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疾病

肺部疾病

肺臟本身的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肺部表現。呼吸系統由呼吸道(鼻、咽、喉、氣管和各級支氣管)和肺泡組成。肺臟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肺部疾病屬於呼吸系統疾病。人體為了完成新陳代謝需要不斷從空氣中攝取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氣體交換),這種氣體交換稱呼吸。肺與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和肺換氣──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稱外呼吸(亦叫肺呼吸),氣體經過血液運輸到達組織後血液與組織細胞或組織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稱內呼吸(亦叫組織呼吸)。故肺臟與心血管系統有著密切的聯繫。肺臟除了主管呼吸功能外還具備非呼吸性的防禦、免疫及內分泌代謝功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肺部疾病
  • 外文名:lung diseases
  • 科室:呼吸內科
病因及常見疾病,感染性肺部疾病,與大氣污染和吸菸有關的肺部疾病,與職業有關的肺部疾病,與免疫有關的肺部疾病,與遺傳有關的肺部疾病,肺部腫瘤,原因不明的肺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的肺部表現,鑑別診斷,檢查,治療原則,

病因及常見疾病

感染性肺部疾病

呼吸道與外界相通,全身血液均流經肺臟,故肺臟易遭受身體內外微生物的侵襲。病毒和細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最為常見。既往以肺炎鏈球菌感染的細菌性肺炎為主,占80~90%。余為鏈球菌、克萊布斯氏桿菌、葡萄球菌等感染所致。70年代後,細菌感染的情況有所變化,醫院外所患肺炎雖仍以肺炎鏈球菌感染為主,但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肺炎、革蘭氏陰性桿菌肺炎也明顯增多。住院患者所得肺炎(醫院內感染所致)中革蘭氏陰性桿菌肺炎明顯增加,其中以克萊布斯氏桿菌、綠膿桿菌感染最為多見。另真菌感染也增多。由於微生物分離培養技術改進,已能成功地診斷肺炎菌質體、厭氧菌以及新的病原微生物,如軍團菌屬、細胞巨病毒、肺孢子蟲所致的肺部感染。這種病原微生物的變化,可能與患者高齡、病重、免疫疾病增加;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細胞毒性藥物、抗生素的套用;各種插管、氣管切開、呼吸機的套用以及器官移植有關。使原不致病的"非致病菌"成為"條件致病菌":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在進行細胞毒性藥物化療時;愛滋病(AIDS)患者由於病毒感染,破壞了T淋巴細胞的功能而致細胞免疫缺損,均易導致非致病菌的肺部感染,包括少見的肺孢子蟲肺部感染。
肺結核是慢性細菌性肺部感染的常見病。近年來,由於有效抗結核藥物的發現和合理使用,患病率、死亡率明顯下降。據國際防癆聯盟資料統計,某些國家發病率仍較高,每年發現有高度傳染性的病人約400萬,還有400萬不排菌的新結核病人。全世界約有2000萬活動性結核患者,每年有300萬人死於結核病。當前結核病仍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病之一。

與大氣污染和吸菸有關的肺部疾病

正常情況下,乾燥的空氣約含氮78%、氧21%、氬0.93%、二氧化碳0.03%以及微量氖、氦、氫等氣體,是維持人體正常機能和健康的必要條件。由於現代工業和交通運輸的發展,煤、石油、天然氣的燃燒,工業生產的廢氣等,使大氣污染物達100多種,其中主要的是煤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過氧化物、硫化氫、烴類以及多環碳氫化合物的苯並芘等物質。由於呼吸道直接與大氣接觸,故所受危害也最大。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過氧化物等污染物刺激呼吸道,可引起支氣管痙攣、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多,從而呼吸道阻力增加,呼吸道黏膜纖毛運動減弱或消失,降低了呼吸道對微生物的抵抗力。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包括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的發病與大氣污染有關。
肺氣腫是呼吸系統常見病,病理改變為末梢細支氣管遠端氣腔的擴張和破壞。人類彈性蛋白酶主要來自中性粒細胞,肺泡巨噬細胞含量較少。抗彈性蛋白酶亦有多種物質,其中最重要者為α1抗胰蛋白酶。遺傳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可導致肺氣腫,但為數較少,只占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總人數的1%,主要病理改變為泛小葉型肺氣腫。這種肺氣腫發病年齡較早,病程進展較快。
長期吸菸也可引起肺氣腫。菸草的煙霧中含有上千種化學物質,其中有高濃度毒性物質,有些呈顆粒狀懸浮於空氣中。吸入呼吸道後造成支氣管上皮增厚、退行性變,抑制纖毛運動,纖毛脫落、壞死,粘液腺肥大,分泌增多,降低肺泡吞噬功能。煙霧中過氧化物、氧自由基可氧化α1抗胰蛋白酶,故吸菸可使α1抗胰蛋白酶失活,吸菸者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為不吸菸者的60%。同時吸菸能刺激肺泡巨噬細胞產生中性粒細胞趨化因子,使中性粒細胞在肺內積聚,釋放大量彈性蛋白酶,繼之破壞肺組織,形成小葉中心型肺氣腫。
研究發現,營養不良可影響蛋白質合成,並影響彈性纖維的結構使其易於分解。過度緊張與營養不良可影響抗蛋白酶的產生,出現暫時性的抗蛋白酶缺乏。銅、鐵、硒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C和E缺乏,均可通過抗氧化系統影響蛋白酶-抗蛋白酶的動態平衡,導致肺組織損傷。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由於能量供求之間的不平衡,導致呼吸肌疲勞,呼吸肌的結構和功能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引起急性或慢性Ⅱ型呼吸衰竭。
大氣污染、吸菸對肺癌的發病率增高也至關重要,如大氣污染物苯並芘、氮氧化物與烯烴作用生成的硝化烯烴以及石棉、砷、鉻、鎳等都與癌的發生有關。

與職業有關的肺部疾病

從事某些職業時,吸入有害的粉塵、煙霧或毒物引起肺部損害是職業性肺部疾病。
長期吸入有害的粉塵──二氧化矽(即石英)、矽酸鹽、煤、鐵、錫等可在肺內形成沉積病灶,稱為塵肺。有的塵肺為良性過程,有的病情發展嚴重可使肺纖維化。塵肺中以矽肺、煤矽肺和石棉肺最為重要。某些金屬如鈹、汞、鎘、錳、鎳等蒸氣、煙霧、氧化物或鹽類吸入可致肺中毒。鈹及其化合物引起的急性反應為肺泡廣泛的浸潤性病變,慢性鈹中毒則為肉芽腫樣的改變。某些有機粉塵如棉塵以及異氰酸鹽、鉑鹽等可引起職業性哮喘。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銨、鹽酸、氯、光氣可引起支氣管炎和肺炎。有害氣體、強酸煙霧還可引起肺水腫。鈾、鎳、鉻酸鹽、石棉、二氯甲醚等與肺癌發病密切有關,胸膜間皮瘤發病與長期接觸石棉有關。

與免疫有關的肺部疾病

呼吸系統有一整套完善的防禦系統,受外界致敏原侵襲時,肺內可產生保護性的免疫和過敏反應。過敏性肺部疾病以支氣管哮喘最多見,尤其是工業發達的國家,支氣管哮喘患病率普遍升高。外源性哮喘多由體外抗原性物質侵入體內引起發病,如花粉、灰塵、工業上的化學物或藥物等特異性抗原性物質。若脫離這種環境,或用這種物質作脫敏療法後,有的患者可得到緩解。內源性哮喘患者多在某些遺傳素質、體質較差或精神影響的基礎上,由於呼吸道經常感染或經常受到某些物質刺激,使支氣管黏膜反應性增高,在氣候變化或吸入某些刺激性物體時發病,與喘息型支氣管炎很難區別,預後較差。枯草熱也稱過敏性鼻炎,是各種花粉抗原引起鼻、眼、咽喉黏膜常見的上呼吸道變態反應性疾病。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是因吸入有機粉塵而引起肺泡壁的過敏性炎症。主要表現為伴有肉芽腫病變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間質性肺炎。如接觸發霉的稻草、飼料、穀物、堆肥的農民,因微小多孢子菌、嗜熱放線菌抗原而引起發病的農民肺、蘑菇肺,接觸鴿、鸚鵡和其他鳥類排泄物和羽毛的人,因鳥糞、鳥類血清蛋白的抗原而引起發病的飼鳥者肺,這兩者均為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疾病。肺出血腎炎綜合徵,又稱古德帕斯丘氏綜合徵,是由病毒感染或不甚清楚的某種原因改變了腎小球基底膜抗原性或促使基底膜內抗原物質暴露,使患者血循環中產生抗腎基底膜抗體,與腎小球和肺泡毛細血管基底膜相結合,有以IgG為主和C3補體的沉積而引起肺泡壁病變,肺泡內出血和纖維蛋白滲出以及發展迅速的腎小球腎炎,可因咯血、呼吸衰竭或腎功能衰竭而死亡。蠕蟲蚴在肺內移行可引起過敏性肺浸潤。結締組織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引起的肺部病變和瀰漫性致纖維性肺泡炎、壞死性肉芽腫、嗜酸細胞肉芽腫等均與免疫反應有關。
近年來,肺間質病變有日益增多的趨勢,大部分病因未明。病理過程為直接接觸物的毒性作用,或通過炎症、免疫反應的作用,開始為肺泡炎,病變從急性演變為慢性,最後肺間質纖維化,嚴重者肺泡結構破壞,形成囊性改變,外形似蜂窩狀,故稱蜂窩肺,易反覆發生肺部感染,可因肺部感染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與遺傳有關的肺部疾病

如遺傳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引起的肺氣腫。隱性基因遺傳疾病,如胰腺囊性纖維變時肺纖維化和囊性變,該病多見於歐美人,東方民族少見。在遺傳性的卡塔格納氏綜合徵中,呼吸道上皮纖毛不能活動,因而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

肺部腫瘤

分為良性、惡性兩大類。常見的惡性腫瘤為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簡稱肺癌)約占肺部腫瘤的90%。其次為肺轉移性癌,多來源於泌尿生殖器官、胃腸、甲狀腺、乳腺等。肺部良性腫瘤如錯構瘤、脂肪瘤、乳頭狀瘤等較為少見。近年來肺癌的發病率、死亡率都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在發達的國家,男性常見惡性腫瘤中肺癌已占首位,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中占第二、三位。肺癌病因尚未明確,但已知其發病與長期吸菸、大氣污染、接觸某些理化致癌物質(如煤焦油,瀝青,石棉,放射性鈾、鐳的衍生物氡和氡子體等)密切有關。與肺部慢性炎症、病毒感染、維生素A缺乏、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內分泌失調和家族遺傳等因素也有關。近年來對於肺癌的病因、病理、早期診斷和綜合治療有了很多進展。

原因不明的肺部疾病

全身性疾病的肺部表現

心源性肺水腫可發生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左心衰竭。創傷休克、嚴重感染可引起瀰漫性肺毛細血管的損傷而致肺間質、肺泡水腫,表現為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低蛋白血症(如肝硬變腎病綜合徵等)可致胸腔積液(漏出液),急性胰腺炎患者也可發生胸腔積液和肺部彌散性病變。結締組織病、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病白血病、風濕病等均可有肺部或胸腔積液的表現。

鑑別診斷

X線斷層攝影和計算機斷層掃描(CT)提供了對肺部陰影、腫塊形態、性質的更明確的了解。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必要時還可經皮膚穿刺肺活檢組織進行病理、細菌、生化的檢驗,大大提高了病因學的確診率。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可在鏡下進行細胞計數、分類和測定液體內免疫抗體、補體與酶類,以幫助對疾病性質的了解。利用放射性核素Ga(鎵)進行肺掃描:Ga可以集聚在新陳代謝活躍的部位,臨床上用以診斷肺癌、結節病、間質性肺泡炎等。並可用以鑑別肺梗塞與肺炎。肺動脈造影術有助於對肺梗塞的診斷。

檢查

肺功能測定:小氣道及小氣道功能測定:小氣道指在吸氣狀態下氣道內徑等於或小於2mm的細支氣管。反應小氣道功能狀態的檢查方法有:閉合氣量、閉合總量、Ⅲ相斜率和最大呼氣流量──容積曲線。通過這些檢查方法,可以早期發現肺部阻塞性疾病,還可用於吸菸、大氣污染對肺臟的危害監測和呼吸生理的研究。肺功能區域性差異測定:由於核素技術的進步,電子計算機以及不同溶解係數惰性氣體的套用,可對肺內通氣、血流和通氣/血流比值進行測定。

治療原則

臨床治療方面:新的藥物套用,如各種新型抗生素、抗結核藥物、腎上腺皮質激素、平喘藥物;血氣分析、呼吸機的作用;建立呼吸監護室,提高了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疾病的診治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