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喜麥4號

群喜麥4號

群喜麥4號是由河南省新農種業有限公司選育的小麥品種,屬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種,平均全生育期224天左右,與對照偃展4110熟期相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群喜麥4號
  • 品種來源:農大82056/矮早781//中育5號
  • 選育單位:河南省新農種業有限公司 
  • 平均全生育期:224天左右
  •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1003 
品種來源,品種特徵,抗性鑑定,品質分析,適宜地區,栽培技術要點,

品種來源

農大82056/矮早781//中育5號

品種特徵

幼苗直立,苗勢壯,冬季耐寒性好,分櫱力一般,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節較早,兩極分化快,抽穗較早,春季抗寒性一般。葉色濃綠,旗葉偏長,穗層整齊,長芒,穗偏小,多穗型,株高72厘米左右,抗倒性較好。籽粒角質,飽滿度好,黑胚率低。產量構成三要素:畝成穗42.5萬左右,穗粒數33粒左右,千粒重43克左右。根系活力強,耐後期高溫,成熟落黃好。

抗性鑑定

2008-2009年經河南省農科院植保所成株期綜合抗性鑑定和接種鑑定:中抗紋枯、葉枯病,中感白粉病、條銹和葉鏽病。

品質分析

2008/2009年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測定:容重803g/L/770g/L,粗蛋白含量(乾基)13.62%/14.01%,濕麵筋含量29.0%/35.4%,降落值390s/423s,沉澱值46.8ml/60.2mL,吸水量56.1 ml/100g /58.0ml/100g,形成時間2.4min/2.2min,穩定時間1.9min/1.5min。
產量表現:2007~2008年度參加省高肥春水Ⅰ組區試,11點匯總,9點增產,平均畝產511.1kg,比對照偃展4110增產1.02%,不顯著,居13個參試品種第4位;2008~2009年度參加省高肥春水Ⅰ組區試,10點匯總,9點增產,平均畝產485.6kg,比對照偃展4110增產5.22%,顯著,居10個參試品種第3位;兩年平均增產3.12%。2009~2010年度參加省春水組生試,12點匯總,12點增產,平均畝產490.6kg,比對照偃展4110增產8.0%,居7個參試品種第2位。

適宜地區

適宜河南省中晚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適播期為10月中下旬,河南中北部10月10-25日,豫南10月15-30日為宜。
(2)播量:高肥力地塊畝播量8-10kg,中低肥力地塊或延期播種應適當增加播量。
(3)田間管理:施足底肥,足墒下種,確保一播全苗;一般畝施底肥:農家肥3-4立方米,尿素12-15kg,磷酸二銨20-25kg,氯化鉀6-10kg;澆好越冬水、返青水、灌漿水,根據苗情長勢每畝追施5-10kg尿素;中後期注意防治鏽病、白粉病和蚜蟲等病蟲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