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

M3/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

斯圖亞特輕型坦克(Stuart tank;M3/M5輕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製造數量最多的輕型坦克。歐洲戰場上所使用的英軍以美國南北戰爭名將斯圖亞特為M3和M5坦克命名。在英國,它同時擁有“甜心”(Honey)的非官方暱稱。美國陸軍則僅以“M3輕型坦克”和“M5輕型坦克”作為官方名稱。

斯圖亞特坦克是美國以及其盟國在二戰使用最廣泛的輕型坦克,從歐洲、北非到菲律賓,甚至是東南亞叢林以及島嶼上皆有斯圖亞特的蹤跡。並在租借法案的推廣下陸續提供給蘇聯、中華民國、法國、南斯拉夫、葡萄牙及若干中南美國家使用,其中有部分甚至持續使用至1996年。

1949年在國共內戰的金門戰役中,國軍擊敗解放軍的關鍵“金門之熊”部隊,便是由21輛M5A1坦克組成的一個坦克營(缺二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M3/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
  • 英文名稱:Stuart tank
  • 服役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
  • 國家:美國
發展沿革,性能參數,m3,m5,服役歷程,英軍,紅軍,美軍,中華民國,

發展沿革

二戰之初,隨著歐洲情勢緊張,美國坦克設計師意識到M2輕型坦克已經變得過時,於是進行了整體升級計畫,美國以1938年推出的M2A4輕型坦克設計進行強化,包括更換引擎、厚實裝甲、採用加入避彈設計炮塔以及新的37公厘主炮、並因應加重的車身重量而修改驅動輪及懸吊系統。新的坦克被命名為“M3輕型坦克”,於1941年3月至1943年10月間生產。如同其前身M2A4坦克,M3裝備一門37毫米M5主炮,以及三挺M1919A4機槍:一挺與主炮同軸,一挺在炮塔頂端,一挺在副駕駛座前方,然而車身槍塔的機槍常被拆除以換取更多空間。M3使用兩具新版本的凱迪拉克七汽缸輻射型引擎(星形發動機),全部共有250匹馬力;但1941年時由於引擎材料開始短缺,有約500輛的M3改裝上了吉伯森(Guiberson)T-1020柴油引擎。車身采斜面設計,並將駕駛艙蓋移到上方,但車身由於過高且有許多稜角,給對手有很大的射擊面積。
M3系列的生產由美利堅汽車與鑄造公司(American Car and Foundry Company)負責。改良型M3A1則於1941年八月服役,M3A1搭配了有動力旋轉裝置的改良型同質焊接式炮台,具有一陀螺穩定器可使37毫米主炮於行進中能精準射擊,炮塔內部並采吊籃式設計。此時,有一全車體均采焊接式的先導實驗車體,被稱M3A1E1。下一型M3A2亦采焊接式設計,主要結構與M3A1大同小異,並沒有投入生產。之後的M3A3則有許多地方被重新修改,包括炮塔、車身以及車身機槍座。儘管使用單位抱怨該坦克火力不足,改善型的M5輕型坦克依然保留了37毫米主炮。M5自1942年開始生產後逐漸取代了M3,並在1944年被M24輕型坦克取代。
M3發展
m3輕型坦克是美國車輛和鑄造公司20世紀40年代的產品,主要用於偵察、警戒或遂行快速機動作戰任務,亦稱“斯圖亞特”輕型坦克。
1940年6月,美軍在採用裝甲板鉚接結構的M2A4輕型坦克的基礎上,採取增加裝甲厚度,行動部分安裝誘導輪,改進防空武器等措施,改進設計了M3輕型坦克,於1940年7月定型。首批車輛於1941年4月駛離生產線,到1942年8月共生產了5811輛。該坦克車體前裝甲板和側裝甲板是垂直的。主要武器為1門37毫米火炮,輔助武器為5挺7.62毫米機槍:1挺安裝在火炮右側,1挺安裝在車體前部右側,2挺安裝在車體兩側機槍座內,1挺安裝在炮塔頂部。炮塔頂部有1個小指揮塔。
此後,M3輕型坦克的炮塔又進行了改進,變為焊接結構,取消了炮塔頂部的小指揮塔,兩側的機槍也予取消,輔助武器變為3挺7.62毫米機槍:1挺並列機槍、1挺前置機槍和1挺高射機槍。該坦克1941年8月批准定型,命名為M3A1型,1942年6月投產,共生產4621輛。
m5發展
由於M3斯圖亞特坦克的發動機用於飛機上,而原有的斯圖亞特暴露出空間不足,防護薄弱的問題。1941年11月,陸軍軍械署批准了斯圖亞特坦克的進一步改進計畫,改進的坦克被稱為M4輕型坦克,車體大量採用焊接部件,採用和M3相同的炮塔。但是,由於M4輕坦克的底盤很低,一些部件經過重新設計和安裝,以便為車組人員提供更多的空間。1942年,M4輕型坦克樣車進行了
實驗,為了避免和新研製的M4中型坦克的命名發生混淆,美國陸軍將M4輕型坦克重新命名為M5輕坦克加以區分,同年4月M5由著名的凱迪拉克汽車公司開始生產。
M5與早期M3坦克主要不同的地方包括:M5A1的炮塔容量加大、M5系列改為傾斜裝甲、套用焊接技術(本身就44/32/32毫米的裝甲厚度比起M3的38/25/25毫米,雖然增加不多,但是算上傾斜角度以後,遊戲中跳彈的幾率就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時也強化了動力系統:原本的M3坦克採用大陸公司的W-670航空引擎,M5改採兩具42型商用凱迪拉克水冷汽油引擎,使馬力達到320匹,並加裝兩組液壓傳動系統的變速箱,使它的速度提升至每小時40哩,航程增加為原本M3坦克的兩倍。炮塔內設有自動平穩裝置,使M5坦克無論是在續航力、機動力上都增色不少。M5與M5A1的差別在於:M5是採用早期M3炮塔,M5A1則為了容納無線電機組,所以改採M3A3的較大炮塔,並且在炮塔2側加裝有裙板,同時取消了早期的射擊孔,加強整體防護,並且加裝新型防盾和摺疊機槍和儲物架,這些改動讓美國的坦克兵對新坦克頗為歡迎。因此美軍開始大量生產M5輕型坦克作為制式裝備。
事實上輕型坦克能夠在戰場上執行多種任務的幻想已經被打破,M4謝爾曼坦克也逐漸成為了美軍的陸軍支柱,M5服役的晚期不但反坦克炮是這種坦克的殺手,連鐵拳步兵反坦克火箭都成為了巨大的威脅,生存率低下,火力不足迫切的問題已經放在美軍眼前。1945年,第二裝甲師在上報給盟軍總司令艾森豪的報告中寫道:M5輕型坦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不適合作為戰鬥坦克使用,這種輕型坦克應該交付步兵部隊。他作為直射火力使用時威力有限,薄弱的裝甲不能防禦德軍坦克炮的打擊,37毫米炮在對付德軍坦克時毫無辦法。在西歐和北歐戰場,美國陸軍總共損失了777輛M5A1坦克,在義大利損失了424輛,非常慘痛。這標誌著斯圖亞特系列輕坦克時代的終結,功能更為強大的M24霞飛坦克將以美軍新輕型坦克的面貌展現於世人。

性能參數

m3

型 號
M3
戰鬥全重
12700kg
乘 員
4人
車 長
4.53m
車 寬
2.24m
車 高
2.64m
最大速度
58 km/h
最大行程
113km
火力裝備
37mm Gun M5
裝 甲
10-44mm
M3/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

m5

型 號
m5
戰鬥全重
9500kg
乘  員
3人
車  長
4.53m
車  寬
2.24m
車  高
2.64m
最大速度
43 km/h
最大行程
137km
火力裝備
一門37毫米火炮、5挺7.62毫米機槍
彈藥基數
37毫米炮彈57發;7.62毫米子彈2500發
裝 甲
10-36mm

服役歷程

英軍

英國陸軍最早在實戰中使用M3輕型坦克。1941年11月,大約170輛斯圖亞特坦克參與了北非戰場的十字軍行動,但結果令人失望。實戰結果顯示,M3輕型坦克較德軍坦克落後。主要的缺陷在於37毫米主炮威力太弱,以及拙劣的內部配置,尤其是炮塔的雙人乘組方式令人詬病。此外M3的履頻寬度太窄,接地壓太高。但M3輕型坦克也獲得若干正面評價,成員們喜歡其速度和機械可靠性,因此暱稱它為“甜心”。當1942年英軍接收了美制M4雪曼中型坦克之後,便將斯圖亞特坦克撤出主戰場,改作偵察之用,或改裝成其他用途的車輛,最有名的例子是拆除炮塔後改裝成運兵車的“斯圖亞特袋鼠”(Stuart Kangaroo)。

紅軍

另一個主要的租借援助國蘇聯,對M3的評價更是等而下之。紅軍認為它火力和裝甲都太差,且對燃料的品質太敏感(M3/M5系列引擎皆是取自於飛機用的星型引擎,需要高辛烷值的燃料)。即便如此,M3還是優於大戰初期蘇聯製造的T-60等輕型坦克。1943年,紅軍試用了升級版的M5輕型坦克,但認為並不比M3優良,因此拒絕了美國提供M5。

美軍

美軍第一次於實戰中使用M3是在菲律賓,以少量坦克投入巴丹半島的戰事。1942年底,當美軍參與北非戰事時,斯圖亞特坦克仍是其主要的裝甲武力。然而在歷經了慘痛的加查拉戰役後,美軍體悟到M3和M5完全不是德軍四號坦克和虎式坦克的對手,於是隨即採取“英國模式”,解散大部分輕型坦克營改為偵察之用。在後來的戰事中,多數美軍坦克營多配置三個中型坦克連(通常是M4),以及一個斯圖亞特坦克連(M3或M5/M5A1)。
在歐洲戰區,輕型坦克因為面對敵火的生還率太低,只能扮演次要角色。斯圖亞特唯一能充分發揮的主要舞台在太平洋戰區,因為日軍的坦克數量相對較少,火力和裝甲也較弱。日軍步兵很少配有反坦克武器,面對敵軍坦克時多採用近距離的攻擊戰術。因此在這裡,斯圖亞特坦克的威力只遜於中型坦克。
儘管如此,M3/M5的生產數量是很巨大的,總數超過25,000台。斯圖亞特坦克一直被使用到大戰末期。除美國、英國和蘇聯之外,它由法國、中國和狄托的游擊隊在南斯拉夫使用。

中華民國

美軍提供M3系列給中華民國的起緣起自於租借法案以及日本對美開戰。1942年第一次緬北戰役結束後,國民革命軍部分人員撤往印度進行重編;為了活用租借法案物資,國民政府在印度組建駐印軍戰車訓練班,並在民國32年(1943年)建立駐印軍戰車第一營,全營使用M3A3。之後在滇西緬北戰役時編入新一軍參戰,並在1944年3月3日瓦魯班戰役中成功擊潰日軍第18師團師部,此次重大斬獲後來訂為中華民國裝甲兵節。
國共內戰初期,國民革命軍的M3A3為駐印軍時期接收裝備,並通通納入戰車第一團使用。1948年接收了美軍遺留在中國的M5A1,隨著國軍節節敗退,裝甲部隊也在三大戰役中潰滅殆盡。裝甲司令部在淮海戰役後,著手重建裝甲部隊。
二次大戰後,美軍在菲律賓、關島和沖繩各地留下許多坦克。由於運回美國費用太高,也沒有用途,於是大多拆掉武裝和通信系統,任其自然報廢。裝甲司令部參謀長蔣緯國就和美國交涉,把這些坦克買下來運往上海,堆在虬江碼頭。重建的各戰車營就自行尋找堪用的車輛和零件,加以整修組裝。其中戰車第三團第一營湊出廿二輛M5A1坦克,編製成兩個連。經過在台灣的短暫整訓後移防金門。
1949年10月24日,解放軍三個團近萬人兵力渡海登入金門,與國軍爆發三晝夜激戰,是為古寧頭戰役。由於解放軍過度輕敵,又缺乏反坦克武器,遭到M5A1坦克痛擊。戰一營先是守住戰略要地瓊林和安岐,隨後擊潰困守海灘和古寧頭各村莊內的解放軍,幫助國軍取得勝利。戰役結束之後,金門防衛部司令胡璉贈與戰三團第一營“金門之熊”稱號,表彰該營在戰役中的表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