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具

窯具

窯具,即用耐火土製成的在焙燒過程中對坯件起間隔、支托、承墊、保護等作用的器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窯具
  • 外文名:Kiln furniture
  • 製作材料:耐火土
  • 用途:間隔、支托、承墊、保護等作用
概述,窯具的特徵,窯具的材料類型及特性,

概述

間隔類窯具最初為丸狀,又稱“托珠”,系用含氧化鋁較多的白色耐火土揉成,這種間隔窯具在紹興及蕭山等地的春秋戰國龍窯遺址中多有發現,通常用於原始瓷碗、碟等小型器物的疊燒,在這些器物的內底和外底或多或少地留有間隔窯具的使用痕跡。
由於丸狀間隔窯具的耐火性強,故幾乎不見坍塌黏結現象,有些變形程度不高的丸狀間隔窯具有可能被重複使用。東漢中晚期,在上虞等地的青瓷窯場中出現了三足餅形間隔窯具,這種窯具用普通的耐火土做成,熔融溫度與瓷坯接近,足呈圓錐形,因三足與瓷坯接觸面的壓強較大,所以在高溫焙燒階段足尖陷入坯胎,燒成後敲掉窯具,在碗、缽等器物的內底留下三個毛糙的痕跡。三足餅形間隔窯具的缺點是,重量過於集中在足尖,影響了產品的質量,因而至三國晚期這種窯具便被齒口盂形間隔窯具所取代。
齒口盂形間隔窯具亦用普通的耐火土製成,使用時口朝下,一般有六個以上的齒狀足,足端呈長方形,它與瓷坯接觸面的壓強比以前的三足餅形間隔窯具小得多,這樣就能避免足端陷入坯胎而提高產品的質量。同時,齒口盂形間隔窯具使用時常常在足端敷一點能承受高溫的白色耐火土,從而既防止了窯具與器物黏結,又便於窯具的再次利用。然而齒口盂形間隔窯具自身的重量限限制了疊燒的數量,因此從東晉開始這種窯具不再在越窯中流行,而丸狀間隔窯具又被廣泛用於碗、盤類器物的疊燒,不同的是,其體積變小,每件瓷坯使用的數量不是春秋戰國時期常見的三個,而是四個或四個以上。唐五代時期,這種間隔窯具的體積進一步變小,形狀也多樣化,既有丸狀的,又有條狀的,每件瓷坯的使用數量常在十個以上,而分散到泥丸或泥條上的重量則相對減少,所以疊燒的瓷坯每摞可達十多件。間隔窯具的出現和演變,無不體現了窯工對窯爐空間充分利用的理念,這種在一定的時空中和相同的條件下追求產量的行為,正是受節能的自然法則所支配的。

窯具的特徵

(1)首先應當具有良好的抗熱震性和常溫、高溫機槭性能。
(2)窯具應當具有良好的熱傳導性能和透氣性。
(3)窯具應當具有較高的荷重軟化溫度和耐火度,要求其荷重軟化溫度較被燒製品的燒成溫度高50~100℃以上。
(4)窯具應當重量小、蓄熱低、尺寸準確而且規整度好。

窯具的材料類型及特性

黏土-熟料質,即由黏土與熟料(廢匣缽、廢黏土等組成)可在1300℃左右使用;高鋁質,三氧化二鋁含量達46%以上,在小於1450℃下使用;莫來石質,主晶相為莫來石,由10%的高嶺土與90%的合成莫來石組成,在1400~1500℃下使用,且強度高;菫青石-莫來石質,青石和莫來石是主晶相,使用溫度為1310℃以下;碳化矽質和重結晶碳化矽質,碳化矽質,其特點是抗熱震性極好,強度大,使用溫度低於1400℃;重結晶碳化矽質,短期使用溫度可達1650℃;碳化矽以氮化矽為結合劑時所形成的“碳化矽結合氮化矽”耐火材料的長期使用溫度可高達155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