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脫氨酶

腺苷脫氨酶

腺苷脫氨酶(EC:3.5.4.4 adenosine deaminase ADA)是嘌呤核苷代謝中重要的酶類,屬於巰基酶,每分子至少含2個活性巰基,其活性能對氯汞甲酸完全抑制。ADA能催化腺嘌呤核苷轉變為次黃嘌呤核苷,再經核苷磷酸化酶作用生成次黃嘌呤,其代謝緩和終產物為尿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腺苷脫氨酶
  • 外文名:EC:3.5.4.4 adenosine deaminase ADA
  • 類型:巰基酶
  • 代謝產物:尿酸
分布情況,臨床意義,方法介紹,性能指標,

分布情況

ADA廣泛分布於人體各組織中,以胸腺、脾和其他淋巴組織中含量最高,肝、肺、腎和骨胳肌等處含量較低。
血液中ADA主要存在於紅細胞、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其活性約為血清的40~70倍,T淋巴細胞比B淋巴細胞該酶活性更高。人ADA基因位於第20對染色體上,並呈現出遺傳多態性現象,其同工酶有3種,分別為ADA1,ADA1+CP和ADA2。ADA1分子量為35kD,為一種單鏈蛋白質;ADA1+CP分子量為280kD,實際上是由2條單鍵的ADA1分子和人個不具酶活力的200kD結合蛋白結合而成;ADA2分子量為100kD。3種同工酶具有不同的動力學性質:ADA1和ADA1+CP最適PH為5.5~8.0,對腺苷的Km值為50umol/L。對2’-脫氧腺苷與腺苷的活性之比為0.8,兩者均對紅-9-(2-羥基-3-壬烷基)腺嘌呤[erythro-9-(2-hydroxyl-3-nonyl)adenine(EHNA)]抑制作用敏感。ADA2相對於前兩種同工酶具有較低的最適PH、較高的催化腺苷Km值(2000umol/L)以及較低的2’-脫氧腺苷與腺苷的活性之比值(0.2),對EHNA抑制作用不敏感。ADA同工酶在各類組織和細胞中的分布不同,ADA1在脾臟、紅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中占優勢,ADA1+CP在肝臟、肺、胰、腎組織和骨骼中占優勢,ADA2隻存在於單核細胞,目前在其他組織細胞中尚未檢出。
腺苷脫氨酶 作用圖腺苷脫氨酶 作用圖

臨床意義

腺苷脫氨酶是一種與機體細胞免疫活性有重要關係的核酸代謝酶。測定血液、體液中的ADA及其同工酶水平對某些疾病的診斷、鑑別診斷、治療及免疫功能的研究日趨受到臨床重視。
肝臟疾病:
ADA活性是反映肝損傷的敏感指標,可作為肝功能常規檢查項目之一,與ALT或GGT等組成肝酶譜能較全面地反映肝臟病的酶學改變。
肝損傷
急性肝炎(AH)時ALT幾乎明顯升高,ADA僅輕、中度升高,且陽性率明顯低於AST和ALT。因此ADA在診斷急性肝損傷時有一定價值,但並不優於ALT。重症肝炎發生酶膽分離時,儘管ALT不高,而ADA明顯升高。AH後期,ADA長高率高於ALT,其恢復正常時間也較後者為遲,並與組織學恢復一致。因此,ADA較ALT、GGT更能反映急性肝損傷,並有助於探測AH的殘留病變和肝臟病進展。ALT恢復正常而ADA持續升高者,常易復發或易遷延為慢性肝炎。
腺苷脫氨酶腺苷脫氨酶
慢性肝病
在反映慢性肝損傷時ADA較ALT為優。慢性肝炎(CH)、肝硬化和肝細胞癌患者血清ADA活性顯著升高。其陽性率達85%~90%,而肝硬化時ALT多正常或輕度升高,故ADA活性測定可作為慢性肝病的篩選指標。失代償期肝硬化ADA活性明顯高於代償期肝硬化,因而可判斷慢性肝病的程度。另外,慢性活動性肝炎(CAH)ADA活性明顯高於慢性遷延性肝炎(CPH),故可用於二者的鑑別診斷。
肝纖維
肝硬化患者血清ADA活性明顯高於急性黃疸型肝炎、CPH、CAH、PHC、阻塞性黃疸及對照組,CAH者也明顯高於CPH者及對照組,表明ADA活性差異關鍵在於肝纖維化程度,而與肝細胞損害關係不大。蔡衛民等用肝硬化的肝組織切片標本,作肝纖維化程度的分級評分觀察,發現積分均值≤1.5者ADA陽性率(38.46%)顯著低於>1.5者(86.96%),證實ADA活性與肝纖維化程度有關。隨肝纖維化程度增加,ADA活性逐漸增加,即肝硬化>CAH>CPH。
黃疸鑑別
有人對28例肝細胞性黃疸和19例阻塞性黃疸患者ADA和GGT活性進行比較,發現ADA鑑別意義最大,而其他酶在兩種黃疸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另有文獻報導,阻塞性黃疸血清ADA活性及陽性率(16.7%),均明顯低於肝細胞性黃疸(57.3%)及肝硬化伴黃疸者(80.9%),且重疊較小,尤其與GGT、ALP和5’-NT同時測定,如三項指標均增高,而ADA正常則更支持阻塞性黃疸的診斷。
其他
阿米巴肝膿腫(ALA)ADA活性明顯減少。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SCID)
阿米巴肝膿腫阿米巴肝膿腫
1972年Giblett等首先報導ADA活性缺乏與SCID有關,這一發現曾引起臨床和基礎免疫學的很大重視。ADA作為核酸代謝重要的酶類,其缺乏可導致核酸代謝障礙,影響到胸腺的發育,從而引起免疫功能缺陷。綜合國內外資料表明,SCID的傳遞者細胞內ADA活性顯著低於正常對照,SCID患者該酶活性更低,甚至不及正常人的10%,患兒羊水細胞內ADA活性可能低至正常胎兒的1%以下。因此,胎兒羊水中纖維細胞ADA活性能有效地對SCID嬰兒進行產前診斷。
血液病
Valentine等報導慢性溶血患者紅細胞ADA活性顯著升高,為正常人的45~70倍。由於腺苷的過度消耗,使ATP生成減少,導致紅細胞提前破壞,而出現貧血症狀。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紅細胞ADA明顯高於正常對照,其酶活性高於溶貧及獲得性再障。因此,紅細胞內ADA活性可能成為診斷先天性再障的唯一指標。
腫瘤
腫瘤患者血清及組織中ADA活性均升高,但前者陽性率僅為15%~40%。肺癌和結腸癌組織中ADA活性均明顯高於正常肺和結腸組織。
腦膜炎
1973年Piras首先提出結核性腦膜炎患者CSF-ADA明顯升高,並用於結核性腦膜炎、化膿性腦膜炎病毒性腦膜炎的鑑別。Coovadia和Ribera等報導結腦患者CSF-ADA增高的陽性率為73%~99.4%。王北寧等報告64例結腦和非結腦CSF-ADA值分別為18.24±2.36U/L和1.43±0.21U/L,以>1.85U/L(非結腦X+2SD)為結腦的診斷標準,其陽性率為90.6%,非結腦則全部陰性。還發現結腦發病初1個月內明顯升高,治療3個月後則明顯下降,治癒者可恢復正常。羅蔚鋒等發現結腦患者CSF-ADA活性顯著高於正常對照和病腦組。以8U/L為陽性界限值,病腦組和對照組均100%陰性,結腦組陽性率91%,特異性為100%,其含量變化與結腦患者抗癆治療及病程發展有一定關係。因此,CSF-ADA測定可作為早期結腦診斷、觀察病情和療效的常規檢查項目。
Mishra等報導結核性腦膜炎組CSF-ADA活性明顯高於細菌性腦膜炎組、腦炎組和對照組,以ADA活性>5U/L為臨界值,其對結核性腦膜炎的診斷靈敏度和特異分別為89%和92%。結核性腦膜炎CSF-ADA水平與CSF細胞數、淋巴細胞百分數、蛋白濃度顯著相關。認為CSF-ADA活性可作為兒童結核性腦膜炎早期鑑別的簡便快速和有用的診斷指標。
漿膜積液
鑑別結核性和非結核性胸腹腔積液是臨床病因診斷的一個常見難題,1978年Piras等報告結核性胸水中ADA活性明顯高於其他原因所致的胸水,提出胸水ADA活性可用於結核性和癌性胸膜炎的鑑別診斷。費曉峰等對72例不同胸水ADA活性測定,以40U/L為界,結核性均超過此值,惡性者97.9%低於此值,小於35U/L者占93.2%,故作者認為胸水ADA大於40U/L提示結核性,小於35U/L提示惡性或非結核性。

方法介紹

近十幾年來,隨著對ADA的深入研究,檢測方法也不斷發展。目前已發展了四代。
第一代
ADA測試:
ADA將腺苷 (Adenosine) 脫氨產生次黃苷(Inosine) 和氨 (NH3)。一個ADA活性單位在測試特定條件下每分鐘脫氨1μmole腺苷成為次黃苷。通過動態測量腺苷265nm處吸光度下降的速度,可以測算ADA的活性大小。Kaplan法 (1955) 由此建立。由於高底物濃度造成吸光度過高,該法僅適用於腺苷濃度低於40μM。如此低的底物濃度達不到底物飽和要求,造成ADA活性檢測失真。因此,該法不適用於臨床套用。
第二代
ADA測試:
原理為腺苷脫氨酶催化腺嘌呤核苷水解,產生次黃嘌呤核苷和氨。然後用Berthelot顯色反應(1859)測定反應過程中產生氨的量,從而計算血清ADA活性單位。所需試劑易配製,儀器簡單,但靈敏度低,易受外源性NH3影響,空白過高,不能直接測定紅細胞ADA活性。
同樣原因,ADA偶聯谷氨酸脫氫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LDH)反應:
通過測量340nm處NADPH吸光度下降的速度來測算ADA活性。該法也因血清含氨干擾,以及測試系統中過高NADPH造成非特異性氧化而無成算。
第三代
ADA測試:
Kalckar氏套用ADA偶聯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 和黃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 反應連續監測法。通過測量293nm處尿酸鹽吸光度上升的速度來測算ADA活性。
但是,293nm時血清吸光度太高,造成臨床套用不便。
第四代
ADA測試:
通過ADA偶聯PNP,XOD,過氧化氫酶(Catalase)和醛脫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藉助過氧化氫(H2O2)反應測量334nm處NADPH吸光度上升的速率來測算ADA活性。該法克服了以往ADA測試的困難,然而,鑒於試劑成本高,阻礙實際臨床使用。
最新對第四代測試方法的改進為偶聯PNP,XOD和過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反應。ADA酶解腺苷(Adenosine)脫氨產生次黃苷(Inosine);再通過PNP的作用,生成次黃嘌呤(Hypoxanthine);後者在XOD氧化下生成尿酸(Uric Acid)和過氧化氫(H2O2);最後在POD的作用下H2O2再與N-Ethyl-N-(2-hydroxy-3-sulfopropyl)-3-methylaniline (EHSPT)、4-氨基安替比林(4-aminoantipyrine,4-AA)反應(Trinder氏反應),生成紫紅色的有色醌(Quinone dye)。通過動態測量有色醌550nm處吸光度上升的速度來測算ADA的活性。從反應原理可知NH4+對該法無影響。其原理反應方程式如下:
反應具有測定精密度高,抗干擾能力強,適合自動化快速測定的特點,為臨床常規開展ADA檢測套用創造了有利條件。

性能指標

檢測方法:XOD-PAP法(第四代改良法),不與其它核苷反應,無NH4+影響,靈敏度高。
腺苷脫氨酶腺苷脫氨酶
劑 型:液體雙試劑,直接使用,避免復溶引起瓶間差。
線性範圍:0~200U/L,γ2≥0.99
準 確 度:不準確度正常水平≤15%,異常水平≤10%。
穩 定 性:密閉避光貯存2~8℃可穩定12個月,開瓶上機2~8℃避光穩定30天。
抗干擾能力:標本中膽紅素≤342umol/L,血紅蛋白≤200mg/dl,甘油三酯≤8.47mmol/L,抗壞血酸≤4mg/dl 及NH4+對本試劑測定無影響。
適 用 性:適用於各種半/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參考範圍:4~22U/L(37℃),建議各實驗室建立自己的參考值範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