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樹

花椒樹

花椒樹,原名:花椒,別名:檓、大椒秦椒蜀椒,拉丁文名: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為芸香科花椒屬落葉小喬木;莖幹上的刺常早落,枝有短刺,小枝上的刺基部寬而扁且勁直的長三角形,當年生枝被短柔毛。產地北起東北南部,南至五嶺北坡,東南至江蘇浙江沿海地帶,西南至西藏東南部;台灣、海南及廣東不產。見於平原至海拔較高的山地,在青海,見於海拔2500米的坡地,也有栽種。耐旱,喜陽光,各地多栽種。花椒用作中藥,有溫中行氣、逐寒、止痛、殺蟲等功效。治胃腹冷痛、嘔吐、泄瀉、血吸蟲、蛔蟲等症。又作表皮麻醉劑

(文中圖片均取自中國植物圖庫)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藥用價值,使用價值,栽培技術,種植方法,採收,屬下種類,植物鑑別,植物文化,

形態特徵

花椒樹屬落葉灌木,高3-7m,莖幹通常有增大皮刺;枝灰色或褐灰色,有細小的皮孔及略斜向上生的皮刺;當年生小枝被短柔毛。奇數羽狀複葉葉軸邊緣有狹翅;小葉5-11個,紙質,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無柄或近無柄,長1.5-7cm,寬1-3cm,先端尖或微凹,基部近圓形,邊緣有細鋸齒,表面中脈基部兩側常被一簇褐色長柔毛,無針刺。
花椒花椒
聚傘圓錐花序頂生,花被片4-8個;雄花雄蕊5-7個,雌花心皮3-4個,稀6-7個,子房無柄。
果球形,通常2-3個,紅色或紫紅色,密生疣狀凸起的油點。花期3-5月,果期7-9月。喜光,適宜溫暖濕潤及土層深厚肥沃壤土、沙壤土,萌櫱性強,耐寒,耐旱,抗病能力強。不耐澇,短期積水可致死亡。
高3-7米的落葉小喬木;莖幹上的刺常早落,枝有短刺,小枝上的刺基部寬而扁且勁直的長三角形,當年生枝被短柔毛。葉有小葉5-13片,葉軸常有甚狹窄的葉翼;小葉對生,無柄,卵形,橢圓形,稀披針形,位於葉軸頂部的較大,近基部的有時圓形,長2-7厘米,寬1-3.5厘米,葉緣有細裂齒,齒縫有油點。其餘無或散生肉眼可見的油點,葉背基部中脈兩側有叢毛或小葉兩面均被柔毛,中脈在葉面微凹陷,葉背乾後常有紅褐色斑紋。花序頂生或生於側枝之頂,花序軸及花梗密被短柔毛或無毛;花被片6-8片,黃綠色,形狀及大小大致相同;雄花的雄蕊5枚或多至8枚;退化雌蕊頂端叉狀淺裂;雌花很少有發育雄蕊,有心皮3或2個,間有4個,花柱斜向背彎。果紫紅色,單個分果瓣徑4-5毫米,散生微凸起的油點,頂端有甚短的芒尖或無;種子長3.5-4.5毫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或10月。

生長環境

產季:多於中秋節前後採收。以中秋節後采者為佳,過早採收者香氣較小,過遲則果實脫落。
花椒花椒
見於平原至海拔較高的山地,在青海見於海拔2500米的坡地,也有栽種。耐旱,喜陽光,各地多栽種。

分布範圍

全國大部地區均有生產。產地北起東北南部,南至五嶺北坡,東南至江蘇、浙江沿海地帶,西南至西藏東南部;台灣、海南及廣東不產。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花椒用作中藥,有溫中行氣、逐寒、止痛、殺蟲等功效。治胃腹冷痛、嘔吐、泄瀉、血吸蟲、蛔蟲等症。又作表皮麻醉劑。
花椒花椒
李時珍《本草綱月》中提及的“椒目”即是花椒的種子,“黃殼”指花椒的內果皮,“椒紅”或“紅”是指花椒的外果皮。
品質優劣:花椒以身乾、色紅,青椒以身乾、色青綠、均無梗無椒目者為佳。
成分:青椒及花椒的果皮均含揮髮油,油中含異茴香醚(estragol)及牻牛兒醇(geraniol)等。
效用:溫中散寒、驅蟲、止癢。治脘腹冷痛,嘔吐、腹瀉、蛔蟲病;外治皮膚瘙癢。
貯藏:放置乾燥處,防生霉。
附註:1,椒目為花椒的種子,呈圓形或半圓形。直徑絝3mm。表面棕褐色至黑色,有光澤。種皮堅硬,種仁黃白色,油性。氣微香,味稍麻辣。
2.同科同屬植物竹葉椒野花椒的果皮在一些,地區亦同作花椒入藥,
3.廣東南部地區所產花椒為同科同屬植物筋欖的果實,其品質略差。主供香料用。
4.花椒主流及以上同屬植物果實的主要區別如下檢索表;
(1)果實基部有明顯的子房柄 野花椒
(1)果實基部無伸長的子房柄
(2)果皮表面草綠色,黃綠色至暗綠色,油點呈凹下的小點狀 青椒
(2)果皮表面紅色、紫紅色,油點近圓形,不突起至明顯突起呈小瘤狀
(3)油點明顯突起 竹葉椒
(3)油點不突起至稍突起,又於中央部凹入。
(4)種子圓珠形 花椒
(4)種子歹口圓形 簕樘

使用價值

花椒果皮含精油 0.2%-0.4%,不少於15類,主要有linalool、eucalyptol(=cineol)、 limonene等,油的理化性質與野花椒Zanthoxylum simulans Hance的近似,屬於幹性油,氣香而味辛辣,可作食用調料或工業用油。

栽培技術

種植方法

花椒樹耐乾旱瘠薄,特別適宜於梯田地、邊隙地、荒地、果園四周等栽植。科學栽植花椒樹也是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花椒種植花椒種植
擴穴施肥
初春土壤解凍後,將花椒樹根系周圍的土壤深刨30—50厘米,每株施有機肥30千克左右;4月中旬萌芽期、7月下旬采果後,每株各施標準化肥0.4千克。施肥後及時澆一遍透水。
覆膜增溫:覆膜具有保濕增溫的良好效果,一般可提高地溫3℃左右,有利於根系發育生長。覆膜應在擴穴施肥後及時進行,沿樹行將土壤整細整乾,近樹幹處略高,蓋膜面積以稍大於樹冠外緣為準。兩塊地膜的交接處用土壓實,地膜儘量展平與地面貼緊,四周用土封嚴。4月底在膜上加蓋5厘米厚的細土,可防止雜草生長,延長地膜使用壽命。
葉面噴肥
用3%的磷酸二氫鉀和0.5%的尿素混合溶液,每年葉面噴肥6次,開花期噴第一次,花後10天噴第二次,間隔10天再噴第三次,7月上、中旬和果實採收後各噴一次。
修剪復壯:夏季結合採收花椒,及時進行修剪。對衰弱樹剪除部分大枝及病蟲枝,秋季再抽去多餘的大枝,最後每株保留5—7個主枝,同時適當疏除冠內密集枝,疏枝量一般不超過25%,並縮剪部分弱枝到壯芽處;中庸樹的中短枝一般不短截,以疏為主,並注意保護頂芽,對長果枝適當短截,保留大芽。

採收

採收時間及方法:花椒果實成熟期一般在立秋至處暑前後。花椒成熟時,果皮呈紫紅色或淡紅色,果皮縫合線突起,少量開裂,種子黑色光亮。可聞到濃郁的麻香味,這是最適宜的採收時期,採收果實一般是用手摘或剪子剪。
花椒種植花椒種植
果穗採摘
強枝果穗的採摘:在大椒穗下第一個葉腋間有一個飽滿芽,這個芽是下一年的結果芽,要妥善加以保護,採摘椒穗時,一定不要連同這個腋芽摘掉,以免影響來年產量。
弱枝果穗的採摘:弱枝果穗下第一個芽發育不飽滿;第二個或第三個芽發育較為健壯,在採摘時應保留第二個或第三個芽,否則影響第二年產量。

屬下種類

花椒(通稱)椒(詩經),檓、大椒(爾雅),秦椒、蜀椒(本草經)
花椒花椒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in Bull. Acad. Sci. St.-Petersb. 16: 212. 1871 et in Mel. Biol. 8: 2. 1871, pro parte, exclud. syn. Z. simulans Hance; Huang in Acta Phytotax. Sin. 6: 21. Pl. 2. 1957.——Zanthoxylum bungei Pl. et Linden ex Hance in Journ. Bot. 13: 131. 1875; Franch. in Nouv. Arch Mus. Paris ser. 2: 218. 1883;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106. 1886, pro parte; Kom. in Acta Hort. Petrop. 22: 667. 1904; Rehd. et Wils. in Sarg. Pl. Wils. 2: 121. 1914, pro parte; Engl. Nat. Pflanzenfam. 3(4): 115. 1896 et 19a: 217. 1931, exclud. syn. Z. simulans Hance——Z. bungei var. imperforatum Franch. in Mem. Sci. Nat. Cherbourg. 24: 205. 1884.——Z. fraxinoides Hemsl. in Ann. Bot. 9:148. 1895.——Z. simulans var. imperforatum (Franch) Reeder et Chao in Journ. Arn. Arb. 32: 70. 1951, exclud. syn.——Z. nitidum auct. non DC.: Bunge in Mem. Div. Sav. Acad. Sci. St.-Petersb. 9: 470. 1859.——Z. piperitum auct. non DC.: Daniell et Benn. in Ann. Nat. Hist. ser. 3. 10: 195. 1862.——Z. usitatum auct. non Pierre ex Lannes.: Diels in Not. Roy. Bot. Gard. Edinb. 6:97. 1912, nom. nud.
花椒(原變種)圖版10:4
產雲南西北部的,常見在雌花上有發育的雄蕊,它的花被片的大小有時相差很大。產陝西、甘肅二省南部及四川西部及西北部的,其小葉的邊緣有較大的鋸齒狀裂齒,果梗較纖細且長,分果瓣較小,但色澤鮮紅,紫紅或洋紅色,產其他地區的,其果梗一般較粗而短,分果瓣乾後多呈暗紅褐色。
生於南方的花椒,花期較早,約在3月中旬,故果期也較早。但果皮所含油分不如北方的多。青海、寧夏、甘肅、陝西和四川產的最優,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山西等省產的也屬優良。市場上的花椒因產區及採收季節而不同,商品名稱也多。西北部分地區和西南產的通稱川椒,或稱川紅椒,亦稱大紅袍。果皮色紅潤,油點大,凸起,香氣濃,味香而麻辣,無籽,質脆,內果皮淡黃白色,品質最優。至於果皮色淡紅,粒小,閉口(尚未開裂去種子的),其味不純,屬次品。又7-8月採收的稱“伏椒”,9-10月採收稱“秋椒”,前者比後者質優。市場上有將竹葉花椒、野花椒、青花椒三者或其中之一、二充作花椒的。三者民間也有將之作花椒用,但風味均較淡,或微帶苦味。青花椒乾後暗蒼綠或淡黃綠色,風味最差。
花椒花椒
花椒的木材為典型的淡黃色,露於空氣中顏色稍變深黃,心邊材區別不明顯,木質部結構密緻,均勻,縱切面有絹質光澤,大材有美術工藝價值。
油葉花椒(變種)
var. punctatum Huang in Acta Phytotax. Sin. 16: 81. 1978.
小葉有肉眼可見的油點,油點乾後稍凸起,葉軸、果序及分果瓣乾後紅棕色。果期7-8月。
四川西部(天全、峨山等地)。見於海拔2000-2500米的山地疏林中。
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峨山。
var. bungeanum
小葉背面中脈的基部兩側有叢毛外其餘無毛,又小葉除葉緣有油點外其餘無油點。
模式標本采自北京市郊。
毛葉花椒(變種)
var. pubescens Huang in Acta Phytotax. Sin. 6: 24. 1957.
新生嫩枝、葉軸及花序軸、小葉片兩而均被柔毛,有時果梗及小葉腹面無毛。本變種分為二類,一類的小葉薄紙質,乾後兩而顏色明顯不同,葉背淡灰白色,果梗纖細而延長;另一類的小葉厚紙質,葉面及果梗無毛,側脈在葉面凹陷呈細裂溝狀,小葉兩面近於同色,乾後紅棕色,果梗較粗。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產青海(循化)、甘肅、陝西南部、四川西部及西北部(理縣、黑水、茂縣、寶興等縣)。見於海拔2500-3200米山地。
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寶興。

植物鑑別

1.花椒:呈1~2個相連球形果,或開裂成只基部相連的兩瓣狀。直徑4~5mm。果皮表面紅色、紫紅色或紅棕色,極皺縮,有多數突起又凹下的油腺,內果皮光滑,淡黃色,有的殘存黑色球形種子。香氣濃厚,味麻辣而持久。
2.青椒:呈1~3個相連的球形果,或每果已開裂成兩瓣狀,果頂端早短小喙尖。直徑3~4mm。果皮表面草綠色、黃綠色或棕綠色,有網紋及多數凹下的點狀油腺,內果皮灰白色或淡黃色。味微甜而後辣。

植物文化

花椒一名,最早有文字記載是在《詩經》里。《詩經》是收載西周時期的民間詩歌,說明中國人民於二千多至三千年前已經利用花椒了。古代人認為花椒的香氣可辟邪,有些朝代的宮廷,用花椒滲入塗料以糊牆壁,這種房子稱為“椒房’,是給宮女住的。後來就以椒房比喻宮女后妃《曹操文集》“假為獻策收伏後”篇及《紅樓夢》第十六回中有“每月逢二、六日期,準椒房眷層入宮請候”之句足以佐證。
花椒花椒
花椒樹,結果多,《詩經》有“椒蓼之實,繁衍盈升”之句。花椒又是一種芳香防腐劑,據發掘的漢墓中常有以花椒的果填墊內棺的,很可能是利用它的高效防蟲防腐作用,同時,也帶有“繁衍盈升”,多子多孫的封建迷信思想,在河北省滿城縣發掘的漢代中山王劉勝墓(公元前113年)的出土文物中有保存良好的花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