 “ 影子內閣 ”。
英國歷史上也曾出現過由兩黨或三黨組成的聯合內閣,主要是在戰爭的特殊情況下發生的。

主要政黨

保守黨

前身為托利黨,1833年改為現名1912年國家統一黨與之合併,稱保守統一黨,簡稱保守黨。創始人是羅伯特·皮爾(著名英國首相)。
1868年起同自由黨輪流執政,逐漸變為大資產階級、大地主和貴族利益的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與自由黨聯合組閣。
1924年後,與工黨輪流執政,1941年邱吉爾成立了戰時內閣。
1945年7月大選前,除1923~1924年和1929~1931年由工黨兩度短期執政外,保守黨一直處於執政黨地位或作為聯合政府的最大政黨。
但在1945年以後到1979年,除了1951~1964年和1970~1974年執政外,均處於反對黨地位。
1975年2月,M.H.柴契爾夫人當選黨的領袖後,提出自力更生、自由企業和減少政府干預等方針。1979年5月大選中,該黨獲得絕對多數議席,柴契爾夫人成為英國和西歐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並於1983年和1987年兩次蟬聯首相。1990年大選再次獲勝。該黨1979年執政後,進一步強調“反對國有制和社會主義集權,捍衛個人自由”這個傳統的信條,改變了戰後30多年曆屆政府實行的凱恩斯主義,推行貨幣主義為主的經濟政策,重現保守的傳統特性。
卡梅倫卡梅倫
保守黨的組織由領袖、議會黨團、全國聯盟和中央事務所組成。領袖權力很大,不受黨的任何組織機構約束,執政時出任首相,在野時為反對黨領袖。議會黨團由下院全體保守黨員組成,並由它組織內閣或影子內閣。設定業務委員會(亦稱1922年委員會)、后座議員委員會和督導會。全國聯盟是保守黨議會外的組織,它包括保守黨年會、中央評議會、執行委員會、區組織機構和選區協會等。全國聯盟只起討論和建議作用,無權決定黨的政策,其主要任務是在議會外從事宣傳和組織工作,以擴大黨的勢力和影響。中央事務所是黨的行政機構。另外,保守黨還有卡爾登俱樂部、櫻草俱樂部等外圍組織。保守黨從未公布過黨員數,據估計,1945年有100萬,1954年有 280萬,1970年有225萬,80年代以來約200萬人。
1990年 ,約翰·梅傑成為領袖。在1997年大選後,威廉·黑格成為了新任黨魁。現任黨魁是戴維·卡梅倫,他也曾任英國首相。

英國工黨

1900年 2月由職工大會(即總工會)發起創立,初稱勞工代表委員會,由隸屬於職工大會的工會組織和費邊社、獨立工黨以及社會民主聯盟組成。
1906年改稱工黨。
1906~1914年在議會中依附自由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支持政府的戰爭政策,並加入了自由黨的聯合內閣。戰後,加入伯爾尼國際。20世紀初,力量日益增強,逐步取代了自由黨。
1918年 2月通過了由費邊社創始人S.J.韋伯幫助起草的新黨章,規定除保留原有的集體黨員制度外,還在各選區設立組織以吸收個人黨員。同年 6月,通過了由韋伯等起草的綱領性聲明《工黨與新社會秩序》,首次提出要埋葬私有制。
1924年1月,在自由黨的支持下首次組閣,並從此開始與保守黨輪流執政。
1945年以前,僅於1923~1924年和1929~1931年兩次短期執政。
1945年大選至1951年,組織過兩屆內閣。在此期間,發起重新建立社會黨國際。
1964~1970年、1974~1979年,先後組織了 4屆內閣,這是工黨歷史上執政最長的兩次。
英國政黨政治的起點英國政黨政治的起點
1979年、1983年、1987年和1990年 4次大選連遭失敗。工黨綱領的傳統理論基礎是費邊社會主義。主張生產資料、分配手段和交換手段的公有制,實行計畫管理,以達到公平分配。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艾德禮工黨政府將此付諸實施,1948年宣布建成福利國家。
但50年代開始,隨著英國經濟的發展,工黨內出現意識形態分歧。右派認為,資本主義已經變了,社會主義應是“增加社會福利,實現社會平等”,而不是以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化為目的;反對以新的社會制度代替現存的社會制度,主張在現存制度基礎上追求更高程度的完善。50~60年代,這些思想在工黨內占上風。但左派仍堅持國有化,認為沒有國有化就沒有社會主義。
60年代初,“新左派”從文化上批判資本主義,認為資產階級文化上的統治使人們處在全面異化的狀態中,因此,必須向資產階級發動全面的文化進攻,對資本主義社會實行總體改造。這對70年代後再次活躍起來的工黨左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後者據此提出國有化還應該加上工業民主化和生活方式民主化,對工黨傳統的社會主義進行了補充。
工黨的組織由領袖、議會黨團、議會外組織和總部組成。在野時每年選舉領袖,並設副領袖;執政時可不改選,也不設副職。議會黨團由下院全體工黨議員組成。每屆議會開始即選舉領袖、副領袖和總督導員。在野時,由領袖、副領袖、下院議會黨團主席、上院工黨領袖、兩院總督導員以及工黨議員代表等組成議會委員會,領導議會黨團活動。執政時,則由工黨內閣代替,另設聯絡委員會與后座議員保持聯繫。在議會外,全國代表大會(工黨年會)是工黨的最高權力機構。下設全國執行委員會、區域會議、選區組織和全國勞工理事會。工黨總部是行政機構。黨員數:1947年是 500萬人,1957年是 660萬人,1975年是650萬人,1984年是622萬人。領袖愛德華·米利班德(2010年起)。

自由民主黨

自由民主黨於1988年,由成立於1859年的自由黨和短暫存在的社會民主黨合併而成(兩黨於合併前就已結為政治同盟數年)。內外政策主要是在原自由黨政策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對內較強調經濟發展與社會正義之間的平衡,重視分配領域的“公平”問題以及環境、生態的保護;對外反對種族歧視,主張改善與第三世界的關係,強調維護和平,共同發展。有黨員約10餘萬,領袖尼克·克萊格(1988年起)。

社會民主黨

1981年 3月26日成立。創立人是從工黨中分裂出來的 4名右翼人士。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利益。參加者多數是公司經理、職員、企業管理人員、自由職業者和私人開業者。主張改革議會選舉制度,實行國營和私營企業並存的“混合經濟”體制,鼓勵中小企業,擴大就業機會。1983年 9月,與自由黨達成協定,結成競選聯盟。1987年大選失敗後,聯盟解體。1988年3 月該黨分裂,多數人與自由黨合併組成社會自由民主黨,剩下約 3萬成員繼續使用社會民主黨的名稱。新的社民黨把核威懾防務、社會市場經濟和議會選舉比例代表製作為主旨政策。領袖D.A.歐文(1983年起)。

共產黨

1920年 7月31日由不列顛社會黨、社會主義工黨和南威爾斯共產主義者委員會合併組成。成立後即加入第三國際,成為第三國際的英國支部。1936年,組織英國支隊赴西班牙參加反對F.佛朗哥的戰爭。隨後,又開展了聲援中國抗日戰爭和反對A.N.張伯倫的“綏靖”政策,要求同蘇聯結成和平同盟的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全力支持反法西斯戰爭和推動早日開闢第二戰場,黨的力量有很大發展,1942年黨員人數一度增至 5.6萬人。戰後黨的力量不斷下降。1947年提出英國要走一條有別於蘇聯十月革命的英國式的社會主義道路。1951年公布第一個和平過渡綱領《英國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宣布英國可以通過將議會改造成真正代表人民意志的民主機構並建立人民政府的道路,過渡到社會主義。1977年,部分黨員因不同意黨的路線而退黨,另立英國新共產黨。1988年 9月,英共發表了《面向未來》的檔案,主張放棄舊有形式的“階級鬥爭”,以適應消費和技術革命所產生的“新秩序”。英共每兩年召開一次黨的代表大會。組織機構分為全國執委會、地區委員會和支部三級。1988年有黨員約9700餘人。黨的總書記N.坦普爾(1990年起)。中央機關報為《晨星報》(日報);理論刊物《今日馬克思主義》(月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