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餄餎

羊肉餄餎

羊肉餄餎又稱蕎面餄餎,是獨具陝西韓城地區美味特色的小吃,是北方麵食三絕之一,與蘭州拉麵山西刀削麵齊名。餄餎,古稱"河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肉餄餎
  • 主要食材:蕎麥,羊肉
  • 分類:麵食
  • 口味:酸辣爽口
  • 別稱:蕎面餄餎
  • 菜系:陝菜
  • 功效:營養豐富
製作材料,製作方法,小吃介紹,食用須知,歷史文化,

製作材料

蕎麥、羊肉

製作方法

羊肉餄餎的製作方法一個是餄餎的的製作,另外一個就是湯的製作。製作好後,先將餄餎放在壓制餄餎時的湯里燴(hui)熱,然後,澆上提前製作好的羊肉湯,就可以了,也是一種速食食品吧。

小吃介紹

先說餄餎的製作方法,它的製作方法講究現吃現做,合陽人好多喜歡吃“新面餄餎”即剛製作出來的餄餎,為的是吃起來忒“筋"、爽口,為了增加餄餎的"筋”度,合陽人在壓制餄餎的時候在蕎麥麵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沙蒿”面,故合陽餄餎與外地餄餎顏色、口味明顯不同,據說,出了合陽就做不出合陽餄餎,可能由於合陽水土的關係.......
餄餎製作時,一般在院子裡支起一口大鍋,然後將餄餎床子(一種製作餄餎的特製工具)置於鍋上,保證面由餄餎床子下來變成餄餎後就可順利落入鍋中,餄餎在沸騰的開水中只需要煮1-10秒鐘即可食用了,神奇吧!從鍋中撈出來後,還需要在冷的清水中涮去粘汁。
羊肉湯的製作方法也分幾個程式,首先,是羊肉臊子的製作。製作臊子。一斤羊肉切六十個小塊或小片,厚薄與大小,都大約像筷子頭。用羊油,摻鹹面醬,羊肉最後投入,邊煎邊攪,加適量精鹽及調料粉。關中人把這樣的烹飪方法叫做乾“攬”。這個“攬”字應當是火字旁,而不是提手旁。一般電腦漢字型檔里不會收這樣生僻的漢字。《現代漢語辭典》(修訂本)也末收入。《辭海》有這個字,解釋中有一義:“烤炙”。不過,權威的《中國烹飪百科全書》在烹調法一節中收入包括熗、焗、焐、漬以及琉璃、掛霜等四十五種烹飪方法,可謂洋洋大觀,卻竟然也沒有這個“攬”。大概是一種相當古老的烹飪方法。《西廂記》里倒有一句唱詞提及。用這樣的方法炮製的臊子,水分極少,臊子是一片一片的,油汪汪,香噴噴。關中人喜歡這樣製作臊子。歧山臊子麵也講究乾“攬”臊子,不過那做法不完全相同。
其次是製作酸辣臊子湯。須用壓制餄餎的湯製作,不用開水,據說,若是用開水,那湯會變為黑色。用米醋。用以羊油炮製的油潑辣子的紅油。再就是精鹽。不用香油,據說是要保持原汁原味,也即是羊肉的味道。這樣的酸辣湯,加上臊子,加上餄餎,再加點醃製的鹹韭菜、炒制的蔥花,便成為一碗羊肉臊子餄餎。

食用須知

餄餎多用蕎麥麵製成,蕎麥在所有穀類中被稱為最有營養的食物,富含澱粉、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 P、維生素 B1、 B2、蘆丁、鎂、總黃酮等。而且蕎麥中含有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從營養學的角度看,配置也比較科學。
蕎麥性涼,羊肉、辣子性熱,熱涼互克互補,保持了陰陽平衡。

歷史文化

元代農學家王禎《農書,蕎麥》:"北方山後,諸郡多種,治去皮殼,磨而成面或作湯餅。餄餎,因多用蕎麥麵製成,比較固定的叫法是蕎面餄餎。餄餎,古稱“河漏”。餄餎主料除蕎麥麵粉外,還有食用鹼和食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