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

鼻骨

鼻骨nasal bone位於鼻背的成對的小骨,長方形,上厚下薄,支撐著鼻背。鼻骨上接額骨,下接鼻軟骨,外側接上頜骨,內側接對側鼻骨。鼻骨成對,位於額骨的下方中線的兩側,組成鼻背。鼻骨損傷的機會較多,且多伴複合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鼻骨
  • 外文名:nasal bone
  • 分屬於:面顱骨
  • 形狀:長條形
  • 特點:上窄下寬,上厚下薄上
  • 上接:額骨鼻部
  • 下接:上側鼻軟骨
  • 外側接:上頜骨額突
  • 內側接:對側鼻骨
  • 後面接篩骨正中板,鼻中隔軟骨
影像學檢查,相關疾病與治療,

影像學檢查

易與骨折混淆的鼻區正常結構及其HRCT表現:
1、鼻縫:為鼻區諸骨之間相互緊密連線的縫合。(1)鼻間縫:左右兩側鼻骨之間的縫連結。冠狀面:僅在1層或2層圖像上可見,呈鋸齒狀、細直線或“S”形線影,與左右2側鼻骨的發育有關。橫軸面:自鼻骨出現直至消失,各層圖像上均可見到,呈垂直或略斜於鼻骨的短線影。(2)鼻頜縫:鼻骨外緣全長與上頜骨額突前內緣之間的縫連結。是影像上最易與骨折混淆的骨縫。HRCT掃描可見鼻頜縫形態在不同掃描層面可表現為膨大型、平直型、咬合型、縫間骨型及薄鼻骨型,其中膨大型、咬合型、縫間骨及薄鼻骨為特徵性形態,只要在連續層面上觀察到其中1種,即可確認為鼻頜縫,明確鼻骨與上頜骨額突的界限。骨折線無此特徵形態。另外,鼻骨後面凹陷,近下緣處凹陷較明顯,與其外側上頜骨額突走行呈一連續弧形。當鼻骨下端外側緣過於凹陷或平直(與鼻骨的發育有關),冠狀面掃描鼻骨下端呈內勾狀、外翹狀,在有面部外傷史的患者易被誤診為骨折小碎片移位,橫軸面掃描鼻骨形態正常、結構完整,鼻頜縫無分離錯位,可排除骨折。(3)鼻額縫和額頜縫:鼻骨與額骨鼻突之間的縫連結為鼻額縫。上頜骨額突上緣與額骨鼻突之間的縫連線為額頜縫。冠狀面觀察清楚。表現為深淺不一的、橫行的小鋸齒樣透亮影,連線緊密。由於這2處骨縫位置在面部較低處,且形成縫連結處骨質較厚,該處骨折發生較少,外傷時易出現縫分離錯位。骨折線在正常骨縫以外出現,呈裂隙狀,表現銳利、不規則,可有錯位、重疊、塌陷,常伴鄰近黏膜及軟組織腫脹,常累及鼻骨中下段;此外,骨縫區為骨質薄弱區,外力作用下易發生分離、錯位。
2、縫間骨:當掃描線橫貫於鋸齒狀骨縫間時形成的影像。見於鼻間縫、鼻頜縫處。呈點狀,緊鄰骨縫,且與鄰近連線骨走行一致。外傷時鼻頜縫極易發生錯位、成角,相互咬合的骨質斷裂後可見游離小骨片,但與鄰近連線骨走行不一致。
3、鼻骨孔:為鼻骨上的一些小骨孔,有小靜脈走行其中,垂直或斜行於鼻骨中下部。冠狀面顯示較好,呈點狀、小圓孔狀影,橫軸面掃描表現為在相應位置垂直或斜行於鼻骨的線狀透亮影,部分不穿透鼻骨。光滑、自然,不同於銳利的骨折線影。
4、鉤形鼻:鼻骨嵴下段變異,內收明顯,冠狀面掃描在鼻中隔前見一游離小骨片影,橫軸面掃描未見鼻骨異常。側位定位片可顯示其整體形態呈鉤形。
5、鼻骨內面壓跡:鼻骨內面可見數條縱行與斜行的淺溝,即篩前神經和血管的壓跡。HRCT橫軸面掃描鼻骨內面凹凸不平,部分骨質菲薄但連續。在鉬靶X線放大攝影和計算機數字攝影(DR)側位片上鼻骨表面可見多個條紋狀、羽毛狀及蜂窩狀影,易誤為骨折紋。

相關疾病與治療

1、鼻部位於人體頭面部正中,屬於較突出的部位,在頜面部創傷中,易引起鼻骨骨折,文獻報導鼻區骨折占外傷後面部骨折的37、7%。鼻部呈三稜錐形突出於面部,易受外力損傷而發生骨折。鼻骨、上頜骨和額骨為支持外鼻的骨骼,鼻中隔起支撐外鼻作用。上頜骨額突借堅韌的結締組織與側鼻軟骨相接,以此決定鼻背的寬度。故不同強度和方向的外力作用於鼻部除易發生鼻骨骨折,還常常伴有鼻中隔骨折。鼻骨相鄰骨結構大部分較菲薄,骨折後易形成複合傷。對於鼻骨骨折,如不及時診治,常導致外鼻畸形、鼻中隔偏曲、鼻部功能障礙(鼻塞、頭痛、流涕)等後遺症。因此鼻外傷後,做到診斷正確、處理及時、整復措施理想十分必要。
2、臨床上常見的鼻骨骨折的分類有①單純型鼻骨骨折,包括單側鼻骨骨折、雙側鼻骨骨折、鼻骨骨折伴鼻縫分離;②複合型鼻骨骨折,包括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鼻骨骨折伴上頜骨額突骨折、鼻骨骨折伴眼眶骨折等。也根據骨折線方向可分為:橫向骨折、斜行骨折、粉碎性骨折等。
3、鼻骨骨折常見症狀與體徵:鼻出血、鼻面腫脹、眼瞼淤紫、鼻塞、軟組織撕裂以及外鼻不同程度的畸形(鼻樑下塌歪斜,鼻背下陷等)。鼻部的觸診也很重要,若觸診發現有捻發音、壓痛、鼻部的縮短或者鼻根部的增寬,都提示鼻骨骨折的存在。對於重度複合傷患者可有嚴重併發症:頭痛、嘔吐、意識障礙、腦脊液鼻漏,顱骨骨折等顱腦外傷、頜面骨骨折、四肢軀幹脊柱骨折等。
4、治療為避免外鼻畸形及鼻功能障礙等後遺症,鼻骨骨折的復位應儘早進行。生命體徵平穩、一般情況良好患者應爭取早期整復骨折,最好在外傷後2~3小時內處理。如局部腫脹明顯伴鼻腔大量出血,可延續5~10天,但不宜超過14天,否則因骨痂形成發生錯位癒合,無法滿意整復。骨折的癒合過程可分為3個階段:血腫機化演進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型期。血腫機化演進期約需2周方能初步完成。把超過2周未予以復位的,骨折處有骨痂形成、復位困難的鼻骨骨折分為陳舊性骨折。
主要治療方法有單純鼻骨骨折復位、鼻內鏡下鼻骨骨折整復術、陳舊性鼻骨骨折整復術等。
5、療效評定一般臨床上主要從外觀、鼻腔的通氣等方面作為療效的評定指標。治癒:雙鼻腔通氣好,外鼻無畸形,鼻中隔基本居中;好轉:仍存在外鼻輕度歪斜或塌陷,鼻中隔輕度偏曲,但較治療前好轉,鼻腔通氣功能明顯改善;無效:鼻外觀明顯畸形,術後鼻骨骨折移位及鼻中隔偏曲無好轉,仍有通氣不暢症狀。
應注意不同骨折類型應選擇不同的治療開始時間和治療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