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猴鼓舞

《猴鼓舞》,苗族名字叫“大愣矬”(da leng cuo),主要流傳於貴陽市南郊的花溪、孟關、青岩、湖潮等地以青色服飾和以繡花服飾為特徵的兩個苗族支系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苗族猴鼓舞
  • 外文名:Miao monkey encouraged
活動簡介,一鼓一笙,概況,藝術特點,一鼓二笙,概況,藝術特點,一鼓多笙,概況,藝術特點,結語,

活動簡介

《猴鼓舞》,苗族名字叫“大愣矬”(da leng cuo),主要流傳於貴陽市南郊的花溪、孟關、青岩、湖潮等地以青色服飾和以繡花服飾為特徵的兩個苗族支系中。
它來源“洪水朝天”的神話傳說。古時,大地上發了一次洪水,洪水湮沒了大地,伏羲兄妹鑽進一段空心大樹中並用獸皮封住兩端,他們在洪水中飄流了很久。後來,昏昏沉沉的伏羲兄妹被一陣“咚咚”聲吵醒,他們戳破獸皮鑽出來,才發現洪水已經消退,幾個猴子正在擊打繃緊了的獸皮。他們以為,猴子敲響蒙皮喚醒他們是老天的意願。後來,伏羲兄妹相互配婚並繁衍了人類,人類才重新興旺起來。他們在臨死之時囑咐子孫記住:鼓和猴曾使人躲過滅絕的厄運。伏羲氏死後,他們的子孫就一代一代學猴子的動作,擊鼓舞蹈來祭奠去世的老人。開始人們是紀念本民族的始祖,隨著時光的流逝,就衍變成紀念先祖與祭奠過世長輩的民俗活動了。
貴陽地區有如下幾種《猴鼓舞》:

一鼓一笙

概況

青岩一帶的苗族所跳的傳統《猴鼓舞》多為“一鼓一笙”。舞者兩人,一人擊鼓,一人持笙,皆為男性。它是由兩個獨舞相互伴合而成的舞,鼓聲一響,樂聲“和”之,有時蘆笙為“鼓舞”伴奏,有時擊鼓者為蘆笙獨舞伴奏;跳到高潮時,兩舞者都拿出看家本領來使兩種舞蹈渾然一體。吹笙者有時為了表現自己的技能,還在喪家院中擺上一張大桌,他時而圍著大桌跳,時而滾上大桌在桌面上跳......這種“一鼓一笙”的《猴鼓舞》,不但是一種致哀的禮節舞蹈,還帶著一定的演技性和自我表現性。其氣氛熱烈,演技不凡。
舞者以青色服飾為特徵,著黑色長紗巾(約3米)纏頭成圓盤形,上穿藍布(或綢)大襟長衫,腰扎黑色長紗腰帶(約3米);下穿便褲,腳穿布鞋。

藝術特點

音樂方面: 把皮鼓置於鼓架的交叉處上,用繩將鼓環繫於木棒上,擊鼓者雙手持鼓棍。擊打特徵為:擊棒、擊鼓交替進行,如“打0 咚0”。 蘆笙為直管中蘆笙,6管5聲 6 1 2 3 5 6的“la”調式。所奏曲 調速度平緩,一般以連續的8分音符為旋律進行特徵,並多以最低音“6 ”為伴奏,一曲到底無限反覆。
動作方面:舞蹈動作分擊鼓者動作和吹笙者動作。擊鼓者動作主要有:“正打擊鼓”、“背打擊鼓”、“胯打擊鼓”、“反打擊鼓”、“上打擊鼓”等。吹笙者動作主要有:“跟步轉”、“踏步轉”。
跳《猴鼓舞》時,大鼓和大桌擺在主家的大院中,擊鼓者面向大鼓,持笙者任意在鼓前以肩斜對鼓。在音樂的伴和下,擊鼓者隨意做“正打擊鼓”“背打擊鼓”“胯打擊鼓”“反打擊鼓”“上打擊鼓”等動作和轉體使背對鼓面舞蹈。吹笙者做連續的“跟步轉”動作,在一個三角形內舞蹈,並在
“跟步轉” 中穿插“踏步轉”動作。舞到高潮處,吹笙者上大桌表演“翻、滾、倒立”等高難動作,一直舞到盡興為止, 舞蹈才結束。舞完曲止。

一鼓二笙

概況

這是孟關另一種《猴鼓舞》表演形式。舞者3人,1人擊鼓,2人持笙跳舞相伴,皆為男性。這是一種傳統致哀的《猴鼓舞》,多由年長的人跳。擊鼓者多以各種姿態固定擊鼓的一 面,兩蘆笙舞者在鼓的左前及右前隨鼓點跳傳統的蘆笙舞。其氣氛肅穆,舞姿凝滯。
舞者服飾特徵、音樂特徵、動作特徵、舞蹈跳法都與一鼓一笙《猴鼓舞》相近,只是在跳《猴鼓舞》時, 吹笙者以1人為主(另一人隨他),有時2人動作對稱,有時2人動作相同。
3.一鼓四笙《猴鼓舞》
湖潮一帶苗族所跳的《猴鼓舞》多為一鼓四笙《猴鼓舞》,這也是一種傳統致哀的《猴鼓舞》,多由中年人跳。舞者5人,1人擊鼓,4人持笙而舞,皆為男性。舞者以身著繡花彩片服飾為特徵。

藝術特點

音樂方面: 把皮鼓置於3根木棍為鼓架的交叉處上,用繩將鼓環繫於木棒上,擊鼓者雙手持鼓棍。擊打特徵為:擊棒、擊鼓、擊鼓邊交替進行,如“打0 咚0”、“打0 的0”。 蘆笙為曲管蘆笙,6管5聲 56 1 2 3 5 的“sol”調式。所奏曲調節奏急促、速度較快,一般以連續的8分音符為旋律進行特徵,並多以最低音“5 ”為伴奏,一曲到底,無限反覆。
動作方面:與以上形式的猴鼓舞動作大同小異,相比之下步幅要快些、小些。
跳這種《猴鼓舞》時,大鼓擺在主家的大院中,擊鼓者背向大鼓,持笙者在鼓前一字排開。在音樂的伴和下,擊鼓者隨意做“正打擊鼓”“背打擊鼓”“胯打擊鼓”“反打擊鼓”“上打擊鼓”等動作和轉體面對鼓面舞蹈。吹笙者做連續的“跟步轉”動作,並在兩兩換位舞蹈、“跟步轉” 中穿插“踏步轉”動作來轉換自己的舞蹈位置;有時變成兩兩對面的“十”字形舞蹈,並兩兩互換位置。其動作單一,氣氛沉重,動律單純。一直舞到盡興為止,舞蹈才結束,舞完曲止。

一鼓多笙

概況

這是孟關苗族在建國之後,由傳統《猴鼓舞》逐漸衍變出來的一種具有娛樂性的、有女性參加的廣場集體舞。此舞只在節日和集會場合中表演。舞者20來人,1人擊鼓,人數不限的男女青年舞蹈。
表演時,除一中年人擊鼓外,其餘舞者皆是男女青年。男子吹笙,女子持彩巾舞蹈。
擊鼓者仍著傳統服飾。男青年用黑色長紗巾(約3米)纏頭成圓盤形,右耳邊伸出約15厘米的紗巾頭。上裝穿藍布大襟長衫(經濟條件好的則為緞子料),頸飾為銀項圈和銀鎖,腰用黑色長紗腰帶(約3米)纏數層,腰頻寬約20厘米。下裝 穿便褲,布鞋。女青年頭戴如“筆架形”的雙尖彩帽,以紫色或黑色布料製成並以繡花彩條固定;前面尖上系3、5束彩色絲線,長度不定,以戴帽者戴上後到眉毛處為宜。頸飾為銀項圈與銀鎖。上裝穿無領開襟衣,紫色布料,貼花;貼花位置在袖筒和後邊臀部,衣片前短後長。下裝穿便褲,外穿黑紗兩逗摺裙;上層折疏,下層折密。穿布鞋。腰飾為:先用黑色長紗巾(約3米)纏緊摺裙,在外面穿上繡花圍腰。

藝術特點

音樂方面: 把皮鼓置於特製的鼓架上,擊鼓者雙手持鼓棍。擊打特徵為:擊棒、擊鼓、擊鼓邊、擊鼓綁交替進行,如“打0 咚0”、“打0 的0”、“打0 嘎0”。在舞蹈高潮時,則以多種姿態從各個方向擊鼓面、鼓梆、鼓邊等,音響富於變化,很具特色。蘆笙為直管中蘆笙,6管5聲 6 1 2 3 5 6的“la”調式。這種蘆笙有圓潤清麗的音質和華美、深遠、飄逸的音色。 所奏曲調速度平緩,一般以連續的8分音符為旋律進行特徵,和聲伴奏與曲調旋律交替在高低音區出現。一曲到底,無限反覆。
動作方面:舞蹈動作分擊鼓者動作、吹笙者動作和女舞者動作。擊鼓者動作主要有:“右手擊鼓”、
“跳步擊鼓”、“胯打擊鼓”、“身前擊鼓”、“身後擊鼓”等。男女蘆笙舞動作主要有:“甩巾頂胯”(男青年做此動作時,不頂胯,雙手隨舞蹈節奏每拍先下後上抖動一次)、“橫步甩腿”、“甩腿跳”、“擊掌翻”、“四步擊掌”、“拍手跳”、“四步跳”、“擺手跳”、“牽手跳”、“對腳跳”、“叉腰頂胯”、“蹲踏步”(女青年不做此動作)、“踏步翻身 ”(女青年不做此動作)、“跺步”(女青年不做此動作)等。其中,“頂胯橫走”與“叉腰頂胯”等動作都為孟關苗族獨有。它在4拍之內兩次向同一側作頂胯的動作,既具有特色又具有韌性。舞蹈節奏流暢,速度較快,顯示了歡樂的情緒。
這種《猴鼓舞》主要的特點是隊形變化多樣。有一字橫隊、兩路縱隊、八字隊形、穿八字隊形、跳扇形、雙穿花形等等以女舞者的動作為突出,其動作的主要特徵是腰胯鬆弛而具有韌性,左右頂胯而線條平滑。另外,這個舞蹈有明顯的高潮。當舞蹈進人高潮後,擊鼓者以多種不同的舞姿在鼓前後左右敲擊大鼓的各個部位。在這種不同音響的變異鼓點中,蘆笙手跳起“翻身蘆笙”、女舞者跳起“牽手跳”,鼓面聲、鼓棒聲、樂聲、擊掌聲、銀項圈銀鎖的撞擊聲合成一片,使整個舞場的熱烈氣氛達到最高潮。

結語

綜觀貴陽地區的苗族《猴鼓舞》,雖然形式較多,但大致可分“傳統祭祀性《猴鼓舞》”和“自娛性《猴鼓舞》”。“傳統祭祀性《猴鼓舞》”至今還在民間流傳;而青年人們更喜歡的是“自娛性《猴鼓舞》”,因為這種舞蹈的節奏較快,動作豐富,隊形複雜,場面歡快熱鬧。在舞蹈動作、隊形、跳法等方面都大大地突破了傳統《猴鼓舞》的風格;尤其在動律與韻味方面更有許多有價值的創新,它表現出與傳統《猴鼓舞》截然不同的舞蹈特徵。這種《猴鼓舞》在政府各有關部門的扶持下,越來越有新的風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