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車魨

翻車魨

翻車魚(學名:Mola mola),又稱翻車魨、曼波魚、頭魚,為輻鰭魚綱魨形目翻車魨科的一種。分布於全世界溫帶熱帶海區,包括南海、東海等海域,屬於大型大洋性魚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翻車魚
  • 拉丁學名:mola
  • 別稱:翻車魨、頭魚、海洋太陽魚、月魚等
  • 二名法:Molamol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魚綱
  • :魨形目
  • :翻車魨科
  • :翻車魨科
  • :翻車魚
  • 分布區域:遍布各大洋
物種簡介,形態特徵,地理分布,棲息環境,漁業方法,物種學史,生活習性,繁殖方式,種群現狀,研究發現,其他資料,

物種簡介

翻車魨科(Molidae)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外表特殊,體短翻車魚,後部在高的三角形背鰭與臀鰭之後截然而止,身體兩側扁平,皮膚強韌,口小,牙癒合呈喙狀。普通翻車魨(Molamola)體大,灰或淺褐色,最長可達3.3公尺(11呎),重1,900公斤(4,000磅);呈卵圓形或圓形,林奈將其比喻為磨盤石,英語俗名即由此而得。遍布世界溫帶和熱帶海域,常見於外海表層。
名稱英文名:sunfish
拉丁文學名:mola
別名:英美地區稱魚為海洋太陽魚,西班牙稱月魚,德國人稱會游泳的頭,日本人稱曼波。翻車魚的拉丁名字叫做mola mola,意思是millstone(重擔)。而翻車魚英文為Sunfish,可能與它會上浮側翻,在海上做日光浴的習性有關,因此又有人叫它“太陽魚”。翻車魚因看起來只有頭沒有身子,也叫頭魚。

形態特徵

翻車魨的體形十分有趣,是河魨的同類,整個軀體看起來沒有後半部,只有頭部。尾鰭仿佛和背鰭腹鰭相連,所以被稱為舵鰭。游泳時,背鰭和腹鰭互相交叉擺動,藉以保持身體的平衡。
魨形目翻車魨科翻車魨屬的唯一。體長可達3~5.5米,體重達1500千克以上,體短,卵圓形,很側扁,幼魚為圓形,體長約為體高的1.4 倍。尾部很短,無尾柄。頭稍短小,吻部鈍圓。眼小,側位,稍高。口很小,端位。上下頜牙各癒合成一大板狀牙,中央無齒縫,鰓孔小。無鱗,但體及鰭上均粗糙,有刺狀或粒狀突起,似革狀。無側線。背鰭1個,呈鐮刀狀,臀鰭與背鰭相對,同形;無腹鰭,胸鰭短小,圓形;尾鰭很寬短,邊緣波曲。背側灰褐色,兩側為銀白色,腹側為白色;各鰭亦為灰褐色。多棲息於熱帶亞熱帶的海洋中,也見於溫帶甚至寒帶。游泳很快。雜食性,以海藻軟體動物、小魚、水母及浮游甲殼類等為食。發育有變態現象。在中國見於台灣廣東廣西海南
翻車魨是橢圓形的魚,身體短而扁,剛好在很高的三角形背鰭和臀鰭之後收尾。它們的皮很堅硬,嘴巴小得幾乎看不見,滿嘴的牙齒都連在一起,成為板齒。翻車魨用背鰭和臀鰭懶散的遊動。它常常在近水面側臥漂浮。翻車魨在世界各地的溫暖海域都有分布。大翻車魨的體長可達3米,體重超過907公斤。 翻車魨的推進方法很奇特。推進動作是由左右擺動大背鰭和臀鰭完成的,小小的胸鰭作平衡器,圓形的尾鰭能起到舵的作用。翻車魨的鰓能夠用來導航,它依靠從鰓和嘴向外噴射水流而改變前進的方向。翻車魨的大腦很小,比兩個腎臟還小。翻車魨的腎臟位於大腦的後面,而不象一般的魚那樣在身體的後半部。翻車魨的幼體具有普通魚的形狀。當翻車魨的幼魚長到1.3厘米時,它們的身體開始向成魚的體形發展。當它們長成成魚後,就開始過著獨立的生活,成為海洋中孤獨的旅行家。 大塊頭的雌性翻車魨一次可以產下300百萬枚卵。卵被直接產在海水中,隨波逐流。翻車魨的卵孵化成幼魚後,以微小的浮游生物為食。它們經常成群結隊地在海里遊蕩。翻車魨經常在海面漂流,特別是當海面平靜的時候。翻車魨主要攝取浮游生物、水母和魚類的幼體為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全世界溫帶及熱帶海區,包括南海東海等海域,屬於大型大洋性魚類。其常棲息於各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以及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

棲息環境

大洋、深海、近海沿岸

漁業方法

主要漁法為標槍及定置網,全年皆產,無明顯盛漁期,產量不大,但因其腸價昂,且肉質尚佳,故亦為漁獲對象。魚腸宜炒食,魚肉則適紅燒及煮、炸。台灣東部地區產量較豐。因食物鰱中有時會包含四齒魨及刺河魨,食之可能引起中毒。

物種學史

翻車魨與河豚刺魨馬面魨等同屬於魨形目Tetraodontiformes),之間擁有許多
翻車魚幼時的萌圖,身上的棘刺十分明顯
共同點,包括牙齒常癒合形成喙狀牙板、上頜骨與前頜骨相連或癒合等。但與河豚它們不同,翻車魨它沒有鰾或氣囊,因而也不可能像河豚一樣將身體鼓成球狀——如果可以的話一定很有趣。不過當我們將目光轉向翻車魨的幼年時期,會發現原來它們小時候與長大後的模樣有多么不同了。
翻車魨是脊椎動物中的產卵冠軍,一條長1.4米左右的雌魚一次可產下3億枚卵,比正常魚類高出好幾個數量級,秒殺各種陸生脊椎動物,更不用說一次排一兩個卵的Homo sapiens了。卵的數量如此之大,單個卵體積之微小便也不言而喻。這種廣種薄收的繁衍方式必然導致了成活率的低下——不過即便從受精卵發育為成魚的成功率只有不到百萬分之一,如此巨量的卵也足以保證這些“海怪”的種族延續。
剛孵化出來的翻車魨僅有2毫米左右,但體形寬大,擁有原始的尾鰭和較大的胸鰭。在它們長到10毫米之前,身體長有棘刺,看上去就像是河豚和箱魨的微縮版。而等魚苗長到35毫米的時候,棘刺已經不那么明顯了。此時它們的身體逐漸變厚,也更緊湊,原始的尾鰭逐漸消失,圓形的假尾鰭,或稱舵鰭,取而代之。再後來,翻車魨就長成了我們經常看到的模樣,那些棘刺消失不見了——作為一隻“海怪”必須抹去那些表現出與其它魚類親緣關係的印記。
與“正常”“海怪”的個性不同,翻車魨的成長史就是一部被欺凌的血淚史:幼年時因為缺乏母愛、個體太小,即便聚集成群也經常被各種掠食魚類侵擾,鮪魚、鯕鰍等都將它們視為美餐;成年後雖然擁有可怕的塊頭,但卻缺乏足夠的自衛能力、逃生技巧,因此虎鯨、鯊魚等等大型海生肉食動物也不會放過它們,海獅甚至有時會以獵殺翻車魨取樂。好在那些兩條腿的陸生雜食動物並沒有對這些“海怪”產生太大的興趣,所以它們依然能夠逍遙地曬著太陽生存下去。

生活習性

翻車魚游泳速度較緩慢,當天氣較好時,它會將背鰭露出水面作風帆隨水漂流,曬太陽以提高體溫;天氣變壞時,就會側扁身子平浮於水面,以背鰭和臀鰭划水並控制方向,還可用背鰭在海中翻筋斗而潛入海底。
屬大洋中、表層魚類,隨黑潮洄游靠岸,嗜食水母。生活於1~300公尺海域,靠強而有力的背鰭與臀鰭擺動前進,但成魚偶會平躺在水面上,或躲在海上漂流物下隨海流漂移。肉食性,以水母、浮遊動物為主。雌魚可產下約3億顆的浮性卵於大洋。在所有熱帶和溫帶所發現的翻車魚都愛吃小魚、海馬(魚則)、甲殼動物、海蟄、膠質浮游生物和海藻,但他們最喜歡吃的食物還是月形水母。
翻車魚主要是靠背鰭及臀鰭擺動來前進,所以游泳技術不佳且速度緩慢,很容易被定置漁網捕獲。它生活在熱帶海洋中,身體周圍常常附著許多發光動物,它一遊動,身上的發光動物便會發出亮光,遠看就像一輪明月,故又有“月亮魚”之美名。翻車魚這種頭重腳輕的體型很適宜潛水,它常常潛到深海捕捉深海魚蝦為食。

繁殖方式

翻車魚既笨拙又不善游泳,常常被海洋中其它魚類、海獸吃掉。而它不至於滅絕的原因是其所具有強大的生殖力,一條雌魚一次可產約2500萬-3億枚卵,在海洋中堪稱最會生產的魚類。
翻車魚的繁殖過程也非常有趣。每當生殖季節來臨時,雄魚則在海底選擇一塊理想的場地,用胸鰭和尾巴挖開泥沙,築成一個凹形的“產床”,引誘雌魚進入“產床”產卵。雌魚產下卵之後,便揚長而去。此時,雄魚趕緊在卵上射精,從此就擔負起護卵、育兒的職責,直到幼魚長大。
但是由於一部分魚卵不能受精而死亡,一部分魚卵和孵化出來的幼魚又會被兇猛的魚類吃掉,再加上剛孵化出的小魚非常脆弱,一場風暴來臨,驚濤駭浪也會使一部分幼魚喪生。經過種種災難,最後能長成大魚的就不多了。因此,翻車魚雖然產卵很多,但由於一些自然因素,海洋中的翻車魚卻寥寥無幾,十分罕見:一條翻車魚所產的3億枚卵中,只有30條左右能存活至繁殖季節!

種群現狀

翻車魚性情溫順,因而常受到人類、虎鯨和海獅的襲擊。入夏時節,當大量年幼的翻車魚隨著充足的食物、溫暖的洋流進入蒙特雷灣時,加利福尼亞海獅就經常襲擊它們。海獅常常撕咬翻車魚的背鰭和胸鰭,並向水面上攻擊它們。如果海獅撕不開翻車魚厚而硬的皮,它們便把失去活動能力的翻車魚,像玩飛盤一樣拋向水面,成為兇殘的海鷗的美餐。大自然安排的食物鏈就是這樣殘酷。
翻車魚經濟價值較高,除了作科學研究和觀賞外它還是名貴食用魚類。它骨多肉少剝皮後魚肉約為體重的1/10,,但其肉質鮮美,色白,營養價值高,蛋白質含量比著名的鯧魚帶魚還高。翻車魚的腸子也很昂貴台灣有道名菜“妙龍湯”就是以此作為主料食之既脆又香令人胃口大開。此外,魚皮亦大有用途是熬制明膠或魚油的原料可作精密儀器、機械的潤滑劑。魚肝可制魚肝油和食用氫化油等。

研究發現

在距南加利福尼亞海岸約32.2千米的地方,有三位科學家乘坐的研究船遇上了一大塊巨藻,與此同時,一個巨大的海洋翻車魚從船邊躍出水面,並很快消失在水中。幾分鐘後,另外兩隻巨大的翻車魚側著扁平的身子浮了上來。科學家們帶上潛水器跳入海中,以便再近一些觀察翻車魚。大約在水下3米深的地方,他們看到了近在眼前排成一隊的翻車魚。研究人員游近時看到,大約有16條翻車魚,它們的顏色和身體圖案各不相同,黑灰色、焦油色,有的還有斑點,腹部全都為白色。這些魚好像對人的到來毫不在意,年幼的半月魚則圍著翻車魚遊動。半月魚吸食翻車魚身上的寄生蟲。
翻車魚缺少真正的尾巴,它只有一個巨大的頭,因而它得到了一個德文綽號Schwimmenderkopf,意為游泳的頭。它的拉丁名字“翻車魚”是偉大的瑞典自然學家林納所命名。翻車魚還有一個常見的英文名字叫太陽魚,原因是它們經常側著身體在水面上,邊休息邊曬太陽。有些生物學家相信,這樣的曬太陽——是與劍魚和皮背海龜共有的特點——可能是一種溫暖身體以加速消化的方法。另外小魚和海鳥還可以啄食附在翻車魚體上的寄生蟲。
在所有熱帶和溫帶所發現的翻車魚都愛吃小魚、海馬、甲殼動物海蜇、膠質浮游生物和海藻,但他們最喜歡吃的食物還是月形水母。海洋翻車魚能在深水中追尋食物。1987年在巴哈馬540米深處的潛艇曾拍攝過翻車魚覓食的鏡頭。
在中國沿海尤其在南海諸島的遼闊海域,生活著一種形狀怪異、體態碩大的翻車魚,這種魚看上去好像是有頭無身的魚,故又名“頭魚”。翻車魚學名翻車,它體高而側扁、亞圓形、身體好像被削掉了一半似的,全身只有前半部,魚尾就看不到了。它的頭很小,吻圓鈍,眼睛也很小,在上側位。它生有背鰭,為尖刀狀,另有較大臀鰭,與背鰭相對,後延,在體後端相連,形成“舵鰭”,邊緣呈曲線狀。它無腹鰭,尾鰭;胸鰭短小。背側為灰褐色,腹側銀白色,鰭多為灰褐色。可以說是長得顛三倒四的奇魚。但據研究,這種魚在胚胎期與其它魚種並無異樣,只是長大後才逐漸變成這副怪模樣的。
翻車魚的經濟價值較高,除作科學研究和供觀賞外,它還可食用。據說在台灣翻車魚價錢高出名貴龍蝦1倍。台灣有一道名菜”炒龍湯”就是以此作為主料。在我國漁民出海捕魚時,如果捕捉到一種叫車輪魚(翻車魚的別稱)的魚,便需立即放生。原來他們相信釣到車輪魚已經是行衰運,如果不信邪不放生,用來食用的話,便會隨時撞邪。很可能會賠上性命!當然,有的地方不信邪。

其他資料

軼事趣聞
因此魚長相奇特,肉質一般,故歐洲古代的航海者們流傳“煮這種魚有種把鍋子都砸了的衝動”。凡爾納的小說《海底兩萬里》中的那個鯨叉手形容說“把它放在鍋子裡煮,鍋都丟臉!”說的就是這種魚類。
它的體形側扁,頭上生有兩隻明亮的眼睛和一個小小的嘴巴,背部和腹部分別長著一個又高又長的背鰭和臀鰭,在身體的最後邊,有一個鑲著好像花邊的尾鰭。這種有趣的體形,真是奇妙絕倫。
當然,在翻車魚的家族中,各成員的體形並不完全相同。比如,有一種翻車魚的尾巴又長又尖,看上去像是拖著一根長矛,所以人們叫它“矛尾翻車魚”;還有一種翻車魚身體修長,大家叫它“長翻車魚”。
有幾項醫學實驗表明,翻車魚能分泌一種奇特的物質來改善四周的環境,可以用來治療周圍魚類的傷病,科學家也沒發現這種奇特現象的原因,但無可厚非,翻車魚的的確確可以算的上是魚裡面的大夫。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日訊息,巴西水下攝影師丹尼爾(Daniel Botelho)日前在網上公布他於兩年前拍攝到的翻車魚相片,走紅網路。兩年前丹尼爾在聖地亞哥拍攝藍鯨時拍到這組照片,但因將其錯放在“無用檔案”中使這組照片沉寂了兩年。圖片中的翻車魚長達14英尺(約4.3米),重大5000磅(約2268千克)。
一經在臉譜網上公布,照片就立刻受到熱捧,在36小時內“好評”上千。翻車魚是世界上最大、形狀最奇特的魚類之一,它們的身體又圓又扁,像個大碟子。它們看似溫順、動作遲緩,卻不喜歡人類接近,因此極難拍攝到。[2]
5米巨型醜萌翻車魚走紅網路
近日,葡萄牙海岸附近發現了高達5米的巨型翻車魚,潛水員只有它的魚鰭那么大。不過這個長相略醜的巨型生物倒是迷倒了不少的網友,直呼其“好萌啊,忍不住想親一個!”
翻車魚是什麼?翻車魚屬硬骨魚綱,分布棲息於熱帶、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中國沿海均產。翻車魚為大型大洋性魚類,是河豚科的巨型親戚,是所有多骨魚中最重的魚種。
尾巴短小,卻有著圓圓扁扁的龐大身軀,以及大大的眼和嘟起的嘴,可愛的模樣像一個卡通人頭。真的是萌翻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