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

續資治通鑑

《續資治通鑑》二百二十卷,清畢沅撰。此書付刻未及半,畢沅生前僅初刻一〇三卷,畢家因貪污遭籍沒而止,書稿散佚,桐鄉馮集梧買得全稿補刻成二百二十卷。

《續資治通鑑》跟《資治通鑑》有不少出入,《續通鑑》大量引用舊史原文,敘事詳而不蕪;僅有取捨剪裁,而無類似溫公的改寫熔煉,亦無“畢沅曰”等各家史論

《續資治通鑑》作者雖掛名畢沅,然名家錢大昕邵晉涵章學誠洪亮吉黃仲則等均參預其事,此書實成於眾人之手。梁啓超對該書評價極高,認為“有畢《鑒》則各家續《鑒》皆可廢也”。

基本介紹

  • 書名:續資治通鑑
  • ISBN:978-7-5120-0044-5
  • 類別:歷史
  • 定價:1995元
  • 出版社:線裝書局
  • 出版時間:2009年12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 署名畢沅
  • 所屬年代:清代
圖書資料,簡介,對比,目錄,部分資料,

圖書資料

ISBN編號: 978-7-5120-0044-5
作者: (清朝)畢沅
出版社: 線裝書局
出版日期: 2009年12月
開本: 16開 精裝
圖書卷數: 全12卷
定價: ¥1995元

簡介

編者畢沅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湖廣總督。積二十餘年之力,四易其稿,以宋、遼、金、元四朝正史為經,以徐乾學資治通鑑後編》為基礎,參以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葉隆禮契丹國志》及各家說部、文集約百數十種,記述詳明,文字簡要,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下迄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共四百一十一年,成書二百二十卷,展示了宋、遼、金、元四朝興衰治亂的歷史,其中北宋部分較為精確,元代部分較為簡略。其書上接《資治通鑑》,下迄元代。畢沅(1730—1797年),字湘衡,號秋帆,因從沈德潛學於靈岩山,自號靈岩山人。清經史學家,文學家。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進士,廷試第一,狀元及第,授翰林院編修。乾隆五十年累官至河南巡撫,第二年擢湖廣總督。嘉慶元年(1796年)賞輕車都尉世襲。病逝後,贈太子太保,賜祭葬。其墓在吳縣木瀆。《續資治通鑑》取材宏博,考證謹嚴,編排合理,總引資料達三百餘種,糾正了以往宋史專著詳北宋略南宋的偏頗,還增加了少數民族的資料。梁啓超對該書評價極高,以為:“有畢《鑒》則各家續《鑒》皆可廢也。”
續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

對比

《續資治通鑑》上與《資治通鑑》相銜接,即起於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下迄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共四百一十一年,是一部較完備的宋遼金元編年史。
續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
全書史料完備,並仿《資治通鑑》體例,本文下分注考異。編者以徐亁學《資治通鑑後編》為基礎,並從宋、遼、金、元四史、《續資治通鑑長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一百多種書中取材,凡四易稿,歷二十年而成。其中北宋部分較精,元代部分較為簡略。

目錄

第一卷 (太祖)
陳橋兵變趙普,平數叛,遼主嗜殺,遼平叛。
第二卷
宋政,太后崩,南唐主殂,杯酒釋兵權,遼政。
第三卷
荊南,宋政,北漢政。
第四卷
平蜀,王全斌亂蜀,遼平部叛,宋政。
第五卷
宋政,遼主遇弒,征北漢無功。
第六卷
宋、遼政,平南漢
第七卷
盧多遜,趙普罷相,南唐政衰。
第八卷
平南唐,吳越納供,帝崩(友愛,遷都之議)。
第九卷 (太宗)
宋政,吳越歸宋,遼諸賢臣,再征北漢。
第十卷
平北漢、敗於遼,趙普復相。
第十一卷
黜盧多遜,遼主殂,遼蕭後聽政,李繼遷。
第十二卷
李穆宋琪,陳王趙元佑事,遼治。
第十三卷
伐遼敗,楊業,遼入邊,李益柳開
第十四卷
李昉罷,趙普再相,遼大侵邊,論邊防五篇。
第十五卷
寇準尹繼倫謝泌,遼政。
第十六卷
數易宰相,女真附遼,遼侵高麗,官制,王小波
第十七卷
蘇簡易,呂蒙正,擒李繼遷,破李順,高麗附遼。
第十八卷
平蜀賊,遼政興,李繼遷反覆,宋政(寇、呂掌政、冊太子、粉飾太平)。
第十九卷
遼政,討李繼遷無功,寇準罷相,錢若水,帝崩,王欽若
第二十卷(真宗)
宋政。
第二十一卷
疏二則,遼大侵宋,王均叛蜀,楊延朗
第二十二卷
破王均,宋政諸臣,遼韓德讓有寵。
第二十三卷
丁謂治蠻,綏州之議,遷馬知節,李繼遷敗死,疏二則。
第二十四卷
田錫李沆卒,多蠲,遼伐宋,宋主親征。
第二十五卷
澶淵之盟,宋政,宋遼互聘。
第二十六卷
黜寇準,失平之機,王旦為相,曹瑋破敵,帝倦於政(謁陵,厭奏)。
第二十七卷
天書、封禪
第二十八卷
昭應宮,禁飾金,遼後殂,生太子。
第二十九卷
汾陰前後,遼伐高麗(康肇之亂)。
第三十卷
治河疏,遼平準部之叛,王欽若之奸,楊億
第三十一卷
玉清昭應宮,罷王欽若、馬知節,宋遼政(高麗入貢)。
第三十二卷
王旦為相二,范仲淹,遼再伐高麗。
第三十三卷
蟥旱,宋臣(李及代曹瑋,前張後王),王旦辭相,遼蕭哈綽有寵。
第三十四卷
宋遼政,李允造城,遼伐高麗敗,王欽若罷相,丁謂構寇準,誅周懷政李迪
第三十五卷
丁謂擅權(構李迪,再貶寇準、王欽若),太子監國,帝崩,太后聽政(誅雷允恭,貶丁謂黨,王曾,魯道宗)。
第三十六卷(仁宗)
易茶法,王曾為相,遼政(擢耶律罕班)。
第三十七卷
宋(治河、重藝)遼政,曹利用之死,昭應宮事。
第三十八卷
解鹽法,范仲淹數諫,李妃薨,呂夷簡為相,遼渤海叛,遼主殂,遼後專權(殺皇后,大封親族),李元昊立。
第三十九卷
宋太后崩,廢后事,遼主奪權,貶二妃,范仲淹,李貶二妃,元昊寇邊。
第四十卷
制新樂,再更茶法,貶閻之應,貶范仲淹事,遼蕭罕嘉努論邊,元昊攻蕭罕嘉努屢敗,呂夷簡罷相。
第四十一卷
諫災異,元昊建夏,伐西夏之議,韓琦疏。
第四十二卷
西夏侵宋(延州之役,李、黃之訟),警夏之議(范仲淹,狄青)再議伐夏。
第四十三卷
宋夏交兵(好水川之敗,議防邊),遼議侵宋。
第四十四卷
遼欲侵宋,范仲淹守邊,張亢築壘,富弼使遼,宋夏定州之役。
第四十五卷
宋夏和議,呂夷簡辭相,歐陽修韓琦疏。
第四十六卷
范仲淹新政,滕宗諒之訟,洛城之諍,夏竦謗范仲淹、富弼區希范反,平賊叛,歐陽修疏,遼伐西夏,包拯
第四十七卷
黜范仲淹、富弼黨事,遼伐西夏敗,夏與宋和,歐陽修稟諫,平保州兵亂,杜杞平區希范。
第四十八卷
賈昌朝為相與吳育不和,汰兵增蔭,議更榷法,遼蕭義先。
第四十九卷
夏竦專政,文彥博平貝州兵亂,宿衛之亂,夏主遇弒,疏四則。
第五十卷
冊張妃,富弼善置流民,楊懷敏,裁省邊兵,遼伐西夏無功
第五十一卷
祀明堂,諫內降(張堯伏,劉沆),魏公主。
第五十二卷
求言厭諫,唐倉,范仲淹卒,儂智高反。
第五十三卷
狄青平儂智高,狄青入閣,制新樂,議城古渭城。
第五十四卷
張妃薨,疏數則。
第五十五卷
陳持中罷相,遼主殂,歐陽修、范縝疏。
第五十六卷
帝有疾,文彥博為相,狄青罷,范縝議建儲,遼政。
第五十七卷
弛茶法,疏數則,遼太后殂,遼後。
第五十八卷
宋政(郭后祔廟之議)。
第五十九卷
宋政(抑訐,議均田,錄蘇轍,歐陽修疏)遼主寵佞。
第六十卷
立皇子,降兗國公主張方平,遼蕭圖因哩有寵
第六十一卷
帝崩,仁宗陵廟之議,遼重元之亂,兩宮弭隙,
第六十二卷(英宗)
仁宗配祀之議,太后還政,防西夏之侵,趙汴,司馬光疏。
第六十三卷
伯孝之議,韓絳沈遘司馬光疏,遼黜耶律仁先。
第六十四卷
追崇(黜呂誨),退西夏侵邊,使西夏,修《通志》,帝有疾,立太子。
第六十五卷
帝崩,歐陽修之訟,擢王安石韓琦罷相,種諤復綏州,夏主殂。
第六十六卷(神宗)
帝欲用王安石。
第六十七卷
朝臣疾王安石,議青苗法,王安石排除異己,蘇軾、司馬光疏,程顥,遼討違命。
第六十八卷
新法之爭,程顥為學。
第六十九卷
市易法王韶章惇蠻,開河。
第七十卷
罷王用呂,鄭俠繪圖,遼有賢女,宋遼議界,女真始強,沈括。

部分資料

是月,吳征青田劉基、龍泉章溢、麗水葉琛、金華宋濂至建康。 初,吳國公至婺州,召見濂。及克處州,胡大海薦基等四人,即遣使以書幣征之。時總制孫炎先奉命聘基,使者再往反,不起。炎為書數千言,陳天命以諭基,基乃與三人者同至。人見,吳國公甚喜,賜坐,勞之日:“我為天下屈四先生,今天下紛爭,何時定乎?” 基陳時務十八事,且言:“明公因天下之亂,崛起草莽間,尺土一民,無所憑藉,名號甚光明,行事甚順應,此王師也。我有兩敵:陳友諒居西,張士誠居東。友諒包饒、信,跨荊、襄,幾天下半;而士誠僅有邊海地,南不過會稽,北不過淮揚,首鼠竄伏,陰欲背元, 陽則附之,此守虜耳,無能為也。友諒劫君而脅其下,下皆乖怨;性剽悍輕死,不難以其國嘗人之鋒,然實數戰民疲。下乖則不歡,民疲則不附,故漢易取也。夫攫獸先猛,擒賊先強,今日之計,莫若先伐漢。漢地廣大,得漢,天下之形成矣。” 吳國公大悅,日:“先生有至計,毋惜盡言。”於是設禮賢館以處基等,寵禮甚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