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而上加工

自下而上加工

自下而上加工,亦稱“數據驅動加工”。是指信息加工方式的一種。與“自上而下加工”相對。由外部刺激開始和推動的加工過程。其特徵是信息流程從構成知覺基礎的較小知覺單元到較大知覺單元,即從較低水平的加工到較高水平的加工。如模式識別理論中的特徵分析模型就採用這種加工模式。在此加工過程中,每一加工階段的信息都作為下一加工階段的輸入信息,驅動下一階段加工的進行。如,知覺幾何圖形時,人們通過感官收集直線、曲線、角度等方面的信息,然後將這些信息組合併加以識別。當人們的知覺更多地依賴於外界刺激的直接輸入時,其作用會弱化;相反,它對環境的依賴程度就會減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下而上的加工
  • 外文名:bottom-up processing
概念,理論假說,自上而下的加工,

概念

自下而上的加工(bottom-up processing)也稱數據驅動加工(data-driven processing)(Lindsay & Norman,1977),是指知覺者從環境中一個個細小的感覺信息開始,將它們以各種方式加以組合便形成了知覺。持這種理論的心理學家認為,感受器所獲得的感覺信息就是我們知覺所需要的一切,無須複雜的思維推理等高級認知過程的參與,我們就直接知覺到了周圍環境。而這種直接知覺環境的能力是由人的生物性決定的,這可以由視崖(visual cliff)實驗中很小的嬰兒就能夠形成深度知覺而知(Gibson,1979)。這種直接知覺(direct perception)理論又如何解釋我們對感覺環境的識別呢?主要有這樣幾種理論假說。

理論假說

第一種假說稱為模板論,認為人們在頭腦中儲存有無數的模板集,這些模板非常詳細,從而使我們有可能辨認出各種客體。也就是說,把觀察到的客體模式與頭腦中的模板集進行比較並選出與之匹配的最佳模板,我們就識別了該客體。但是模板匹配理論難以解釋字母知覺中的問題。我們能辨認一個字母在大小、方向和形式上的種種變化,很難想像在我們頭腦里會儲存有那么多的模板而不感到累贅!這個假設顯然是很不經濟的。
第二種假說稱為原型論,認為原型不同於模板,它不是一個具體的特定樣式,而是一類事物最典型(最常見)的例證。知覺的識別過程不是與模板精確、等同的匹配,而是與原型相一致。研究發現,即使人們從來沒有見過完全與原型匹配的樣例,人們也能夠形成一種原型,識別出該客體。
第三種假說稱為特徵論,認為人們對事物的知覺,就是把事物的特徵與記憶中所儲存的特徵相匹配,而不是把整個事物與模板或原型相匹配。研究者不僅區分出不同的特徵,還區分出不同類型的特徵,如整體特徵和局部特徵等。在複雜三維物體和場景的表征中還可能包含局部特徵的某種組合或結構。如成分再認理論(recognition by components theory)提出所謂幾何子(geons)的概念,即所有物體都可以分解為諸如磚塊體、圓柱體、楔形體、錐體等少量具有某種結構的幾何子或部件。通過對少數的幾何子的識別,就能夠快速精確地再認出物體的一般分類而不必去識別局部細節(Biederman,1987)。上述這些直接知覺的假說雖能解釋知覺形成的部分機制,並且也有部分的研究證據,如業已發現在大腦皮質中有對特定的線段、顏色、形狀、方向特別敏感的被稱為特徵檢測器(feature detector)的神經元(Hubel & Wiesel,1974),但不能解釋知覺形成的全部機制。

自上而下的加工

知覺表征的形成還包含自上而下的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top-down processing)也稱概念驅動加工(conceptually driven processing),指知覺者的習得經驗、期望、動機,引導著知覺者在知覺過程中的信息選擇、整合和表征的建構,也稱為建構知覺(constructive perception)理論。基於先前經驗、假想和期望所作假設而產生的知覺定勢有時會導致極大的偏差(見心理學與人生7-2:眼見為實?)。知覺中的自上而下機制還可以用斯特拉頓(Stratton,1897)的知覺適應實驗來說明。實驗中,他帶上一個特製的左右調換、上下顛倒的眼鏡,因而看到的世界是上下顛倒、左右反轉的,開始時他連走路、吃飯和做最簡單的事都很困難。但是戴上這種眼鏡8天之後,他開始適應這種倒視,他看到的世界基本上像過去一樣了。在知覺中我們快速形成並測試關於知覺對象的各種假設,這些都以所感覺到的(感覺數據)、所知道的(記憶中儲存的知識)以及所能推斷的(利用高級認知加工)為根據。但這種假設或推論往往是無意識的。自上而下的加工可以很好地解釋圖7-2b中所示的情境效應(context effect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