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曼格綜合徵

艾森曼格綜合徵是一組先天性心臟病發展的後果。房、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先天性心臟病,可由原來的左向右分流,由於進行性肺動脈高壓發展至器質性肺動脈阻塞性病變,出現右向左分流,皮膚黏膜從無青紫發展至有青紫時,既稱為艾森曼格綜合徵。

疾病歷史,疾病遷延,自然病程,疾病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介入治療,心肺聯合移植,疾病展望,專家觀點,

疾病歷史

1897年,維克多艾森曼格報導了第1例後來被命名為“艾森曼格綜合徵”的病例:該患者為男性,32歲,紫紺貌,活動耐量下降,且並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後死於咯血。屍檢時發現室間隔膜部存在一較大缺損,同時合併主動脈彎曲摺疊。
1947年Bing等人觀察研究了5例此類患者的資料後,在其解剖學定義中又補充了肺動脈壓達到體循環壓力的概念,此後艾森曼格綜合徵的定義為:肺動脈壓力超過體循環壓力水平,導致血液通過較大室間隔缺損產生右向左的反向分流。
1958年Paul Wood描述了包括動脈導管未閉在內的幾種因肺血管阻力增加而導致肺動脈高壓的心臟和大血管疾病後,重新總結艾森曼格綜合徵的定義為:由於肺血管阻力增加(>10 wood unit)導致肺動脈壓超過體循環壓力,血液通過較大缺損產生雙向或反向分流。這一定義提示部分先天性心臟病病情已不可逆轉,且失去了畸形矯治的機會。

疾病遷延

先天性心臟病包含了幾乎所有的出生時即出現的心內及大血管水平的形態學異常。在出生時,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在存活新生兒中的發病率為千分之6至千分之8。肺動脈高壓是一種繼發於先天性心臟病的常見併發症,由於先天性心臟病的存在,引起肺血流增多、血流增快等改變,導致了肺動脈高壓的產生。疾病自然史的研究結果顯示,所有出生時存在先天性心臟病但未行外科治療的患兒中大約30%會發生肺血管疾病,即肺動脈高壓肺動脈高壓的血流動力學定義是肺動脈平均壓大於25 mmHg, 同時肺小動脈楔壓小於等於15 mmHg, 肺小動脈阻力大於3 個wood單位。當先心病合併肺動脈高壓時,此時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儘早行手術或介入的方法治癒先天性心臟病。如果因為某種原因未能及時手術治療先心病,肺動脈高壓繼續進展,可發生梗阻性肺動脈高壓,患者出現缺損部位的雙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皮膚黏膜出現青紫,稱為艾森曼格綜合徵。該病症以進行性的肺小動脈阻力增高為特徵,伴有肺血管擴張試驗陰性的低氧血症,可以引起連線肺動脈之心室的心室功能衰竭並最終導致患者死亡。在臨床上,此時患者表現為呼吸困難、紫紺、活動耐量下降、浮腫、眩暈、暈厥、咳血、心律失常並可合併腦血管事件的發生,最終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生存時間減少。
當患者出現艾森曼格綜合徵時,已失去最佳手術治療機會,但可通過內科藥物治療的方法達到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的目的。另外必須強調的是,患艾森曼格綜合徵的女性需要避孕,因為患艾森曼格綜合徵孕婦剖腹產的死亡率可以高達50-65%,胎兒流產率可高達75%。相關研究與臨床報告均表明,艾森曼格綜合徵對於孕婦和胎兒均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甚至可奪去母子二人的生命。患艾森曼格綜合徵的女性萬一懷孕,專家一致建議需要早期終止妊娠

自然病程

艾森曼格綜合徵自然病程有一個很大的跨度,其患者的生存率高於其他原因導致的肺動脈高壓患者。未經手術治療的患者,大多數能生存到三到四個十年,甚至有報導,如果經過合理的藥物治療,病人可以生存到第七個十年。相反,如果艾森曼格綜合徵患者接受手術治療,他們的生存時間反而明顯短於未行手術者。由此引出了臨床工作中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如何判斷一名患者是否存在手術指征。

疾病治療

藥物治療

十年前,在肺動脈高壓靶向藥物問世之前,醫生們普遍採用姑息治療的方法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對於存在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予以地高辛強心治療。如果患者沒有出現明顯的青紫,利尿藥的使用可以減輕患者的心臟負荷;但如果患者青紫明顯、血液粘滯度高,利尿藥可能引起這些患者出現血栓或栓塞的發生,所以對於已出現明顯青紫的患者利尿藥是不推薦使用的。另外,在艾森曼格綜合徵患者中,會同時出現肺血管的血栓/栓塞及咳血,抗凝藥物可防止肺血管的血栓/栓塞,但會加重患者咳血,因此不推薦有咳血等症狀的艾森曼格綜合徵患者使用抗凝藥。長期家庭氧療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狀、提高生存質量,有條件的患者可以接受這項治療。再次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治療體循環高血壓的藥物,如鈣離子拮抗劑等,是不能輕易用於先心病肺動脈高壓的,因為這些藥物會造成患者的體循環壓力下降,增加缺損部位的右向左分流量,患者出現明顯的紫紺加重,引起活動耐量下降甚至猝死
近年來隨著肺動脈高壓靶向治療的出現及其藥物價格的不斷降低,越來越多的患者從這些藥物中獲得不錯的療效。國內常用的肺動脈高壓靶向藥物有內皮受體拮抗劑、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和前列環素類藥物三大類。
在國內已上市的內皮素受體拮抗劑叫做波生坦,該藥物具有擴張肺動脈、逆轉已形成的肺血管損傷和調整心功能的作用。它是目前唯一經過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臨床研究證實可以改善患者運動耐量、降低肺動脈壓力及肺血管阻力的藥物,並且不會引起明顯的副反應。在長期套用藥物時,除了需要定期檢測肝功能以外,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有很好的保證。雖然波生坦目前價格較高,但一些像安貞醫院心兒科一樣的醫院科室具備幫助患者向中華慈善總會申請援助的資格,可以較大幅度的減少患者服用波生坦的治療費用。此外,目前安貞醫院心兒科也在進行一項國際臨床研究,可以為入組的患兒提供半年免費的波生坦治療,幫助他們改善症狀,並使其中一些患者重新獲得手術機會。
國內已上市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包括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達那非等,這些藥物中研究比較透徹的是西地那非,它和波生坦一樣,都具有擴張肺動脈和改善心臟功能的雙重作用,並可改善患者活動耐量,提高血氧飽和度、降低肺動脈壓力和肺小動脈阻力。從藥理上講,伐地那非、他達那非應該具備與西地那非相似的作用,只是國內外相關研究較少,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實其臨床作用。
治療肺動脈高壓的前列環素類藥物的服用方法分成口服(Beraprost)、靜脈(Flolan)和霧化吸入(Ilorpost)三種。目前國內的前列環素類似物有兩種,分別是吸入的伊洛前列素和口服的貝前列素鈉,通過防止肺血管內血栓形成和舒張肺血管的途徑,獲得降低肺血管壓力及阻力,改善運動耐量、增加血氧飽和度等效果。貝前列素鈉為口服劑型,價格較為便宜。伊洛前列素可通過霧化吸入和靜脈泵入兩種方式給藥。其中靜脈套用的伊洛前列素具有最佳的治療效果,但由於需要套用深靜脈置管,會增加腦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因此在使用時需要更多的權衡這種治療方法的利與弊。
另外要強調的是肺動脈高壓或艾森曼格綜合徵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藥物治療也要至少經歷3個月的療程才能起到效果,所以我們建議這些患者每3個月或半年來醫院門診隨診一次,並根據患者的病情進一步調整診療方案。臨床上一些患者僅套用藥物1個月後就僅憑自身症狀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而自行停藥,實在有些可惜。

手術治療

手術指征
先天性心臟病合併艾森曼格綜合症時患者手術效果較差,失去手術治療機會。即使部分患者度過圍手術期,術後仍殘存肺動脈高壓,部分患者肺動脈高壓繼續進展,嚴重威脅患者健康及生命。在判斷患者手術指征時,右心導管檢查和急性肺血管擴張試驗是國際通用的金標準。但如何準確地區分出可通過手術治療的肺動脈高壓和艾森曼格綜合徵,目前國際上也還沒有定論。
歐洲最近的研究表示,如果患者在右心導管術中,肺小動脈阻力指數<6 Wood unit/平方米,同時肺循環阻力與體循環阻力比<0.3,這樣的患者可行手術治療。如果患者肺小動脈阻力指數>10 Wood unit/平方米則不建議手術治療。對於肺小動脈阻力指數在6-9 Wood unit/平方米,肺循環阻力與體循環阻力比在0.3-0.5之間的患者,建議行急性肺血管擴張試驗來判斷有無手術指征。在使用肺血管擴張藥物後,如果患者肺小動脈阻力指數或肺循環阻力與體循環阻力比較基礎狀態下降超過20%,肺小動脈阻力指數<6 Wood unit/平方米,同時肺循環阻力與體循環阻力比<0.3,則可行手術治療。
特別要強調的是,對於沒有或已經失去手術適應證的患者,如果強行手術治療,只會加重患者肺動脈高壓的進展,術後早期就會出現右心功能和全心功能衰竭,縮短患者壽命。因此,對於已出現艾森曼格綜合徵並失去手術機會的患者,應該強調的是通過肺動脈高壓的藥物治療,達到延緩肺動脈高壓進展,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和生活質量,延長患者壽命的目的。

介入治療

在我們的臨床工作中,也可通過內科介入試封堵的方法,使用適合患者缺損大小的封堵器進行介入治療,如果患者試封堵後肺動脈壓力下降、主動脈血壓升高,表示試封堵結果滿意,對於這樣的患者可通過微創的方法治癒患者的先天性心臟病和肺動脈高壓。反之建議行藥物治療,定期隨訪觀察。

心肺聯合移植

由於心肺聯合移植的供體稀少,這種治療只能適用於小部分的患者。此外,心肺聯合移植術的圍術期死亡率也比較高。根據相關研究表示,心肺聯合移植後的1年生存率約為70%,5年生存率為51%,10年生存率為28%。因此,只有那些前列腺素及其類似物以及內皮素受體拮抗劑治療無效的患者,才具有心肺聯合移植的指征。

疾病展望

由於近幾年來肺動脈高壓靶向治療藥物的出現,使得許多重度肺動脈高壓患者和艾森曼格綜合症的患者在治療中獲益,可以明顯改善臨床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今後隨著醫學科學的進一步發展,會有更多的治療肺動脈高壓的新藥出現,會有更多的患者從中受益。

專家觀點

1.艾森曼格綜合徵的女性患者應該注意避孕,儘量避免懷孕,一旦懷孕應該早期終止妊娠
2.艾森曼格綜合徵患者是手術的禁忌症,該病症為慢性病,同高血壓糖尿病類似,需要長期持續的藥物治療,通過藥物治療可以達到延長患者壽命、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是這些患者的理想治療方案。
3.對於存在重度肺動脈高壓,處於邊緣狀態的患者,應行心導管檢查及急性肺血管擴張試驗來判斷有無手術指征。有手術指征的病人可以通過外科手術或內科介入手術方法治療,暫時無手術指征的病人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靶向藥物治療後,再做心導管評價心肺功能、肺阻力和手術指征。
4.術前合併有重度肺動脈高壓的先心病患者,術後仍然可能殘留肺動脈高壓,所以術後的抗肺動脈高壓的治療依然非常重要,一定要檢查定期隨診,按時服藥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