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瓜

筍瓜

筍瓜(Cucurbita maxima Duch. ex Lam.)一年生粗壯蔓生藤本;莖粗壯,圓柱狀,具白色的短剛毛。葉柄粗壯,圓柱形,密被短剛毛;葉片腎形或圓腎形,葉面深綠色,葉背淺綠色。卷鬚粗壯,通常多歧,疏被短剛毛。雌雄同株。雄花單生,有短柔毛;花冠筒狀,裂片邊緣皺褶狀,向外反折。雌花單生;子房卵圓形,花柱短,柱頭2裂。果梗短,圓柱狀,不具棱和槽;瓠果的形狀和顏色因品種而異;種子豐滿,扁壓。

原產印度;中國南、北各地普遍有栽培。果實作蔬菜,種子含油。

(概述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性,分布範圍,生長環境,品種分類,主要價值,栽培技術,播種育苗,定植密度,肥水管理,整枝打叉,採收,病蟲防治,

形態特性

一年生粗壯蔓生藤本;莖粗壯,圓柱狀,具白色的短剛毛。葉柄粗壯,圓柱形,長15-20厘米,密被短剛毛;葉片腎形或圓腎形,長15-25厘米,近全緣或僅具細鋸齒,頂端鈍圓,基部心形,彎缺開張,深、寬均約2厘米,葉面深綠色,葉背淺綠色,兩面有短剛毛葉脈在背面明顯隆起。
卷鬚粗壯,通常多歧,疏被短剛毛。雌雄同株。雄花單生,花梗長10-20厘米,有短柔毛;花萼筒鐘形,裂片線狀披針形,長1.8-2厘米,密被白色短剛毛;花冠筒狀,5中裂,裂片卵圓形,先端鈍,長、寬均為2-3厘米,邊緣皺褶狀,向外反折,有3-5條隆起的脈,中間一條延伸至頂端成尖頭,脈上有明顯的短毛,雄蕊3,花絲靠合,長5-7毫米,近無毛或僅在基部極疏被短毛,花葯靠合,藥室折曲。雌花單生;子房卵圓形,花柱短,柱頭3,2裂。果梗短,圓柱狀,不具棱和槽,瓜蒂不擴大或稍膨大;瓠果的形狀和顏色因品種而異;種子豐滿,扁壓,邊緣鈍或多少拱起。

分布範圍

筍瓜起源於南美洲的玻利維亞、智利及阿根廷等國,已播種到世界各地,中國的筍瓜可能由印度引入。中國南、北各地普遍有栽培。
分布圖分布圖

生長環境

筍瓜是喜溫的短日照植物,耐旱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肥沃、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為好。

品種分類

筍瓜的品種依皮色分為白皮、黃皮及花皮,按大小分為大筍瓜及小筍瓜。長江流域常用的品種有南京的大白皮筍瓜、小白皮筍瓜、大黃皮筍瓜,安徽的白筍瓜、黃皮筍瓜、花皮筍瓜,淮安的北瓜。除此以外還有一種紅南瓜,臍邊有突起,果皮硬,耐貯藏,放在桌上作觀賞用的金瓜,也屬於筍瓜。
金瓜
植株蔓生,生長勢中等。葉為五角心臟形,淺裂,綠色,葉長12厘米,寬18厘米,葉柄較粗壯。主蔓在14節以上結瓜。瓜為扁球形,高16厘米,橫徑22厘米,棱溝較淺,表皮金黃色,平滑,單瓜重2.0-3.0千克。果實肉質緻密,水分少,味淡。早熟,生長期80-90日。耐熱,抗病性較強。適於夏季栽培。畝產3500千克。
鎮江黃筍瓜
生長勢強,分枝力較弱。莖蔓有軟茸毛,具有5條不明顯淺溝。在6-8片葉處有2-4個分枝。葉片近圓形,有軟茸毛。果實長筒形,中部略膨大,長22-30厘米,橫徑10-15厘米。食用瓜黃白色,成熟種瓜白色,表皮光滑,有7-8條淺縱溝。肉較厚。單果重1.5-2.0千克,大者達3.5-4.0千克,每株能結5千克以上。產量高,畝產3500-4000千克。
黃皮筍瓜
植株短蔓性,莖粗,節間長,分枝多,生長勢強。葉心臟形,長15厘米,寬24厘米,綠色。第一雌花著生於主蔓2-3節,瓜長圓筒形,長29厘米,橫徑14厘米,表皮光滑,黃色;果肉淡黃色,厚3.5厘米。單瓜重1.5-2.5千克。果實味淡,品質中等。早熟,生長期90-120日。畝產2000千克。
早筍瓜
主要性狀植株蔓生,匍匐生長,生長勢和分枝力中等。主蔓長6-7米,莖粗2.7厘米左右,節間短。葉呈心臟形,長18厘米,寬26厘米,葉面茸毛較稀,綠色。主側蔓均結瓜,第一朵雌花著生於主蔓6-7節,以後每瓜間隔3-5節。瓜長25厘米,橫徑15厘米左右,表皮橙紅色,光滑。單瓜重1-1.5千克。果實
肉質緊密,稍具甜味,以採收嫩瓜炒食為主。
白玉瓜
植株蔓生,莖較粗,生長勢強。葉為五角心臟形,淺裂。葉柄較長,葉片長24厘米,寬38厘米,主莖在10節開始結瓜。瓜為長橢圓形,縱徑54厘米,橫徑25厘米。瓜皮乳白色,老熟瓜皮黃白色,表面有淺棱溝。單瓜重10.0-15.0千克。果實肉質較緻密,水分含量中等,味淡,品質中上等。中熟,生長期95日左右。耐熱性強,病蟲害較少,耐瘠薄,但喜水肥,適應性強。畝產約5000千克。

主要價值

嫩瓜適於炒食、作餡或作飼料,乾種子可炒食。筍瓜根系發達,生長迅速。果實長圓形,黃白色,可做蔬菜。果實表面平滑,成熟果實無香氣,含糖量較少。種皮邊緣色澤與中部同,種臍歪斜,種子較大。
筍瓜的食用方法:最好不要去皮,只要切去頭尾,再切片就能生吃、蒸、烤也可。

栽培技術

播種育苗

2-5月均可播種,搶早栽培宜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常溫下浸種7-8小時,催芽溫度28-32攝氏度,3月中旬開始可以直播於大田。

定植密度

在定植前翻耕土壤,多施腐熟的有機肥作基肥,如果有機肥不足,每畝加施複合肥50公斤。定植密度要根據栽培目的和管理要求來定,如果目的是搶早上市,採用大棚內吊蔓或搭架栽培,畝栽2000株左右,需要摘除所有側蔓,只留主蔓結瓜;如果部分整枝,採用吊蔓或搭架栽培,畝栽1000株左右;如果是爬地栽培,粗放管理,畝栽400-500株。

肥水管理

定植後,及時追2-3次提苗肥水,筍瓜在座果前要適當控制肥水供應,不要出現生長過旺,特別是在大棚內栽培,因溫度高,濕度高,植株生長快,節位增長,實際上是徒長,需要用含量15%多效唑10-15克兌水15公斤的比例噴2-3次(5天左右噴一次),噴施多效唑效果好,一是可以控制徒長,二是可以提高雌花率,但一定要注意多效唑的濃度,第一次濃度低一點,根據徒長情況再適當增加濃度,防止一次性濃度過高。如果前期出現雌花多,雄花少,採取人工授粉或使用2、4塗初開雌花。當植株座瓜後應加強肥水供應,隔10天左右追肥水1次,噴“複方金葉肥”1次,這樣就會連續座瓜,棚內栽培需人工授粉

整枝打叉

對於搭架或吊蔓高密度栽培,主要是為了搶早上市,提高前期產量,賣上好價錢,必須及時摘除所有側蔓,只留主蔓座瓜;一般管理,主蔓基部的側蔓及時摘除,主蔓留3-5條側蔓,粗放管理可以不整枝。無論是精細管理還是粗放管理,主蔓基部開始結的1-2個瓜(雌花)容易老化,要及時摘除,否則會影響後續結瓜。

採收

筍瓜宜食嫩瓜,以200-300克食用最佳,脆爽似冬筍,瓜大、瓜老時品質明顯下降,應及時採收嫩瓜,保持優良品質。

病蟲防治

白粉病:可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1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500-600倍液、30%懸浮劑400-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7天一次,共噴2-3次;莖基腐病用多菌靈或敵克松灌根。
蚜蟲:黃板粘殺30-40片/畝。1.5%苦參鹼0.5-0.6克/畝,10%溴氰蟲醯胺3-4克/畝可兼治美洲斑潛蠅、煙粉虱、薊馬,5%吡蟲啉1-2克/畝,5%啶蟲脒0.8-1克/畝,4.5%高效氯氰菊酯2-3克/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