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灣窯

石灣窯

石灣窯以善仿鈞窯而著稱。仿鈞釉色以藍色、玫瑰紫、翠毛釉等為佳,但仿中有創。鈞窯的窯變釉是一層釉色,而石灣窯變釉卻有底釉與面釉之分。從傳世器看,器體厚重,胎骨暗灰或灰白。寂圓叟在其《陶雅》中盛讚石灣窯變釉色:“廣窯謂之泥均,其藍色甚似灰色┅┅於灰釉中旋渦周遭,故露異彩,較之雨過天晴尤極濃艷,目為雲斑霞片不足以方厥體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灣窯
  • 所在地:廣東佛山市石灣鎮
  • 始於:宋代
  • 著稱由來:善仿鈞窯
  • 極盛:明清兩代
簡介,特色,產品,題材,古代作品,石灣窯陶瓷公仔欣賞,歷史,

簡介

在今廣東佛山市石灣鎮,明清著名民窯之一。以陶塑建築陶瓷著稱。始於宋代(亦有一說始於唐),極盛於明清兩代。

特色

石灣窯以善仿鈞窯而著稱。仿鈞釉色以藍色、玫瑰紫、翠毛釉等為佳,但仿中有創。鈞窯的窯變釉是一層釉色,而石灣窯變釉卻有底釉與面釉之分。寂圓叟在其《陶雅》中盛讚石灣窯變釉色:"廣窯謂之泥均,其藍色甚似灰色┅┅於灰釉中旋渦周遭,故露異彩,較之雨過天晴尤極濃艷,目為雲斑霞片不足以方厥體態。┅┅又有時於灰釉中露出深藍色之星點,亦足玩也。"
石灣窯不僅善仿鈞,而且善仿宋代各大名窯,宋代官、哥、汝、鈞諸名窯產品,從材質運用、技法處理、藝術造型等各方面都仿得惟妙惟肖,而且有創造性的發展,梅建鷹評價曰:"石灣集宋代各大名窯之大成,仿鈞而青出於藍,獨創石灣自已的藝術風格。"

產品

題材

以“漁、樵、耕、讀”為題材的石灣陶塑,是石灣窯的典型品類,且以其“胎釉深厚樸實,造型生動傳神,技法多姿多彩”的藝術風格而風靡天下。在石灣陶塑藝術發展的歷史中,產生了無數的能工巧匠和眾多的藝術大師,成為世人敬仰和歌頌的對象。
當代的石灣,作為一個聞名於世的陶都,陶瓷更是得到了蓬勃發展,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石灣窯石灣窯

古代作品

明代晚期以來的製品上往往印有店號、作者姓名等款識。明代晚期有“祖唐居”、“陳粵彩”、“楊升”、“可松”等;清代康熙年間的有“兩來正記”、“文如璧”;乾隆前後有“沅益店”、“大昌”、“寶玉”、“瓊玉”、“如璋”、“來禽軒”;道光前後有“黃炳”、“霍來”、“馮秩來”、“瑞號”等。  傳世常見的“唐祖居”款器物中大多是晚清仿品。

石灣窯陶瓷公仔欣賞

石灣窯陶瓷公仔,取名為“和諧”,尺寸:38x30x22cm,是石灣陶藝風格的典型作品。它的上釉別具一格,釉色渾厚斑斕,造型生動傳神。兩位老人和諧的擁抱在一起,喜笑顏開,傳達著收成的喜悅。人物表情憨態可掬,眯笑著雙眼哈哈大笑,極富鄉土氣息,讓觀賞者忘記城市的壓力,放下生活的瑣事,感受淳樸的笑容,散發人類最本質的幸福感,回歸自然。
石灣窯
在技法上,塑造人物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現人體肌膚,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溫情和人性”的藝術效果。珍貴的是,這種表現手法下的藝術品獨一無二,具有不可複製性,是個性化的收藏!最適合擺放在中式或田園風格的環境中。

歷史

石灣地區的制陶業,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期。目前已發現的佛山石灣地區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河宕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在此後的春秋戰國至漢代的遺址和墓葬中也多有陶器出土。
在石灣地區的唐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黃釉陶壇,其中有一些附有精美的施釉陶塑裝飾。在該地區的大帽崗、小帽崗等地還發現了不少唐代半倒焰式饅頭窯窯址,這是目前石灣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古窯址。因而石灣窯的歷史起點多定於此。窯址中出土了匣缽、擂盆、墊環等窯具,以及施青釉和醬黃釉的碗、碟、盆、壇等日用器。個別器物上裝飾有貼塑的人物和動物,這些可視為石灣陶塑的濫觴。窯址出土的器物,與同時期周邊地區唐墓所出土的器物是完全一樣的,從而證實了該地區墓葬出土的陶器,大多是由石灣窯生產的。形成於漢代、成熟於唐代的南海海上貿易交通通道,在宋代因造船術的進步、指南針在航海上的運用而更趨發達,從而也刺激了中國陶瓷業的發展。石灣窯也不例外。在鄰近地區發現了一些宋代龍窯窯址,出土的器物有壺、壇、罐、盤、碗等;胎質堅緻、造型輕巧,裝飾技法有雕塑、刻劃、點彩等;釉色以青釉、醬黃釉為主,還有黑釉、白釉等。龍窯比之饅頭窯更為進步,其優勢在於一是產量大幅提高;二是燒造質量更穩定。由此可見石灣窯在不斷地發展和進步。
明清兩代是石灣窯的繁榮鼎盛時期。從宋末到明初,由於有大批北方的窯工為避戰亂而逃到了南方;加上經濟發展的因素:一是海外貿易的繁榮需要大量的陶瓷器出口;二是石灣當地的手工業發展,大量加工後的廢料成為了陶器配釉的廉價材料。因而刺激了石灣陶業的大發展。此時的石灣窯成功地仿製了全國各大名窯的釉色,並創製出獨具特色的窯變釉。此期石灣窯的產品除暢銷兩廣地區外,還行銷海外。屈大均《廣東新語》載:"石灣之陶遍二廣,旁及海外之國。"從東南亞諸國傳世的大量石灣陶產品中,包括華人建築用陶和收藏品,可得到實物的證明。此外,15-16世紀盛行於越南的多彩釉陶瓷器,以佛教祭器為主,胎體厚重,裝飾手法以陽刻、貼塑、雕刻等技法為主,在牙黃色底釉上加黃、綠、藍、紅等彩釉,其總體風格與石灣窯產品極為接近,反映出兩地陶藝有一定的交流和影響。
明代初期的產品主要有日常生活用器和香爐、燭台、觀音、佛像、土地公等等,產品受佛、道意識的影響較重。從明中期開始,大量出現了以捺塑方法製作的花盆、魚缸、花凳以及影壁等陶塑產品。同時還出現了琉璃瓦、琉璃瓦脊和琉璃臂脊等產品。
清代初期至中期,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建築(包括宗廟祠堂、佛道廟宇等)的裝飾要求不斷提高,石灣窯的瓦脊等建築裝飾構件高度發展,出現了題材多樣化和工藝複雜化的局面。並在清中期出現了專門生產瓦脊的堂號(工場),如"文如璧"、"吳奇玉"、"全玉成"、"美玉"、"英玉"、"均玉"等。此時整個石灣陶業也進入了大發展時期,從業人員增多,產品種類和產量增加,因而出現了以產品類型分類的"行會"作為民間的、自發的管理機構,嚴格規定不許跨行業生產。主要行會有"茶煲行"、"大盆行"、"缸行"、"古玩行"、"花盆行"等。據統計,至清末,各種行會多達26個。
清代晚期至民國初期,由於社會的變革導致了建築風格的變化,使瓦脊需求量急劇下降,因此許多生產瓦脊的藝人和堂號紛紛改為塑造單個陶塑製品,俗稱"石灣公仔",為石灣陶業創出了一片新開地。此時湧現出大批的陶塑名家,如黃炳、黃古珍、陳祖、陳渭岩、馮秩來、劉佐朝、潘玉書、霍津、廖作民、廖堅、區乾、劉傳等。
石灣窯
抗戰時期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由於戰亂等因素的影響,石灣窯生產陷入了低谷。新中國成立後,石灣陶業在政府的扶持下得以迅速恢復,並在繼承與創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湧現出莊稼、劉澤棉、曾良、梅文鼎、廖洪標等一大批當代陶藝大師。
由此可見,石灣窯的歷史可分為四個時期:唐至明初為形成發展期;明中期至清為鼎盛期;民國時期為低谷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為創新發展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