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圩

無錫西北部的芙蓉圩,舊時是芙蓉湖,又名上湖、射貴湖、無錫湖,因為湖中生長芙蓉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芙蓉圩
  • 簡介:舊時是芙蓉湖,又名上湖
  • 地理位置:位於太湖之北,地跨無錫
  • 戰國時期:公元前333年,楚滅越國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戰國時期,劉宋時期,唐朝,宋朝,明代,今,

地理位置

芙蓉湖在湮塞前是蘇南大湖,位於太湖之北,地跨無錫,江陰,蘇州,武進,原水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此湖在先秦時名無錫湖,作為地名,先有無錫湖,後有無錫城。元·王仁輔《無錫志》載:“吳地記云:無錫湖,萬五千三百頃,為晉陵上湖。”又載:“陸羽惠山記云:惠山東北九里有上湖,一名射貴湖,一名芙蓉湖。……蓋自山下百餘里,目極荷花不斷,以為江南煙水之盛。”

歷史沿革

戰國時期

公元前333年,楚滅越國,公元前248年,楚國封春申君黃歇於吳墟(無錫)。據史籍記載,春申君曾治理過無錫湖,可能築了一些湖堤,以便在淤漲的地段圍田。春申君還在無錫、武進、江陰等地開鑿多條河浦,便於灌排和交通運輸,並設定範圍較大的上、下兩屯,墾拓農田。之後漢晉的數百年間,除了幾次小規模的圍湖造田外,芙蓉湖基本沒有大的變動。

劉宋時期

劉宋時期,為了滿足日益增多的人口糧食的需求,元嘉間在太湖流域進行了圍湖造田,芙蓉湖因年久淤積,分化出陽湖、茭饒、臨津諸湖。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復於芙蓉湖區修陽湖堰,得良田數百頃。又於元嘉二十四年(447年),治臨津湖為田。雖然圍田都成功了,但規模都較小。太湖流域塘浦與圩田的建設應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水網形成後,圩田才能有大規模的發展。

唐朝

到了唐朝中後期,江南的賦稅占到了全國的很大一部分,朝廷開始注重對江南的開發和建設。當時由於圩田建設在大範圍內有組織有規劃地進行,建成的塘浦圩田井然有序,形成完整的平原水網圩田水利系統,當時土地利用還不緊張,農田處於不完全開發的狀態,大圩中有不少未開發的湖盪、窪地可以蓄澇,而用封閉高厚的圩岸御洪。

宋朝

宋初,由於種種原因,太湖平原以塘浦為四界的大圩制漸見解體,數萬畝的大圩,大多分割成以涇浜為界的數百畝的小圩,並一直延續到後世。由於宋初水利方針轉為以漕運為主,為便利漕運,將有障舟楫轉漕的堤岸堰閘都毀去,使水網失去控制,太湖下游洪澇災害明顯增多,平均每六年發生一次大水災,低洼圩區積水長期不退,造成“千里一白”的狀況,有時沿湖5縣積水達4萬頃,比太湖面積還大,史稱蘇、常、湖三州常遭水患。
芙蓉湖在宋元佑時"已治為田",但其後數百年一直是“時湖時田”,從未成為過良田,直到明初永樂時,"築上壩以截來源,繼築五壩則上游道阻,而湖盡為田",到明代隆慶天啟時,常州大守歐陽東風"堅築內外堤障始稱完善"。

明代

明宣德6年(1431),朝廷派周忱巡撫江南總督稅糧。周忱目睹芙蓉湖的水患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就下決心治理芙蓉湖。周忱來到無錫的第2年,就主持整治芙蓉湖。他總結前人治理芙蓉湖的經驗,採用宋代水利專家單鍔的主張:“通盤治理,從全局出發,採用疏導的方法”,提出自己治理芙蓉湖的方案。他徵集無錫、武進等地的民工,採用“上堵下泄,化害為利”的方法,帶領民工在芙蓉湖北面築堤,阻止江水流入,四周開渠道,排泄湖水。開闢江陰黃田港,讓芙蓉湖水流入長江。然後在芙蓉湖四周築圩堤,圩內開闢良田10萬多畝。為了防止堤內積水,又修築了提水工具——戽水機,積水隨時排出,為了不讓湖河之水倒灌,就築了水閘,這樣,終於解除了水患。

明代以後,縮小了的芙蓉湖稱西湖,楊家圩稱東湖。到如今,芙蓉湖已不復存在,全都成了魚塘圩田以及工廠。
芙蓉湖的坎坷一生,見證了江南這片土地由荒蕪到興盛的過程,見證了人類的力量由弱小到強大的過程,此時,她已合上了眼,為後世的子孫默默祈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