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王崮

紀王崮

紀王崮是沂蒙山七十二崮之一, 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泉莊鎮西北4公里處,以“秀、奇、美”享譽齊魯。有“七十二崮之首”的美譽。

清代康熙十一年、道光七年的《沂水縣誌》均記載紀王崮為“紀侯去國居此”。相傳公元前690年亡君紀王率殘兵駐紮於此。築城修路、蓋房造屋,在崮頂建成了一座規模宏大、功能完備的王都,紀王崮因此得名。

紀王崮崮呈南北走向,海拔577.2米,山勢陡峭、崮頂平坦,崮頂面積近4平方公里,可容萬人,也沂蒙山七十二崮中崮頂面積最大、獨一有人居住的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紀王崮
  • 稱號:七十二崮之首
  • 面積:近4km^2
  • 特點:秀,奇,美 
三字概括,風光秀,傳說奇,今貌美,歷史來源,記載,名字發展,開發景區,相關散文,走進崮鄉,五一黃金周,路程,收集資料,紀王崮,尋找地圖,到達泉莊鎮,留下好嗎,登上紀王崮,路途艱辛,崮頂人家,遇到住戶,紀王古國,相關文章,周圍環境,棧道,

三字概括

風光秀

泉莊鎮的版圖並不大,不足一百平方公里,卻星羅棋布了50多座大大小小的山崮——高矗雲端的錐子崮、奇特清秀的透明崮、敦厚憨實的姜家崮、形態別致的橛子崮……素有“沂蒙崮鄉”之稱。紀王崮位於泉莊鄉政府駐地西北4公里處,海拔577.2米,面積約4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地貌奇特,山勢陡峭,雄偉挺拔,崮頂峭壁約高20-30米,周長十餘里,具有典型方山地貌特徵,被人們譽為“天下第一崮”。在紀王崮山崖半腰處有一深約30公分的斷痕,被人們稱為關公試刀石。傳說當年關公來此剿匪,登至崖下,揮動青龍偃月刀砍向山崖,留下了這一斷痕。就在試刀石旁邊,有一巨石拔地而起,狀若關公持刀而立,氣勢凜然,令人敬畏。從關公試刀石向南,便是紀王崮的南門——朝陽門,山門劈山而立,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除南門外,紀王崮還有5道山門與山下相通,即北門塔子門、西門坷拉門、東門凳子門、西北門走馬門和東南門雁愁門。六門之中,惟南門朝陽門可自由攀登,其他山門險峻難攀。攀上崮頂,心曠神怡,自然風光秀麗、古樸,站在崮頂舉目遠望,周圍錐子崮、東漢崮、板子崮、豬欄崮、歪頭崮、馬頭崮、透明崮等26個崮形態各異,競險爭雄,崮、山、坪、嶺、石、樹、路交相輝映,相映成趣,沂蒙山崮的神韻和風姿一覽無餘,盡收眼底。

傳說奇

紀王崮歷史文化內涵豐富,傳說春秋時期齊國伐紀,紀國的國君紀王失國後,便遷居此崮之上,至今當地仍流傳著眾多有關“紀王”和“紀王城”的傳說,並保存下了大量遺蹟和奇聞逸事,崮頂北部便是傳說中的紀王崮金鑾殿遺址。現僅存一些殘垣斷壁寂寞地躺在崮頂,惟一可以讓人想像當時還有些氣派的,倒是兩個至今仍然完好無損的旗桿座窩。兩個旗桿窩在金鑾殿的東面岩石上,相距6米,每個旗桿座窩深0.5米,徑長0.4米,每個旗桿座窩的兩側各兩米的地方,還有人工鑿成的系纜環,還有就是至今仍然保存完整的6個飲馬槽是紀召的軍用飲馬槽,依稀能讓人想像當年的氣勢輝煌。金鑾殿南面有並排兩座小山包,傳說為紀王墳,古墓以西、金鑾殿遺址以南有一山泉,一縷山泉從岩石中滴答而下,名為“滴答泉”,因泉水略顯淡粉色,所以此泉又名為“脂粉泉”,相傳為紀王愛妃洗臉處。紀王崮中部是著名的擂鼓台,相傳當年紀王曾被圍困於崮頂,他急中生智,把一隻山羊拴住羊角吊在樹上,羊蹄處放一大鼓,羊受驚四蹄亂蹬,擊打鼓面,如兵士擊鼓進軍,圍兵不知虛實,不敢貿然進擊,紀王趁機從塔子門下崮,脫離險地。豐富的歷史蘊涵,眾多的故事傳說,更增加了紀王崮的神秘色彩。

今貌美

紀王崮作為“崮文化”的典型代表,以其優美的自然風景、壯觀的崮崖景觀、神秘的崮頂遺蹟、淳樸的民風民俗,對遊客具有獨特的吸引力。紀王崮地處我省“山水聖人”和“黃金海岸”兩大旅遊主線的銜接處,填補了我省兩大名牌旅遊產品之間的空白,將成為我省旅遊大格局中的重要一環。近年來,泉莊鄉黨委、政府不斷投資對紀王崮進行開發建設,打通了山腳西峪村至紀王崮崮頂的道路,建起了一處可停放40輛車的停車場,在崮頂修建了風力揚水站,設立了紀王崮封山育林區,在紀王崮周邊新發展林果3000多畝,改善了紀王崮生態環境。從去年開始,由山東恆泰紡織有限公司引資開發紀王崮——“天上王城”旅遊項目,建設集民俗、旅遊、娛樂於一體的旅遊勝地,屆時一個全新的紀王崮將呈現在眾人面前。
紀王崮

歷史來源

記載

據《沂水縣誌》記載:“紀王崮,巔平闊,可容萬人,相傳紀侯去國居此。”(清康熙十一年)。“紀王崮,相傳為紀子大夫其國居此,故名”。(道光七年)

名字發展

據此,紀王崮應為春秋時紀國亡國後其亡國之君所居。但據當地傳說,則為東周亡國太子所居之地,故亦稱“姬王崮”。相傳在兩千多年前的公元前256年,在位59年之久周國最後一個國王周赧王姬延秦國生擒而去,周王國被滅。國破家亡後,42歲的姬召率領殘兵敗將不足百人一路北逃,來到當時叫做西大崮的紀王崮。借紀王崮地質險要、叢林密布,以防禦敵人、重整旗鼓。他在紀王崮上盤踞26年,修建金鑾殿,但最終因與敵人力量懸殊而鬱鬱而終。所以,當地人也稱紀王崮為“姬王崮”。
紀王崮
發現2600多年的古墓

開發景區

天上王城景區位於沂水城西北40公里處,地處臨沂、淄博以及沂水、沂源蒙陰兩市三縣交匯點,該景區主體在紀王崮,該崮被譽為沂蒙七十二崮之首,其海拔高度為577.2米,面積約4平方公里,頂部闊大,南北長數公里,東西最寬處也有2公里。《沂水縣誌.輿地》中記載“相傳紀子大夫去其國棲此”,現古城遺址尚存,有“天下第一崮”、“千古紀王城”之稱。 從此,紀王崮有了自己的學名,有了自己的名稱。
紀王崮

相關散文

《走進紀王崮》

走進崮鄉

2005年5月,細雨霏霏的那一天,我和我的愛人去了嚮往許久的紀王崮。戀崮情結已產生了很長時間,那是一次和朋友閒談,說起沂蒙崮獨特的地理現象,以及感人生動的故事,我就想如果做一個長期的計畫,利用節假日,走遍沂蒙崮,見證不同季節,不同天氣,產生的不同景致的沂蒙崮,聽聽有關崮的傳說,愉悅自己的人生,一定是非常有意思的活動。有了想法,我就開始關注、收集一切關於崮的信息,漸漸地頭腦中有了沂蒙崮的影像。細雨濛濛下神秘的紀王崮,晨光照耀中的抱犢崮,秋風蕭蕭里的無兒崮,白雪包裹著的姜家崮,月清星明的夜晚,我常常對想像中的崮痴痴發獃,深深的迷戀其中
確定出行的那一天前夜,極度興奮的我很晚才睡下,早晨猛然醒來已是六點,愛人已發來兩條簡訊,慌慌中回了簡訊,本以為會傳來呵斥的簡訊,確得到她溫柔的回信,讓我一陣心熱。這正是我喜歡她的重要之處,總是柔柔的,小鳥依人的樣子。
紀王崮

五一黃金周

正是五一黃金周期間,加價20%購得二張19元去沂水的車票,匆匆地上車,汽車準時6點30發車。
汽車在城區內緩緩地前行,車主在市儈地與途中上車的旅行者討價還價,為了區區幾元錢大有拳腳相加的味道,我不想讓面前的情景破壞了愛人的興致,搜尋我所了解有關崮的一切知識,一而再地渲染著紀王崮的美景,探討著用何種方式走進沂蒙崮,輕輕掀開她的面紗,不知不覺談笑間,汽車已過沂南縣大莊鎮,車內已座滿乘客,瘦瘦的車主平靜下來,汽車加快速度沖入雨霧中。
一直以來我認為最好的旅行方式是利用公共運輸,這樣一是可以無牽掛地自由地瀏覽,不必為停車而受累;二是可以在途中廣泛地收集信息,不斷充實行程,少了許多盲然;三是可以在旅行中靜靜地發獃,思想短暫的飄飛,是感悟旅行必要的心理歷程,還有一點就是人未出行就要設計旅程,早早地享受旅行帶來的快樂。當然我這份快樂也有些時日了。

路程

9點,二個半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剛被春雨清洗的沂水縣城,出了長途車站,馬路對面就是鄉村公車站,找到去泉莊的公車。泉莊鎮離紀王崮還有八里路,行前我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如果沒有車,我們就徒步,問明司機和長得特鄉村的售票員,與我們了解的一致,同時司機說有車可以送我們到崮頂,一下子讓我們高興起來。汽車還有10分鐘發車,我們準備在這裡吃早餐,售票員說出了大門口有很多賣早點的,東西可以放在車上,如果來晚了她會把包放在下輛車上。我未做多想就把包放在車上,我相信他們。
紀王崮
出了公車站大門,門兩邊有很多賣早點的,我們找了一家看上去乾淨的餐館,要了小籠包,水煎包,雞蛋,浠飯,不足八元,讓我們吃的飽飽的,好舒服。
公車出了車站,天就開始下雨,一出城雨越發地大了起來,車前是雨編織的雨簾,車的兩邊是層層雨霧,十米開外不見一點景物。車冒雨西行。
本來沂蒙崮的首發,我計畫好的是在春暖花開的四月,由於四月初臨時受命出差,才使這次首發放在黃金周期間,其時,我是特別不喜歡在這個人人都談論旅遊的季節里出行的,熙熙攘攘的人流,想想都暈。

收集資料

在收集沂蒙崮的資料過程中,對於先走哪個崮一直困擾著我,隨著一點一點對沂蒙崮有了了解,先走“紀王崮”的想法越來越清晰,拿到桌面上的理由有這么幾點,一是紀王崮是目前唯紀王一住有人家的崮;二是這個崮上二千多年前是個國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三是從資料上了解到在紀王崮上可看到大大小小三十多崮,那崮群的美景,一直讓我魂牽夢縈;四是紀王崮尚未開發,仍保持原始風貌,而這也是我選擇她的最大的理由。
雨小了很多,路邊的山已清晰可見。車到崔家峪鎮,轉而向北,地勢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一會爬坡,一會繞山而行。車過一個叫郭橋的地方轉而向西。我感覺方向不對問:是向西行嗎?鄉村售票員說:“一會還繞回來。”
向西有十幾里路的樣子,景致越發有了變化,抬眼望去,遠遠的崮崮相連,典型的崮鄉美景。一會車停了下來,路邊一塊紅石上該著――石旺峪。
我知道,我們已經走進了崮鄉。

紀王崮

從石旺峪車向回走,到了郭橋轉而向北,一路上一些不知名的崮不斷出現在視野中,看到姿態各異的山崮,我們不時地發出驚嘆,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遠遠地看到一處農院,是用園木圍建的院牆,大門邊掛滿了大紅燈籠,很是喜氣,車近了,看到門眉上寫著“江泉度假村”。

尋找地圖

愛人在找地圖,翻開一看,石旺峪到紀王崮的直線距離要比泉莊鎮近許多,“從泉莊到紀王崮八里,從地圖上看石旺峪要近好多”,我拿過地圖裝模裝樣地看了看,“石旺峪會有交通工具嗎?”,“有,我看到路邊停了很多的三輪車”,片刻無語,為自己的一次疏忽責備自己,只怪石旺峪的崮太漂亮了,讓我犯下如此大的錯誤,我們嘻鬧著,我在說出不是理由的理由,而她總是笑著看著我,不時點頭應合著,仿佛這是我故意安排的,讓她有一次盡顯聰明,等著我誇她的機會,而我並不點破,極盡讚美之詞。看似錯誤的選擇都會讓我們快樂不止。
多次的戶外旅行,讓我更看重過程。在路上,心可以隨風飄揚,感受途中的人、事,感受一次次的驚喜和意外。斜靠著車窗望著窗外發獃,讓心在嘈雜的環境中靜下來,想著自己的事,用心去感受旅行的快樂。
雨終於停了下來,車繞過一個村莊,轉而向西,售票員說前面就到了。
紀王崮

到達泉莊鎮

10點30分我們到了泉莊鎮,一下車,濕濕清爽的空氣一下子把你擁入懷中,愛人在原地跳了跳,大有躍躍欲試的感覺。公車司機叫來一個帥氣的小伙子,說我們到崮上去。我問到紀王崮多少錢,他回答了二個價格,到山下15元,到崮上30元。幾經討價還價無果。這時愛人說雨傘忘在車上了,看到公車停在不遠處等客,我急急地跑過去,司機已把雨傘收了起來,我好好看看長得賊眉鼠眼的司機,想到一句話,旅遊出刁民。
泉莊鎮並沒有其它可選擇的交通工具,無奈中我們又叫來那個開昌河麵包的小司機。在路上我問他可有其他返回的路,他說沒有,如果下山來,可以打電話給他。愛人拿出地圖,“從紀王崮可以到王莊返回嗎?”,小伙子一點也不臉紅地回答可以,真聰明,我笑著看了一眼我的愛人。我問他,要多少錢,他說少了60元不乾,價格雖然高了點,但是我心裡依然決定,從王莊返回。
事先我查過資料,那一帶有透明崮,錐子崮等等一些小有名氣的崮,如果時間緊權當是次探路,我一直認為這一段路是非常適合徒步旅行的。

留下好嗎

下車的時候留下司機的電話號碼。在一塊紀王崮山脈石牌處下車,麵包車匆匆返回。抬眼望去並沒有紀王崮的影子,離開柏油路,走上一個五米寬的土路,轉過一個小山腰,南面出現一個非常漂亮的山崮,但是我知道這並不是我要去的紀王崮,一時茫然,難道今天看不到紀王崮嗎?心情一下壞到極點,我不想把這種心情傳染給我的愛人,在前面我緊走幾步,站在高一點的地方,抬眼望去,依然不見紀王崮的影子。站在那裡,一時無措。愛人趕上來,問:“紀王崮在哪?”我說:“從那面走。”怎么走我也不知道,只是換個方向。 回到下車處,向西南走,轉過山腰,我高喊“看,紀王崮!”。

登上紀王崮

紀王崮兀自屹立的那裡,愛人趕上來,摟著我的腰,我們一起欣喜地觀賞美麗孤傲的紀王崮。
我們的位置在紀王崮的東北面,從這個角度看,紀王崮呈東西偏南北走勢,其形態如一個大大的“如意”,放在山上,東面微翅,中部順勢而低,過了中部又漸漸升起,到了西部又利落收起。
紀王崮海拔577米,面積4平方公里。據沂水縣誌記載“相傳紀子夫去其國居此,故名。”崮上現有一自然村,名“紀王村”。
稍停片刻,我們向紀王崮挺進。順著一條牛車小路,轉過山岙又一個山岙,紀王崮越來越清晰了,站在崮前我情不自禁地高喊,“我來了”悠悠回音在紀王崮山脈迴響。

路途艱辛

路越走越底,我們發現並不是上山的路,在山的北坡上有個村莊,村莊的東面有一排房子,我說“我們找到人問清路?”我的愛人笑著答應著。抬頭向山上望去,在山崮的東面有個人,順著山腰向西走,我說東面可能是登崮的路。從查閱的資料中我了解到,紀王崮只有幾條上山的路,如果方向上錯了會要走很多冤枉路的。我們快步向那戶人家走去。 房上插著紅旗的院落是個養雞廠,在屋前我喊“有人嗎?”屋內電視機開著,並沒有人應聲,轉過房子,愛人說“那邊有人”,養雞人正在和剛剛下山人在交談,我們上前問路,他們倆熱情向我們介紹,一條路是順著屋後的小路向東走,轉過山去從南面上山,另一條路是直接向上走轉向西一個叫“塔子門”上崮頂的路。愛人堅持走向上的路,向東的路雖然看上去遠一點,但是目標明確,要好走一些,而向上的路只是大概的方向,看上去有許多樹木,心裡想著向東,但是我仍然遵從愛人的選擇。
走過一片低矮的果林,向上的路越走越險,風化的山石,被雨打濕後一腳踩下去,向下滑動,我們小心地試探地向上走著,只一會我就大汗淋漓氣喘吁吁,我大聲說“在森林裡洗個熱桑拿,真爽呀!”。真不知為什麼來到大山,人的聲音也變大了。
路,已不能稱為路了,時斷時續。我們在荊棘空隙艱難地前進,走到一個陡坡前,我停下來抬頭看看,上面是陡峭近二十米高的崮崖,在我們的左上方,有一處十幾米寬,用方方的紅碣色石頭齊整的,修築的崮崖,與周圍黑色的山石存在明顯的反差。我說這一定是紀王修建的。
西邊是密密的荊棘。已實在找不出“路”。我決定放棄向上的路,而愛人仍要堅持,我說“我看過資料,上山的路只有幾條,還是向東走。”我堅決地轉而向東。愛人並沒有氣惱,還不時地歡快地走到我的前面。
我們已經脫離了屋後那條小路,不過向東走並沒有密密的荊棘,半山腰是低矮的果樹,靠近崮崖的山坡相隔不遠是一些相對高大叫不上名字的樹。看準方向,尋找著時斷時續的羊腸小路,不多時就來走上五米寬的上山路,順著這條路一定會走上崮頂的,我加快了腳步。同時拿出像機不時回頭給愛人拍照。
不知幾何時雨已停了,只有陣陣清風。
朝南的山門邊是一處十多米高的山崖,有一道從下至上和縫隙,這就是書中提到的關公試刀石吧,再向上走有人為修築的痕跡,仍然是那種發紅的碣色方石。 轉過一個之字形山路,我們登上了“紀王崮”

崮頂人家

中午12點我們來到崮頂,第一眼看到人類的建築是一個坐西朝東有二米高的山神廟,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
拜過山神廟,我們繼續向西行,這時天空中飄落絲絲細雨。走不遠看到雨霧籠罩著排列無序的農舍,一個中年婦女從農舍中走來,我還以為會和我們打個招呼,誰知她收拾一抱柴火轉身又走回。幾隻雞看到我們的到來也翅著腳躺閃,還不時扭頭看看。我們尷尬相視,繼續尋找可交流的崮頂人。
順著村中小路我們來到沒有院牆門前掛著“紀王崮度假村”的農舍前,我高喊“有人嗎?”回答的是不住的犬吠,來到北面一戶門前收拾很乾淨的人家,“有人嗎?”回答我的依然是犬吠。
再向北就出了村莊,濃濃的雨霧擋住了視線,我真不知怎么打開紀王崮神秘之門。
轉過身看到一個中年男子,我們走上前去與他交談,他把我們讓進“紀王崮度假村”。度假村不過是三間普通的房屋,東面是居住和伙房,其他二間用作餐廳。
紀王崮

遇到住戶

中年男子姓徐,近二年才上山來的,是個退伍軍人,小孩參加工作後夫妻二人看好紀王崮的旅遊資源,租借朋友的土地、房屋來此發展。去年臨沂有二個人來此遊玩,帶著帳篷,在門前場院上過了一夜。我們問他崮上能否過夜時,他這樣回答。
目前,紀王崮上有6戶17口石姓人家。原來散居在崮上,說在紀王墓前居住的人家,一到半夜屋門自己打開,就搬到南面來,現在都在這一片。
在此定了午餐,我們走出了“度假村”。
剛才經過的門前打掃乾淨人家的主人正好出門送客,主動上前與我們寒暄,在他的邀請下,我們走進崮頂人家。
主人姓石,叫石立高,是紀王崮村的負責人,50多歲的樣子。房屋的北牆上掛了照片,相框下面有二排“登山留言簿”,走進看了看有二十多本,隨手翻翻,各地的都有,省內的較多,大部分是文化界的人,看到精彩的留言,不免對這個樸實的老石,刮目相看。
老石熱情地拿出花生,一再說崮上的,我不免多用了幾個,並沒有什麼不同。
老石說:這間屋接待過三個國家三萬多上崮的人,前幾年中央電視台搜尋天下欄目組,一行十多人來崮上住了十多天,拍了上下二集,上集的名字我沒有記住,下集叫“崮頂人家”。他說有二個女的就住這個房間。老石一臉自豪地向我介紹了很多登崮的人和事,我卻不能一一記住。
說話間老石拿出許多陶片,“紀王崮上由於交通的不便,外來人很少,山上有很多遺物,這樣的陶片有很多,前幾年還能找到箭頭,現沂水博物館就有收藏。”老石隨後又說:“前幾年縣上從國外請來儀器對紀王墓進行勘查,說紀王崮仍保持完好未被破壞過,不過墓中沒有金銀那些東西。”這也許是這個愛崮人隨口一說,至於這個落寞的國王有多少隨藏品,不是我等所關心的。
告別一再挽留我們的老石,我們開始了崮上之旅。

紀王古國

村北的紀王墓上長滿青松,他的西面與其相對的就是傳說的紀妃墓,在兩墓之間有一大片空地,走上去發現是石質,這就是紀王的金鑾殿遺址,從遺址上看金鑾殿並不會有三進幾齣那樣的大院落,一些書中的描述不過是文人們的想像。距遺址幾米的北面發現有二個直經50厘米,深30厘米的石窩,傳說插旗或碾米用的,看後我認為是用於插旗的。據說在崮的東西南北各有二個,我們只在北、東兩面發現四個,裡面積滿了雨水,我用手攉出一部分水,用手摸了一下,滑滑的,想當年紀王雖兵敗於此,四面八旗,迎風列列,也是何等的威武。
金鑾殿的南面崖下,有一處泉,名胭脂泉,傳說是當年紀妃洗面化妝之處。從此向西走變是西門,名 門,此門盤旋而下,傳說是當年紀王騎馬下山之門,站在門口向南望去是一片森林,那裡原是紀王點兵之處,陣風吹過瑟瑟聲響,仿佛如紀王親帥大軍復國出征,回身過來是個水井,此井直徑二米多,深三米,長年保持水位不乾涸。當年紀王逃離時,派人用石塊封死井口,是近幾年才發現的,這也證明紀王占山八年,大量兵馬在此生存下來的可能。
繞崮至東南,一個壯美的景象出現在眼前,只見崮崮相連,各俱姿態,雖然剛剛雨過天晴,但遠處雨霧輕掩的沂蒙崮,更具特色,如生靈出海,衝擊你的視野,不僅為此美景驚嘆不已。在度假村過午餐後,徐大哥聯繫其表弟的麵包車,接我們下山,從紀王崮經王莊到夏尉鎮40元。由於安排一天的行程,下午2點30分我們與紀王崮依依作別,回頭望去,徐大哥仍立山頭,看到我們回望,長時間地與我們揮手告別。
短短的崮上之旅不能讓我對紀王崮有個全面的了解,只能期待下次之行。回來已經有許多時日了,熱情的老高,寂莫的徐大哥,美麗的崮群,閒暇之時常常讓我想起。一直以來,我都在構想,漆黑的夜晚,風中會傳來戰馬的嘶鳴聲。混暗的燈光下,聽聽崮上人講述紀王崮的故事,或許在明月當空的夜晚,漫步金鑾殿上,你會看到美麗的紀王妃舞動長袖翩翩起舞。紀王崮有著太多讓我再次登上的理由。

相關文章

《尋幽探勝紀王崮》

周圍環境

由沂水縣城向西,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旅程,就進入了沂蒙山的深處,“沂蒙第一崮、千古紀王城”的腳下。千古紀王城位於海拔500多米高的崮頂之上上,遠遠望去,紀王城的城牆如一條巨龍在雲霧山巔蜿蜒盤旋。那座遺失的王城,引人遐想,吸引著人們探尋的腳步。
在景區入口,有一株千年楓楊樹從巨石中長出,不僅石樹一體,而且石樹一色,被稱石抱樹,被當地人尊為神樹。此樹也是天上王城的迎賓樹。
沿著青石鋪成的山路拾階而上,伴隨著我們的是路兩邊沂蒙山區最原始的森林和悠揚的沂蒙小調。雨後山間的空氣格外清新,山間叢林鬱鬱蔥蔥,那油油的綠色,仿佛要從枝頭葉尖滴落,讓人心醉。正值板栗開花的季節,板栗花的清香在山間瀰漫,沁人心脾。每到秋天,紅葉滿山、百果掛枝,到處充滿著豐收的喜悅,栗子樹和柿子樹生長在路的兩邊,有著“事事順利” 寓意。
登山的路雖然不是艱險,山腰中間還是設立一座座風雨亭,讓遊人在這裡棲息,遮風擋雨。
民間小調如山泉般清純,遊客們被深深吸引……
經過,一段不算辛苦的攀登,我們已經來到了天上王城的崖壁下,此處是天上王城六大山門中的凳子門,傳說當年紀王流亡到紀王崮,就是從這裡登上崮頂的,這裡的台階都是直接在崖壁上開鑿而成,只能容一人上下。
紀王崮

棧道

緊貼陡峻崖壁而建,是登山王城的天梯。在崖壁間,眼前頓時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視野中是沂蒙山區特有的群崮爭輝的景象。天上王城—紀王崮崮頂面積有4平方公里,是面積最大的崮,也是唯一有人居住的崮,被譽為沂蒙第一崮.這裡四周懸崖峭壁,易受難攻,是一處難得的軍事要地,巨石壘成的城牆,環繞四周、。據說這是當年姬王為了抵禦外敵而建造的防禦城牆。石塊都是由巨石切割而成,小的有數百公斤,大的有五六噸重,在如此陡峭的山崖上,我們的前人究竟是運用了什麼樣的智慧來完成這個偉大的工程,至今仍然是個謎。想當初,紀侯遷都到這裡,懷著光復國家的心愿,韜光養晦,重整旗鼓,充分利用山崮的地理優勢,修築城池,建造宮殿,開闢演武場,操兵練馬;同時,安撫百姓,墾荒種地,發展生產,積蓄力量,以圖重整旗鼓,東山再起。當時的紀王城可謂輝煌一時。
跑馬場是崮頂上最寬敞的地方,也是當年紀王操練士兵的場所。如今,在這裡每天都有 “紀王點兵”的馬戰表演,再現了當年紀王厲兵秣馬,苦練精兵,力圖東山再起的場景。演武場上戰馬奔騰,殺聲陣陣,再現了一幅紀國將士征戰疆場的壯麗畫卷,讓人如同身臨其境。親身體驗一下披掛上陣,征戰疆場的感覺,是每個到這裡看過馬戰表演的遊客心中抑制不住的衝動。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紀王宮殿已不復存在,我們只能在斷壁殘垣間,想像它當年的雄偉壯麗。體會紀王在此勵精圖治、立志復國的雄心壯志。景區恢復的紀王城建築,重檐廡殿頂式建築。屋頂用當地的麥秸覆蓋的,也展現紀王當年創業的艱苦。我們不知道當年紀王和文臣武將們,在這裡欣賞的什麼樣的歌舞,如今成了遊人休憩、放鬆的小站。
在廣闊平坦的崮頂,風景秀美的崖下,草木叢中,潺潺山泉之間,紀王城的遺蹟隨處可見,默默地向人們訴說著一段流傳了幾千年的復國之夢。一架轆轤、一個竹筐據說是當年王城運送人員、物資的設施。當年紀王的兩個妃子親自耕種、織布,每天都親自來此泉提水洗漱。這兩個妃子名叫胭茹、姒粉,因此當地居民給這眼泉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胭粉泉!
千百年來,這裡留下了許多古村落遺址。這裡的村民每天最早看到日出,最後送走夕陽,與藍天作鄰,和白云為伍,從而被人們稱為“崮頂人家”。這裡保持著的崮上人家的生活原貌,保存了沂蒙山區最原始的生活習慣,許多年以來,崮上人家其獨特的生活設施和古樸的民風民俗吸引眾多遊人。人們不僅被沂蒙山山連山,崮連崮的大好自然風光所陶醉,更被這與世隔絕的純樸的風土人情感動著。可以到每個小院裡去感受一下這恬靜的世外生活。
傳說這裡是當年紀王的藏兵洞,而如今穿越千年的時間隧道,我們看到另一番壯美景致。時空隧道中用冰雕的形式展示了兩千年的王城文化,設定的冰雕各個神態怡然、栩栩如生。地下冰窟不受季節影響,在這裡四季都有冰城的體驗。
快要離開這神奇的天上王城了,依依不捨的感覺在心頭升起,依戀的不僅是那曾經的紀王古城,還有那白雲深處的崮上人家。
紀王崮
發現春秋古墓
2012年4月16日上午,山東省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在臨沂市沂水縣境內紀王崮的崮頂發現了春秋時期國君級別的一個墓葬。這座古墓屬春秋時期的墓葬,距今已有2600多年,比以往山東境內發現的春秋時期的墓穴都大。與之前發現的古墓不同,這個古墓分為槨室與車馬坑,而之前的古墓槨室與車馬坑都是分開的。從形制、規格和已出土的文物來分析,古墓是一座單人墓,應該屬於一座國君級別的墓葬,但墓主究竟是誰,仍需進一步考究。
22日,省考古所原所長張學海再次考察崮頂春秋墓發掘現場,認為墓主身份已經比較清楚,即莒國國君。墓葬的建成時間最早不會早於春秋晚期或者“春戰之際”。這是山東周代(從西周到秦始皇統一全國)考古的重大發現,也是有關莒國考古的重大收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