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

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

轉化是指受體細胞直接攝取供體細胞的遺傳物質(DNA片段),將其同源部分進行鹼基配對,組合到自己的基因中,從而獲得供體細胞的某些遺傳性狀,這種變異現象,稱為轉化。肺炎雙球菌的轉化現象最早是由英國的細菌學家弗雷德里克·格里菲斯(Frederick Griffith,1879年-1941年)於1928年發現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
  • 提出者:格里菲斯,埃弗雷,麥克利奧特,麥克卡蒂 等人
  • 提出時間:1944年
  • 套用學科:生物學,遺傳學
  • 適用領域範圍:生物學
  • 證明結論:DNA是遺傳物質
實驗信息,實驗過程,實驗結論,影響因素,特別提示,

實驗信息

肺炎雙球菌(肺炎鏈球菌)
肺炎雙球菌(學名Diplococcus pneumonia),因在液體媒介中以鏈的方式生長,於1974年被重新命名為肺炎鏈球菌(學名: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因它是肺炎的病原因子,一般都會稱它為肺炎球菌。作為一種重要的人類病因,肺炎鏈球菌於1880年代已被發現能引致肺炎,亦是體液免疫研究的對象。
肺炎鏈球菌在正常人的口腔及鼻咽部經常存在,一般不致病,只形成帶菌狀態。只有在免疫力下降時才致病.尤其在呼吸道病毒感染後或嬰幼兒,年老體弱者易發生肺部感染。其中光滑型的菌株產生莢膜,有毒,在人體內它導致肺炎,在小鼠體中它導致敗血症,並使小鼠患病死亡,其菌落是光滑的;粗糙型的菌株不產生莢膜,無毒,在人或動物體內不會導致病害,其菌落是粗糙的。
肺炎雙球菌有多種株系,但只有光滑型菌株可致病,因為在這些菌株的細胞外有多糖莢膜起保護作用。肺炎雙球菌能否致病與其是否能產生莢膜有密切關係,因莢膜能抵抗人體內吞噬細胞吞噬作用而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致病原理
肺炎鏈球菌不產生毒素,所以不會導致原發性組織壞死或形成空洞,其致病原因是由於它含有高分子多糖體的莢膜,可以侵襲組織,首先會引起肺泡壁的水腫,然後出現白細胞和紅細胞滲出,含菌的滲出液經Cohn孔(肺泡與肺泡之間的小孔)向肺中央部分擴展,嚴重可累及幾個肺段或整個肺葉。
肺炎鏈球菌利用表面黏著素與上皮細胞的相互作用,緊貼在鼻咽細胞上。如細菌進入如耳咽管或鼻竇等地方,這種定植的情況會轉變為感染,造成如中耳炎鼻竇炎。若將肺炎鏈球菌吸入肺部而不能清理,加上病毒感染或吸菸引發的纖毛痳痺,就會造成肺炎。一旦肺炎鏈球菌進入一些很難發現的地方,它就會活性化補體蛋白質,刺激細胞激素的生成及吸引白血球(尤其是嗜中性白血球)。它的多糖莢膜會抵抗吞噬作用,若並沒有抗莢膜的抗體,肺泡巨噬細胞則不能有效地殺死它們。若它們擴散至血液中,就可能會引發菌血症,並且被帶到身體的其他地方,如腦膜、關節、骨骼及腹膜,亦可能會導致腦膜炎、腦膿腫、骨髓炎或膿毒性關節炎等。
實驗中使用的RⅡ型肺炎鏈球菌無莢膜,無毒力,在被實驗動物體內很快被吞噬細胞吞噬並殺滅。SⅢ型肺炎鏈球菌有莢膜,可抵抗吞噬細胞的吞噬,可在宿主體內定居並繁殖並引發炎症。無論是RⅡ型肺炎鏈球菌或是SⅢ型肺炎鏈球菌,被高溫滅活後均無毒性,不會引起肺炎。

實驗過程

弗雷德里克·格里菲斯的實驗
弗雷德里克·格里菲斯以R型和S型菌株作為實驗材料進行遺傳物質的實驗,他將活的、無毒的RⅡ型(無莢膜,菌落粗糙型)肺炎雙球菌或加熱殺死的有毒的SⅢ型肺炎雙球菌注入小白鼠體內,結果小白鼠安然無恙;將活的、有毒的SⅢ型(有莢膜,菌落光滑型)肺炎雙球菌或將大量經加熱殺死的有毒的SⅢ型肺炎雙球菌和少量無毒、活的RⅡ型肺炎雙球菌混合後分別注射到小白鼠體 內,結果小白鼠患病死亡,並從小白鼠體內分離出活的SⅢ型菌。格里菲斯稱這一現象為轉化作用,實驗表明,SⅢ型死菌體內有一種物質能引起RⅡ型活菌轉化產生SⅢ型菌,這種轉化的物質(轉化因子)是什麼?格里菲斯對此並未做出回答。
注入宿主的細菌類型細菌特徵宿主感染後反應
II-R(粗糙型)
無莢膜
存活
III-S(平滑型)
有莢膜
死亡
死的III-S
存活
死的III-S + 活的II-R
死亡
埃弗雷(艾弗里)等人的進一步實驗
1944年美國的埃弗雷(O.Avery)、麥克利奧特(C. Macleod)及麥克卡蒂(M.Mccarty)等人在格里菲斯工作的基礎上,對轉化的本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體外轉化實驗)。他們從SⅢ型活菌體內提取DNA、RNA、蛋白質和莢膜多糖,將它們分別和 RⅡ型活菌混合均勻後注射人小白鼠體內,結果只有注射SⅢ型菌DNA和RⅡ型活菌的混合液的小白鼠才死亡,這是一部分 RⅡ型菌轉化產生有毒的、有莢膜的SⅢ型菌所致,並且它們的後代都是有毒、有莢膜的。

實驗結論

證明了S型細菌中含有一種轉化因子,將R型細菌轉化成了S型細菌,實際轉化因子就是DNA,但是當時並沒有提出DNA這個名詞,
另外,關於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有兩個,一個是格里菲斯的體內轉化實驗,另一個是體外轉化實驗(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前者證明了轉化因子(即DNA)是遺傳物質,沒有得出蛋白質與遺傳物質的關係,後者證實了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影響因素

影響R型菌轉化的因素
1.供體細胞DNA濃度。濃度越高,轉化率越高。
2.兩種細菌的親緣關係。親緣關係越近,轉化越容易。
3.受體菌狀態。只有處於感受態細胞才能被轉化
實驗設計思路:設法將DNA與其他物質分開,單獨地、直接地研究它們各自不同的遺傳功能。
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結論:加熱殺死的S菌中有一種“轉化因子”,能使R菌轉化為S菌,使小鼠死亡。
埃弗雷、麥克利奧特及麥克卡蒂等人的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特別提示

R型菌轉化成S型菌的原因是S型菌DNA與R型菌DNA實現重組,表現出S型菌的性狀,此變異屬於基因重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