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東巴文學

納西東巴文學

東巴文化是納西族傳統文化的主要構成部分,因保存於東巴教而得名。東巴文化是人類文化史上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她不僅包含宗教、哲學、歷史、象形文字、民俗、醫學、天文、曆法、地理、生產知識、武器、服飾等多種學科的內容,而且是一座納西族古代文學藝術的輝煌寶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納西東巴文學
  • 地位:納西族傳統文化的主要構成部分
  • 得名原因:保存於東巴教
  • 典型作品:祭天古歌,共許等
納西東巴文學簡介,東巴文學的形成,東巴簡介,東巴文化的崛起,東巴教,東巴文和東巴經,東巴經神話,概述,起源神話,伏魔神話,神族爭戰神話,祖先神話,東巴文學之祭祀經詩《祭天古歌》,《祭天古歌》簡介,《蒙增·崇般紹》,《共許》,《考赤紹》,《吉本布》,《哈時》,《素庫》,《鮑麻鮑》,《素章茲》,《貢生卑初聘》,《祭天古歌》的思想意義和認識價值,《祭天古歌》的文化價值,《祭天古歌》的傳演形式及藝術特色,

納西東巴文學簡介

唐宋時期,納西族社會發生了較大跨度的歷史性演進,尤其是西部納西族地區,無論政治、經濟、文化都有了較大的發展。南詔勢力崛起後,納西族地區歸屬南詔,並與南詔同歸唐朝,其區域處於南詔、吐蕃與唐王朝的三角地帶。這時納西族地區的歷史發展與整個西南地區歷史發展形勢緊密聯繫在一起。公元7世紀時,納西族地區的"家"已成為部落組織的基本單位,母系制與父系制正在交替,開始出現初期奴隸制萌芽,畜牧業生產還占居著主導地位。公元10世紀後的五代、遼宋時期,麗江木氏祖先的勢力開始獨立發展;宋仁宗時,木氏祖先牟西牟磋建"摩娑詔",大理政權"段氏雖盛,亦莫能有。"隨著"鐵劍時代"的開始,農業生產日益發展,至公元13世紀中葉,麗江地區出現"民田萬頃",並實行水利灌溉。農業生產已躍居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手工業生產逐步興起,商品交換也由此得到了發展。這一時期,納西族社會政治經濟相對穩定的發展,與吐蕃、南詔及中原各族包括藏、彝、普米、白、蒙古、漢等民族的文化交流,為納西族東巴文化的崛起和納西文學的飛躍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歷史舞台,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納西東巴文學納西東巴文學

東巴文學的形成

東巴經不僅僅是納西先民古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也是集納西古典文學大成的寶庫。東巴文學的出現,是納西族文學史上的一件盛舉。簡言之,東巴文學是東巴教祭司--東巴用古老的納西象形文字書寫、編創,並記載於東巴經中的文學作品。這部分文學作品既有別於民間口傳文學,也有別於納西族用漢文創作的作家文學,屬於獨立的一個範疇。
東巴文學首先是早期口傳文學的繼承和發展,可以說上古社會的民間口承文學為其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東巴文學的形成,尤其是作為口誦經形式存在的作品應早於唐宋,即上古時期原始宗教巫師達巴在儀式上誦念的各類祝咒經詞,應為東巴文學的前身或雛形。而東巴教、東巴經、東巴文學的形成當是公元7世紀前後納西族西遷並定居在麗江以後的事。東巴文學的定型、繁榮和大量書寫傳播,則是在10世紀前後的唐宋年間,元至明代中葉又不斷有新的增補,其間經過了數百年乃至近千年漫長的歷程。明清到晚近隨著東巴教走向衰微,東巴文學未再產生有影響的新作而處於停滯狀態。
從內容上看,東巴文學所反映的社會內容,涉及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廣泛而生動地展現了納西先民狩獵、遊牧、農耕、遷徙戰爭等古代生活風貌和歷史畫面。從形式上看,東巴文學既有較質樸簡單的祝咒詞、歌謠、諺語,又有洋洋大觀的宏篇巨帙;既有古老奇譎的神話,又有想像豐富的故事傳說;既有宏偉壯麗的史詩,又有婉轉動人的敘事抒情長詩;除了大多數浪漫主義風格突出、宗教色彩濃厚的作品,還有諷刺小品式的現實主義作品。它們以神話為主體,構成了一條色彩繽紛的文學長河。從體裁上看,東巴文學是詩體文學,所有的作品都是由奇數音節的詩句組成,三、五、七、九、十一、十三等奇數詩句錯落使用,長短相間,比較自由。其中以五、七言詩句為多,也有少數晚期作品用純五言詩的形式寫成;所有作品都由東巴在特定的儀式上用特定的樂調吟詠唱誦。從題材上看,東巴文學可分為東巴神話(包括創世神話、降妖伏魔神話、神族爭戰神話、愛情神話等)、創世史詩英雄史詩、敘事長詩、詩體故事、祭祀經詩、生產勞動歌、習俗長調等等。從歷史分期和發展層次上看,東巴文學的早期作品主要是集中反映納西先民對宇宙天地和人間萬物形成的素樸看法,以及納西先民與各種自然力和超自然力的鬥爭的東巴神話、創世史詩、英雄史詩稍後期的作品主要是祭祀經詩、詩體故事、敘事抒情長詩、習俗長調等;再後則主要是一些現實性較強的諷喻性的短小篇什。從接受上看,東巴文學的誦唱有特定的場合,即在東巴教的各種儀式上,故其文學接受是怡情悅性的文學欣賞和審美體驗,與莊重肅穆的民族傳統教育,真切虔誠的宗教思想說教、宗教情感的宣洩融為一體的群體性接受;從其影響上看,東巴文學因其獨具的不朽的藝術魅力,無論對後世的民間長詩、傳說故事、歌謠風諺的發展,抑或是對於後代的漢文作家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而,東巴文學在納西族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東巴文學的主體構成是東巴經神話、東巴經史詩。其中創世史詩《崇搬圖》(《創世紀》)和英雄史詩《東埃術埃》(《黑白之戰》)與後期的敘事長詩《魯般魯繞》(《牧兒牧女遷徙記》)一起構成了東巴文學的三根鼎柱,在納西族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裡我們重點介紹東巴經神話。

東巴簡介

東巴教的祭司、經師稱為"東巴"(東部方言稱為"達巴"),"東巴"意為"智者"、"大師",作為人-鬼-神之間的中介,在納西人的心目中,他們知天曉地、善測禍福,能通神鎮鬼、祈吉驅邪。他們平時從事耕稼樵牧,是不脫離生產和勞動的農牧民。東巴沒有自己的宗教組織,無統一的教規教義,相互之間沒有統屬與被統屬的關係。學識淵博、精通眾藝的東巴被尊稱為大東巴,出類拔萃者被尊稱為東巴王。東巴全屬男性充任,其傳承為家族世襲制,父傳子,子傳孫、無子則傳於侄。也有個別無東巴世系而投師學藝者。東巴生活在民眾中,既受東巴教文化藝術三薰陶,也深受民間文化藝術的影響,因此,博通眾藝,能歌舞、善書畫,不僅精通東巴典籍,也熟諳民情風俗、故事謠諺,有的還懂草醫,真正集巫醫學藝匠於一身,是具有多種藝能和技能的納西族早期知識分子。很多東巴博聞強記,能記憶誦詠數百卷經典;永寧等地。達巴無經書,但也能背誦洋洋灑灑的長卷口誦經。東巴在納西族文化及文學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

東巴文化的崛起

東巴文化包括卷帙浩繁的以象形文字寫成的神話、史詩古歌、民謠、經詞等文學作品;也包括有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舞譜和內涵豐富的數十種古典舞蹈,有堪稱天籟之聲的東巴音樂和多種形制、音色的樂器,有古老拙樸的木牌畫、竹筆畫、紙牌畫、布卷畫和形形色色的麵塑、泥塑、木雕等藝術形式--由此形成了蔚為奇觀的東巴文化。
唐宋時期是東巴文化崛起的重要歷史階段。這一時期,在文化上最為顯明的是原始宗教和原始文字的長足發展。隨著與吐蕃、南詔、中原的持久交往,藏族苯教、藏傳佛教及中原道教相繼傳入納西族地區,對尚處於原始狀態的納西族巫教產生了衝擊,這種衝擊尤以苯教為甚。納西族原始巫教在面臨多種文化的選擇中,吸收、融合了外來宗教,摻揉發展,終於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的民族宗教--東巴教。東巴教得名於其祭司之稱"東巴"。東巴和東巴教的出現,可以說是納西族文學第一次從口傳文學飛躍到東巴書面文學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這一時期還產生了象形文字。儘管它的形成年代難以確考,但學術界已形成了比較一致的意見,認為它是在公元7世紀納西族定居麗江後才形成的,且象形文字的形成與東巴和東巴教有著直接的關係。因此,象形文字的出現,可以說是納西文學飛躍發展的第二個決定性因素。象形文字使納西族文學有口傳向書面轉化,使許多古老的口承文學得以完善和提高,並不斷出現新的作品,同時更好地保存、發展和傳播了納西族古代文學遺產。象形文字的產生和套用,對於納西文學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在此我們就與東巴文學有密切關聯的的幾個重要文化事象分述如下:

東巴教

東巴文化的載體是東巴教。東巴教有嚴密的祭儀系統、龐大的鬼神體系、與各種儀式配套使用的象形文字經書。東巴教集納西族傳統文化之大成,在歷史上對納西族的社會生活、意識形態、精神領域、文化習俗、民族性格等有著重大的影響。東巴教是在納西族處於氏族和部落聯盟時期的信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信奉萬物有靈、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多神崇拜,重占卜,強調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是東巴教的主要特徵。東巴教充分反映了原始宗教從初級形態到高級形態的各種崇拜內容及其發展脈絡,其中有自然崇拜、動物崇拜,有反映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疊合的儀式,如祭天是祭納西族始祖襯紅褒白命的父母天神地神,把自然神的自然屬性和祖先神的社會屬性融合在一起。祖先崇拜在人類社會歷史上的演進形式,即從祖先崇拜的原始形式圖騰崇拜至氏族、部落群體共同祖先的崇拜乃至後起的個體家庭祖先崇拜,都在東巴教中得以充分體現。東巴教還從多方面反映了原始生殖崇拜觀念,東巴經中有很多世界本體的二元及二元交合化育萬物的觀念,而創世的二元往往直指或隱喻雌雄兩性,把宇宙和萬物的衍化生成歸結為兩性交合的結果。
隨著社會生產生活的豐富和發展,各種社會職能神及相關儀式在東巴教中大量產生,如獵神、穀神、畜神、生命神、村寨神、財富神、司藥神、司卜神、戰神、勝利神、土王、鐵匠神、愛神等。基於人們畏懼各種自然災害、社會爭端以及生老病死等異己力量和人生災難的思想意識,東巴教中象徵惡的鬼怪也大量增多,據初步統計,東巴教中有名號的神靈鬼怪共有2400多個,是典型的多神教。社會生活的發展使人的社會角色、身份也多樣化,於是東巴教中就產生了與社會分層相應的宗教儀式,諸如武士祭、將官祭、富者祭、東巴祭、鐵匠祭、獵人祭、牧人祭、長老祭等。
東巴教滲透到了納西族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幾乎所有的社會生產生活都受到東巴教的影響,與東巴教融為一體。如生喪嫁娶、祈年動土、砍樹伐木、開溝理渠、耕種稼穡、放牧狩獵、戰爭疾病、天災人禍等等,都與東巴教的觀念體系息息相關,都要延請東巴舉行各種相應的儀式。從總體上看,東巴教的儀式活動主要是祭祀、祈禱、禳災,由東巴主持或參與人們祭天、祭祖、婚喪、命名、節慶、求壽、祈年、問子、占卜、治病、驅鬼等活動。納西族歷史上一些突出的社會問題也融進了東巴教的教義和儀式系統中,如納西族的殉情風尚在東巴教中形成規模宏大的祭殉情者儀式--祭風,並由此產生了膾炙人口的敘事長詩《魯般魯饒》等東巴文學中的悲劇作品,由於特定的宗教思想對處於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環境的納西人心理上的影響,東巴教後來亦成為促使殉情成為社會風尚的一個因素,從中充分反映了宗教與社會生活相互影響的一面。
由於東巴教中融入了藏、漢宗教的內容,尤與藏族苯教有許多相似之處,如信奉的神靈和護法大體相同,東巴經中的藏文借詞較多,傳說中的始祖丁巴什羅同時也是苯教的祖師。雖然東巴教是具有多元文化因素的綜合性民族宗教,但它仍然保持了原始宗教的突出特點和基本風貌,沒有至上神,也沒有掌教祖師一類的人,丁巴什羅也只是神祇隊伍中的一員,眾神並沒有統一在一面至上神的大旗之下。東巴教的神靈結構和並未形成系統的教義中的文化互滲現象反映了諸種宗教因素在東巴教中的混融,說明這種宗教開放、親和、兼收並蓄外來文化的特點,這與納西族歷史上既保持傳統文化,又善於吸收其他民族先進文化的民族傳統是有密切關係的。

東巴文和東巴經

東巴文,即納西象形文字,納西語稱"司究魯究",直譯為"木跡石跡",包含兩層意思:一?quot;留記在木頭石頭上的跡印";二是"木石之痕跡",可引申為見木畫木,見石畫石。因這種文字大多只由東巴掌握,用來撰寫經典,所以又稱它為"東巴特額",意即東巴文。東巴文的基本特點,正如清代餘慶遠在《維西見聞錄》中所道:"專象形,人則圖人,物則圖物,以為書契。"這些字形帶有濃厚的圖畫味道,但是每個圖形都已經有了它固定的概念、固定的線條和筆法,有了固定的讀音,已經成為表示語言裡某個字、詞的符號。顯而易見,它是介乎於圖畫文字和表意文字之間的一種文字元號。關於東巴文的創製,難以確考。只有一些無從稽考的創製者的傳說,一說是"臘依本梭"(意為神的三兄弟);一說是木氏祖先麥宗;一說是居住在中甸白地的聖人勞迪般獨……。實際上,東巴文的創製是隨著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發展的。從最初刻畫在木石上的單一的或少量的記號圖像,發展到大量的、約定俗成的一批相對固定的圖像符號,到能套用更多的圖像符號記載複雜的事件,直到最後能書寫記載長篇著作,是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時期,這只能是多少人、多少代人的集體智慧和共同勞動的結晶。從象形文字脫化而來的還有一種標音文字,稱"哥巴"文,東巴也運用這種文字撰寫了二百多冊經書。這種文字比劃簡單,一字一音,比東巴文進了一步。它多數由東巴文脫胎、縮減、演變而來,部分借鑑了漢字,但套用不廣。
東巴書寫、念誦的經書,納西語稱"東巴久",即"東巴經"。這種經書用本地一種木本植物皮所制的厚棉紙(俗稱東巴紙)訂成冊,書寫工具有用鍋菸灰拌膽汁製成的墨及自製的竹筆。東巴經分布於金沙江上游的納西族西部方言區,包括麗江和中甸、維西的部分地區。在方圓數百里的地域內,曾經賡續編撰和輾轉傳抄出兩萬多本東巴經,其中,互不雷同的書目約有1500多冊卷,計1000餘萬字。有一萬多本已於建國前流散到美、英、法、日、德、加拿大、奧地利等國,僅美國國會圖書館和哈佛大學博物館就藏有4000餘冊。國內收藏較多的有麗江縣圖書館、雲南省圖書館及博物館、北京圖書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台灣博物院等。
作為東巴文化的物質載體,東巴經按儀式或道場的不同可分為:祭天、祭署龍、延壽解穢、祭村寨神、祭五穀六畜神、祭山神、祭祖先、祭家神、求嗣、祭豬神、放替身、解禳災難、祭勝利神、祭水怪猛妖、開喪、祭死者、祭風、祭短鬼、退口舌是非、驅瘟神、占卜、道場規程、零雜經等24類。
東巴文化以其浩瀚博大的內容構築成一座納西族古代文化的雄偉殿堂,深蘊著神奇宏富的文化內涵。東巴文化中光彩奪目的東巴文學花朵,就是在這樣豐厚的文化土壤上展蕊怒放的,其藝術個性和美學特徵的形成,與東巴文化的豐富內涵有密切的關係。

東巴經神話

概述

東巴文學中的一些神話雖然來源於原始口頭文學,但由於經過東巴們的改造、加工,使之變成為複合化、系統化的作品。這種淵源關係,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繼承,而是創造性的發展,出現了氣勢磅礴的成就。

起源神話

東巴起源神話的共同特點是敘述和解釋世界萬事萬物的發生、由來和變化為內容,反映了納西族先民對世界的認知過程和認知水平。述講對象的涉獵範圍極為寬泛,從自然現象到社會現象,無所不包,無所不及,大凡在遠古先民頭腦里划過問號的問題在這些瑰麗的神話篇章中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回答,都成為神話可以索解的謎底。代表性作品有《開天闢地》、《崇般圖》(《創世紀》)、《必側勒側》(《砍殺日月》)、《賓枯賓子》(《迎請太陽神》)、《西嗯·給》(超薦死者·馬的來歷)、《當嗯·拉統貝》(《超薦能人·虎的來歷》)、《庫苟汝冉》(《十二支屬的來歷》)、《耳子命》(《飲食的來源》)、《夸敢土》(《火與鐵的來歷》)等。從中可以疏理出的起源神話就有氣生說、卵生說、動物(虎、牛、青蛙)肢解化生說和神造說等類型。《開天闢地》:分為九節,前五節與納西族創世史詩《崇般圖》(參見納西族創世史詩部分)大體相同,同中有異:第一節講述混沌時期萬物未出先有萬物之影;第二節講紅羽小雉(《崇般圖》中是白雞)所生的九對白蛋變出盤、禪、高、吾、俄、恆……諸神和人類;第三節敘述九兄弟和七姊妹開天闢地;第四節講紅羽小所生的煞尾蛋變出黑眼眶牛;第五節敘說神和人建造若倮神山時,署鬼在深夜一齊出動,把神山毀為平地,眾人不服,重新造山,終於建成擎天天不動、鎮地地不震的若倮神山;第六節至第九節均為日月神話,其情節與《必側勒側》和《賓枯賓子》基本相同,也是這部東巴神話的價值所在:
天地剛辟成,天災降下來,白天出了九個太陽,晚上出了十個月亮。九個太陽似烈火,金花萎謝,金泉乾涸,山林樹木燒焦;十個月亮冷如冰,銀花凍死,銀泉結冰,泥土石頭凍裂。人類不能活,動物不能生,萬物都凋零。開天闢地的九兄弟和七姊妹,商量除掉日月。署鬼爭著去,將九個太陽一個踩了三腳,九個太陽和十個月亮不發熱和光。沒有日和月,天地一團漆黑,晝夜分不清,署鬼還到處殺戮人,遍地鮮血和屍骨。眾神商量說,九個太陽並一個,十個月亮並一輪,人類方得救,萬物才有生機。錦雞、黃麂、白鹿先後去並日合月,署鬼放出黑鷹、灰狼、惡虎去追逐,日月未並成。眾神又商量,叫狗和雞並日月。東神(陽神)用白泥捏出三隻白泥狗,白狗朝天叫,太陽便從山尖跳出來,九個太陽並成一輪照大地;生神(陰神)用黑泥捏出三隻黑泥雞,黑雞朝天叫,月亮從雲中穿出來,十個月亮並成一個照大地。
《開天闢地》融創世神話與伏魔神話為一體,既表現了原始初民對萬物生成乃至地震、日蝕、月蝕的奇妙解釋,也曲折地反映了納西先民與以術鬼為象徵的自然暴力和社會暴力的不屈鬥爭精神。二者的巧妙結合,水乳交融,使這篇起源神話獨具特色。《當嗯·拉統貝》(《超薦能人·虎的來歷》):這是東巴在超度亡靈的儀式上頌唱的起源詩篇。開篇直入主題,敘述虎的來歷:天上的玉綠天龍和地上的金黃地貓在居那什羅山相遇,化育出一個金黃色的蛋,這個蛋一變化,大地紅虎便出現了:
虎頭受賜於老天,
虎皮受賜於大地;
虎肺受賜於太陽,
虎肝受賜於月亮;
虎骨受賜於盤石,
虎肉受賜於黃土;
虎氣受賜於白風,
血受賜於山泉
虎嘴受賜于堅鐵,
虎眼受賜於星星;
虎聲受賜于天龍,
虎爪受賜於蒼鷹;
虎腎受賜於白牛,
虎臉受賜於神狼。
老虎一出世便這樣不凡,但它還沒有斑紋。烏鴉以為是一團紅肉,就來啄食,惹怒了老虎。烏鴉便對紅虎說:"老虎吃肉呀,/要同烏鴉來合夥;/我就賞賜給你--/美紋虎身加威嚴!"老虎便逐日去撲咬鹿、獐、岩羊、紅牛、黃鼠、野豬、白蛇、青蛙、白狼、氂牛、肥羊,與烏鴉共享這些美食。每抓到一種動物,烏鴉就在老虎身上畫下一種花紋,最後老虎"身壯又美貌,/紋麗又威嚴",成了威風凜凜的百獸之王。後來人類英雄崇仁潘迪和紅虎相遇成為知己,並約定患難之際相互幫助,英雄老死超薦之時,約定紅虎前來陪祭送喪--後來便由塔里布里塔將虎射祭,虎皮由尤老丁冬切割成九大條、九十九小塊分賜給了神主美令東主、東族的九個常勝將軍、人類創世祖先崇仁利恩及其子孫等,使他們都得到了英雄和能人的美名。
作品形象地敘述了蛋生老虎、萬物造虎、烏鴉添飾虎紋的過程,對象徵吉祥和威榮的虎著力進行歌頌和渲染,把上古口承神話中的虎圖騰崇拜推向新的高峰:虎成了氏族興旺發達的徽標,成了先民戰無不勝的大纛。虎與英雄同患難、共存亡,成了先民永傳勝利美名的聖體。從這裡傳遞出虎圖騰的文化信息是那樣強烈而鮮明。而作品對虎的極盡其能事的頌讚,最終落筆於人的英雄形象的塑造,歌頌的是人的伏虎降獸的無畏精神和氣概。這樣曲折的構思,反映了人對自身價值的認識。而回到作品的開頭,實則它折射的是納西先民的虎肢解化生世界的宇宙觀:天作虎頭,地作虎皮,太陽作虎肺,月亮作虎肝,石頭作虎骨,泥土作虎肉,風作虎氣,泉作虎血,星星作虎眼……整個宇宙構造竟凝固於虎體,從虎體也可擴出一個大宇宙
此外,起源神話的一個重要主題是文化發明。《夸敢土》記載了鐵與火的來歷和使用;《西嗯·給》(《超薦死者·馬的來歷》)也是卵生型神話,反映的是早期人類馴化動物和畜牧業的初始;《耳子命》(《飲食的來歷》)則是關於農耕稼穡、生產工具(鐵器、木器、竹器、石器)、生活民具、糧食加工器具及釀酒、燒窯、稻作、麵食、蔬菜、奶製品等生產生活習俗和飲食文化形成的釋原;還有《庫苟汝冉》(《十二支屬的來歷》)以充滿奇趣的敘事解釋了曆法和十二乾支的起源:
遠古之時,美令達金神海里,長出一顆如頭髮這么細小的樹來。但它卻是一棵寶樹,一夜長一尺,一月長一丈,不到三年的光景,就長成遮天的巨樹了,東族稱之為海英寶達神樹。神樹有十二杈,十二支屬從此出;每枝有葉十二片,一年十二月從此出。十二支屬的動物們為當歲首互相爭執,天神里布本瑪就讓它們去競渡美令蘇吉河,過得最快的為歲首。過河時,牛本來比誰都快,但它有些驕傲了;狡猾的小老鼠就在快到對岸時,緊緊咬住牛的尾巴,牛頓覺疼痛,便使勁甩了一下尾巴,結果倒把老鼠甩到前面。這樣老鼠後面依次是牛、老虎、白兔、青龍、長蛇、紫馬、綿羊、猴子、公雞、白狗,黑豬因吃了就睡不幹活,因此它過河最慢,只能輪到當歲尾。秩序雖然排出先後,但十二屬動物仍然經常發生衝突,相互鬥爭,故鼠馬相衝突、牛羊相衝突、虎猴相衝突、雞兔相衝突、狗龍相衝突、豬蛇相衝突。天之英什大神便讓不和者分開,並各住其地:虎兔住東方,蛇馬住南方,雞猴住西方,豬鼠住北方,狗龍住天門(西北和東南),牛羊住地門(東北和西南)。十二支屬從此住在巴格八門裡。
這則神話不僅巧妙地解釋了一年十二月及十二乾支的由來,而且以生動的故事情節和擬人手法,形象地"闡釋"了生肖不相合的起因及與十二乾支所屬的地理方位的成因。在神話富於耐人尋味的想像力之下,深藏著文明史的諸多奧秘。

伏魔神話

在原始初民的眼裡,一切自然力和自然現象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感情的。洪水、猛獸、乾旱、荒火雷電、瘟疫疾病等等威脅著人類生存的自然物或自然現象即被視為惡神、妖魔鬼怪。降妖伏魔神話反映的就是人與自然的鬥爭,表達的是早期人類試圖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並支配自然的美好願望。在人的力量不足以實現這些願望的情況下,便把希望寄託於想像中的具有無邊法力的善神,或智勇雙全並具備超凡能力或神力的英雄人物。在這部分神話中出現情節較曲折、結構較完整、神或人的形象較為豐滿的作品,具有代表性的是《什羅颯》(丁巴什羅除魔記)、《薩英威登颯》(迎請薩英威登神)、《崇仁潘迪昌尋》(崇仁潘迪尋找長生藥)、《庚空都支》(庚空都支伏鬼記)、《多莎敖杜》(兄妹與龍王的鬥爭)、《迎請精如神經》(精如鎮鬼部分)、《許瓦增古盜火》等。在此我們僅舉《什羅颯》(《丁巴什羅除魔記》)以析之。這是一篇伏魔色彩極為濃厚的作品,也是關於東巴教祖神丁巴什羅來歷的神話:
開天闢地的那一代,戰神里薩久金的父母也出世了,他們結緣成了一家後,金母身懷有孕了,九月零十三天時,金母便感到自己會生一個不平常的男孩。果然,腹中的男孩即戰神里薩久金開口說話了:"媽媽,我從哪裡出世呀?"母親告訴他從人類降生的路上來,但他說那條自古就有的生路不潔淨,便不同尋常地從母親腋下降生了,什羅出世的奇事,很快被天地間的妖魔鬼怪知道了,他們都跑來觀望,一看什羅是一個降妖伏魔的戰神,便謀計除掉什羅。他們將出生剛三天的什羅戴上手銬和鐵鐐,放入大銅鍋里煮了三天三夜。孰不知一揭開鍋蓋,什羅便從銅鍋里雄赳赳地站立了起來,並口出母親教給他的一句咒語,把所有的鬼怪嚇得驚魂失措,亂作一團。過了三天。什羅就到達天國十八層頂上,開始念經、學法和修行了。後來,人間出了個帶著鬼卒殺人吃人的女魔,人們就派使者--能幹的老吾老薩和精靈的白金蝙蝠,到天上去請什羅來拯救人類。什羅帶著神牌和佛像及九十九部經書,騎著一隻神鵬下凡了,三位有翅之神在他頭上盤旋,三位有紋之神在右邊助威,三位有角之神在左邊顯武,三百六十位東巴弟子緊隨其後。
什羅到達大地時,他培養的許多弟子,很快就把天國、太陽國、月亮國雲彩國、綠草國的鬼怪逐次鎮壓下去了;什羅來到"尼窩"(地獄)國,施計取得了女魔的信任,女魔就把她的一整套魔具:九個大銅鍋、九條粗麻繩、九把大鐮刀、九把尖刺叉,全都扔到黑白交界的地方,與什羅成了一家。
一天白鶴男子和開美女子病了,派人來請什羅去禳解,女魔對他一再囑咐:"千萬不能拿回人家給的報酬呵!"因為這樣會危及她的性命。什羅做了禳解以後,主人悄悄地將一塊綠松石拴在他乘騎的額鬃里。什羅一回家,女魔就病倒了。女魔罵他違背誓言,什羅知道是綠松石扎透了鬼心,便回答說:"飼養的家畜該宰殺了呀,播種的莊稼該收割了哇?quot;遂即便把女魔的靈魂壓住,並用女魔的魔具殺死了她。這時,什羅召喚天兵天將和他的護法神下凡,殺死有翅、有爪、有蹄的所有鬼怪,並令東巴弟子三百六十下凡,殺死三百六十個黑骨鬼怪。唯獨放了一個名叫"精靈果扭"的小鬼,他脫身後又繁衍了三百六十個鬼怪,什羅又踏上了降魔伏鬼的征途,奔赴四方,築起高牆堵死鬼的逃路,殺鬼殺得樂呵呵,壓鬼壓得牢固了。
這篇作品以其浪漫的手法塑造了一個為了人類而甘於犧牲自己的英雄形象,表現了古代納西族先民追求光明與幸福的美好理想。在藝術表現上也獨具特色:其一,鋪墊渲染。如開頭對丁巴什羅父母出世的追索,與開天闢地聯繫到一起,一連用了六個排比句來鋪墊這位英雄的家世,以襯托什羅的身世之顯赫和不凡:
"上古時候,/開天闢地那一代,/太陽和月亮出現那一代,/星星和慧星出現的那一代,/高山和深谷出現的那一代,/樹木和石土出現的那一代,/流水和溝渠出現的那一代。/父親老布通苟出世了,/母親蘇繞萊自金母出世了。"
其二,細膩的形象描寫。什羅作為東巴祖神,儼然一生下來就具備了降妖伏魔的神力,作品在敘述什羅出生時,借鬼怪之口對他進行了從頭到腳的刻畫:
你這個孩子呀,
的確是極不平常的人呵!
看一看眼睛,
長副瞅鬼眼;
看一看嘴巴,
有張吃鬼嘴;
看一看手上,
有雙殺鬼手;
看一看腳上,
有雙鎮鬼腳。
而什羅從天上下到凡間時的形象又是頭戴父親送給他一頂鎮鬼的鐵冠,腳蹬母親送給他一雙壓鬼的統靴。左手搖著金板鈴,右手翻轉著玉皮鼓,以迅雷之勢像天空青龍般地來到凡間。後來"毒"鬼"手端一座大黑山,前來阻堵什羅的道路;什羅嘴裡念神咒,手點神珠串,把"毒"鬼那座大山掀倒揉碎了,把千千萬萬的"毒"鬼鎮壓下去了。通過這些細節描繪,使什羅降妖伏魔的威武形象,呼之欲出,渲染紙上。
其三,通過對話逆轉情節,突出性格。什羅步入魔域後,作品進入高潮,僅以靈活的對話形式演繹出曲折的"請君入甕"情節:什羅施下"美男計",以甜言蜜語誘惑女魔與其同居,再擒而斬之。一番對話,把什羅將計就計、善於應變的智慧凸現了出來。而開頭什羅與母親的幾句對話,既突出了他出世的不同凡響,又顯示了他與眾不同的性格特徵;與女魔進行周旋的一系列對話,則使他機智、果敢的性格得到了惟妙惟肖的表現。

神族爭戰神話

神話不僅是恐懼與迷惘的寫照,也是希望與熱情的象徵,因而在上古文化中深深地刻下了人類的好奇心與征服欲的印跡,也留下了對立力量相互衝突的片段。東巴神話中的那種人與自然或超自然的對立,主要體現為創世之神或創業之祖與無形的困難作鬥爭,但在更多的情況下,是營壘分明的兩個神族之間,或為了爭奪生存空間而戰,如《哈埃斯埃》(《哈斯爭戰》);或為了人類的利益而展開的富於戲劇緣惱?劍?紜緞萸?鳶!罰ā杜裊??貳罰?Ⅰ端脹ㄋ氈礎罰ā渡繳窈土?醯惱?貳罰?Mü??劍?逋磺饔諍托常?鈧嫻穆擲?蟶緇岬鬧刃潁?馱謖庵?quot;戰爭"的變奏曲中得以確立。
《哈埃斯埃》(《哈斯爭戰》):作品敘述的是遠古時代,開天闢地以後眾神族已出,哈族和斯族已生息。哈族是風鷹白風山的九股白雲變化出的九個白蛋所傳衍的後裔;而斯族是風鷹黑風山的九股黑雲變化出的九個黑蛋所傳衍出的子裔。他們原本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分家後卻發生了衝突。
多格優麻神將什羅山右邊的白天白地域、白日白月區、白山白河谷,分給了哈族住;將什羅山左邊的黑天黑地域、黑日黑月區、黑山黑河谷,分給了斯族住。再分村莊和山野,斯族九兄弟不要村莊要山林,只因山林不需修建;再分肥田和荒地,斯族不要肥田要荒地,只因荒地不需耕種;又分家畜和野獸,斯族不要家畜要野獸,只因野獸不用牧放。哈族九弟兄砍杉板蓋房,夏季雨不漏;編金竹篾牆,冬季風不襲;入冬收稻,入夏收麥,吃也吃不完;渴了喝羊奶,冷了穿毛衫,氂牛滿山坡;他們以辛勤的勞動過上了富裕的生活。斯族九兄弟住在高山,既不建房,又不耕耘,也不放牧,難以度日,因而十分嫉妒和憤恨哈族美滿而幸福的日子,遂決定攻打哈族,掠奪其財富,一場爭戰醞釀開來。哈族九兄弟這期間已遇到不祥之兆,經名巫占卜,得知斯族將來侵犯,便做好了迎戰和防禦的準備。臨戰時哈寨固守不破,哈莊堅摧不垮。哈斯爭戰進行了三天三夜,仍勝負未決。哈族遂請來神巫和名東巴舉行祭祀儀式,敬奉眾神,又行了七天七夜的咒儀。隨即起兵反攻,在神兵天將的協助下,攻取了所有的斯地,殺掉所有的斯人,哈族又重新開始?quot;清水流滿塘"的寧靜、和平的生活。哈斯之戰展現了對財富、糧食、土地、牛羊為表征的生存資源的掠奪與反掠奪之間的激烈衝突,充滿了原始的殘酷性。通過正義戰勝邪惡,創造者戰勝掠奪者,善戰勝惡,使作品的思想傾向表現得淋漓盡致。
《休曲署埃》(《鵬龍爭鬥》):這篇神話的梗概是:人和龍本是同父異母的血親,但龍一直和人離心離德,只好分了家。所有的財產都進行均分,寬的劃兩半,長的分兩節,只留下明珠帽、黃金如意等三件寶物有父親珍藏。父親死後,龍的良心被鬼吃去,把這三件寶物偷藏海底,平分的天地也被龍強占九份。人無法安居,派使者去天上請大神丁巴什羅和大鵬來降龍。神鵬乘署龍出海洗頭,把龍拖出來繞在若倮山上。署龍納布便誣陷人做了壞事,又派奴僕東巴什羅面前進讒言。什羅下凡來評判,百鳥百獸都來替人作證,署龍納布理屈詞窮,一掃驕橫跋扈的勢態,低頭認罪。判決結果,只留一份天地給龍,九份天地給人;龍只許在海底、石洞,給人帶來益處,不得橫行。龍發誓信守,人也就饒恕了龍。在神鵬的幫助下,人獲得了徹底性的勝利,就把明珠帽送給大鵬,把黃金如意送給了丁巴什羅。
這篇故事性很強的神話,體現出原始神族之戰的內容。饒有興味的是,東巴神話中,描寫人與龍--"署"的鬥爭的作品不少,神話中所鞭撻的孽龍,實際上是上古社會洪水恣意泛濫的生動寫照,是人格化的自然暴力。這類神話是人類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頌歌,曲折地反映了古代納西先民與大自然進行頑強鬥爭的生活圖景,儘管這時人還沒有脫離"神的觀念"和對神的依附心理。作品的藝術性則集中表現於主題形象--人格化的署龍和神鵬成功刻畫。

祖先神話

在納西族東巴文化的神祇天地里,有一個遠古祖先譜系,當中的代表人物都成為東巴文學中的主人公形象。如崇仁利恩即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始祖人物,其後的俄高勒及其姐姐俄英都努、高勒趣和等都有相應的神話故事。祖先神話的代表性作品有《布杷過書》(《蝙蝠取卦書》、《白蝙蝠取經記》)、《猛厄緒》(《俄英都努殺猛妖》)、《高來秋沃受》(《高勒趣》)等。《猛厄緒》(《俄英都努殺猛妖》)是東巴文學中很有價值的名篇,記述的是俄英都努殺妖的業績:
俄氏九兄弟在山原上放牧,丟了一頭黑眼大黃牛。兄弟九人便帶著九條獵狗上山去尋找。不料被猛鬼吃掉八人八犬,只剩下俄高勒一人一犬。留在家裡的妹妹俄英都努,下決心要報仇,就打扮得漂漂亮亮,到猛鬼山上去了。猛鬼主遇見她,問她到何處去?她強裝笑臉,說她特地來找伴侶。猛鬼主向她求婚,她便隨之到了猛鬼的岩洞。在洞裡,她看見八個人頭、八碗血水、八副弓箭、八個狗項圈,日夜哭泣不止。猛鬼主問她為什麼?她就乘機探問猛鬼的秘密。猛鬼主無意間說出了自己的致命弱點:不能炒空鍋,不能舂空碓,這是一部反映納西族早期生活的神話長詩。作品中有明顯的母權制的痕跡,這在東巴文學經籍中是不可多見的。復仇的英雄是女性,這絕非偶然,俄英都努本身就是母權制尚未消失的一個影子。但作品的後半部所描述的俄英都努三次結緣都未成,就反映了她所處時代的背景;而她希望與弟弟俄高勒結緣成一家卻遭到拒絕,以及她所哀嘆的:父親留下的家產,女兒不能分;男子的田地已有披氈大,早就開闢好了,而女兒的土地只有麻布小,還不知要耕到哪裡?都反映出納西族社會父權與母權的複雜交叉,說明作品成形之時,正是母權制走向衰亡,父權制開始確立的歷史過渡時期。
這部作品的主題是復仇,但著力塑造的是俄英都努這位女英雄光彩照人的藝術形象。作品開篇就渲染出一個生死攸關的典型環境:猛鬼作惡,人類無法安居樂業,殺妖除害的鬥爭已迫在眉睫。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俄英都努被推上了決戰的生死場,在復仇、除妖的過程中,顯示出她鮮明的個性:嫉惡如仇、潑辣果斷、有勇有謀、機智善辯。為了除害滅霸,她敢於捨出一切去獨闖鬼穴魔巢。她不是恃勇蠻幹,而憑藉的是精明的心計,巧妙的手段:首先,投其所好,打入內部。她盛裝艷服,強作歡顏,取得了猛鬼主的信任,得以直入妖穴;其次,用其所忌,突然攻襲。她套出猛鬼主的弱點,抓住?quot;五不得"(遠古禁忌)的要害陡起攻殺,使之猝不及防,老巢被搗;再者,利用外力,補己不足。她藉助野豬護子的本能,最終消滅了猛鬼妖兵。如此步步逼緊,終以將猛鬼主置於死地。這樣的謀篇結構,使斗妖情節曲折而跌宕有致,並與女性英雄的特定性格相吻合。大智大勇,是俄英都努的人物個性,也是作品所賦予她這一形象的典型意義所在。

東巴文學之祭祀經詩《祭天古歌》

《祭天古歌》簡介

祭天,納西語稱"美補",是納西族社會歷史最為悠久、規模最為隆重、文化內涵最為豐厚的傳統儀式活動,也是東巴文化的重要構成。納西民間自古以來就有這樣兩句話,準確地表明了祭天在納西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和意義:"納西美補迪",即"祭天是納西人最大的事";"納西美補若",即"納西人是祭天的子?quot;。祭天傳統的初始,在納西族創世史詩《崇般圖》(《創世紀》)中有神話式的述源:崇仁利恩和襯紅褒白從天上遷居到人間後,久不生育,問計於父母(天神),知須祭天,祭後生三子。三子不會說話,再求計於天父,知祭天需有立神石、神木、點香、牲祭等儀式。再祭,三子各說出三種語言。從此祭天成為祖規。由此可見,祭天活動在納西社會源遠流長。元代李京《雲南志略》中即有記載:么些人"正月十五登山祭天,極嚴潔,男女動百數,各執其手,團旋歌舞以為樂。"由此,可窺元代納西族民間的祭天活動之一斑。
納西族祭天一般最正月初一至十五這段時間內擇日舉行,為期或四五天,或七八天不等,屬大祭;有的還進行秋祭,即小祭。有專門的祭天場,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祭天群。祭天儀式由祭司東巴主持,每一程式都要由東巴誦唱相應的祭天經詩,合起來多達近萬行,構成了洋洋大觀的祭天長歌。
雲南省民間文學集成辦公室編輯的納西族東巴經詩《祭天古歌》均系祭天祝辭,按祭儀的程式,從頭至尾的全部祭辭共8,000行,全面系統地反映了祭天文化的原貌。總體上而言,這部《祭天古歌》是納西古代祭天活動程式化的結果,是祭司東巴在主持祭天活動的過程中,為配合具體而繁縟的儀式、儀節而編寫創作的祭天經詩,作品產生的具體年代已遙不可溯,但從口誦經發展到經文記載,其定型當為東巴文學發展的後期,即元代前後。
《祭天古歌》由以下各部經卷組成:

《蒙增·崇般紹》

《蒙增·崇般紹》(《生獻犧牲篇·人類繁衍篇》):此系祭天開壇經卷,意為生獻犧牲。當把一隻"四蹄白淨黑豬"破血後先完整地進行生獻時,由東巴誦念之。《崇般紹》意為傳頌人類繁衍史章。兩卷內容有別,但大都書寫為一卷,約1400行。開頭描寫如何用聖潔的祭水向四方灑奠,然後頌天(神)、地(神),講述祭祀規程、敘說年月日來歷,吉星出現時人類種蛋變氣,氣變露珠,露滴柏木出天舅,露滴栗木出天帝之神,第三滴露入海而出現人類,接著敘述從忍利恩上天娶天女,遷徙回人間創業,為求子嗣祭天,其子孫後代恩享諾--諾本普--本朴俄--俄高勒--高樂趣,與定居麗江的蘇和尤,遷居金沙江邊的禾與梅,世代不忘祭天。最後表達祭天的虔誠之情和美好願望。

《共許》

《共許》(《放生篇》):"共許"意為放生,系祭天儀式中的一個儀節,以牛(後改用大公雞)祭,祭詞500句,主要敘述開創之初不知祭天,後來懂得以潔淨的犧牲向天地之神放生祭祀,用杜鵑木、蒿枝驅趕穢魂,把降下的災禍抵擋回去,並查找自己的過失----從忍利恩到高勒趣生四子,代代如此,使福澤連綿千年。

《考赤紹》

《考赤紹》(《迎取長生不老藥》):篇名意為迎請神藥,全篇300句,敘述從忍利恩夫婦忘了把長生藥從天上帶到人間,因此馬小如兔,犬小如鼠。從忍利恩帶著獵犬、射手、智者,去到蘇美堪盤大山,獵獲奇獸爽里爽坎美根,割取三顆膽囊(神藥),兩顆大如牛頭馬頭,留在天地間,天地變得晶瑩開闊。第三顆馱回來,用酒藥"奇赤"泡製,解除百病,人得長壽,鶴得長壽,栗柏長壽,次後就用栗、柏二木祭天,迎來福澤。

《吉本布》

《吉本布》(《祭雷神電神篇》):儀式在祭天壇右側另插祭木祭石進行,祭詞400余句,敘述開創之初不懂得祭祀,後來祭了雷電之神,沒明朗,地殷實,人富足。接著讚美雷電神靈的為宜威儀,驅穢魂,頂災禍,拋過失,祝願子民繁榮昌盛。

《哈時》

《哈時》(《熟獻犧牲篇》):這個儀式與"蒙增"同樣重要,祭詞長達1600句,敘述用神木、神石安置陽神、陰神,潔食熟祭,驅穢,讚美天地,歷數天神地神的恩惠,表達祭祀的虔誠和祈望福佑的願望,再祭告許神(天舅),又列舉天上、古代、拉市地方、熱地方和牧場上的富者,祈願將他們的福份迎請進來,最後在"嗬壽你嗬"(大吉大利)的呼喊聲中歡送神祇。

《素庫》

《素庫》(《招迎家神篇》):祭天壇活動結束後,將舉行"考赤紹"時掛祭豬膽、腎、脾的柏、栗樹枝帶回家中,另設祭壇進行。祭詞600句,開頭敘述灑祭水,吹樹葉、指哨,並借喜鵲、騾子、犍牛的鳴叫聲招迎家神,接著講述若諾神山的建造,人類的由來;天神喊壽歲,喊到"誰要一億年"時,人未醒,被江石得去,其後江流得萬歲,樹木得千歲,虎得六十歲,從忍利恩得百二十歲。迎得長壽家神,搭設金銀橋、寶石床,鋪虎皮,備辦佳肴美酒,驅逐穢魂,再也不讓家神離去。

《鮑麻鮑》

《鮑麻鮑》(《點抹聖油篇》):點抹聖油是迎家神儀式中的重要儀節。鮑麻象徵福澤。祭詞百餘句,敘述從忍利恩忘了把聖油從天上帶到人間,兒子不會說話,便去神山向天女求取用天牛之奶做成的鮑麻,並加以讚美:米利東主抹它生九子,高勒趣用它生四子;點眼眼亮,點耳耳聰,點手手靈,點腳腳快,點門鬼不進,點床做好夢,點灶四時豐足,點柱百歲安康,點鎖鎖住萬兩金,點斗量進千擔米。

《素章茲》

《素章茲》(《為家神招迎富裕亡魂篇》):祭詞僅90句,描寫天上的美汝貝增身子挨天,衣擺掃地;拉市地方的阿澤烏赤,有一天要百架牛耕的田地;貢堆地方的拉瑪久澤用布為牛搭橋,用氈子為雞墊窩,收穫千擔谷;富恩羽普督的金戒指有七百枚,進而表達要把他們的富魂招引入門。

《貢生卑初聘》

《貢生卑初聘》(《為無後者替祭篇》):因無後不能祭天的人戶舉行祭祀儀式。經文系祭天經,但不在祭天場誦念,而在占卜後有"天鬼"的村寨附近的山坡邊舉行驅鬼儀式時誦念。內容大體上與上述雷同。

《祭天古歌》的思想意義和認識價值

《祭天古歌》的基本思想均指歸為一,即頌揚天地自然之神,回溯祖先的譜系,禮讚先祖創世的功業,抒發虔敬崇仰祖先之情,表達躬行仿效祖規之心;矢志驅穢逐害,希翼民族昌盛,寄託萬祥吉利、長壽久安的生活理想。與此同時,《祭天古歌》再現了納西先民的歷史生活,具有積極的思想意義,有助於探究納西族的心理素質和性格特徵。雖然《祭天古歌》系屬祀天地之神的頌辭和祭詞,但卻也充溢著人文的思想,表現的是上古人類不甘服膺命運,與災難和禍患相抗爭的鬥爭精神。如各經卷都有"把災星抵擋回去"的描寫:
如果天上的美汝柯西柯洛,
把災難與禍患降下人間,
我們要全力把它抵擋上去。
不論它是讓人害黃眼病的瘟疫,
不論它是讓人腸梗腹痛的瘟疫,
不論它是讓人嘔吐黃膽的病魔,
不論它是讓人心驚肉跳的病魔。
不論它是在牛群背後放出的凶豹,
不論它是豬瘟,
不論它是雞瘟,
不論它是兇猛的洪水,
不論它是讓白谷腐爛的災禍,
不論它是使紅麥生黃銹的災禍,
不論它是使五穀不結籽的禍患,
不論它是使苗棵枯萎的禍患,
我們都要把它抵擋上去!
又如《抗貢抗》中描寫族人制弓造箭,"一次彈射十支利箭","把敵人氣焰壓下去"的抵禦外侵的場景也十分激昂:
大弓箭朝著東方瞄準,
東方的敵人休想來侵犯我們;
大弓箭朝著西方瞄準,
西方的敵人休想來侵犯我們;
……
一切敢於來犯的敵人,
讓我們用利箭一一射倒!
經詩以無畏的氣概、英勇的鬥志,表達了納西先民與自然災害和社會禍患進行不屈鬥爭的決心,展示了納西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團結一致、勇往直前的堅韌意志,無愧為一首誓死捍衛疆土,維護民族尊嚴,以正義遏制邪惡的英雄戰歌。這也正是《祭天古歌》積極的思想意義所在。
《祭天古歌》充分地反映了納西族的遠古宗教祭儀及相關古俗,積澱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由此我們可以從宗教、民俗、社會、哲學、文學等多種角度來考察納西遠古文化,探幽發微,從而窺見納西先民關於宇宙起源、天地結構、人類蕃衍、民族形成的種種認識和構想。如作品通過祭天這一特定的宗教祭祀活動的鋪陳,以黃栗樹代表天神地祇,柏樹代表天舅許神,石頭代表陽神和陰神,鮮明而生動地反映了納西遠古信仰體系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木石崇拜為一體的整體民族特徵。故作品展示了遠古時代納西先民社會的生活史畫和精神世界,概括了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經驗,表現了上古人類的生活理想,不但具有歷史價值和認識價值,也具有文學價值審美欣賞價值。

《祭天古歌》的文化價值

祭祀天地,在我國各民族的族群生活中都是率先而發的上古文化事象,而且在各民族的文化傳統中積澱的遠古人文信息最為厚重。如漢文獻的甲骨文中就記載了向天祈雨的原始祭祀活動;殷商的卜辭、《詩經》、《論語》、《周禮》等典籍中也有祭祀天地的記載。西周以後,隨著"天命觀"的動搖和人文思想的萌長,漢民族的祭天禮儀逐漸走向衰微。但是,在由東巴象形文字保存下來的納西古文化中卻一直沿傳著完整、系統的祭天禮儀,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四川的巴塘、西藏的鹽井等地的納西族仍在進行祭天活動,而且保持了遠古祭天文化的原貌。從麗江縣魯甸鄉東巴老經師和雲章以象形文書寫的《納西民俗中的祭天儀式細則》,也可發見祭天儀式程式的繁縟複雜及納西族祭天文化的古樸風貌。因此,《祭天古歌》對研究整箇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無疑有著重要的參照價值。
《祭天古歌》所反映的文化信息無疑是十分古遠的,有的學者將之與商周漢族的祭天文化進行比較研究,認為源於古氐羌族群中的納西族,其祭天禮儀在儀式內涵上、在外顯和內隱的行為模式上、在功能和生態的文化因素上,以及在人們的深層心理結構中,與夏、商、周等華夏諸族的祭天文化有著諸多相同的核心,同樣繼承的是古羌文化的根脈。從《祭天古歌》所反映的儀式內容,包括祭祀的時間、方法、儀軌、祭壇設定、祭品準備、犧牲的處理等等,與《詩經》等漢文文獻所記載的周民祭天是相吻合的:周人祭天要"兼及三望"(日月星),而在郊外設壇,納西族祭天亦同樣是在郊外山坡頂上設壇;周人祭品用太牢三牲、祭米、祭油,且用"實柴"來"燔燒"所供犧牲,也大體與《祭天古歌》所寫相符;《詩經·召南》寫村姑為貴族采白蒿用以祭祀,以為蒿可避邪,《祭天古歌》中多處寫到白蒿驅邪,二者的觀念是一致的;《論語·八佾》載古代立木行祭:"社,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而納西族祭天也用的是柏木和栗木;《周禮·春宮宗伯第三》載云:"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以佐王建邦保國。"其"天神、人鬼、地示"的排列,與納西祭天中的"天神、許神、地神"的排列相類似;又如《禮記·喪服小記》說:"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納西祭天同樣要祭祀祖先,如祭祖篇《素庫》中就有以從忍利恩為代表的祖先神及其譜系的反覆出現;《周禮》還寫到"以禋祀旻天上?quot;,將犧牲、玉帛燒於柴上,以煙祀天,納西祭天也焚柏枝和杜鵑木,並投入各種牲肉,稱之為:"燒天香",等等。從上所述,依憑《祭天古歌》及其相關儀式活動,我們可以探究到納西古代文化與華夏古文化有著明顯的淵源關係。這也正是《祭天古歌》的文化價值所在。

《祭天古歌》的傳演形式及藝術特色

《祭天古歌》以祭天儀式為傳播(東巴)----接受(祭天群)的時空背景,祭司東巴根據不同的儀節,誦讀不同的祭詞,形式有誦、有吟、有唱、有和,還伴之舞,雜以射箭等模擬動作;而參與祭祀的族群則以相應的形式加以配合。如唱誦《哈時》,祭司又唱又舞,祭眾則歡呼"大吉大利";在誦念《抗貢抗》時,祭司與祭眾一問一答,敘述弓箭的來歷,戰爭的經過,接著模擬射箭殺敵的場景。當祭司念到:"東方的敵人別想蠢蠢欲動,我們的利箭要把你的腦門射穿"時,眾人"唔"地大吼一聲,高誦:"我們把敵人射倒了……"這樣的傳演表現形式,使凝固於經詩中的情節和場景均變成了一幕幕生動而形象的"戲劇",故有的學者冠之以"詩劇"也不為過也。
由於《祭天古歌》的傳播方式與祭祀儀式交相融合,客觀上也要求祭司東巴在語言表現形式上要加以提煉和推敲,既要以動聽、形象的語言取悅於諸神,使之"欣歆其祀",也要滿足祭眾的宗教--審美體驗的視聽愉悅之心理。這樣,在從娛神到娛人的雙向要求之下,東巴們在《祭天古歌》中充分運用了東巴文學的傳統藝術手法,使作品生髮出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
其一,濃郁的抒情性。作品以"我們"為敘述角度,將"我們"的內心傾訴貫穿始終,縱使中間插敘了一些故事性的情節,包括從忍利恩的天婚神話,也是以抒情語言來進行敘述的。可以說《祭天古歌》是"我們"----納西族飽含民族感情和個人人生感情的一首聖曲。首先,作品以人的主體角度,對賜予自己吉祥和幸福的大自然神靈(天地)反覆表述著感激、崇仰、嚮往、敬祀的真情和虔誠,並抒發了希翼神祇永遠福佑族人、眷顧無極、庇蔭後代的殷切之情。而當大自然陰晴無常,天地疾威,篤降災害時,則又生髮出敬畏、悲嘆、憤怒、詛咒、反抗的種種情緒。總之,人們變化多端的感情與心理----喜怒哀怨諸情都抒寫得淋漓盡致。其次,作品也抒發了納西人對祖先慎終追遠的血緣情感和敬崇之意。納西祭天與祭祖是合而為一的,《祭天古歌》中有許多篇章敘述的是納西先祖的歷史,有著以祖先的威榮來強化族人的團結並凝固族群的集體意識的功用,故而在作品中充溢著對歷代祖先功業的頌揚,其敬慕追念的情感心理也烘托得格外熾熱和濃烈。故而《祭天古歌》在總體風格上呈現出濃郁的抒情性
其二,生動的形象摹繪。《祭天古歌》雖以抒情為主,同時也很注重形象的刻畫。在此僅舉雷神的形象描繪為例,作品以擬人的手法,將想像中的雷神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人們面前,其雷霆萬鈞的個性特點也十分突出:
左手邊威嚴的雷神,
是叫科督班茲的神祇,
是乘騎著白尾巨龍的神祇,
它從美古托地方走下來,
來到人類居住的大地上。
它出現在高山之巔,
能把樹上的青枝紛紛劈下;
它出現在深谷里,
能把地上的土層連連翻掀;
這樣大的威力只有雷神具備,
這樣大的奇蹟只有雷神能造就,
也只有雷神的神威,
能摧毀九十座敵人的村落,
能掃蕩七十座仇者的營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