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新古城堤戰國城址

維新古城堤戰國城址位於石門縣維新鎮古城堤村,在縣城西北方向,距具城60公里。該城在維新鎮仙陽河南岸,整個城呈長方形,東西略長,約520米,南北略窄,約240米,經目前國家最先進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實地勘測,整個城的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相當於2個龍山里耶古城大,海拔高度為110-130米。古城南面倚靠八戶山,北面瀕臨仙陽河,整個地形為小盆地環境,地勢南高北低,氣候濕潤,土地肥沃,適宜人類居住。整個古城四面環城牆,外為護城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維新古城堤戰國城址
  • 所屬年代:戰國時期
  • 出土地點:石門縣維新鎮古城堤村
基本介紹,其他信息,

基本介紹

該城最早發現於70年代未,80年代初被確定為戰國古城,1984年5月被公布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9月28日至2006年1月2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6名專家,各縣市文物部門抽調6名為文物專乾組成12人的考古隊,歷時3個多月,對該城做了搶救性的科學發掘。一共發掘6個區,布探方57個,解剖城牆及護城河2段,發掘總面積達6000平方米。專家從已出土文物可以斷言,城的建成年代為公元前250年左右,城的延續年代約為300年。古城城牆從解剖面看,高2.5-3米,寬約8米,為人工多次夯築而成,離城牆4米處為護城河,深3米,淤泥中夾雜大量人工加工過的木頭,凝為城門所用。另外在城內還發現房屋的基礎石、大量的瓦堆,柱洞、灶、排水管等遺物。從已發掘的8口古井填充物中篩選出了大量的種子,另外還出土了100多件完整的陶器和青銅器,其中帶刻劃字元的1件,其字元含義還有待於專家破解。古城中出土陶片有紅陶黑陶灰陶,器形有豆、盤、盆、罐、等,鐵器主要是生產工具,如鏟、斧、呂、等,青銅兵器中有箭簇、刀,其它有禮器、食器、銅飾件等。 該城所發掘的文物,種類繁多,組合完整,發展序列清晰,為整個湘西北東周文化。脈絡樹立了一個完整的標尺,為研究本土文化以及與之相鄰的巴文化、秦楚文化鏈帶關係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 《嘉慶一統志》載:“渫陽故城,晉置”。

其他信息

同治《石門縣誌》載:“太康年間(公元281-289年)曾設渫陽縣治於古城堤,城垣遺蹟尤存”。據現場勘查,和出土文物進一步證實維新古城堤城址是一座興於戰國時期,廢於戰國晚期的城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