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M5輕型坦克

美國M5輕型坦克

美國M5輕型坦克即司徒輕型坦克(Stuart tank;M3/M5輕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製造數量最多的輕型坦克。歐洲戰場上所使用的英軍以美國南北戰爭名將司徒雷登為M3和M5坦克命名。在英國,它同時擁有“甜心”(Honey)的非官方暱稱。美國陸軍則僅以“M3輕型坦克”和“M5輕型坦克”作為官方名稱。

司徒坦克是美國以及其盟國在二戰使用最廣泛的輕型坦克,從歐洲、北非到菲律賓,甚至是東南亞叢林以及島嶼上皆有斯圖亞特的蹤跡。並在租借法案的推廣下陸續提供給蘇聯、中華民國、法國、南斯拉夫、葡萄牙及若干中南美國家使用,其中有部分甚至持續使用至1996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國M5輕型坦克()
  • 外文名:司徒輕型坦克
  • 發動機功率: 320馬力
  • 最大速度: 58千米/小時
  • 轉彎速度:40度/秒
  • 乘員:4人
  • 長度:4.5米
  • 寬度:2.46米
  • 高度:2.3米
  • 重度:14.7噸
  • 發動機:2 x 凱迪拉克氣冷式輻射型引擎
  • 速度:56公里/小時
  • 最大行程:120公里
  • 裝甲:車身:13-51毫米
  • 主要武器:37毫米炮 M6
  • 輔助武器:30-06 白朗寧M1919A4機槍
車組成員,裝甲信息,武器信息,發展歷史,參戰歷史,英軍,紅軍,美軍,中華民國陸軍,

車組成員

1. 車長
2. 炮手(裝填手)
3. 駕駛員
4. 通訊員
5. 裝填手

裝甲信息

車身裝甲(mm) 前方29
兩側15
後方25
炮塔裝甲(mm) 前方44
兩側32
後方32

武器信息

炮 20mm Hispano-Suiza Birgikt 炮
彈藥量(枚) 860
殺傷力(HP) 9-15
穿透力(mm) 23-38
射速(發/分鐘) 125
觀察範圍(米) 300
通訊範圍(米) 450

發展歷史

由於M3斯圖亞特坦克的發動機用於飛機上,而原有的斯圖亞特暴露出空間不足,防護薄弱的問題。1941年11月,陸軍軍械署批准了斯圖亞特坦克的進一步改進計畫,改進的坦克被稱為M4輕型坦克,車體大量採用焊接部件,採用和M3相同的炮塔。但是,由於M4輕坦克的底盤很低,一些部件經過重新設計和安裝,以便為車組人員提供更多的空間。1942年,M4輕型坦克樣車進行了實驗,為了避免和新研製的M4中型坦克的命名發生混淆,美國陸軍將M4輕型坦克重新命名為M5輕坦克加以區分,同年4月M5由著名的凱迪拉克汽車公司開始生產。
M3/M5斯圖亞特坦克M3/M5斯圖亞特坦克
美國輕型坦克——M5 斯圖亞特
M5與早期M3坦克主要不同的地方包括:M5A1的炮塔容量加大、M5系列改為傾斜裝甲、套用焊接技術(本身就44/32/32毫米的裝甲厚度比起M3的38/25/25毫米,雖然增加不多,但是算上傾斜角度以後,遊戲中跳彈的幾率就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時也強化了動力系統:原本的M3坦克採用大陸公司的W-670航空引擎,M5改採兩具42型商用凱迪拉克水冷汽油引擎,使馬力達到320匹,並加裝兩組液壓傳動系統的變速箱,使它的速度提升至每小時40哩,航程增加為原本M3坦克的兩倍。炮塔內設有自動平穩裝置,使M5坦克無論是在續航力、機動力上都增色不少。M5與M5A1的差別在於:M5是採用早期M3炮塔,M5A1則為了容納無線電機組,所以改採M3A3的較大炮塔,並且在炮塔2側加裝有裙板,同時取消了早期的射擊孔,加強整體防護,並且加裝新型防盾和摺疊機槍和儲物架,這些改動讓美國的坦克兵對新坦克頗為歡迎。因此美軍開始大量生產M5輕型坦克作為制式裝備。

參戰歷史

英軍

英國陸軍最早在實戰中使用M3輕型坦克。1941年11月,大約170輛斯圖亞特坦克參與了北非戰場的十字軍行動,但結果令人失望。實戰結果顯示,M3輕型坦克較德軍坦克落後。主要的缺陷在於37毫米主炮威力太弱,以及拙劣的內部配置,尤其是炮塔的雙人乘組方式令人詬病。此外M3的履頻寬度太窄,接地壓太高。但M3輕型坦克也獲得若干正面評價,成員們喜歡其速度和機械可靠性,因此暱稱它為“甜心”。當1942年英軍接收了美制M4雪曼中型坦克之後,便將斯圖亞特坦克撤出主戰場,改作偵察之用,或改裝成其他用途的車輛,最有名的例子是拆除炮塔後改裝成運兵車的“斯圖亞特袋鼠”(Stuart Kangaroo)。
“斯圖亞特袋鼠”裝甲運兵車。“斯圖亞特袋鼠”裝甲運兵車。

紅軍

另一個主要的租借援助國蘇聯,對M3的評價更是等而下之。紅軍認為它火力和裝甲都太差,且對燃料的品質太敏感(M3/M5系列引擎皆是取自於飛機用的星型引擎,需要高辛烷值的燃料)。即便如此,M3還是優於大戰初期蘇聯製造的T-60坦克等輕型坦克。1943年,紅軍試用了升級版的M5輕型坦克,但認為並不比M3優良,因此拒絕了美國提供M5。

美軍

美軍第一次於實戰中使用M3是在菲律賓,以少量坦克投入巴丹半島的戰事。1942年底,當美軍參與北非戰事時,斯圖亞特坦克仍是其主要的裝甲武力。然而在歷經了慘痛的加查拉戰役後,美軍體悟到M3和M5完全不是德軍四號坦克和虎式坦克的對手,於是隨即採取“英國模式”,解散大部分輕型坦克營改為偵察之用。在後來的戰事中,多數美軍坦克營多配置三個中型坦克連(通常是M4),以及一個斯圖亞特坦克連(M3或M5/M5A1)。
M3斯圖亞特坦克M3斯圖亞特坦克
在歐洲戰區,輕型坦克因為面對敵火的生還率太低,只能扮演次要角色。斯圖亞特唯一能充分發揮的主要舞台在太平洋戰區,因為日軍的坦克數量相對較少,火力和裝甲也較弱。日軍步兵很少配有反坦克武器,面對敵軍坦克時多採用近距離的攻擊戰術。因此在這裡,斯圖亞特坦克的威力只遜於中型坦克。
儘管如此,M3/M5的生產數量是很龐大的,總數超過25,000台。司徒坦克一直被使用到大戰末期。除美國、英國和蘇聯之外,它由法國、中國和狄托的游擊隊在南斯拉夫使用。

中華民國陸軍

美軍提供M3系列給中華民國的起緣起自於租借法案以及日本對美開戰。1942年第一次緬北戰役結束後,國民革命軍部分人員撤往印度進行重編;為了活用租借法案物資,國民政府在印度成立駐印軍戰車訓練班,並在民國32年(1943年)建立駐印軍戰車第一營,全營使用M3A3。之後在滇西緬北戰役時編入新一軍參戰,並在1944年3月3日瓦魯班戰役(Walawbum)中成功擊潰日軍第18師團師部,此次重大斬獲後來訂為中華民國裝甲兵節。
M3A3輕型坦克M3A3輕型坦克
中印緬戰區的國軍M3A3輕型坦克中印緬戰區的國軍M3A3輕型坦克
國共內戰初期,國民革命軍的M3A3為駐印軍時期接收裝備,並通通納入戰車第一團使用。1948年接收了美軍遺留在太平洋戰區的M5A1,隨著國軍節節敗退,裝甲部隊也在三大戰役中潰滅殆盡。裝甲司令部在淮海戰役後,著手重建裝甲部隊。
二次大戰後,美軍在菲律賓、關島和沖繩各地留下許多坦克。由於運回美國費用太高,也沒有用途,於是大多拆掉武裝和通信系統,任其自然報廢。裝甲司令部參謀長蔣緯國就和美國交涉,把這些坦克買下來運往上海,堆在虬江碼頭。重建的各戰車營就自行尋找堪用的車輛和零件,加以整修組裝。其中戰車第三團第一營湊出廿二輛M5A1坦克,編製成兩個連。經過在台灣的短暫整訓後移防金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