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頰長吻松鼠

紅頰長吻松鼠

紅頰長吻松鼠(學名:Dremomys rufigenis),是松鼠科、長吻松鼠屬的動物。紅頰長吻松鼠體形較大,尾較短,體背包括額頂及腿上部暗橄欖綠色,腹部淡黃白色。

紅頰長吻松鼠營半樹棲生活,善於高攀、跳躍,喜群居,多居樹洞或石隙,雜食性,主要食物為各種植物種子,冬末春初交配,每胎多產2仔,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森林中,分布於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

紅頰長吻松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頰長吻松鼠
  • 拉丁學名:Dremomys rufigenis
  • 別稱:赤頰鼠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齧齒目
  • 松鼠科
  • :長吻松鼠屬
  • :紅頰長吻松鼠
  • 亞種:4個
  • 分布區域: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
  • 命名人及年代:Blandford,1878
  • 英文名:Asian Red-cheeked Squirrel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紅頰長吻松鼠體形較大,頭體長平均207毫米,顱全長58.15毫米。尾143毫米,顯然的短,僅占頭體長的67.45%。體背包括額頂及腿上部暗橄欖綠色,中脊偏黑而體側偏棕黃。背部刺毛柔軟,毛基磚灰,繼是黑與淡橄欖色相間成兩淡色環,毛尖黑色。腹色淡黃白,磚灰的毛基很長,淡黃毛尖所構成的表層不能將底層遮蓋。兩頰棕褐色,斑塊色淡而範圍不大,不像指名亞種鮮棕紅色,從吻端直過耳基,其範圍可到前肩。耳後斑亦很小,只是耳基後僅能分辨的一小撮淡黃色毛叢。尾背顏色似體背而末後漸黑褐,尾毛逐漸增長並有3個淡黃色毛環相間,末有較長一節白色或更加上很小的黑褐尖;尾梢毛的淡色環漸消失而成黑褐色尾尖。整個尾軸的深淺橫帶不甚明顯,尾腹中線暗棕紅色,而兩側黑褐色毛帶和淡色的嵌邊不明顯,尾基腹面和肛門周圍呈暗棕紅色斑,股外側有全身最明亮的銹紅小斑塊但不延到小腿。
紅頰長吻松鼠顱骨大。有特長的吻部,鼻骨前伸,長20.4毫米,是長吻松鼠屬中最長者,達顱全長的35.07%;眶鼻長(自眼眶前緣到同側鼻骨最前端)28.9毫米,達49.70%,其值遠超越後頭寬而接近顴寬是長吻松鼠屬最長的種類。眶長15.6毫米,26.84%,小於珀氏長吻松鼠。眶間寬和顴寬均大,分別為17.6毫米,占30.31%和31.2毫米,占53.68%。眶後突雖尖細亦可達20°銳角,珀氏長吻松鼠為尖刺狀,均彎向腹面。顱骨的整體看來是吻伸長而顴粗壯,呈長錐形。聽泡小,其長占顱全長的16.67%。

棲息環境

紅頰長吻松鼠棲息於熱帶亞熱帶森林中,喜選擇中、低等海拔的雜木林作為棲息位點。

生活習性

紅頰長吻松鼠營半樹棲生活,善於高攀、跳躍,喜群居。晨昏較活躍,主要在灌叢和森林邊緣活動,活動時有一定的路線,常在倒木及亂草堆尋食,在峭壁懸崖上也能穿行。
紅頰長吻松鼠多居樹洞或石隙,利用樹幹腐洞和鳥類棄巢改建為鼠窩的,少在樹上築巢,在山崖石糙和山區農村屋檐下也有它的窩巢。冬季出洞活動較少。雜食性,主要食物為各種植物種子,亦以漿果、嫩芽、昆蟲等為食。1年換毛2次,5月上旬和中旬還見到開始換夏毛的個體。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
在中國分布於雲南、廣東、海南、廣西、福建、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紅頰長吻松鼠

繁殖方式

紅頰長吻松鼠冬末春初交配,每胎多產2仔。在中國貴州綏陽發現5月5日的個體仍睪丸下位,可見這時還能發情交配。

亞種分化

序號中文名學名命名人與年代
1
Dremomys rufigenis pyrrhomerus
Thomas, 1895
2
Dremomys rufigenis melli
Matschie, 1922
3
Dremomys rufigenis riudonensis
J. Allen, 1906
4
Dremomys rufigenis rufigenis
Blanford, 1878
(資料來源:)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暫無該種種群數量信息,種群發展趨於穩定。在東南亞,紅頰長吻松鼠無面臨的主要威脅,而在印度東北部覓食是其面臨的主要問題。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