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GPS即全球定位系統(英文名: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又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中文簡稱為“球位系”,是一個中距離圓型軌道衛星導航系統,結合衛星及通訊發展的技術,利用導航衛星進行測時和測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球定位系統
  • 外文名: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簡稱:球位系
  • 功能:測時和測距
名詞解釋,發展歷程,組成部分,GPS衛星,定位原理,差分技術,功能及特點,產品功能,六大特點,現狀及發展,四大定位系統,

名詞解釋

GPS即全球定位系統(英文名: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又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中文簡稱為“球位系”,是一個中距離圓型軌道衛星導航系統,結合衛星及通訊發展的技術,利用導航衛星進行測時和測距。GPS是美國從上世紀70 年代開始研製,歷時20 餘年,耗資200 億美元,於1994 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陸、空進行全方位實施三維導航與定位能力的新一代衛星導航與定位系統。經過近十年我國測繪等部門的使用表明,全球定位系統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動化、高效益等特點,贏得廣大測繪工作者的信賴,並成功地套用於大地測量工程測量航空攝影測量、運載工具導航和管制、地殼運動監測工程變形監測資源勘察地球動力學等多種學科,從而給測繪領域帶來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
目前全球定位系統是美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使用者只需擁有GPS終端機即可使用該服務,無需另外付費。GPS信號分為民用的標準定位服務(SPS,Standard Positioning Service)和軍規的精確定位服務(PPS,Precise Positioning Service)兩類。由於SPS無須任何授權即可任意使用,原本美國因為擔心敵對國家或組織會利用SPS對美國發動攻擊,故在民用訊號中人為地加入誤差(即SA政策,Selective Availability)以降低其精確度,使其最終定位精確度大概在100米左右;軍規的精度在十米以下。2000年以後,柯林頓政府決定取消對民用訊號的干擾。因此,現在民用GPS也可以達到十米左右的定位精度
GPS系統並非GPS導航儀,多數人提到GPS系統首先聯想到GPS導航儀,GPS導航儀只是GPS系統運用中的一部分。GPS系統是迄今最好的導航定位系統,隨著它的不斷改進,硬、軟體的不斷完善,套用領域正在不斷的開拓,目前已遍及國民經濟各種部門,並開始逐步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發展歷程

自1978年以來已經有超過50顆GPS和NAVSTAR衛星進入軌道。 前身
中國北斗衛星中國北斗衛星
GPS系統的前身為美軍研製的一種子午儀衛星定位系統(Transit),1958年研製,64年正式投入使用。該系統用5到6顆衛星組成的星網工作,每天最多繞過地球13次,並且無法給出高度-{A|zh-cn:信息;zh-tw:資訊}-,在定位精度方面也不盡如人意。然而,子午儀系統使得研發部門對衛星定位取得了初步的經驗,並驗證了由衛星系統進行定位的可行性,為GPS系統的研製埋下了鋪墊。由於衛星定位顯示出在導航方面的巨大優越性及子午儀系統存在對潛艇和艦船導航方面的巨大缺陷。美國海陸空三軍及民用部門都感到迫切需要一種新的衛星導航系統。為此,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RL)提出了名為“Tinmation”的用12到18顆衛星組成10000km高度的全球定位網計畫,並於67年、69年和74年各發射了一顆試驗衛星,在這些衛星上初步試驗了原子鐘計時系統,這是GPS系統精確定位的基礎。而美國空軍則提出了621-B的以每星群4到5顆衛星組成3至4個星群的計畫,這些衛星中除1顆採用同步軌道外其餘的都使用周期為24h的傾斜軌道 該計畫以偽隨機碼(PRN)為基礎傳播衛星測距信號,其強大的功能,當信號密度低於環境噪聲的1%時也能將其檢測出來。偽隨機碼的成功運用是GPS系統得以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基礎。海軍的計畫主要用於為艦船提供低動態的2維定位,空軍的計畫能供提供高動態服務,然而系統過於複雜。由於同時研製兩個系統會造成巨大的費用而且這裡兩個計畫都是為了提供全球定位而設計的,所以1973年美國國防部將2者合二為一,並由國防部牽頭的衛星導航定位聯合計畫局(JPO)領導,還將辦事機構設立在洛杉磯的空軍航天處。該機構成員眾多,包括美國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交通部、國防製圖局、北約和澳大利亞的代表。
計畫
最初的GPS計畫在聯合計畫局的領導下誕生了,該方案將24顆衛星放置在互成120度的三個軌道上。每個軌道上有8顆衛星,地球上任何一點均能觀測到6至9顆衛星。這樣,粗碼精度可達100m,精碼精度為10m。 由於預算壓縮,GPS計畫部不得不減少衛星發射數量,改為將18顆衛星分布在互成60度的6個軌道上。然而這一方案使得衛星可靠性得不到保障。1988年又進行了最後一次修改:21顆工作星和3顆備份星工作在互成30度的6條軌道上。這也是現在GPS衛星所使用的工作方式。
計畫實施 GPS計畫的實施共分三個階段:
衛星定點陣圖示衛星定點陣圖示
第一階段為方案論證和初步設計階段。
從1978年到1979年,由位於加利福尼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採用雙子座火箭發射4顆試驗衛星,衛星運行軌道長半軸為26560km,傾角64度。軌道高度20000km。這一階段主要研製了地面接收機及建立地面跟蹤網,結果令人滿意。
第二階段為全面研製和試驗階段
從1979年到1984年,又陸續發射了7顆稱為“BLOCK I”的試驗衛星,研製了各種用途的接收機。實驗表明,GPS定位精度遠遠超過設計標準,利用粗碼定位,其精度就可達14米。
第三階段為實用組網階段
1989年2月4日第一顆GPS工作衛星發射成功,這一階段的衛星稱為“BLOCK II” 和 “BLOCK IIA”。此階段宣告GPS系統進入工程建設狀態。1993年底實用的GPS網即(21+3)GPS星座已經建成,今後將根據計畫更換失效的衛星。

組成部分

全球定位系統組成
系統由監控中心和移動終端組成,監控中心由通訊伺服器及監控終端組成。通訊伺服器由主控機、GSM/GPRS接受傳送模組組成。
移動終端由GPS接收機,GSM收發模組,主控制模組及外接探頭等組成,事實上GPS定位系統是以GSM、GPS、GIS組成具有高新技術的“3G”系統。
GPS接收機的結構分為:天線單元和接收單元兩大部分。
定位系統組成
全球定位系統組成部分
GPS系統包括三大部分: 空間部分—GPS星座(GPS星座是由24顆衛星組成的星座,其中21顆是工作衛星,3顆是備份衛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用戶設備部分—GPS 信號接收機。 空間部分
美國GPS美國GPS
GPS的空間部分是由24 顆工作衛星組成,它位於距地表20 200km的上空,均勻分布在6 個軌道面上(每個軌道面4 顆) ,軌道傾角為55°。此外,還有4 顆有源備份衛星在軌運行。衛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觀測到4 顆以上的衛星,並能保持良好定位解算精度的幾何圖象。這就提供了在時間上連續的全球導航能力。GPS 衛星產生兩組電碼, 一組稱為C/ A 碼( Coarse/ Acquisition Code11023MHz) ;一組稱為P 碼(Procise Code 10123MHz) ,P 碼因頻率較高,不易受干擾,定位精度高,因此受美國軍方管制,並設有密碼,一般民間無法解讀,主要為美國軍方服務。C/ A 碼人為採取措施而刻意降低精度後,主要開放給民間使用。
地面控制部分
地面控制部分由一個主控站,5 個全球監測站和3 個地面控制站組成。監測站均配裝有精密的銫鐘和能夠連續測量到所有可見衛星的接受機。監測站將取得的衛星觀測數據,包括電離層和氣象數據,經過初步處理後,傳送到主控站。主控站從各監測站收集跟蹤數據,計算出衛星的軌道和時鐘參數,然後將結果送到3 個地面控制站。地面控制站在每顆衛星運行至上空時,把這些導航數據及主控站指令注入到衛星。這種注入對每顆GPS 衛星每天一次,並在衛星離開注入站作用範圍之前進行最後的注入。如果某地面站發生故障,那么在衛星中預存的導航信息還可用一段時間,但導航精度會逐漸降低。
對於導航定位來說,GPS衛星是一動態已知點。星的位置是依據衛星發射的星曆—描述衛星運動及其軌道的的參數算得的。每顆GPS衛星所播發的星曆,是由地面監控系統提供的。衛星上的各種設備是否正常 工作,以及衛星是否一直沿著預定軌道運行,都要由地面設備進行監測和控制。地面監控系統另一重要作用是保持各顆衛星處於同一時間標準—GPS時間系統。這就需要地面站監測 各顆衛星的時間,求出鐘差。然後由地面注入站發給衛星,衛星再由導航電文發給用戶設備。 GPS工作衛星的地面監控系統包括一個主控站、三個注入站和五個監測站。
用戶設備部分
用戶設備部分即GPS 信號接收機。其主要功能是能夠捕獲到按一定衛星截止角所選擇的待測衛星,並跟蹤這些衛星的運行。當接收機捕獲到跟蹤的衛星信號後,即可測量出接收天線至衛星的偽距離和距離的變化率,解調出衛星軌道參數等數據。根據這些數據,接收機中的微處理計算機就可按定位解算方法進行定位計算,計算出用戶所在地理位置的經緯度、高度、速度、時間等信息。接收機硬體和機內軟體以及GPS 數據的後處理軟體包構成完整的GPS 用戶設備。GPS 接收機的結構分為天線單元和接收單元兩部分。接收機一般採用機內和機外兩種直流電源。設定機內電源的目的在於更換外電源時不中斷連續觀測。在用機外電源時機內電池自動充電。關機後,機內電池為RAM存儲器供電,以防止數據丟失。目前各種類型的接受機體積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
輕,便於野外觀測使用。

GPS衛星

在測試架上的GPS衛星GPS衛星是由洛克菲爾國際公司空間部研製的,衛星重774kg,使用壽命為7年。衛星採用蜂窩結構,主體呈柱形,直徑為1.5m。衛星兩側裝有兩塊雙葉對日定向太陽能電池帆板(BLOCK I),全長5.33m接受日光面積為7.2m2。對日定向系統控制兩翼電池帆板旋轉,使板面始終對準太陽,為衛星不斷提供電力,並給三組15Ah鎘鎳電池充電,以保證衛星在地球陰影部分能正常工作。在星體底部裝有12個單元的多波束定向天線,能發射張角大約為30度的兩個L波段(19cm和24cm波)的信號。在星體的兩端面上裝有全向遙測遙控天線,用於與地面監控網的通信。此外衛星還裝有姿態控制系統和軌道控制系統,以便使衛星保持在適當的高度和角度,準確對準衛星的可見地面。
由GPS系統的工作原理可知,星載時鐘的精確度越高,其定位精度也越高。早期試驗型衛星採用由霍普金斯大學研製的石英振盪器,相對頻率穩定度為10 − 11/天。誤差為14米。1974年以後,gps衛星採用銣原子鐘,相對頻率穩定度達到10 − 12/天,誤差8m。1977年,BOKCK II型採用了馬斯頻率和時間系統公司研製的銫原子鐘後相對穩定頻率達到10 − 13/天,誤差則降為2.9m。1981年,休斯公司研製的相對穩定頻率為10 − 14/天的氫原子鐘使BLOCK IIR型衛星誤差僅為1m。

定位原理

GPS的基本定位原理是衛星不間斷地傳送自身的星曆參數和時間信息,用戶接收到這些信息後,經過計算求出接收機的三維位置,三維方向以及運動速度和時間信息。
原理介紹
當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後,美國約翰·霍布斯金大學套用物理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提出既然可以已知觀測站的位置知道衛星位置,那么如果已知衛星位置,應該也能測量出接收者的所在位置。這是導航衛星的基本構想。GPS導航系統的基本原理是測量出已知位置的衛星到用戶接收機之間的距離,然后綜合多顆衛星的數據就可知道接收機的具體位置。要達到這一目的,衛星的位置可以根據星載時鐘所記錄的時間在衛星星曆中查出。而用戶到衛星的距離則通過紀錄衛星信號傳播到用戶所經歷的時間,再將其乘以光速得到(由於大氣層電離層的干擾,這一距離並不是用戶與衛星之間的真實距離,而是偽距(PR):當GPS衛星正常工作時,會不斷地用1和0二進制碼元組成的偽隨機碼(簡稱偽碼)發射導航電文。GPS系統使用的偽碼一共有兩種,分別是民用的C/A碼和軍用的P(Y)碼。C/A碼頻率1.023MHz,重複周期一毫秒,碼間距1微秒,相當於300m;P碼頻率10.23MHz,重複周期266.4天,碼間距0.1微秒,相當於30m。而Y碼是在P碼的基礎上形成的,保密性能更佳。導航電文包括衛星星曆、工作狀況、時鐘改正、電離層時延修正、大氣折射修正等信息。它是從衛星信號中-{A|zh-cn:解調製;zh-tw:解調變}-出來,以50b/s-{A|zh-cn:調製;zh-tw:調變}-在載頻上發射的。導航電文每個主幀中包含5個子幀每幀長6s。前三幀各10個字碼;每三十秒重複一次,每小時更新一次。後兩幀共15000b。導航電文中的內容主要有遙測碼、轉換碼、第1、2、3數據塊,其中最重要的則為星曆數據。當用戶接受到導航電文時,提取出衛星時間並將其與自己的時鐘做對比便可得知衛星與用戶的距離,再利用導航電文中的衛星星曆數據推算出衛星發射電文時所處位置,用戶在WGS-84-{A|zh-cn:大地坐標系;zh-tw:大地坐標系}-中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便可得知。可見GPS導航系統衛星部分的作用就是不斷地發射導航電文。然而,由於用戶接受機使用的時鐘與衛星星載時鐘不可能總是同步,所以除了用戶的三維-{A|zh-cn:坐標;zh-tw:坐標}-x、y、z外,還要引進一個Δt即衛星與接收機之間的時間差作為未知數,然後用4個方程將這4個未知數解出來。所以如果想知道接收機所處的位置,至少要能接收到4個衛星的信號。
坐標
描述你的位置的一組數值,一般有緯度(北或南)和經度(東或西)。UTM坐標系以米為單位測量你離赤道(北或南)和本初子午線(東或西)的距離。另外一個坐標系MGPS(Military Grid Reference System)也基於UTM,但是把UTM坐標分割得更細了,它只用在軍用的GPS接收器上。
二維和三維坐標
GPS定位原理
你的平面位置,例如經度和維度,稱作二維坐標,至少需要三顆GPS衛星的數據來定位二維坐標。如果因為樹木、
山峰或建築物擋住了衛星,你可能只能得到二維坐標。
定時定位
這是指你重啟動你的GPS接收器時,它確定現在位置所需的時間。對於十二通道接收器,如果你在最後一次定位位置的附近,冷啟動時的定位時間一般為三至五分鐘,熱啟動時為十五至三十秒,而對於雙通道接收器,冷啟動時大多超過十五分鐘,熱啟動時為二至五分鐘。

差分技術

為了使民用的精確度提升,科學界發展另一種技術,稱為差分全球定位系統(Differential GPS), 簡稱DGPS。亦即利用附近的已知參考坐標點(由其它測量方法所得), 來修正 GPS 的誤差。再把這個即時(real time)誤差值加入本身坐標運算的考慮, 便可獲得更精確的值。
GPS有2D導航和3D導航分,在衛星信號不夠時無法提供3D導航服務,而且海拔高度精度明顯不夠,有時達到10倍誤差。但是在經緯度方面經改進誤差很小。衛星定位儀在高樓林立的地區撲捉衛星信號要花較長時間

功能及特點

精確定時:廣泛套用在天文台、通信系統基站、電視台中。
工程施工:道路、橋樑、隧道的施工中大量採用GPS設備進行工程測量 。
勘探測繪:野外勘探及城區規劃中都有用到。
導航
武器導航:精確制導飛彈、巡航飛彈;
車輛導航:車輛調度、監控系統 ;
船舶導航:遠洋導航、港口/內河引水 ;
飛機導航:航線導航、進場著陸控制 ;
星際導航:衛星軌道定位;
個人導航:個人旅遊及野外探險 。
定位
2、手機,PDA,PPC等通信移動設備防盜,電子地圖,定位系統 ;
3、 兒童及特殊人群的防走失系統;
4、 精準農業:農機具導航、自動駕駛,土地高精度平整。

產品功能

單點查詢
本功能用於查詢汽車當前所在的位置、方向、速度、時間、日期、車輛狀態信息。當監控中心需要查詢某一輛車的位置時,只需向該車輛安裝GPS車載設備下發本命令,通過監控中心監控平台,直接在電子地圖上顯示該車所在位置及所處狀態,如車門狀態、點火狀態等。
實時跟蹤
監控中心可在任何時候向GPS車載設備下發實時跟蹤命令, GPS車載設備將按命令所規定的時間間隔、信息數量向監控中心上報位置狀態信息,達到高效靈活跟蹤的目的。本命令時間間隔可設定為5 x(1~255)秒,信息數量(0~255)點,無需等待當前實時跟蹤命令執行完即可下發新的實時跟蹤命令,因此很容易實現長時間連續跟蹤。
歷史數據回傳
GPS車載設備內保存了汽車最近所經過的路線的位置狀態信息,每兩點信息間的時間間隔可由監控中心設定,因此保存信息的時間跨度可變。當監控中心下發歷史數據回傳命令, GPS車載設備將從指定時間開始回傳歷史數據,直到當前時間為止。如果有警情發生,歷史數據回傳過程將被終止,立即上報所發生的警情。
監聽功能
當發生劫警、盜警等或車主要求監聽汽車內的狀態時,監控中心可下發監聽命令。車載設備收到指令,立即進入監聽狀態,監控中心可監聽車內的一切聲音。
異常情況報警功能
1、遇劫報警
車載設備外接有緊急按鈕,當緊急按鈕被按下>1秒,表示遇劫。車載設備立刻將警情上報監控中心,監控中心可使用監聽、實時跟蹤、斷油斷電等命令進行處理。
2、 越界報警
監控中心在設定裝有車載設備的運行區域時,當汽車超出該區域,車載設備將警情上報監控中心。監控中心可採取措施控制車輛。
3、主電掉電報警(拆電瓶或剪線)
車載設備主機內置備用電池,當車載設備遭破壞,主電源被拔掉時,備用電池可保證車載設備主機繼續工作2-4個小時,因此有足夠的時間將警情上報監控中心,並實施實時跟蹤。並同時鎖住油電路
4、超速報警
當汽車行使超過了規定的時速,車載設備將警情上報監控中心。
5、雙中心功能
終端具有雙中心功能,兩個中心均可對車載設備進行監控,但終端只向主中心上報警情信息。
6、故障自我檢修功能
車載設備可對自身部件進行檢測,當某部件工作不正常時,車載設備上報監控中心故障類型,使維修工作及時確保系統的正常運作。
7、鎖油/鎖電及恢復油路/電路
監控中心是唯一擁有鎖油/鎖電及恢復油路/電路的權力的,當發生警情時,監控中心根據需要對汽車進行鎖油/鎖電及恢復油路/電路(時速低於30公里)。以配合當地公安等部門聯合處警。
當車輛收到中心下發的斷油電指令後報警喇叭先響30秒以提示駕駛員將車輛靠邊,然後進行脈衝斷油電,30秒後完全斷電。
8、 強行車台復位功能
當外界有強幹擾(如雷電)等使車載設備運行不正常時,監控中心可通過該指令強行復位車載設備,使其恢復正常運行,實現遠程修復。
9、防拆功能 當車載主機被拆或油控線路遭到破壞時系統自動鎖定油電路。
GPS技術支持商GPS技術支持商
GPS技術支持商

六大特點

1、全天候,不受任何天氣的影響;
2、全球覆蓋(高達98%);
3、 三維定點定速定時高精度;
4、 快速、省時、高效率;
5、 套用廣泛、多功能;
6、可移動定位。

現狀及發展

最初用途
GPS最初就是為軍方提供精確定位而建立的,至今它仍然由美國軍方控制。軍用GPS產品主要用來確定並跟蹤在野外行進中的士兵和裝備的坐標,給海中的軍艦導航,為軍用飛機提供位置和導航信息等。
用途廣泛
定位系統組成定位系統組成
我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範》已於己於人1992年10月1日起實施。此外,在軍事部門、交通部門、郵電部門、地礦、煤礦、石油、建築以及農業、氣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等部門和行業,在航空航天、測時授時、物理探礦、姿態測定等領域,也都開展了GPS技術的研究和套用。
在靜態定位和動態定位套用技術及定位誤差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研製開發了GPS靜態定位和高動態高精度定位軟體以及精密定軌軟體。在理論研究與套用開發的同時,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技術人才和產業隊伍。
近幾年,我國已建成了北京、武漢、上海、西安、拉薩、烏魯木齊等永久性的GPS跟蹤站,進行對GPS衛星的精密定軌,為高精度的GPS定位測量提供觀測數據和精密星曆服務,致力於我國自主的廣域差分GPS(WADGPS)方案的建立,參與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和GPS增強系統(WAAS)的籌建。同時,我國已著手建立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雙星定位系統),能夠生產導航型GPS接收機。GPS技術的套用正向更深層次發展。
為適應GPS技術的套用與發展,1995年成立了中國GPS協會,協會下設四個專業委員會,希望通過廣泛的交流與合作,發展我國的GPS套用技術。
目前,GPS系統的套用已將十分廣泛,我們可以套用GPS信號可以進行海、空和陸地的導航,飛彈的制導,大地測量和工程測量的精密定位,時間的傳遞和速度的測量等。對於測繪領域,GPS衛星定位技術已經用於建立高精度的全國性的大地測量控制網,測定全球性的地球動態參數;用於建立陸地海洋大地測量基準,進行高精度的海島陸地聯測以及海洋測繪;用於監測地球板塊運動狀態和地殼形變;用於工程測量,成為建立城市與工程控制網的主要手段。用於測定航空航天攝影瞬間的相機位置,實現僅有少量地面控制或無地面控制的航測快速成圖,導致地理信息系統、全球環境遙感監測的技術革命。
許多商業和政府機構也使用GPS設備來跟蹤他們的車輛位置,這一般需要藉助無線通信技術。一些GPS接收器集成了收音機、無線電話和移動數據終端來適應車隊管理的需要。全球定位系統技術現廣泛套用於農業、林業、水利、交通、航空、測繪、安全防範、軍事、電力、通訊、城市管理等部門。

四大定位系統

美國GPS
由美國國防部於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設計、研製,於1993年全部建成。1994年,美國宣布在10年內向全世界免費提供GPS使用權,但美國只向外國提供低精度的衛星信號。據說該系統有美國設定的“後門”,一旦發生戰爭,美國可以關閉對某地區的信息服務
美國媒體聲稱:“GPS是不能倒閉的銀行”。美國知名IT雜誌《PCWorld》以美國拯救金融危機中瀕臨破產的銀行為例,發表評論稱:“GPS顯然是另一家不能倒閉的銀行。……對於歐洲‘伽利略’系統的支持者來說,用戶對美國GPS喪失信心顯然是他們最願意看到的事情。”
歐盟“伽利略” 歐盟於1999年首次公布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計畫,其目的是擺脫歐洲對美國全球定位系統的依賴,打破其壟斷,組成“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該項目總共將發射30顆衛星,可以覆蓋全球,位置精度達幾米,亦可與美國的GPS系統兼容,總投入達34億歐元。
測試衛星圖測試衛星圖
因各成員國存在分歧,計畫已幾經推遲,歐盟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將從2014年起投入運營。與美國的GPS相比,“伽利略”系統更先進,也更可靠。美國GPS向別國提供的衛星信號,只能發現地面大約10米長的物體,而“伽利略”的衛星則能發現1米長的目標。一位軍事專家形象地比喻說,GPS系統,只能找到銀河系,而“伽利略”則可找到地球。
GPS定位原理GPS定位原理
俄羅斯“格洛納斯”
“GLONASS ”是由俄羅斯單獨研發部署的衛星導航系統,該項目啟動於上世紀70年代俄羅斯目前有22顆Glonass衛星在軌運行,但僅有16顆運轉正常。該系統需要有18顆衛星才可滿足繼續為全俄羅斯提供導航服務的需求,至少需要24顆衛星才提供全球導航服務。
GLONASS系統完成全部衛星的部署後,其衛星導航範圍可覆蓋整個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間,定位精度將達到1.5米之內。
中國“北斗”
2003年5月25日零時34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地將第三顆“北斗一號”導航定位衛星送入太空,前兩顆“北斗一號”衛星分別於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發射升空,運行至今導航定位系統工作穩定,狀態良好。2010年1月17日0時12分,中國在西昌再次成功發射第三顆北斗導航衛星(北斗三號)。這標誌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衛星組網正按計畫穩步推進。
“北斗”導航衛星系統是一種全天候、全天時提供衛星導航信息的區域性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組網成功將能夠提供與GPS同等的服務。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成為與GPS並駕齊驅的“衛星導航系統”代名詞的新星。不同於GPS的是,“北斗”的指揮機和終端之間可以雙向交流。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發生後,北京武警指揮中心和四川武警部隊運用“北斗”進行了上百次交流。北斗二號系列衛星已進入組網高峰期,建設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擁有自己的系統,中國國防將從根本上擺脫了受控於美國,中國的尖端武器擁有了自己的眼睛,國家的導航系統獨立性得到保證,更加可靠。預計在2020年形成由三十幾顆衛星組成的覆蓋全球的系統。
8. GPS術語及入門術語
“GPS” Generalized Processor Sharing 通用處理器共享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衛星/系統
“GPSS”General Purpose Systems Simulator通用系統模擬器
“DGPS”Differential GPS差分GPS,差分全球定位系統
“GPS” General Phonetic Symbols 捷易讀注音符
8.6 GPS入門術語
坐標(coordinate)
路標(Landmark or Waypoint)
路線(ROUTE)
前進方向(Heading)
導向(Bearing)
日出日落時間( sun set/raise time)
足跡線(Plot trail)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