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語民族西遷

突厥語民族西遷

突厥語民族西遷,指西突厥人人受到唐帝國進攻戰敗後的突厥人為了擺脫追擊而逃離了東亞,發起了大規模西遷的運動。西遷後的突厥人曾建立塞爾柱突厥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突厥語民族西遷
  • 外文名:Turkic peoples westward
  • 事  件:西突厥人大規模西遷
  • 國  家:西遷突厥人建立奧斯曼帝國
  • 最佳遊玩季節:全年
  • 建議遊玩時長:2小時
  • 開放時間:8am-5pm
  • 門票價格:免費
介紹,過程,

介紹

突厥民族發源於葉尼塞河上游,在今天的蒙古西北部,以遊牧為生,其語言與中國史書上的丁零鐵勒柔然相近;遊牧民族的部落族群間經常發生衝突與戰爭,而部落間的聯盟又經常改變,聚散無常。突厥人在沒有形成自己的民族之前,曾經被柔然人奴役。他們善於鍛鐵,被稱為鍛奴。鍛奴集團的各個部落於公元552年組成了自己的國家,並在數十年間逐漸擴張為一個帝國。
突厥帝國因為幅員遼闊,隋朝時期被隋朝皇帝楊堅施用反間計,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分由兩個人治理。東突厥跟中國的中原王朝有不少交往,而隋朝時期臣服於中國。幾代可汗對隋朝統治者都相當恭順。到了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突厥強大,唐朝的創建者曾經受封於突厥帝國;唐代李氏家族,還有之前不少駐守西北邊陲的漢族將領都曾和突厥上層家族通婚。唐太宗李世民就具有一部分的突厥血統。突厥後來被後發制人的唐朝攻滅,突厥可汗額利被俘,突厥滅國,餘眾向西方逃竄。
西突厥汗國西突厥汗國
草原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就是御馬術。馬大約四千年前才被人類馴化,最早是為了提供肉食。後來人們發現馬可以馱重,再後來又發現它耳朵靈敏,記憶力特別好,走過的路不忘,所以有“識途老馬”之稱。馬脖子很長,能看到很遠的地方,馬跑得很快,人騎在馬上很有利於作戰。於是,騎兵成了遊牧民族巨大的軍事優勢。
當時的突厥民族還有一個優勢,他們能在馬上使用由幾層樺木打造的雙弧形的弓。這種雙弧弓射出來的箭速度很快,力量也很強,跟15世紀時“英格蘭長弓”(English longbow)差不多,而英格蘭長弓的長度等於一個人的身高,士兵必須穩站地上才能開弓射箭。

過程

從葉尼塞河到多瑙河(552-1529)
東突厥與中國隋、唐兩朝都有交往,和西突厥卻逐漸失去了聯絡,於是慢慢地被隋朝和唐朝吸收,尤其是唐朝名將李靖率軍徹底擊潰東突厥後,東突厥歸順於中國的中央政權。西突厥人為了躲避中國人的追擊則繼續向西發展,而且越走越遠,一直到鹹海。鹹海有兩條河流注入,北邊的是錫爾河(中國唐代以前稱為藥殺水),南邊的是阿姆河(唐以前稱為烏滸水),起初西突厥人在錫爾河以北居住。錫爾河以南屬於農耕社會,是粟特人居住的地方,慢慢地突厥人越過了錫爾河,有的自願充當奴隸兵,也有的被販賣為定居者的家奴。
之後,突厥人又到了阿姆河之南,進入了波斯人的世界,逐步接近當時伊斯蘭世界的中心,也就是巴格達。公元10世紀-11世紀的時候,巴格達是(由先知穆罕穆德的族人阿巴斯家族統治的)哈里發帝國的首都,是伊斯蘭世界的政治與文化中心,和(在北非穆斯林統治下的)西班牙的科爾多瓦、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中國北宋的首都開封並列為世界四大都會。但是阿巴斯哈里發從10世紀起被來自北方屬於什葉派的布維希王朝所控制,形同傀儡。塞爾柱人起源於西突厥的烏古斯部,在領袖塞爾柱的率領下結成一個部落團體。他們先是定居在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的(絲綢之路重鎮)布哈拉,信奉了伊斯蘭教,繼而渡過阿姆河,由裏海東岸南下,進入伊斯蘭的心臟地帶。塞爾柱人首領突格里勒於1055年率兵進軍巴格達,驅趕了布維希政權,被阿巴斯帝國的哈里發任命為帝國的攝政王,授予他“東方和西方的國王”的稱號和“蘇丹”的官職,從此塞爾柱王公“挾天子以令諸侯”,建立了今天我們所說的塞爾柱王朝
塞爾柱人進入巴格達,把持伊斯蘭的政治中心11年之後。1066年,法國北部的諾曼第大公渡過英倫海峽,控制了整個英格蘭,建立起由諾曼第貴族統治的英國——今天的英文有如此多的法語辭彙主要是這個原因。又過了五年,即1071年,塞爾柱人在小亞細亞(即今天土耳其亞洲部分)東部的曼斯科特擊潰了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的軍隊,俘虜了東羅馬帝國的皇帝。之後,一批批的塞爾柱突厥人就開始進入小亞細亞,以伊斯蘭拓邊戰士的身份,蠶食東羅馬(拜占庭)帝國最重要也是最大的一塊領土。到了12世紀中葉,在今天土耳其的亞洲領土上已經有許多突厥人建立的政權;塞爾柱人王朝的首領自稱蘇丹,在中南部的科尼亞建立首都,被稱作羅馬的塞爾柱蘇丹國(Seljuk Sultanate of Rum)。這時,塞爾柱突厥人離開錫爾河以北的亞洲草原已經四百年了,離開突厥人的發源地蒙古則有六百多年了。他們經過了伊斯蘭化與波斯化的雙重過程,又先後和許多不同民族(如粟特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阿美尼亞人以及希臘人)大量通婚,但是他們卻仍然保持著烏古斯突厥語。
塞爾柱突厥帝國塞爾柱突厥帝國
塞爾柱蘇丹國和突厥人在小亞細亞建立的各個公國依靠伊斯蘭的宗教熱忱加上固有的草原民族戰爭法則,一直不斷擴張,把本地人的政權一一打敗,讓他們成為附庸。通過行政力量、宗教皈依和大量通婚,(受波斯和阿拉伯辭彙影響的)烏古斯突厥語逐漸取代了希臘語,成為小亞細亞的通用語言。
公元1243年,正在突厥人西進順暢的時候,東邊又來了一批源自蒙古的草原民族,統帥是成吉思汗的長孫拔都。他的軍隊所向披靡,占領了小亞細亞很大一部分,令塞爾柱蘇丹國俯首稱臣。這樣,塞爾柱王朝的力量就大為降低,需要應付蒙古人,便無法兼顧自己境內的一些地方勢力。不少地方的部落於是紛紛自立。其中跑得最遠的一批人到了十分接近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天的伊斯坦堡)的地方。大概在公元1299年,這批人的首領奧斯曼建立了自己的小公國。這個小公國的前兩代首領還不敢自稱蘇丹,但是後來擴張迅速,向西奪取了東羅馬帝國許多地方,向東又平服了一些突厥人的小公國,於是領導人改稱自己為蘇丹,這就是後來的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的前十幾個領袖個個勤政善治,長於征戰。到蘇萊曼蘇丹時,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到達頂峰。1529年,蘇萊曼蘇丹率兵抵達多瑙河,圍困維也納。這位面孔消瘦、鼻樑尖且直的蘇丹被認為是當時歐洲最偉大的君王。也許他並不清楚,一千年前在葉尼塞河上游放羊的圓面扁鼻的說突厥語的牧人們就是他的遠祖。
從小公國到大帝國(1299-1566)
奧斯曼公國建於1299年左右,經過100年的擴張,已經占有不少歐洲領土,都城也從小亞細亞西北部的布魯薩遷到巴爾幹半島的埃迪爾內。
這時,小亞細亞東部又出現了一位叫做帖木兒的操突厥語的蒙古裔厲害人物。帖木兒以撒馬爾罕——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的重要城市——為基地,向南打到今天的阿富汗,再南下洗劫了印度的德里;向西打到今天伊朗的波斯灣,再向西北進攻到今天的土耳其,進入今天的土耳其的首都安哥拉,把奧斯曼的蘇丹抓了起來。(突厥人在11世紀曾經把東羅馬帝國的皇帝抓起來,同是突厥裔的帖木兒在15世紀又把奧斯曼帝國的蘇丹抓起來,使得本來西進順暢的奧斯曼帝國不得不再面向東方,延緩對東羅馬帝國的最後進攻。)
奧斯曼帝國的創建者奧斯曼是一個運氣很好的人。他選擇立國的地方的對面就是異教且異族的東羅馬(拜占庭)首都。當蒙古人衝散了以科尼亞為首都的塞爾柱蘇丹國的時候,許多地方王侯紛紛自立。蒙古人撤退後,大家就逐鹿中原,相互征伐。奧斯曼在小亞細亞的西北一角,他的敵人就是拜占庭,因此吸引了很多無用武之地的豪強投奔他,幫他一起向西攻打東羅馬的領土。奧斯曼的兒子叫奧爾罕。奧爾罕攻占了不少地方, 並且第一次參與了東羅馬(拜占庭)的內爭。當時拜占庭的皇帝有個政敵,皇帝跟他的對手要打仗的時候,向奧爾罕求援,並且把女兒嫁給他,所以奧爾罕成了東羅馬帝國的駙馬。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自他以後好多代的奧斯曼蘇丹都娶基督徒貴族之女為妻。上行下效,奧斯曼從貴族到老百姓都時常娶歐洲基督教徒為妻。所以奧斯曼人的血統混雜得很厲害,他們自認是歐洲人一點也不為過。
再過幾代,年僅21歲的穆罕穆德二世在1453年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消滅了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羅馬帝國第95個皇帝戰死在城牆上。(東、西羅馬帝國總共維持了95個皇帝,起初幾百年是以羅馬為首都,後來的一千年是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史稱東羅馬帝國。)
穆罕穆德蘇丹之後的第四位蘇丹,就是1520年登基、1566年去世的蘇萊曼蘇丹。他是奧斯曼帝國最強,也最有威望的蘇丹,他除了在1529年帶兵圍困維爾納,1534年,他又領軍向東,占領了巴格達。在他之前,奧斯曼帝國已經把埃及、敘利亞以及包括伊斯蘭聖城麥加和麥地那的阿拉伯半島西部納入了版圖。從1517年起,直到1924年,奧斯曼帝國的蘇丹還兼任伊斯蘭世界的哈里發,即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人。
奧斯曼帝國的地理位置很優越,東部不易受敵,西部可以擴張。14世紀發生了一個決定性的戰爭,那就是科索沃戰役。奧斯曼帝國戰勝了塞爾維亞、保加利亞以及阿爾巴尼亞的聯軍,整體上控制了巴爾幹半島。科索沃戰役後奧斯曼帝國才開始攻打君士坦丁堡。
當奧斯曼帝國占領君士坦丁堡的時候,炮兵是匈牙利人,騎兵是塞爾維亞人,那時候他們已經成功地把君士坦丁堡從西邊和東邊包圍起來了。向奧斯曼臣服的聯軍裡面,有很多是東正教徒的塞爾維亞人和天主教徒的匈牙利人。
前面提到,奧斯曼帝國的前十幾位蘇丹都能征善戰並勤於治國,但這並不是全部原因,還有制度原因。
第一是在宗教的鼓勵之下,開疆拓土的人被封為加齊(Gazi)之後會有榮耀感,心裡素質會增強。
第二是奴官制。這是奧斯曼人的創舉,就是把體質性格優秀的基督教青少年訓練成蘇丹的家奴,然後派他們在王宮、政府機構或軍隊任職。在波斯和印度之外的整個伊斯蘭曆史里,被伊斯蘭政權統治的人大多是猶太人和基督教徒。根據古蘭經和先知穆罕穆德的做法,也就是伊斯蘭教法,這些人是要受到保護的。他們不是穆斯林,但他們有穆斯林也承認的經文,所以叫“有經之人”。“有經之人”只要交人丁稅就會受到保護,不能當作奴隸。解決這個理論困難的辦法,就是找到支持這個做法的教法學者給出新的解釋。於是蘇丹御用的教法學者做出了牽強的解釋:如果把一個基督教徒的人丁稅退回,這個基督教徒就不受保護了,就可以被當作奴隸。
奴官制的實際做法是從歐洲或小亞細亞選拔十歲到十七八歲、身體健碩、頭腦聰明的基督教男孩,把他們送到小亞細亞的一個農莊,讓他們在那裡學習語言,轉化為穆斯林,然後給他們最好的教育。這些蘇丹的家奴長大後都效忠於蘇丹,這樣就衝擊了奧斯曼突厥人原來的部落制度。如果大家的向心力仍在自己的部落,部落和部落之間又有鬥爭,蘇丹的中央集權就無從實施。奴官制雖然似乎有違伊斯蘭教法,卻為奧斯曼蘇丹添加了許多有能力並且對蘇丹效忠的基督教人口。事實證明,當了蘇丹家奴的基督教青少年長大後經常把自己原來的家族勸化為穆斯林,還想方設法讓其他親戚的兒子也能被選為蘇丹的家奴。
奴官制中最有名的一部分人,在土耳其叫新軍“Janissary Corps”,中文譯作“近衛軍”。這支軍隊戰鬥力極強,並且效忠於蘇丹,在奧斯曼帝國擴張時期是無往不勝的一支軍隊,也是全世界,至少是歐洲,唯一的一支常備軍。
第三是米勒特製,這也是奧斯曼人的首創,雖然它符合伊斯蘭傳統的統治方法。米勒特的意思就是一個社區,它按照宗教信仰把居民分成不同的米勒特。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者沒有種族的概念,或者不把種族當作主要認同對象,也不以語言為主要認同對象;米勒特製以宗教劃分國內人民的身份。所有穆斯林是一個社區,所有的猶太人不管住哪裡,是一個社區,所有的亞美尼亞基督教徒是一個社區,所有的希臘正教徒又是一個社區。
在米勒特裡面,被委任的領導者負責收稅,然後繳納給中央。但是宗教事務、教育、婚姻、財產的分配、訴訟、解決社區內部的衝突等,都由米勒特自己處理,幾乎是完全自治。但是在軍事上,米勒特不能有自己的軍隊,軍隊只能歸蘇丹,交稅納糧則是所有米勒特的義務。這個制度跟過去的伊斯蘭統治者有所不同,但差異不大。
另一個制度叫采邑制,英語叫 “Timar”,意思就是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蘇丹統治的土地都屬於蘇丹,別人不準買賣也不準繼承。有戰功的人,蘇丹就封他一塊地。但是他的兒子和孫子不能繼承這塊土地,除非蘇丹允許他繼承。因此在奧斯曼帝國裡面不容易形成地主階級,也不容易形成有足夠財力和人力跟中央王朝對抗的家族。這對鞏固蘇丹的統治和延續奧斯曼帝國的王統是有好處的,對緩和農民和地主的抗爭也有作用。
最後講一講奧斯曼帝國的繼承制。這個制度的好處和壞處很難說,起初可能是好處多,後來可能是壞處多一些。奧斯曼突厥人雖然花了一千年的時間,向西遷移了幾千公里,並且滲入了大量波斯人與希臘人的血液,但是他們始終維持著基本的草原民族統治方式,沒有採用長子繼承制。
總而言之,奧斯曼蘇丹的繼承制,在草原民族中(包括元朝)大致都是這樣的:哥哥去世之後往往是由弟弟繼承,當然也可以由某一個兒子或是侄子繼承,但要開一個宗親大會通過選舉決定。奧斯曼帝國前面150年選的都是能幹的人繼位。但是後來從穆罕穆德二世開始,就對自己的兄弟都不放心,怕他們趁他外出打仗的時候在家裡造反。於是從他開始,蘇丹們就用不同的方法把兄弟們變成無法和他競爭。或者給他們很多宮女,讓他們沉迷於女色,或者把弟兄禁閉在宮內,不讓他們熟悉政務。後來有個蘇丹乾脆收買了幾個教法法官,解釋說可以為了維持帝國的安定和大眾百姓的利益而毒死自己的兄弟,所以誰一登基就殺其他的兄弟。
從將士用命到佞臣弄權(1566-1699)
蘇萊曼(1520年-1566年在位)是奧斯曼歷史上最偉大的蘇丹。他把奧斯曼帝國的疆土擴展得很廣,包括整個東南歐洲,整個小亞細亞,整個高加索地區,黑海西部與北部(克里米亞等地),整個肥腴新月(今天的伊拉克、敘利亞、約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島的西部(包括麥地那跟麥加)和東部(即今日海灣諸國),埃及和北非(即今日利比亞和突尼西亞)。奧斯曼帝國成了整個伊斯蘭世界的領袖。
占領埃及後,奧斯曼的領土開始收縮。因為采邑制規定,只要能不停地擴張領土,就能有新的采邑賞賜給有軍功的人,也就不斷地有人願意為蘇丹效勞,日子就會越過越好。但是到了某一個程度,領土不能再擴張了,而貴族後代們對生活的要求很高,需索無度。再加上這時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發現了新航路,把世界商業中心從地中海移到大西洋,繞過好望角就能到印度洋,到印度洋就能通到中國。當時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富足的國家,這樣,地中海以及絲綢之路就逐漸不那么重要了。在絲綢之路尾端和地中海東部和南部跟歐洲進行貿易的奧斯曼帝國收的稅就少了。蘇丹收入減少,軍隊打仗就不行了,領土也就無法再擴張。受奧斯曼統治的人不再增加,稅收也就難以增加,所以就進入了一個萎縮的循環。這是我對其巨觀歷史的看法。
突厥語國家和地區突厥語國家和地區
奧斯曼帝國沒有御璽,每一個蘇丹有一個很有藝術性的簽名式。他所發的詔書,一定用這個形式來書寫。奧斯曼時代的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拼寫的烏古斯突厥語,但雜有大量的波斯和阿拉伯辭彙,這就是奧斯曼文。
在16世紀-17世紀的時候,奧斯曼帝國的主要對手是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在東部,什葉派的波斯薩法維王朝也給奧斯曼帝國帶來一定的麻煩。總體而言,歐洲文藝復興使歐洲在各方面越來越強。雖然奧斯曼軍隊在1683年曾經又一次包圍維也納,但是沒有成功,不得不再度退兵。自此奧斯曼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強弱對比發生變化,雙方攻守開始易勢。
就在這段時間,奧斯曼上層驕奢淫逸日益無度,教士集團、受他們影響的禁衛軍和保守官僚聯手阻礙改革,宮廷的內爭日漸激烈,佞臣、宮女、阿諛奉承的文人紛紛顯露身手。蘇丹和兄弟們的鬥爭往往反映出他們的母親之間的鬥爭,也折射出蘇丹後宮中女眷的家族之間的矛盾。16世紀,共有五名蘇丹在位;16世紀末登基的穆罕穆德三世,利用法律漏洞,下令同時殺死他的19個兄弟。17世紀的蘇丹的更迭就更為頻繁,總共有八名蘇丹。
如果說奧斯曼帝國只有哈布斯堡王朝這一個對手,即使對手逐漸變強,它或許還能應付,但是奧斯曼還有另外一個逐漸崛起的新對手,那就是在北方的俄羅斯。自從莫斯科大公於15世紀擺脫了蒙古統治者的枷鎖以後,俄羅斯逐漸強盛,並且開始向外擴張,這就和奧斯曼帝國在東歐克里米亞高加索都發生了接觸與衝突。
1683年奧斯曼軍隊最後一次進攻奧地利,包圍防備薄弱的維也納。由於統帥輕敵,波蘭援軍趕到,奧斯曼軍最後被迫撤離。此後,奧地利波蘭俄羅斯威尼斯等國聯合與奧斯曼在幾處作戰,強迫奧斯曼帝國於1699年簽訂了第一次損失領土的卡洛維茨條約。
儘管17世紀末曾有過企圖中興的蘇丹,但是任性而懦弱的更多;雖然也有過公忠體國的名臣(如科普魯盧祖孫三代),但是貪贓枉法者當道(管理分封采邑證書的機構可以受賄將國有土地給予毫無戰功的婦女,作為“買鞋錢”),保守主義者又愚蠢顢頇。
進入18世紀,奧斯曼帝國從歐洲第一強國變為歐洲病夫,“落日照大旗”的景象已然可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