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詞語)

自言(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自言,顧名思義,即:自己說。其在語言中的意思有兩種:一是自言自語,另一個是自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言
  • 拼音:zì yán
  • 釋義:自言自語;自稱
  • 出處:《史記·五帝本紀
詞語信息,詳細解釋,

詞語信息

【詞目】自言
【釋義】1、自言自語;自說自話。2、自稱,自己說。

詳細解釋

1、自言自語;自說自話。
史記·五帝本紀》:“高辛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晉 乾寶搜神記》卷十六:“經三宿三日後,女即自言曰:‘君是生人,我鬼也。共君宿契,此會可三宵,不可久居,當有禍矣。’”元·王曄《桃花女》第四折:“你這般鬼促促的,在這自言自語,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樹嗎?”《醫林繩墨·癲狂》:“寤寐呢喃而自言心事者,謂之鄭聲。”
2、自稱,自己說。
管子·揆度》:“自言能為官,不能為官者,劓以為門父。”《戰國策·齊策六》:“莒中及齊亡臣相聚,求閔王子,欲立之。法章乃自言於莒。共立法章為襄王。”《史記·孝武本紀》:“其後治裝行,東入海,求其師雲。大見數月,佩六印,貴振天下,而海上燕齊之間,莫不搤腕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漢 劉向列仙傳·毛女》:“毛女者,字玉姜,在華陰山中,獵師世世見之,形體生毛,自言秦始皇宮人也。”《後漢書·梁節王暢傳》:“性聰惠,然少貴驕,頗不遵法度。歸國後,數有惡夢,從官卞忌自言能使六丁,善占夢,櫥數使卡筮。”《後漢書·酷吏傳》:“(黃)昌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當為二千石。” 《後漢書·東夷傳》:“辰韓,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適韓國,馬韓割東界地與之。”南朝 劉義慶世說新語·豪爽》:“自言知打鼓吹,帝令取鼓與之。”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上》:“(竺法蘭)自言誦經論數萬章,為天竺學者之師。”《晉書·王猛傳》:“乃有一人貴買其畚,而雲無直,自言家去此無遠,可隨我取直。”南唐 尉遲偓 《中朝故事》:“自言年數已盡,合當決去,涕泗而別。”《隋書·王世充傳》:“充又羅取雜鳥,書帛系其頸,自言符命而散放之。”唐 劉禹錫 《泰娘歌》:“自言買笑擲黃金,月墮雲中從此始。”唐 沈佺期 《入少密溪》詩:“自言避喧不避秦,薜衣耕鑿帝堯人。”《北史》卷九十:“王顯,字世榮,陽平樂平人也。自言本東海郯人,王朗之後也。”《北齊書》卷四十九:“高祖引為館客,自言祿命不富貴,不橫死,是以任性疏誕,多所犯忤,高祖常容惜之。”《新唐書·祝欽明傳》:“帝與群臣宴,欽明自言能《八風舞》,帝許之。”《新唐書·郭震傳》:“十六,與薛稷、趙彥昭同為太學生,家嘗送資錢四十萬,會有縗服者叩門,自言‘五世未葬,願假以治喪’。”《新唐書·李德裕傳》:“息元果誕譎不情,自言與張果、葉靜能游。”《新五代史·雜傳十八》:“明日見彥澤,猶諂笑,自言願得持晉玉璽獻契丹,以冀恩獎。”《新五代史》卷十四:“是時,魏州妖人楊千郎用事,自言有墨子術,能役使鬼神,化丹砂、水銀。”《太平廣記》卷三七引《仙傳拾遺·陽平謫仙》:“有一少年,自言無親族,賃為摘茶,甚勤願了慧。”宋 司馬光將軍行》:“自言不喜讀兵法,智略何必求孫吳。”宋 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十六:“李士寧者,蓬州人,自言學多詭數,善為巧發奇中,目不識書,而能口占作詩,頗有才思。”宋 曾慥 《高齋漫錄》:“老姥自言病痁求藥,公隨行偶有藥,取以遺之。”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六:“召對,自言不能。”宋 樓鑰 《北行日錄上》:“有舊親事官,自言月得粟二斗,錢二貫短陌,日供重役,不堪其勞。”宋 洪邁 《夷堅甲志·崔祖武》:“自言少好色,無日不狎游。年二十六歲,成瘵疾將死。”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自言所積惡業至重,須焚身以懺。”宋 朱弁《曲洧舊聞》卷二:“近有一士人,自言久游太學,論及韶行事,亦以此為智數過人,而不以罔上陷老成罪。”《宋史·王欽若傳》:“欽若居第在太廟後壖,自言出入訶導不自安,因易賜官第於定安坊。”《宋史》卷二百四十六:“遇僧自言少帝第二子,乃守臣遣赴行在,過泗州,州官孫守信疑之,白其守,請於朝。”元 何中 《辛亥元夕》:“頑坐故貪黙,忽行時自言。”明 王世貞《二酉山房記》:“元瑞自言:於他無所嗜,所嗜獨書。飢以當食,渴以當飲,誦之可以當《韶》《頀》,覽之可以當夷施。”明 高啟《送袁憲史由湖廣調福建》詩:“自言楚帆開,初到鳳凰台。採石月下過,匡廬天際來。”明 陳繼儒 《讀書鏡》卷十:“子瞻既絕俸,而往還亦多貧,自言有三養,曰安分以養福,寬胃以養氣,省費以養財。”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胡氏》:“秀才自言胡氏,遂納贄館之。”《聊齋志異》卷十一:“上有十一人,衣鳥羽,文采璀璨。 自言,‘呂宋國人。遇風覆舟,數十人皆死;惟十一人附巨木,飄至大島得免。幾五年,日攫鳥蟲而食;夜伏石洞中,織羽為帆。忽又飄一舟至,櫓帆皆無,蓋亦海中碎於風者,於是附之將返。又被大鳳引至澳門。’”清周亮工《書影》卷六:“吳門有神降於乩,自言天台泐子,智者大師之弟子,轉女人身墮度者,攝入無葉堂中,教修四儀密諦,往生西方。”彭芬 《保路運動》:“乃有廖姓者出,自言為資州人,與顏雍耆為戚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